- 年份
- 2024(14184)
- 2023(20620)
- 2022(17681)
- 2021(16487)
- 2020(13911)
- 2019(32277)
- 2018(31854)
- 2017(61034)
- 2016(33511)
- 2015(37801)
- 2014(37727)
- 2013(37633)
- 2012(34840)
- 2011(31590)
- 2010(31584)
- 2009(29285)
- 2008(28887)
- 2007(25595)
- 2006(22507)
- 2005(19815)
- 学科
- 济(136880)
- 经济(136735)
- 业(91089)
- 管理(89206)
- 企(68097)
- 企业(68097)
- 方法(59800)
- 数学(52365)
- 数学方法(51849)
- 农(51503)
- 中国(37719)
- 农业(33999)
- 财(33890)
- 业经(31428)
- 学(31024)
- 贸(28685)
- 贸易(28675)
- 易(27944)
- 地方(27838)
- 制(25748)
- 银(20806)
- 银行(20711)
- 环境(20327)
- 技术(20128)
- 理论(20103)
- 务(19852)
- 融(19819)
- 金融(19815)
- 和(19803)
- 财务(19776)
- 机构
- 大学(481025)
- 学院(479408)
- 济(194729)
- 经济(190703)
- 管理(181614)
- 研究(169431)
- 理学(157467)
- 理学院(155597)
- 管理学(152893)
- 管理学院(152035)
- 中国(126623)
- 科学(107976)
- 京(102787)
- 农(100267)
- 所(87950)
- 财(86006)
- 研究所(80589)
- 业大(80032)
- 农业(78595)
- 中心(76832)
- 江(70718)
- 财经(69109)
- 北京(64676)
- 范(63578)
- 经(63097)
- 师范(62853)
- 院(60404)
- 经济学(59043)
- 州(56550)
- 经济学院(53488)
- 基金
- 项目(327781)
- 科学(254854)
- 基金(236841)
- 研究(233525)
- 家(210002)
- 国家(208241)
- 科学基金(175445)
- 社会(146741)
- 社会科(138721)
- 社会科学(138680)
- 省(127849)
- 基金项目(125751)
- 自然(115332)
- 自然科(112598)
- 自然科学(112560)
- 自然科学基金(110569)
- 划(108289)
- 教育(106306)
- 资助(97005)
- 编号(94148)
- 成果(76525)
- 重点(74328)
- 部(72270)
- 发(70985)
- 创(67571)
- 课题(65150)
- 科研(63244)
- 创新(63212)
- 计划(61047)
- 教育部(60752)
- 期刊
- 济(214255)
- 经济(214255)
- 研究(139520)
- 农(95807)
- 中国(91983)
- 学报(87201)
- 科学(76101)
- 农业(64959)
- 财(64654)
- 大学(64327)
- 管理(61859)
- 学学(60734)
- 教育(49352)
- 融(42419)
- 金融(42419)
- 技术(38583)
- 业经(37640)
- 经济研究(33957)
- 业(33353)
- 财经(33103)
- 问题(29272)
- 经(28474)
- 版(25603)
- 图书(24186)
- 贸(23707)
- 科技(23569)
- 业大(23085)
- 技术经济(23003)
- 世界(22869)
- 资源(21617)
共检索到706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缀桥 杨逢珉
本文基于中国由农产品贸易顺差国变为逆差国、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较为稳定和中国输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结构相对稳定等3大现状,对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也即通过一定的实证研究研判不同因素的影响深度和广度。研究发现,"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农产品的影响较大。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的出口,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完善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强双方政治和经贸的友好合作和充分发挥两国资源禀赋,深入促进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凤婷 田园 程宝栋
本文基于2000-2015年农产品贸易数据,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估算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效率和出口潜力。研究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集中在东线的东亚国家,对中线和西线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开拓潜力;沿线国家的人均GDP、人口规模、农业增加值比重、贸易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农产品出口有显著影响;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效率逐年增长,但出口贸易效率水平较低,未来农产品出口潜力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文霞 杨逢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加强中国同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该文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9-2015年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同沿线各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出口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和贸易对象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以及同属APEC成员国可显著推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而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海上距离以及伙伴国关税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产生负作用;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潜力差异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钻扩 辛丽 曹飞飞
文章建立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物流绩效及其分项指标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并进一步将低等收入国家作为重点探究对象,分析其物流绩效及分项指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各国的物流绩效及其分项指标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均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但影响程度不一,以物流服务质量与能力居首;低等收入国家的物流绩效及其分项指标在所有的回归模型中影响作用均为最大,尤其是物流服务质量与能力及物流基础设施质量。针对实证结果,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逢珉 韦灵慧
基于贸易产品二元边际的分解和VAR模型的理论框架,本文对中国农产品1995-2014年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的贸易额结构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的增长变化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扩展边际,固定贸易成本对扩展边际有显著作用;印尼经济规模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方向不相同,而多变阻力对增加二元边际的作用较小。因此,为了扩大农产品对印尼的出口额,中国需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出口结构、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等,以增强中国农产品在印尼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
中印农产品贸易 二元边际 向量自回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文霞 金缀桥 卢敏
基于扩展引力模型,重点分析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影响及潜力。结果显示: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可显著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进行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贸易便利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控制变量中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有显著推动作用,而进口国汇率对出口贸易有显著制约作用。模拟贸易便利水平提高20%后发现,中国对多数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具有较大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应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沿线各国间的贸易便利水平,努力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仲钟 肖海峰
本文从贸易规模与结构、出口市场特化优势、比较优势、互补性、紧密程度和产业内贸易等角度运用相关统计指标分析1995—2014年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特征。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特化优势并不明显,而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特化优势;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比较优势不强,而且由于双边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不一致导致互补性较弱;中国与东段航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与中段、西段航线各国农产品贸易紧密程度尽管不高但却在逐步增强;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的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在加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洋洋 杨逢珉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直是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重要市场。本文选取2001—201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的数据,并运用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两大目标市场的波动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的进口需求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原因;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马来西亚的增长效果大体上高于印度尼西亚,但在综合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的效果高于马来西亚。针对以上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为中国农产品出口两国市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纪元 肖海峰
文章运用GL指数和HIIT&VIIT指数,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先后从整体和区域层面对1992—2015年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了分析,并就影响因素展开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整体或分区来看,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当前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主要来源。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差异、境外直接投资、贸易开放程度以及地理距离等对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以及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晶荣 蔡燕林 高颖 王瑞 李书彦
本文采用2000—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额相对较低、规模偏小,主要产品和市场集中在欧洲国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空间距离、收入差距、人口、开放水平、政策等是影响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建议今后广泛开展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做好相互间贸易标准等方面的协调,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经济带和环中亚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开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晶荣 华曦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推动贸易便利化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2008-2013年的贸易数据,在测算58个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可知,经济带沿线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市场开放程度、是否同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CAREC)成员等是影响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