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0)
2023(10493)
2022(8586)
2021(8011)
2020(6919)
2019(15680)
2018(15356)
2017(29670)
2016(15631)
2015(17807)
2014(17748)
2013(17888)
2012(16734)
2011(14986)
2010(15321)
2009(14835)
2008(15510)
2007(13942)
2006(12513)
2005(11628)
作者
(45247)
(38059)
(37915)
(35990)
(24487)
(18146)
(17262)
(14791)
(14341)
(13657)
(12935)
(12706)
(12534)
(12130)
(11938)
(11395)
(11371)
(10961)
(10837)
(10795)
(9468)
(9241)
(9231)
(8657)
(8440)
(8411)
(8348)
(8336)
(7652)
(7496)
学科
(82510)
经济(82419)
(77696)
(71873)
企业(71873)
管理(63197)
方法(38834)
数学(29972)
数学方法(29761)
(26275)
业经(26128)
(24364)
贸易(24351)
(23729)
(23575)
中国(20594)
(19895)
财务(19884)
财务管理(19867)
企业财务(18800)
农业(16727)
技术(16622)
(15932)
(14929)
(14036)
(13926)
理论(13559)
(12734)
地方(11513)
经营(11275)
机构
学院(244835)
大学(243048)
(118525)
经济(116825)
管理(98528)
理学(84606)
理学院(83828)
管理学(82824)
管理学院(82398)
研究(80494)
中国(66376)
(53614)
(50623)
科学(43454)
财经(43022)
(40188)
(39230)
经济学(37231)
(36929)
(35901)
研究所(35809)
中心(34900)
经济学院(33719)
北京(32422)
财经大学(31730)
业大(30827)
商学(30049)
商学院(29778)
农业(29023)
(28531)
基金
项目(150234)
科学(121259)
基金(114203)
研究(111228)
(97543)
国家(96699)
科学基金(84981)
社会(75888)
社会科(72227)
社会科学(72210)
基金项目(59235)
(55037)
自然(53066)
自然科(51997)
自然科学(51983)
自然科学基金(51205)
教育(49377)
资助(47894)
(45434)
编号(42162)
(35453)
(35125)
(33875)
成果(33650)
重点(32809)
国家社会(32515)
(32032)
教育部(31240)
创新(30815)
人文(30464)
期刊
(133635)
经济(133635)
研究(76097)
(44683)
中国(44396)
管理(42809)
(34930)
科学(32677)
学报(31182)
大学(25299)
农业(24371)
学学(24204)
(23982)
金融(23982)
财经(22996)
经济研究(22421)
(22027)
技术(21478)
业经(21314)
(20079)
国际(19971)
问题(18743)
世界(16658)
教育(16270)
(15920)
技术经济(15843)
现代(12477)
商业(12429)
统计(12166)
财会(11551)
共检索到376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哲  潘家华  王谋  
中国"走出去"的产业和产品定位无意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竞争关系,但作为新兴发展中经济大国,中国对外经贸活动不仅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也得到了发达国家的格外关注。非洲是中国南南合作的重点地区,中国低品质的投资和贸易对当地低端产品形成冲击,一方面影响中国形象,另一方面由于低端产品的附加值低,中方也得不偿失。相应的中国"走出去"战略应该调整投资和贸易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多输入资本密集型、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产业;避免对非洲国家的低端产品和就业产生竞争。本文以南非的纺织业市场为例,通过计算1990-2010年行业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红光  
本文通过对我国纺织业现状及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得出了我国纺织业仍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强的竞争能力,但整体竞争优势并不突出的结论,同时指出我国纺织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和ATC的逐步实施,我国纺织业必须要进行贸易政策调整,逐步消除对竞争力强的传统纺织业的保护,同时把保护重点放在我国纺织业中某些竞争力弱或无的行业上,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郝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配额取消后,特别是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对中国纺织业如何继续保持其强大竞争力,通过用进出口数据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泽  刘彩云  张雨辰  
基于中国南非双边贸易现状及结构分析,运用产品相似度、贸易结合度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评价指标对两国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国双边贸易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发展双边贸易有利于发挥两国要素禀赋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提出深化双边贸易合作、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步伐、加大对南非资源投资力度、推进贸易与投资一体化发展等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贾继锋   李晓青  
1997年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双喜临门的年头:8月是东盟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缅甸和老挝成为东盟成员,使东盟成为容括近五亿人口的“大东盟”集团。这是东盟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东盟真正成为包括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地区组织。在当代的亚太经济格局中,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有着日益加重的分量和作用。回顾30年的历程,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从敌视隔离转变为密切合作,演变成促进亚太经济成长和维护地区安全重要力量,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武敬云  
本文运用CS、CC和出口相似度等贸易指数研究了中国和南非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发现两国贸易在总体上互补性要大于竞争性,这为两国建立更密切的经贸关系提供了经济动力,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为中国和南非的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和南非的经贸关系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红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青友  
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在相互贸易以及对第三方贸易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反映了双方在产业传递和国际分工调整中的相似过程,说明我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出口贸易竞争将比较激烈。本文从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两个角度测算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本自由贸易区之外市场上的出口相对竞争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自由化并不意味着中国从此可以自由地出口纺织服装产品,而是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近年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贸易能力建设入手,分析了中国纺织服装业能力建设的新进展,并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能力建设作了展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思宁  
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对闽台水产品出口相似度进行测算,分析两地水产品的竞争性;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互补性系数分析二者的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闽台水产品的产品种类相似度较低,而市场相似度较高;闽台水产品互补性很强,互补形式以产业间互补为主;以福建为出口方、以台湾为进口方的互补性要大于以台湾为出口方、以福建为进口方的互补性。根据国际市场需求闽台合作可采取差异性的营销策略和扩大ECFA早收清单的水产品范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余为丽  
本文采用纵向分析法对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首先,用历史数据对我国纺织业竞争力在过去的数量表现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该产业已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这主要是出口量增加的结果,在产品质的提升上发展相对缓慢;接着从供需两方面对产业的未来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具备良好的发展该产业的基础和潜力,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结论。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我国纺织业将会继续走以量取胜的老路,这种套路在未来不可能走得太远,因此,我国纺织业应从产业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江小鹏  徐政  
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要保证制造业比重稳定,实现制造强国。纺织业在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基于目前中国纺织业面临的国内成本上升、国外需求疲软以及政府疲于与欧美国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博弈的大环境下,首先运用全球价值链、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我国纺织业拥有的要素和需求条件,并通过"微笑曲线"明确当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价值链中所处地位及升级策略。其次,在结合大量相关数据和贸易指数(如TC、RCA等)进行数理分析的前提下,与相邻东南亚国家进行对比,深入分析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得出我国仍维持着轻纺业进出口大国的结论,按照我国经济新常态提质增效的方针,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要素使用效率、树立民族品牌的政府和企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金城  陈乐一  
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描述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特征,发现双方在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贸易互补性基本上都较大,但是竞争态势也很明显,而在其他服务贸易部门,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基本上都较小,竞争性也较低。双方应该立足比较优势,整合区内资源应对国际挑战,协调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抱团发展服务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谭立群  刘晓亮  
中国与东盟十国,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都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或目的地,自古就有通商的传统,水果贸易更源远流长。2010年成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区。通过对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竞争互补特性研究,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自贸区的机遇便利,有效应对东盟热带水果的冲击,对促进双方贸易良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