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4)
- 2023(10178)
- 2022(8615)
- 2021(7991)
- 2020(6900)
- 2019(16292)
- 2018(15721)
- 2017(30530)
- 2016(16162)
- 2015(18864)
- 2014(18660)
- 2013(18997)
- 2012(17988)
- 2011(16451)
- 2010(16386)
- 2009(15396)
- 2008(15527)
- 2007(13647)
- 2006(11652)
- 2005(10521)
- 学科
- 济(80213)
- 经济(80142)
- 管理(44565)
- 业(43902)
- 方法(41944)
- 数学(37912)
- 数学方法(37708)
- 企(34198)
- 企业(34198)
- 贸(24802)
- 贸易(24792)
- 易(24096)
- 中国(21844)
- 农(19395)
- 财(19250)
- 业经(14036)
- 学(13313)
- 制(13300)
- 地方(13282)
- 农业(12614)
- 融(11915)
- 金融(11913)
- 银(11656)
- 银行(11635)
- 务(11553)
- 财务(11538)
- 财务管理(11508)
- 出(11489)
- 行(11126)
- 环境(11008)
- 机构
- 大学(250172)
- 学院(246044)
- 济(118407)
- 经济(116578)
- 管理(94443)
- 研究(86629)
- 理学(82212)
- 理学院(81339)
- 管理学(80310)
- 管理学院(79843)
- 中国(66325)
- 京(51506)
- 财(51414)
- 科学(48609)
- 所(43333)
- 财经(42365)
- 研究所(39465)
- 经济学(39416)
- 农(39234)
- 中心(38973)
- 经(38807)
- 经济学院(36080)
- 江(34009)
- 业大(33781)
- 北京(32754)
- 财经大学(31733)
- 农业(31190)
- 院(30695)
- 范(30099)
- 师范(29839)
- 基金
- 项目(162775)
- 科学(129375)
- 基金(122862)
- 研究(118388)
- 家(106733)
- 国家(105965)
- 科学基金(90515)
- 社会(79355)
- 社会科(75636)
- 社会科学(75617)
- 基金项目(64125)
- 省(59119)
- 自然(56439)
- 自然科(55200)
- 自然科学(55182)
- 自然科学基金(54303)
- 教育(54220)
- 资助(51571)
- 划(51057)
- 编号(45501)
- 部(39076)
- 成果(36912)
- 重点(36732)
- 发(35045)
- 国家社会(34756)
- 教育部(34113)
- 创(33600)
- 中国(32720)
- 人文(32426)
- 科研(31715)
- 期刊
- 济(119639)
- 经济(119639)
- 研究(74208)
- 中国(41576)
- 财(38486)
- 学报(36744)
- 科学(34282)
- 农(34219)
- 管理(31693)
- 大学(27985)
- 学学(26455)
- 农业(23388)
- 融(22986)
- 金融(22986)
- 经济研究(22294)
- 财经(21722)
- 贸(21420)
- 技术(19056)
- 经(18752)
- 教育(18709)
- 国际(18437)
- 问题(17714)
- 业经(17538)
- 世界(14743)
- 业(13905)
- 技术经济(13298)
- 统计(13259)
- 商业(12228)
- 策(11577)
- 理论(11241)
共检索到357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再起 谢润德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10国OFDI和进出口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对东盟OFDI贸易效应存在的国别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对东盟各国OFDI均具有贸易创造效应,且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除了老挝和缅甸,对其他国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都大于进口创造效应,总体上对东盟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略大于进口创造效应;从国别差异看,对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OFDI的贸易创造效应最大,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对新加坡、菲律宾、缅甸、老挝和文莱OFDI的贸易创造效应最弱。中国应当根据东盟各国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相关行业的直接投资。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OFDI 贸易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娟娟 岳静
本文采用口岸效率、海关环境、国内规制环境以及电子商务应用4个指标对贸易便利化进行测度,利用引力模型定量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流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的关税税率对推进贸易便利化并影响贸易流量的不同作用。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对贸易便利化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红 方冬莉
借鉴空间经济分析的概念,利用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20个月份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与东盟的贸易序列分层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日、韩、美与东盟的贸易总额之间及四国对东盟的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效应,整体的协调推进与局部的竞争关系网状并存。东亚区域贸易自由化在时空上动态扩展的关联效应说明自由贸易其实并不自由,积极与多边区域贸易协定互动发展是必然的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超 庄芮 常远
投资与贸易关系密切,对外直接投资(OFDI)能够促进母国贸易发展,不同投资动因结果不同。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对东盟和欧盟两个区域的OFDI和货物贸易数据,构建引力模型,探讨中国对上述两个区域投资对母国货物贸易规模和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东盟的OFDI带动了国内相关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品、生产设备等资本品的出口,以及部分消费品和中间品回流母国;对欧盟的OFDI虽替代了部分对欧盟的出口,但有助于中国获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等战略资产,并显著提升自欧盟进口中、高技术产品的规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单文婷 杨捷
本文将引力模型运用到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定量分析中,利用2000-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GDP、人均GDP和距离等基本变量的基本引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华人人口、通用华语等变量,得到了扩展的引力模型。然后运用得到的模型来评价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潜力,最后运用模型预测出2006年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额的增长率。
关键词:
引力模型 东盟 贸易流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艳
文章采用2011-2015年联合国贸发会班轮运输相关指数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运用引力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海洋物流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的影响,并在计量回归过程中分别采用混合OLS、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三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海洋物流水平与双边贸易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海洋物流水平每提升1%则会导致中国与东盟贸易增长0.846%,同时,这种正向影响关系不会因为计量方法的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稳健性检验也进一步证实了海洋物流与双边贸易的正向关系。
关键词:
海洋物流 中国与东盟 引力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亚斌 许苹
反映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的主要指标有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与贸易相似度指数。对上述指数的实证分析表明 ,中国和东盟的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双方贸易的竞争性远超过互补性。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贸易竞争力 贸易相似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立民 张越 王杰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总体经贸伙伴关系不断得到加强。然而,中国与东盟内部的贸易及投资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国别差异性,本文利用2005-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对东盟十国OFDI所产生的贸易效应的国别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中国对东盟整体的OFDI能够促进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分国别来看,中国对其OFDI会促进中国进口的国家有(按促进作用从大到小排列):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而会对中国进口产生替代效应的投资东道国有(按替代效应从大到小排列):新加坡、文莱和印尼。中国对文莱的OFDI会促进中国对该国的出口,而中国对其余东盟9国的OFDI都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替代效应。最后本文基于此结果给出了中国推动与东盟的投资贸易便利化、调整东道国布局、改进投资产业分布,完善对外投资服务等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婧
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成立已近六年。CAFTA的成立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现有文献中对CAFTA的事前研究较多,对CAFTA成立后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和东盟五国的贸易流量聚合数据,分别使用统计和计量方法,递进分析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变化,以评估CAFTA对中国和东盟区内贸易的扩大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郎永峰 尹翔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成立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政治意义。本文利用一个扩展后的引力模型对CAFTA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CAFTA对区内贸易具有显著扩大效应的同时也显著地促进了与非成员之间的贸易;CAFTA符合"自然的贸易伙伴"的事前贸易关系紧密和空间距离接近标准;同时,CAFTA成员间产品出口结构以互补性为主;进一步降低成员间贸易壁垒、加强贸易合作对CAFTA成员间和世界贸易的扩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CAFTA 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 引力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伟 屈四喜
本文在对引力模型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各省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对中国各省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明显,东盟GDP影响并不明显,第三方GDP及其关税税率变化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且对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的影响大于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的影响;②中国省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加强导致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减弱;③中国各省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竞争力水平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正向影响;④不能把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归功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中国加入WTO,两者对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作用较为有限,因而不能忽略世界经济增长对中...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引力模型 中国 东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林 赵慧娥
本文利用联合国统计署有关农产品统计数据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 (CMS模型 )方法 ,针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波动的问题 ,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发现 :在不同的时期和外部环境条件下 ,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额的波动主要受需求因素的影响 ,而结构因素只起次要的作用 ,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
关键词:
CMS模型 贸易波动 东盟 中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野
笔者基于贸易自由化的环境规模效应,以污染密集型产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通过实证分析CAFTA建立对于中国和东盟之间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效应,来进一步考察在低碳经济背景下CAFTA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问题。结果表明:CAFTA的建立对区域内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具有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同时对非成员与CAFTA成员间的贸易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中国和东盟双方带来了更大的环境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