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8)
2023(9421)
2022(8103)
2021(7601)
2020(6564)
2019(15715)
2018(15274)
2017(29473)
2016(16016)
2015(18472)
2014(18481)
2013(18841)
2012(17914)
2011(16277)
2010(16192)
2009(15233)
2008(15211)
2007(13520)
2006(11688)
2005(10760)
作者
(46860)
(39523)
(39464)
(38069)
(25185)
(19111)
(18096)
(15477)
(14927)
(14025)
(13660)
(13162)
(12691)
(12649)
(12580)
(12502)
(11795)
(11665)
(11496)
(11419)
(9814)
(9646)
(9555)
(8988)
(8980)
(8928)
(8811)
(8701)
(8079)
(8044)
学科
(76281)
经济(76213)
(39733)
管理(39727)
方法(36100)
数学(33026)
数学方法(32802)
(29466)
企业(29466)
中国(22417)
(20295)
(19867)
贸易(19859)
(19470)
(18304)
(14706)
地方(14633)
农业(13385)
(13272)
业经(13033)
(12984)
(11240)
银行(11215)
(10968)
金融(10966)
(10790)
环境(10264)
(10180)
(9377)
财务(9360)
机构
大学(239530)
学院(234944)
(110760)
经济(108935)
研究(88106)
管理(86908)
理学(74559)
理学院(73668)
管理学(72595)
管理学院(72139)
中国(67546)
科学(51457)
(51255)
(48433)
(45398)
(42229)
研究所(41364)
中心(39392)
财经(38685)
经济学(36880)
(35371)
(34367)
业大(34226)
农业(33595)
经济学院(33581)
北京(32729)
(30948)
(30009)
师范(29721)
财经大学(28772)
基金
项目(154118)
科学(121009)
基金(114557)
研究(110903)
(100705)
国家(99986)
科学基金(83950)
社会(72892)
社会科(69290)
社会科学(69270)
基金项目(59646)
(56405)
自然(52579)
自然科(51391)
自然科学(51373)
自然科学基金(50514)
教育(50396)
(48955)
资助(48263)
编号(42866)
(36426)
成果(35672)
重点(35417)
(33848)
国家社会(31772)
(31240)
教育部(31140)
中国(31086)
科研(29838)
课题(29729)
期刊
(116776)
经济(116776)
研究(72743)
中国(45485)
学报(38653)
(38050)
(37473)
科学(34672)
管理(30308)
大学(28588)
学学(26883)
农业(25892)
(21870)
金融(21870)
经济研究(20771)
教育(20127)
财经(19911)
技术(19175)
(17520)
(17292)
问题(16703)
业经(16220)
(15347)
国际(15183)
世界(14198)
技术经济(12734)
统计(12431)
(11011)
理论(10751)
(10601)
共检索到356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胜勇  王诗薇  
东盟是中国蔬菜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中国蔬菜在东盟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分析其出口快速增长的贸易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将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增长分解为广度、数量和价格3个方面,并运用三元边际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3年中国对东盟蔬菜贸易出口额增长较快,年平均增长率为27.1%,远超世界其他出口国;2013年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品种主要集中在鲜冷冻蔬菜和干蔬菜,其出口额占比分别为47.3%和37.8%;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遵循"数量增长为主,价格增长为辅"的贸易增长模式。基于此,应进一步扩大蔬菜出口,满足东盟市场需求,同时提高蔬菜深加工技术水平,遵循既有的贸易增长模式,不断推动中国对东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亮  袁德胜  何成杰  赵羊  
自CAFTA正式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呈爆炸式增长。文章利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0年中国对东盟十国出口的HS6分位数产品的贸易数据,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增长、数量增长与价格增长,并进一步利用引力模型考察影响出口三元边际的内在因素。经验结果表明,不同国家层面的特征变量对出口贸易三元边际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特别的,作为CAFTA的代理变量,即关税税率的下降对出口三元边际的差异影响表明CAFTA的建立有利于改变依靠数量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走向依靠产品种类扩张甚至是产品质量提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显戈  孙林  
基于Kancs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分析框架,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分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表明2006-2009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主要来自扩展边际,即更多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不是集中在少数规模大、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中国目前对东盟国家出口的战略是有利我国出口增长和贸易条件的维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向阳  孙东升  刘合光  
[目的]柑橘产业是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柑橘出口开始面临不利的贸易形势,系统分析中国柑橘出口增长特征及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采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基于2002—2017年中国柑橘出口近60个市场的数据,将出口增长因素分解为市场扩展效应、出口数量效应、出口价格效应,然后对出口增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出口价格效应、出口数量效应是驱动中国柑橘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市场扩展效应不明显;比较而言,出口价格效应相对稳定,而出口数量效应波动较大;不同时间段首要驱动因素不同,2002—2009年出口数量效应是首要驱动因素,而2010—2017年出口价格效是首要驱动因素;中国柑橘出口价格持续上升并且已经高于全球出口平均价格,导致出口数量出现下降态势,出口额增长停滞。[结论]深耕已有出口市场,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丰富产品出口结构,弥补和降低出口价格上涨劣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磊  章胜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鲜大蒜生产国和出口国,保鲜大蒜也是中国出口增长最快的蔬菜品种之一。本文采用1997—2017年HS-6位大蒜贸易数据,运用三元边际的方法对中国保鲜大蒜的出口增长进行广度、价格与数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约边际对中国保鲜大蒜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扩展边际,中国保鲜大蒜出口增长的动因由数量边际向价格边际转变;中国保鲜大蒜国内价格与出口价格具有协整关系,国内价格的波动会引起出口价格的波动,继而对保鲜大蒜出口量和出口额产生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成敦杰  
中泰两国水果既有品种上的差异性,又有季节上的互补性。将中国对泰国水果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分析水果出口增长动态特点。得到结论:2000—2013年,水果出口增长主要由出口数量扩张引起;分时期看,出口品种和出口单价对水果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增加,出口数量的作用下降;《中泰蔬菜水果零关税协议》的签订促进了水果出口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出口价格降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对泰国水果出口采取控制出口品种、增加原有品种出口量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雅   肖海峰  
为探究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动因及影响路径,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2001—2021年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HS-6位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H-K测度法对中国出口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增长进行三元边际分解,并分不同种类农产品探究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动因,进一步,对整体农产品出口及三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增长动因分解方面,整体层面,价格驱动的集约边际扩张是中国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路径。分产品层面,园艺作物、水产品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源于“价量齐增”的双重作用,农副产品、粮油作物和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价格边际驱动。对农产品出口总额和三元边际的影响因素方面,RCEP其他成员国经济规模、地理距离、贸易便利化程度、人口规模等因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和三元边际增长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亮  马树才  徐腊梅  
本文利用2000-2017年UN Comtrade数据库中SITC五分位贸易数据,借助三元边际分解方法客观分析了中国向26国出口机械运输设备的扩展边际、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刻画了三元边际动态演进,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拉动出口增长的边际因素进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的增长动力主要是靠数量扩张,而扩展边际和价格因素对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贡献微弱,"低价扩张、数量拉动"传统出口模式亟待根本转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义  阳素文  
采用Hummels和Klenow(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3-2011年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来自扩展边际的贡献,但集约边际在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集约边际进一步分解后发现,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价格边际的贡献相对较小,表明中国蔬菜出口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不仅各自影响因素不尽相同,而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也不相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常君  
本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方法对十几年来中国向日本出口蔬菜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竞争力是中国向日本出口蔬菜持续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近几年竞争效应在逐渐减弱。进口国的需求效应对出口的增长也有较大作用,应根据进口市场的需求状况安排出口产品结构。结构效应由对出口的阻碍作用逐渐转变为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很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钟  胡卉君  沈潇茹  
本文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市场规模效应、产品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维度,对1992—2011年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出口竞争力和世界市场需求规模是影响出口增长效应的主要因素,而进口国蔬菜标准的提高和金融危机则是导致竞争力和市场规模效应降低的主要原因。本文详细分析了进口国标准提高的"倒逼机制",揭示了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越  王学真  任永磊  
在对前人计算方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数量和价格三个方面,利用1995~2010年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出口增长的动态特点。结论显示:1995~2010年,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扩展边际和价格的贡献度有不断降低的趋势,而数量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2008~2010年金融危机期间,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中国的出口表现良好,原因在于面对2009年不景气的出口市场,中国出口采用降低价格进行促销的策略,而当2010年出口环境改善时,又采用适度恢复价格、稳步提升销售额的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聪颖  肖海峰  
文章利用1992~2015年HS-6位产品层面贸易数据,将中韩双边贸易增长分解为广度、数量与价格三个维度,并通过测算三者的贡献率分析双边出口的主要推动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考察关税对三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三元边际变化来看,样本期间中国对韩出口产品种类丰富,出口数量高速增长,但出口产品质量却有待提升。同期,韩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明显,但数量及种类增长相对缓慢。从贡献率来看,双边出口贸易增长均主要源于已有产品出口数量的增长,而非新产品种类的增加或单位产品价格的提升。随着FTA的实施,关税下调将促进韩国出口更趋多样化,但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多样性水平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米健  罗其友  陈宏  
[目的]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及其结构性变化,明确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调整政策、适应国际水产品市场的新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0年至2020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中的113万余条大数据,文章采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对中国水产品的出口增长动力进行了多维度的分解分析。[结果]基于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的阶段性转换,可以将2000年至2020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至2007年,中国水产品的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出口数量增加,其中初级水产品在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出口价格也在提高,而加工水产品在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出口种类也在增加。第二阶段是2007年至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由出口数量增加转变为出口价格提高,初级水产品和加工水产品的主要动力都是出口价格提高。第三阶段是2015年至2020年,这一时期中国水产品出口出现瓶颈,增长乏力。[结论]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水产品出口竞争力:一是以提升水产品质量为主要抓手促进出口;二是加快发展加工水产业,不断延伸和拓宽水产品产业链;三是深入分析地区差异,更加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昀妍  樊秀峰  
双边政治关系被认为是国家间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互信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1996~2014年中国对亚欧国家出口的HS6分位商品数据分析发现:总体上看,高层互访能积极促进出口数量边际的增长,确实发挥了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功能,其中元首互访产生的积极效应更加显著;从不同地区和收入水平来看,高层互访对促进出口数量边际增长的作用显著,友好城市关系有助于对欧洲和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数量和价格边际的增长,却对亚洲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出口有抑制作用,双边政治冲突成为抑制三元边际的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丝路"特征变量和欧洲对高收入国家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亚欧"合作特征变量对亚洲和中低收入国家影响显著。总之,要积极利用现有合作机制,发挥好双边政治关系对出口贸易的保障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