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1)
- 2023(14977)
- 2022(12718)
- 2021(12023)
- 2020(10342)
- 2019(24391)
- 2018(23998)
- 2017(45719)
- 2016(24672)
- 2015(28335)
- 2014(28088)
- 2013(27847)
- 2012(25595)
- 2011(23146)
- 2010(23107)
- 2009(21500)
- 2008(21312)
- 2007(18682)
- 2006(16038)
- 2005(14192)
- 学科
- 济(105874)
- 经济(105764)
- 管理(70287)
- 业(68146)
- 企(56225)
- 企业(56225)
- 方法(53665)
- 数学(48285)
- 数学方法(47576)
- 中国(28434)
- 财(27547)
- 农(26460)
- 贸(21468)
- 贸易(21457)
- 学(20991)
- 易(20952)
- 业经(20632)
- 制(18250)
- 务(17712)
- 财务(17650)
- 财务管理(17610)
- 农业(17402)
- 地方(17199)
- 企业财务(16758)
- 理论(16116)
- 银(15416)
- 银行(15372)
- 和(15341)
- 融(15287)
- 金融(15284)
- 机构
- 大学(359878)
- 学院(357567)
- 济(152227)
- 经济(149416)
- 管理(138650)
- 研究(122278)
- 理学(120654)
- 理学院(119355)
- 管理学(116997)
- 管理学院(116364)
- 中国(92602)
- 京(75978)
- 科学(75089)
- 财(67355)
- 所(62187)
- 农(61524)
- 研究所(56909)
- 中心(55932)
- 财经(54748)
- 业大(54679)
- 江(51014)
- 经(49962)
- 农业(48968)
- 北京(47867)
- 经济学(47754)
- 范(44159)
- 院(44043)
- 师范(43595)
- 经济学院(43244)
- 财经大学(40945)
- 基金
- 项目(244160)
- 科学(192542)
- 基金(180409)
- 研究(172268)
- 家(159480)
- 国家(158258)
- 科学基金(135382)
- 社会(110075)
- 社会科(104544)
- 社会科学(104509)
- 基金项目(94332)
- 省(93179)
- 自然(90050)
- 自然科(88085)
- 自然科学(88056)
- 自然科学基金(86524)
- 教育(80814)
- 划(80081)
- 资助(76416)
- 编号(67805)
- 重点(55488)
- 部(55245)
- 成果(54310)
- 发(51605)
- 创(50963)
- 科研(47903)
- 创新(47740)
- 教育部(47311)
- 课题(46844)
- 国家社会(46598)
- 期刊
- 济(156046)
- 经济(156046)
- 研究(100565)
- 中国(65533)
- 学报(58884)
- 科学(54048)
- 农(53989)
- 财(52877)
- 管理(50522)
- 大学(44553)
- 学学(42166)
- 农业(37134)
- 教育(34461)
- 技术(32718)
- 融(29646)
- 金融(29646)
- 财经(27258)
- 经济研究(26989)
- 业经(23505)
- 经(23491)
- 业(21539)
- 问题(20898)
- 统计(20047)
- 贸(19401)
- 技术经济(18599)
- 策(17806)
- 国际(17325)
- 版(17074)
- 世界(17000)
- 决策(16150)
共检索到515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先立
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分析一国ODI对本国DI产生影响的渠道和机理,并选取2003-2016年中国对东盟10国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我国对东盟ODI的短期和长期国内投资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短期影响为显著的替代效应,长期则表现为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多方面的原因使这种长期影响力度较小。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调节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节奏,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和质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梁少锋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验证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需求存在替代关系,通过面板数据模拟我国31个省市对外直接投资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间关系,发现地区间差异较大,提出了对地区有选择的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及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国内需求 内需 面板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梁少锋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验证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需求存在替代关系,通过面板数据模拟我国31个省市对外直接投资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间关系,发现地区间差异较大,提出了对地区有选择的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及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国内需求 内需 面板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饶华 朱延福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7个低劳动力成本国家OFDI的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的OFDI是否存在效率寻求。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具备明显的效率寻求的特征,东道国低劳动力工资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中国的OFDI技术输出型动机明显。东道国资源禀赋和市场规模也对中国的OFDI产生显著作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中国的OFDI仍处于效率寻求的初始阶段。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劳动力价格 效率寻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兵 乔晶
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框架和2003~2010年期间中国与62个样本国家或地区的双边数据,实证检验近年增长迅速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并采用适合样本和数据特征的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估计,以获得较为稳健的估计结果。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出口贸易,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则负向影响出口贸易,总体效应为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整体上呈现出微弱的贸易替代效应。本文结论对于中国如何协调贸易投资政策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的平稳过渡和顺利转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磊
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对其投资具有较大发展空间。随后运用灰关联度法分析了2005~2009年中国投资东盟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投资东盟的金融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制造业对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最后运用灰关联度预测模型,对2010~2014年中国投资东盟的产业进行分析,结论认为在此期间中国投资东盟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作用越来越强。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东盟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雷辉
本文以1983-2003年我国30个省份的FDI、国内投资以及GDP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利用PanelDa-ta模型,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以及东部地区,FDI对国内投资的影响表现为挤出效应;中部地区则表现为明显的挤入效应;而对于西部地区,FDI对国内投资存在着异常显著的挤出效应。文章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夏文豪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SBM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测算了中国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系统GMM和门槛模型检验了中国各省份外商直接投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在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弱西强”的特征。进一步回归发现: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基于环境规制和技术吸收能力的单一门槛效应。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拓展分析发现,FDI对不同分位点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为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雅玲 张万里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0-2013年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考察不同地域FDI对中国国内投资所产生的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来自亚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地区FDI对国内投资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来自非洲和欧洲地区FDI则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在区域层面,来自亚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地区FDI对区域投资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其中西部地区挤入效应最为显著,中部其次,东部最弱;来自非洲和欧洲的FDI对东部地区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对中部地区产生微弱的挤入效应,对西部地区则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柴庆春 胡添雨
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大、国际地位显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同时,贸易的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而对外直接投资则增长迅速、潜力巨大。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促进作用,但目前促进作用尚不显著,原因在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过小,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的贸易效应将会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对发展中地区的投资产生较大的贸易促进作用,原因在于我国对发展中地区的投资动机是获取资源和拓展市场,而对发达地区的投资目的是绕开贸易壁垒。因此,应该制定有差别的对外投资政策,针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应该注重开拓市场和规避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应该注重开拓市场和产业转移,促进...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贸易 互补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基于我国对182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的跨境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其所引致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结构分布视角切入,采用两步系统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国内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均能显著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在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结构分布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扩张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第一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扩张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良性互动关系,以更好地实现我国进一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春明 吕洋
本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的背景下,利用2005-2008年我国对东盟十国投资的面板数据,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与东道国GDP、东道国通信基础设施环境呈正相关,同我国对东道国出口、东道国货币汇率和东道国失业率呈负相关。这说明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主要以市场导向型为主,市场规模以及投资环境的稳定性是决定我国对其投资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屠年松 王浩
在分析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状况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5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效率、前沿直接投资潜力,并研究了影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研究显示:2006~2015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总体效率逐年递增,但效率值处于0. 242~0. 569的较低区间,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以0. 116的速度随时间递减;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效率国别间差异明显,效率值在0. 7以上的国家只有两个。在此基础上,从合理引导产业转移、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民间相结合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盟 直接投资效率 随机前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世海 陈光春
通过设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的测度指标,基于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规模与产业升级的结构、效率因子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标准化后的协整方程系数也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之间,在长期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相互间的作用是有限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的误差修正项小于零,说明存在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调整的反向修正机制,然而调整幅度稍小,短期内各指标变量相互之间的影响难以确定,非均衡态成为常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朝均 王冬彧
理清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绿色创新间的互动关系对实现我国"绿色、创新、开放"三大理念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利用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绿色创新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绿色创新,而对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抑制作用;绿色创新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会显著地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但对绿色创新没有显著影响。此外,东、中、西部地区的结果与全国基本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