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5)
2023(4501)
2022(3707)
2021(3717)
2020(3074)
2019(7356)
2018(7066)
2017(13673)
2016(7062)
2015(8141)
2014(7866)
2013(8140)
2012(7706)
2011(7165)
2010(7056)
2009(6753)
2008(6846)
2007(5773)
2006(5295)
2005(4936)
作者
(19342)
(16269)
(16251)
(15697)
(10468)
(7743)
(7410)
(6353)
(6306)
(5737)
(5601)
(5357)
(5338)
(5271)
(5146)
(4998)
(4870)
(4653)
(4651)
(4204)
(4131)
(4008)
(3776)
(3719)
(3609)
(3583)
(3568)
(3251)
(3251)
(3215)
学科
(38115)
经济(38087)
(20253)
管理(19953)
方法(18274)
数学(17133)
数学方法(17082)
(15864)
企业(15864)
中国(12816)
(9852)
贸易(9846)
(9770)
(9736)
(8070)
关系(6730)
(6627)
(6155)
财务(6150)
财务管理(6146)
(6097)
金融(6097)
(5979)
银行(5979)
企业财务(5974)
(5838)
(5665)
业经(5628)
农业(5178)
环境(5153)
机构
大学(112055)
学院(107327)
(60438)
经济(59828)
研究(42714)
管理(41522)
理学(35947)
理学院(35603)
管理学(35326)
管理学院(35123)
中国(34255)
(26226)
(23678)
财经(21529)
(20858)
经济学(20816)
科学(20749)
(19962)
研究所(18937)
经济学院(18751)
中心(17694)
财经大学(16397)
北京(15863)
(14962)
(13192)
科学院(12949)
(12762)
(12663)
研究中心(12620)
商学(12586)
基金
项目(69120)
科学(56506)
基金(55396)
研究(51053)
(48289)
国家(47989)
科学基金(41165)
社会(36850)
社会科(35275)
社会科学(35266)
基金项目(28065)
自然(24736)
自然科(24240)
自然科学(24234)
资助(24057)
自然科学基金(23877)
教育(22971)
(21163)
(19573)
(18367)
中国(18291)
编号(17828)
国家社会(17281)
教育部(16433)
重点(15613)
成果(15119)
人文(15027)
(14547)
社科(14149)
(14018)
期刊
(61092)
经济(61092)
研究(37570)
(19480)
中国(18660)
管理(16093)
科学(14722)
学报(13386)
财经(11853)
(11751)
金融(11751)
经济研究(11663)
(11590)
(11049)
大学(11019)
国际(10638)
学学(10415)
(10338)
世界(9677)
问题(9014)
农业(8223)
技术(7758)
教育(6432)
业经(6329)
技术经济(6324)
统计(5758)
(5531)
(5184)
贸易(5184)
经济问题(5071)
共检索到164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玉兰  常弘  范馨月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也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重要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可供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中,东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经济体。由于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拥有量、科学技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袁潇杰  
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两种不同的投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文章据此探寻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从东盟的产品市场和资源禀赋出发,分别分析了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优势产业、边际产业、资源类产业及小规模技术产业的企业对东盟国家的不同投资指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曼怡  石嘉琳  
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新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既是命运共同体又是利益共同体。中国与东盟的互相投资、双边贸易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中国已连续四年荣登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宝座,东盟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2014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为4324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唐志武  王岩  
自2000年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以来,双方全面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不断完善,尤其是《投资协议》的签署,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规模逐步扩大、领域逐步拓宽、投资增长迅速,但仍存在总体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应积极采取加强政府宏观引导、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调整投资领域等策略,促进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得以更好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赛  胡必亮  
文章运用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东道国投资风险测度体系,实证检验了东道国投资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2003—2018年各东道国投资风险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态势,但同类风险在国家间差异显著;综合风险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军事政治风险与中国OFDI显著负相关,经济金融风险和双边关系风险则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在低收入国家,双边关系风险对外资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在高收入国家,军事政治风险更为显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的双边关系能够显著拉动中国OFDI,而在非沿线国家,军事政治风险指标则更为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洪庆  朱荣林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时1984-1997年的回归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贡献率大于对出口的贡献率,而1997-2003年的回归结果却表明外资对出口的贡献率反而超过了对进口的贡献率。总的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秀岩  李建军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马秀岩,李建军90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愈益加快,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生产活动的核心组织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跨国项目(原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36600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泽  董海燕  
基于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及特点,应用Moran’s I指数和LIsa地图法分析2005-2014年中国对非洲52国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集聚效应,并应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非洲投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大多数东道国存在弱空间集聚效应,而投资规模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逐次递减的趋势,区位选择是影响企业对非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对非洲东道国投资存在较低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购买能力和出口贸易影响较为明显,受东道国能源资源因素影响不明显。因此,借力"一带一路"规划建设改善非洲各国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提升中非境外投资园区产业集群能力,因地制宜优化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磊  
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对其投资具有较大发展空间。随后运用灰关联度法分析了2005~2009年中国投资东盟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投资东盟的金融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制造业对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最后运用灰关联度预测模型,对2010~2014年中国投资东盟的产业进行分析,结论认为在此期间中国投资东盟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作用越来越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尤宏兵  黄鸶涵  温珺  
政治风险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对的主要风险。本文选择政府稳定性、腐败和内部冲突三个维度刻画东盟国家特有的政治风险,并分别与市场寻求型、自然资源寻求型以及效率寻求型企业投资动机变量相乘加入引力模型,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分析政治风险对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敏感度最高,而自然资源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规避效应"只针对内部冲突一个维度,该类型投资对其他政治风险维度具有显著规避倾向;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敏感度弱于自然资源寻求型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春明  吕洋  
本文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的背景下,利用2005-2008年我国对东盟十国投资的面板数据,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与东道国GDP、东道国通信基础设施环境呈正相关,同我国对东道国出口、东道国货币汇率和东道国失业率呈负相关。这说明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主要以市场导向型为主,市场规模以及投资环境的稳定性是决定我国对其投资的主要原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新超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日趋活跃。继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之后,东盟国家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四大经济体。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进程中,潜藏着诸多外汇风险与问题,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由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所面临外汇风险的表现,随后深入探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外汇风险发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途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屠年松  王浩  
在分析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状况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5年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效率、前沿直接投资潜力,并研究了影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研究显示:2006~2015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总体效率逐年递增,但效率值处于0. 242~0. 569的较低区间,直接投资的非效率因素以0. 116的速度随时间递减;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效率国别间差异明显,效率值在0. 7以上的国家只有两个。在此基础上,从合理引导产业转移、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民间相结合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蓉  连增  李超  刘洋  
东盟国家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为了更好地研究汇率如何影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研究结论为:人民币升值会增加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大会阻碍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预期汇率升值不利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选取了东盟国家2005—2014年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汇率水平、预期汇率因素与理论模型预测符号一致且显著,而汇率波动的影响与模型预测一致但并不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成  孙文致  
对2002—2018年中国-东盟双向直接投资空间关联网络的总体特征、演进动态、国别特征与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东盟双向直接投资空间关联强度不断增加,但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重心呈现“西北-东南”双向迂回,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呈现“先由北向南,再由东向西”方向变动。中国-东盟双向直接投资网络节点层次分化明显,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圈层结构与结构洞差异。双向直接投资空间关联的演进主要受国家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市场规模、制度质量以及国家间贸易规模、接壤情况等8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制度质量以及贸易规模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推动节点、要素、网络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