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0)
2023(7971)
2022(6646)
2021(6275)
2020(5121)
2019(11961)
2018(11382)
2017(21935)
2016(11272)
2015(12540)
2014(12266)
2013(12470)
2012(11688)
2011(10881)
2010(10688)
2009(9808)
2008(9626)
2007(8108)
2006(7241)
2005(6830)
作者
(31417)
(26479)
(26380)
(25227)
(16713)
(12786)
(12106)
(10495)
(10040)
(9263)
(9116)
(8792)
(8609)
(8499)
(8438)
(8322)
(8101)
(7588)
(7550)
(7429)
(6766)
(6395)
(6254)
(5974)
(5880)
(5851)
(5775)
(5376)
(5301)
(5240)
学科
(59318)
经济(59284)
管理(27295)
(25912)
方法(25187)
(24918)
贸易(24908)
(24318)
数学(22783)
数学方法(22694)
(18196)
企业(18196)
中国(18182)
(16056)
地方(14200)
(13776)
(11417)
(10425)
出口(10417)
出口贸易(10417)
业经(9793)
(9711)
关系(9691)
(9011)
地方经济(8768)
农业(8655)
(8394)
金融(8393)
环境(8326)
(8174)
机构
大学(167109)
学院(166255)
(87193)
经济(86139)
研究(64689)
管理(60551)
理学(52518)
理学院(51911)
管理学(51320)
管理学院(51025)
中国(49812)
科学(35565)
(35278)
(34886)
(32046)
经济学(29965)
研究所(29343)
财经(28634)
中心(27452)
经济学院(27226)
(26340)
(24894)
(23700)
北京(22603)
(22392)
财经大学(21400)
业大(20817)
(20767)
师范(20564)
科学院(20377)
基金
项目(112418)
科学(90239)
基金(85551)
研究(82391)
(75172)
国家(74701)
科学基金(63292)
社会(57219)
社会科(54760)
社会科学(54749)
基金项目(43862)
(39993)
自然(38076)
自然科(37216)
自然科学(37207)
自然科学基金(36603)
教育(36119)
资助(35794)
(34705)
编号(30220)
(27138)
(26444)
重点(26100)
国家社会(25874)
中国(25604)
成果(23939)
教育部(23424)
(23241)
人文(22303)
创新(22164)
期刊
(90174)
经济(90174)
研究(54091)
中国(29147)
学报(23869)
(23585)
科学(23488)
(22333)
管理(22249)
(19573)
大学(18465)
经济研究(18372)
学学(17526)
国际(17198)
农业(16073)
(14873)
金融(14873)
财经(14642)
问题(13887)
业经(13562)
(12843)
世界(12714)
技术(12363)
教育(11014)
(9898)
(9450)
贸易(9450)
商业(8808)
技术经济(8563)
统计(8307)
共检索到250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方  
本文从出口产品品质这一全新视角入手研究中国与东盟的区域贸易关系,利用相对出口单位价值法得到2011年中国出口东盟各国的产品品质,并加总集结得到不同技术类型产品、行业和目标国总体层面出口品质。研究发现,我国出口品质在东盟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文莱、老挝和越南的出口品质较高,对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出口品质则较低;出口品质差异程度因出口部门类型和产品技术含量而异,在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和低、中、高技术品上较为明显。总体上看,目前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仍以低品质产品为主,区域贸易结构尚存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仪珊珊  张瀚元  王昊天  
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的建设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显著抑制了出口产品进入和退出企业的行为:一方面,贸易自由化引致的"学习效应"提高了企业原有产品在出口市场的存活率;另一方面,贸易自由化引致的"竞争效应"使企业集中资源巩固现有核心产品,从而减缓了新增出口产品种类的速度。此外,由于一直以来享受进口中间品的关税减免,贸易自由化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小霞  刘东  
文章基于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技能结构对中国制造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但是这种影响因出口产品目的地、产品类别和企业所有制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增加高技能劳动力投入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同时,高技能劳动力与高质量进口中间品存在显著的要素投入组合效应,这种效应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存在显著的进口中间品增强效应和技能结构增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聂娜  谢兰兰  
随着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对产品品质问题与国际贸易的影响关系开始给予了新的审视。而研究出口产品品质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首先应解决研究方法的问题。当前,关于出口产品品质的量化指标主要有:单位价值指数、Fisher指数、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纯净价格指数、嵌套Logit模型以及其他量化方法。不同测度方法的应用为国际贸易的空间地理分布特征、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测度等方面带来了许多创新性的发展和研究,丰富了异质性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视角。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的出口产品品质的测度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当前产品品质在国际贸易领域内的应用经验事实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出口产品品质的测度方法和构建新的出口产品品质评价体系提供方法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聂娜  谢兰兰  
随着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对产品品质问题与国际贸易的影响关系开始给予了新的审视。而研究出口产品品质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首先应解决研究方法的问题。当前,关于出口产品品质的量化指标主要有:单位价值指数、Fisher指数、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纯净价格指数、嵌套Logit模型以及其他量化方法。不同测度方法的应用为国际贸易的空间地理分布特征、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测度等方面带来了许多创新性的发展和研究,丰富了异质性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视角。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的出口产品品质的测度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周科选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论证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以CAFTA为例,基于2001—2007年中国工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采用倍差法(DID)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经验检验,得到以下结论: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显著提升了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均获得了显著改善,外资企业改善程度最大;东部及中西部地区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均获得了明显提高,东部地区企业提升效果最为显著;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效果显著,但技术密集型企业不显著;进入及退出企业的产品质量均获得了有效提升,进入企业更为突出。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在FTA框架下提升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曹慧平  沙文兵  
基于世界银行深度贸易协定数据库,本文对2000~2018年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进行测度,并利用CEPII-BACI提供的HS 6位码产品数据检验了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增加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且WTO规则外条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签订的贸易协定文本深度增加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果更显著,而且协定文本深度增加更有助于促进差异化产品出口质量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文本深度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改善国内营商环境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构建高水平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王有鑫  李坤望  
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人均收入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逐渐引起学界和政府的重视;在开放条件下,出口产品品质是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在表现。与技术复杂度和广度边际等角度不同,本文从品质(quality)这一崭新视角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并采用嵌套Logit模型克服了将单位价值(unit value)等同于产品品质的方法缺陷。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出口产品品质呈下降趋势;行业资本密集度越高,行业技能密集度越高,中国出口产品品质越低;与技术复杂度和单位价值指标相比,中国出口产品品质没有明显超出其人均收入对应的水平。加工贸易占比下降、外资企业竞争效应以及资本劳动比上升是出口产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明涛  谢建国  
运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合并数据,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外生冲击事件,实证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FTA)引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非核心产品出口质量的促进作用较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通过加剧市场竞争,倒逼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异质性分析显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企业生产率、国家类别等因素有关。此外,研究还显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降低了出口价格,使得中国出口产品具有“物美价廉”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何悦  
本文基于企业—产品—目的地—年份的微观数据,统计描述并实证检验了中间品进口关税下降、产品类型排序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统计上,研究期间企业层面的中间品进口关税在持续下降,企业核心产品的出口占比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核心产品;实证上,中间品进口关税的下降可以显著地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该促进作用在距离企业核心产品越近时,质量提升效应越大。在考虑内生性、变更衡量方式、增加控制变量及改变样本容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开放、产品类型对异质性产品、高定价产品的质量提升效应更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莫莎  欧佩群  徐春祥  
本文采用产品层面的关税数据和贸易数据,将产品归类到行业,在测度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1年中国27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体现。实证结果表明:以最终产品关税率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率为表征的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中间投入品关税率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不同特征的行业中,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其对研发强度低、行业质量阶梯短、人均工资低及劳动资本密集度小的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建新  
文章使用了我国海关统计的29个省份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HS6位编码数据,讨论了进口关税削减对我国各省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与其他的研究贸易自由化的文献不同,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国际国内出口产品质量前沿差距下,进口关税减让对我国各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方向不同。进口关税削减对那些远离出口产品质量前沿的产品种类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为负;在面对削减关税水平对国内市场带来的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那些与国际国内出口产品质量前沿接近的产品种类更有可能通过参与技术创新和更多地使用高质量的进口中间投入品,来进行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此外,本文的研究还表明,非市场化介入在短...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青青  吕德胜  王珏  
数字贸易为国际贸易注入新动能、开辟新空间,成为各国提升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2006—2017年CEPII数据、世界银行贸易数据库构建多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数字贸易对各国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正向动态效应,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问题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发现,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优化要素配置是提高行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可能渠道。进一步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贸易对较高收入出口目的国以及中技术制造行业的正向效应尤为显著。最后,运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数字贸易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微观视角的补充。综上,应加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贸易全球化发展,通过强化企业研发力度、优化劳动和技术等要素配置,最大程度发挥数字贸易对一国高质量出口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有鑫  王猛  赵雅婧  
人口老龄化使有效劳动供给减少、工资上升,产品需求层次提高,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选择生产高技术产品和品质竞争策略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需求偏好的变动,从而实现出口产品品质升级。利用121个国家和地区对美出口HS10分位产品层面贸易数据对此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品质升级。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随着国家收入水平的上升,人口老龄化的边际效应呈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对刚迈入或即将迈入老龄化社会国家产品品质的提升作用高于其他国家;对低技术产品品质的提升作用高于中、高技术产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建国  章素珍  
采用1995-2014年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例HS编码六分位数据,本文对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肯定性裁决和征收反倾销税对裁决后第一年的出口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最大,这种负面影响在随后的年份里逐渐得到缓和,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否定性裁决对涉案产品质量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倾销不仅仅对中国企业的出口数量产生了不利影响,对中国企业的出口质量也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使得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损害进一步扩大,这就提醒我们对申诉国的反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