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1)
2023(13277)
2022(11531)
2021(11010)
2020(9172)
2019(21512)
2018(21093)
2017(40650)
2016(21896)
2015(24816)
2014(24452)
2013(24345)
2012(22342)
2011(20207)
2010(20022)
2009(18274)
2008(17771)
2007(15121)
2006(13262)
2005(11719)
作者
(62691)
(52127)
(51618)
(49167)
(33259)
(24898)
(23565)
(20516)
(19827)
(18327)
(17878)
(17586)
(16355)
(16339)
(16033)
(15961)
(15507)
(15380)
(14721)
(14686)
(12784)
(12706)
(12409)
(11690)
(11538)
(11526)
(11395)
(11297)
(10382)
(10242)
学科
(90526)
经济(90422)
管理(60489)
(59229)
(48442)
企业(48442)
方法(43432)
数学(38405)
数学方法(38057)
中国(25432)
(23442)
(21923)
业经(18540)
(18511)
(18162)
贸易(18153)
(17710)
地方(15756)
农业(15634)
(14830)
环境(13982)
(13880)
(13876)
财务(13815)
财务管理(13793)
技术(13541)
理论(13453)
企业财务(13161)
(12818)
金融(12817)
机构
大学(316063)
学院(309944)
(131215)
经济(128774)
管理(125195)
理学(109362)
研究(108719)
理学院(108159)
管理学(106471)
管理学院(105924)
中国(80015)
(67606)
科学(65833)
(56710)
(54173)
研究所(49903)
(49228)
中心(47560)
财经(46633)
业大(46429)
北京(43219)
(42778)
(41680)
(40673)
师范(40323)
经济学(39857)
(39081)
农业(38759)
经济学院(36032)
财经大学(35093)
基金
项目(216935)
科学(171510)
基金(160278)
研究(158329)
(140852)
国家(139480)
科学基金(119150)
社会(101092)
社会科(95932)
社会科学(95901)
基金项目(85237)
(80870)
自然(77424)
自然科(75635)
自然科学(75615)
自然科学基金(74294)
教育(72021)
(69568)
资助(66281)
编号(63067)
成果(51407)
(49318)
重点(48219)
(45685)
(44954)
课题(42823)
教育部(42485)
国家社会(42296)
创新(41962)
科研(41563)
期刊
(136850)
经济(136850)
研究(93239)
中国(55558)
学报(49891)
科学(46642)
管理(44973)
(44134)
(40869)
大学(37841)
学学(35471)
教育(32785)
农业(31555)
技术(25241)
(23940)
金融(23940)
经济研究(22681)
财经(22616)
业经(19852)
(19351)
问题(18073)
(17212)
图书(16811)
(15951)
技术经济(15327)
世界(15268)
科技(15125)
理论(14807)
国际(14560)
(13752)
共检索到446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岩  王丽  
本文运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别建立了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东盟国家的市场规模、资源禀赋、消费能力、基础设施状况和劳动力成本6个因素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6个显著性重要因素,汇率、规避贸易壁垒因素和政治稳定度也产生一定影响,通货膨胀率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属于"市场导向型"和"资源寻求型",同时存在降低生产成本动机和规避贸易壁垒动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创伟  谭娜  何传添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文章使用引力方程及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异质性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平均而言,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盟国家当年的出口将会增加0.53%,进口将会增加0.62%。并且,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当贸易额相对较低时,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创造效应;但当贸易额相对较高时,贸易创造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寻求型是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投资动机,东盟国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未发现显著的效率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在考虑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入滞后期、使用面板数据以及能源行业产出等因素后,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袁潇杰  
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两种不同的投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文章据此探寻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从东盟的产品市场和资源禀赋出发,分别分析了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优势产业、边际产业、资源类产业及小规模技术产业的企业对东盟国家的不同投资指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太平  李姣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盟已成为我国重要投资目的地,其投资风险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作全面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东盟整体投资风险较高,老挝、柬埔寨、缅甸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对菲律宾和越南投资要重视政治风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饶华  朱延福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7个低劳动力成本国家OFDI的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的OFDI是否存在效率寻求。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具备明显的效率寻求的特征,东道国低劳动力工资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中国的OFDI技术输出型动机明显。东道国资源禀赋和市场规模也对中国的OFDI产生显著作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中国的OFDI仍处于效率寻求的初始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宏苓  
本文以东盟国家和墨西哥参与自由贸易区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为例,揭示自由贸易区作用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学原理,以及自由贸易区共同的政策制度挑战跨国公司原有优势和改善成员国投资环境的可能与途径。本文的研究将给正在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启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官建成  王晓静  
哪些因素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对外直接投资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技术能力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首先依据相关理论提出假设,然后运用不同的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数据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技术能力尚不构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对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必须依靠组建企业间研发同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投资等方式来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婷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主动或被动的参与到国际分工和交换中来,跨国投资日渐活跃,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拉丁美洲综合实力的增长,为拉美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文章选取了拉丁美洲的主要代表——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利用计量的方法对1998-2013年各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吸收外资额、人均GDP、出口、技术水平对母国对外直接在投资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得出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晓晨  
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赵晓晨拥有约4亿人口的东盟国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的20年中,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6%。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除由于这些国家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蓝相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缺乏完整的税收协调法律框架与协调机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直接税税制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比较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直接税的异同,并提出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未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直接税税收协调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秀莲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很多,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目前发挥着较大作用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十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由一般贸易向全面合作快速发展,双方在金融、旅游、投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林业及其产品、能源以及次区域开发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除了在各个领域保持合作关系之外,还确立了重点合作的领域。随着进程的展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撖晓宇  赵霞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东盟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其农业资源丰富,投资潜力巨大。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近年来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为东盟成为农业投资重点区域、投资分布较为集中、对东盟投资经济效益高、对不同国家投资方式与领域存在差异。同时,中国在对东盟投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投资大多产业链低端、小规模企业成为投资主体、企业融资难度大、缺乏专业人才。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投资产业链布局、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秀莲  
根据服务贸易的特征,本文将服务贸易互补性分为产业间贸易互补性与产业内贸易互补性,并依此改进了贸易互补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类型和互补水平,发现总体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服务贸易有一定的互补性,并且不管是何种互补类型,其互补性都动态上升。从国家来看,中国与东盟发达国家在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产业间互补度最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互补度最高;与东盟新、老成员国互补度最高的都是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但涉及的服务部门不相同;从服务部门看,在保险、专有权与特许经营部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以产业间互补为主;在运输、旅游、金融等部门服务贸易以产业内互补为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兴红  杨泽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使研究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按照双方的经贸规模、贸易结构特点和相互投资水平,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分成三组,分别从双方的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