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31)
2023(20752)
2022(17377)
2021(16040)
2020(13346)
2019(30176)
2018(29566)
2017(56278)
2016(30158)
2015(33619)
2014(32962)
2013(32797)
2012(30076)
2011(27304)
2010(27328)
2009(25344)
2008(24894)
2007(22112)
2006(19643)
2005(17749)
作者
(85456)
(71398)
(70936)
(66997)
(45045)
(34188)
(32151)
(27816)
(27232)
(25366)
(24403)
(23914)
(22682)
(22572)
(22183)
(21923)
(21162)
(20745)
(20646)
(20586)
(17662)
(17560)
(17331)
(16610)
(16123)
(15883)
(15871)
(15734)
(14453)
(14235)
学科
(131027)
经济(130881)
(104248)
管理(91071)
(84638)
企业(84638)
方法(52326)
(50411)
数学(42675)
数学方法(42181)
中国(38922)
业经(36410)
(34854)
农业(33607)
地方(27878)
(25784)
(25238)
贸易(25219)
(24531)
(22976)
财务(22923)
财务管理(22879)
(22871)
技术(22689)
(21885)
企业财务(21658)
理论(20745)
(20242)
(20138)
银行(20096)
机构
学院(425279)
大学(419371)
(181510)
经济(178050)
管理(165016)
研究(147436)
理学(140834)
理学院(139371)
管理学(137206)
管理学院(136415)
中国(116193)
(89337)
科学(87538)
(81686)
(80768)
(74071)
中心(67986)
研究所(66783)
(65448)
财经(64182)
业大(64124)
农业(62369)
(58471)
北京(56168)
经济学(54645)
(54506)
师范(53939)
(53161)
(51665)
经济学院(49082)
基金
项目(281391)
科学(223110)
研究(207958)
基金(204987)
(178914)
国家(177287)
科学基金(152593)
社会(134651)
社会科(127442)
社会科学(127413)
(110517)
基金项目(107135)
自然(96847)
自然科(94597)
自然科学(94568)
教育(94424)
自然科学基金(92901)
(91971)
编号(84211)
资助(83315)
成果(67700)
(64634)
重点(63294)
(62581)
(60346)
课题(58012)
国家社会(56277)
创新(55899)
教育部(53635)
科研(53428)
期刊
(211952)
经济(211952)
研究(125631)
中国(90706)
(79044)
管理(64540)
学报(64470)
(64461)
科学(62237)
农业(53772)
大学(50094)
学学(47119)
教育(44965)
(43061)
金融(43061)
技术(39110)
业经(38478)
经济研究(32619)
财经(31860)
(29318)
问题(27716)
(27655)
世界(22790)
(22447)
技术经济(22291)
国际(20962)
(20875)
图书(19658)
现代(19472)
科技(19340)
共检索到656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明  宋雨星  熊哲  赵文  刘海涛  
本文介绍了中国—FAO南南合作框架下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的成效与经验,认为其在支持GIAHS管理机制完善,增强国际共识,带动更多国家参与及稳固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军作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完善的空间。建议下一步中国应继续加强双边和多边GIAHS合作,有侧重性地开展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GIAHS的国际影响力与中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Frank van Schoubroeck  梁洛辉  Mary Jane Dela Cruz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亚洲许多地方一直有在稻田中养鱼(并作或连作)的传统。据历史记录和考古研究成果,中国稻田养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稻鱼共生系统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而且还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稻鱼共生系统可以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营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防止疟疾传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控制,促进授粉过程,促进碳氮循环,水土保持,以及文化传承和休憩等。但是,正像其他许多传统农业技术一样,由于受到快速经济增长、城市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稻鱼共生系统也面临着严峻威胁。中国是联合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国家之一,浙江省青田县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7月1日,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南南合作框架下数字农业能力建设研讨活动在北京正式开幕。本次研讨活动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农业农村部共同主办,由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承办。来自摩洛哥、肯尼亚、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和巴基斯坦5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国际机构、农业协会、融资机构和私营领域的17名代表参会,共同讨论如何通过南南合作和农业投资项目来推动数字农业在各自国家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敏芳  邹爱雷  
本文简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情况,介绍了GIAHS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现状,总结了10年来浙江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和发展的经验,提出GIAHS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8年4月1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在意大利罗马召开,FAO为中国"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由崇义客家梯田、尤溪联合梯田、新化紫鹊界梯田、龙胜龙脊梯田组成)"4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海萌  
我国约有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数量和覆盖类型上均居世界之首。近20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如何挖掘、保护及传承非遗,并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为唤醒当代人传承非遗、激活非遗创造力奠定了重要基础。《乡村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关系到乡村振兴全局,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琦  
在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让这个高寒贫瘠地区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凝结着江南水乡千百年来的劳动智慧;在山东德州夏津黄河故道,6 000多亩古桑树群造福一方,树起了生命屏障,创造经济效益……2018年4月19日,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Parviz Koohafkan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不仅产生了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维持并适应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丰富的本土知识体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人类持续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障了食物安全和生计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许多这样的农业生产系统正面临着包括全球化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随着人口和消费的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许多地方耕地资源大量流转,水资源过量使用,化石燃料过度开采,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超额施用,由此引发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的一项旨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本文分析了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的关注,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项目的目的,最后阐述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勋  焦雯珺  刘某承  闵庆文  
东亚地区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主要分布区,其GIAHS的发掘与保护工作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作为东亚地区的农业遗产大国,日本各级政府对农业文化遗产工作高度重视,研究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日本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经营模式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在农业保护与发展方面的经验对中国相关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日本农业文化遗产发展进程、遗产保护措施和遗产地产业发展措施3大方面总结了日本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经验,并指出了其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勋  焦雯珺  刘某承  闵庆文  
东亚地区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主要分布区,其GIAHS的发掘与保护工作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作为东亚地区的农业遗产大国,日本各级政府对农业文化遗产工作高度重视,研究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日本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经营模式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在农业保护与发展方面的经验对中国相关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日本农业文化遗产发展进程、遗产保护措施和遗产地产业发展措施3大方面总结了日本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经验,并指出了其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雯  王晨仰  刘军民  
陕西自古就是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因受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保存了众多具有多样性、典型性、稀缺性、延续性特点的农业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农业历史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农业正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许多珍贵的技艺、经验面临逐渐失传、消失的困境,传统农业智慧的保护传承岌岌可危。农业文化遗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目前,陕西已有四处农业文化遗产入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一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对陕西四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构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发掘遗产地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社区参与及科技投入等几方面对陕西农业文化遗产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化及区域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伦  闵庆文  刘某承  焦雯珺  
中韩两国地域接近,有着相似的农业发展历史。由于韩国各级政府、农户社区、科研机构等对传统农业文化的高度重视,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卓有成效。因此,总结韩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实地考察和农户访谈的一手资料为基础,从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现状、遴选标准和认定程序及保护与发展措施方面总结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经验,指出了其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借鉴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