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6)
- 2023(7880)
- 2022(6515)
- 2021(6267)
- 2020(5376)
- 2019(12561)
- 2018(11956)
- 2017(22695)
- 2016(11719)
- 2015(13146)
- 2014(12565)
- 2013(12675)
- 2012(11771)
- 2011(10778)
- 2010(10919)
- 2009(10393)
- 2008(10404)
- 2007(9047)
- 2006(8095)
- 2005(7672)
- 学科
- 济(54585)
- 经济(54523)
- 业(32448)
- 管理(30190)
- 方法(24996)
- 企(24335)
- 企业(24335)
- 数学(22989)
- 数学方法(22796)
- 中国(19739)
- 财(14449)
- 贸(12515)
- 贸易(12506)
- 易(12288)
- 农(12149)
- 银(11525)
- 银行(11519)
- 制(11379)
- 行(11053)
- 险(11041)
- 保险(10948)
- 融(10922)
- 金融(10922)
- 关系(8959)
- 务(8907)
- 财务(8890)
- 财务管理(8868)
- 企业财务(8543)
- 业经(8538)
- 学(8213)
- 机构
- 大学(171751)
- 学院(164442)
- 济(83433)
- 经济(82247)
- 研究(64006)
- 管理(63187)
- 中国(54672)
- 理学(53482)
- 理学院(52895)
- 管理学(52060)
- 管理学院(51738)
- 财(40354)
- 京(37145)
- 科学(32959)
- 财经(31979)
- 所(31308)
- 经(29565)
- 中心(28221)
- 研究所(28215)
- 经济学(28169)
- 经济学院(25410)
- 北京(24864)
- 财经大学(24392)
- 院(23123)
- 江(22513)
- 农(21589)
- 范(19917)
- 师范(19768)
- 融(18671)
- 研究中心(18569)
- 基金
- 项目(106921)
- 科学(86563)
- 基金(83976)
- 研究(78647)
- 家(74034)
- 国家(73114)
- 科学基金(62361)
- 社会(54747)
- 社会科(52118)
- 社会科学(52102)
- 基金项目(42334)
- 自然(38407)
- 自然科(37594)
- 自然科学(37582)
- 自然科学基金(36965)
- 资助(36120)
- 教育(35212)
- 省(34697)
- 划(31504)
- 编号(28152)
- 部(26634)
- 国家社会(25056)
- 中国(24683)
- 重点(24317)
- 成果(24060)
- 教育部(23568)
- 发(22130)
- 人文(21825)
- 创(21452)
- 大学(21066)
共检索到264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永中 李曦晨
本文从区域分布、行业结构、企业类型等角度,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直接投资、承接大型工程业务和投资失败项目的特征,客观评估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风险,并据此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原 汪红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间的资本流动成为区域合作最具活力的因素。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风险案例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特性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主权信用风险四个方面构建国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衡量各国风险并划分出投资风险低、中、高三个区域,为改善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方慧 赵胜立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与直接投资,既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十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呈现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行业较为广泛、投资区域相对集中等特征。金融开放通过拓展国内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推动资本在国内外市场合理配置,促进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水平普遍较低、中国投资项目融资难度较大等现实制约,要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开放,重点服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加强金融合作,守住风险底线,努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优化倒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精准破解中国企业“走出去”困境;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规范与引导,帮助企业借力金融开放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率,推动金融开放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融合发展与相互促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文洋 蔺顺锋
构建了由政治障碍、经济障碍、制度障碍、外资营商障碍和双边关系五个方面构成的反映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障碍的指数,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重点国家的分析发现,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小,印度尼西亚、以色列、俄罗斯、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的投资障碍指数中等,柬埔寨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大;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小,中巴经济走廊的投资障碍指数较大。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发现,双边关系是影响测度结果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中国应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制度,巩固和发展与沿线国家双边关系,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投资障碍评估 神经网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镝 杨娟
参考多家国内外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基于中国的视角上,以区别于国外评级机构将该国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否与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一致作为风险考核的标准,避免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整合多个国别风险数据库和网页抓取数据库,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商业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个角度,建立140项评级指标,收集46 200条数据,并综合使用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及功效函数法,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的66个国家作连续5年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国家风险评级。研究发现: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信用评级最高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信用评级也极高,阿富汗、老挝、乌克兰、伊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伊拉克、缅甸、也门共和国、东帝汶等国家信用评级较差,结论与国内外知名机构评级大体一致。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用评级过程中,应考虑政权变更、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等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俊超 王丹丹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它的实施将会带来大量的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跨国投资业务。在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跨国投资业务决策过程中,国别风险的考察应当优先考虑。根据"一带一路"沿线走势,综合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节点和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选定65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主权信用风险和社会风险4个角度,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风险进行刻画和评价,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别风险 判别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直接投资规则 SWOT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栋 许燕 张舒媛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近年来爆发出的多起海外合作投资失败案例,迫切需要我国投资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深度挖掘与分析影响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合理识别与评估东道国的投资风险,提升国家间投资协作效益。基于此,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选取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且具有代表性的沿线35个国家。从经济条件、负债能力、社会稳定、执政能力与双边关系五个方面,筛选37个指标计算其分项与综合风险系数。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参照综合风险系数排名结果,将35国分为5类风险等级。研究发现,东南亚国家较适宜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应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金砖国家呈现较高的投资风险水平,我国应加强纽带联系,密切关注东道国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中亚五国的投资风险呈现两极分化,我国应增进政治互信,发挥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示范效应;高度关注高风险国家的投资风险隐患,建立必要的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永中 宋爽 李曦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2016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接的大型工程承包项目金额为465.2亿美元,占中国当年对外承接的大型工程承包项目的60.8%。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推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对于引导企业理性选择对外投资的区域和行业,降低对外投资风险,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具有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永中 宋爽 李曦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2016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接的大型工程承包项目金额为465.2亿美元,占中国当年对外承接的大型工程承包项目的60.8%。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推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对于引导企业理性选择对外投资的区域和行业,降低对外投资风险,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具有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锋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主要集中于社会动荡、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央企业是风险承受主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主要缘于地理政治因素,一些国家的局势动荡、政权更迭、战争战乱、恐怖活动等加剧了风险隐患,不良的营商环境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着诸多未知因素,以采矿业等敏感领域为主要投资行业、以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的特征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更为明显,而法律观念淡薄、风险意识不强、当地化程度不高、社会责任意识差等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形象受到影响。对此,中国应以经济外交增进战略互信,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来改善营商环境;深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婷 汤继强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影响,东道国金融风险抑制中国OFDI流入的同时会将投资挤入邻国。渠道分析发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信贷活动是金融风险影响中国OFDI的重要因素,其中公共部门债务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效应不同,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兰亭 杨蓉
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考察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在引入ICRG国家风险指标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6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偏好性,经济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偏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风险偏好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国家风险 一带一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继勇 李知睿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着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经济结构失衡且增长乏力、自然环境破坏加剧和宗教民族冲突肆虐等问题,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将面临政治、经济、文明与宗教等方面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金融保险与服务机构、企业三方应该实现联动,加强对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和互利共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彦波
为了对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发展政策进行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文章基于WGI评价体系,以被投资国家的政治风险为研究对象,采用所建的模型对2004201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计算。分析得出:中国对"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进行投资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有不同的风险抵御策略,这些差异与中国的投资目的——推行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在投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承担政治风险的能力有明显的提升,这为建立沿线国家的政治风险预警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