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4)
2023(16385)
2022(14031)
2021(13165)
2020(10953)
2019(25225)
2018(24867)
2017(47713)
2016(25380)
2015(28781)
2014(28619)
2013(28679)
2012(26549)
2011(24384)
2010(24306)
2009(22410)
2008(21985)
2007(18924)
2006(16958)
2005(15434)
作者
(73639)
(61436)
(60768)
(58094)
(39256)
(29303)
(27856)
(24274)
(23392)
(21875)
(20932)
(20752)
(19616)
(19604)
(18970)
(18838)
(18266)
(17744)
(17508)
(17466)
(15370)
(15047)
(14600)
(14094)
(13730)
(13678)
(13447)
(13078)
(12316)
(11976)
学科
(124347)
经济(124228)
管理(71943)
(65971)
(52874)
企业(52874)
方法(50884)
数学(44209)
数学方法(43816)
中国(32048)
(30198)
(29898)
贸易(29881)
(29050)
地方(28028)
(25333)
(24389)
业经(24229)
(19606)
农业(19341)
环境(18482)
(17546)
(16795)
金融(16793)
理论(16788)
(16611)
银行(16571)
地方经济(16425)
(15973)
(15336)
机构
大学(374334)
学院(370258)
(165712)
经济(162576)
管理(144800)
研究(132783)
理学(125161)
理学院(123720)
管理学(121789)
管理学院(121129)
中国(100011)
(80348)
科学(78579)
(71280)
(66703)
研究所(60714)
中心(57872)
财经(57435)
(55550)
(52428)
(52359)
经济学(51680)
北京(51531)
业大(51523)
(48519)
(48252)
师范(48151)
经济学院(46404)
农业(43312)
财经大学(42678)
基金
项目(249349)
科学(197104)
基金(183677)
研究(183255)
(159691)
国家(158475)
科学基金(135786)
社会(118772)
社会科(112733)
社会科学(112699)
基金项目(96589)
(93487)
自然(86335)
自然科(84332)
自然科学(84308)
自然科学基金(82821)
教育(82412)
(79266)
资助(76313)
编号(72673)
成果(59087)
(56374)
重点(55644)
(54505)
(51126)
课题(49993)
国家社会(49841)
教育部(48605)
创新(47855)
人文(47342)
期刊
(183971)
经济(183971)
研究(116234)
中国(69842)
学报(55483)
管理(54361)
科学(52903)
(51318)
(50364)
大学(42447)
学学(39845)
教育(36186)
农业(35486)
经济研究(31611)
(31545)
金融(31545)
技术(31083)
财经(28609)
业经(27532)
(25350)
问题(24801)
(24659)
国际(22363)
世界(19921)
技术经济(19520)
(19132)
图书(18041)
理论(17530)
资源(17225)
商业(16879)
共检索到558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欧阳友全  戴永务  施正煌  
后疫情时代下,出口贸易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延长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对促进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稳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贸易关系持续性的视角出发,基于CEPII-BACI数据库中2000-2019年中国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出口HS6分位林产品的贸易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模型研究中国对RCEP成员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结果表明:(1)中国对RCEP成员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中等,平均值为11.402年;(2)林产品贸易风险函数存在明显的负时间依存性,贸易关系持续时间超过5年之后,贸易失败的概率明显降低;(3)不同林产品种类的贸易持续时间和生存率有显著的差异,劳动密集型林产品的贸易持续时间最长,平均值为13.246年,其次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平均值为11.812年,资源密集型林产品最短,平均值为6.431年;(4)不同收入水平目的国的林产品贸易持续时间和生存率有显著差异,中高收入水平国家和高收入水平国家贸易持续时间更长且两者接近,中低收入水平国家贸易持续时间最短。研究认为,相对于建立新的贸易关系,企业应更多关注现有贸易关系持续性,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抓住历史机遇,集中资源经营重点市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飞  赵利媛  蒋文珂  熊立春  
贸易成本研究一直是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且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贸易关税壁垒、地理距离、贸易协定等传统因素的影响,很少有研究关注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文章从贸易国视角出发,利用中国15个林产品贸易伙伴国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熵值法和贸易成本测度公式,分别对贸易国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和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成本进行测度,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样本区间内,15个贸易伙伴国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均有大幅提升,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成本呈现整体下降趋势。(2)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能够显著降低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成本,且对中国四种不同林产品的出口贸易成本降低均存在显著性。(3)综合来看,相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数字新基建对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成本影响效应更显著。为实现中国林产品贸易便利化,进而推动中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共商共建林产品进出口数字贸易平台、严格执行林产品国际认证标准和牵头构建农林类贸易协定组织等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丹  武杰  
通过构建数字产品分类标准,分析中国对RCEP伙伴国数字产品出口现状、动态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发现:中国与RCEP伙伴国数字产品贸易规模占比已超过中国数字产品贸易30%,成为中国主要海外市场,且形成以数字中间品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分工体系。中国对RCEP数字产品出口变化主要受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的影响。中国对RCEP数字产品出口效率较低,出口潜力较大,出口非效率受进口关税、通关效率、知识产权保护、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祖军  张大红  
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但也面临着日益恶化的国际经济环境、西方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等外部因素与产品知识含量不高、产业整体缺乏规模化经营、对行业的监管不力等内部条件的制约。基于面临的诸多挑战,应该从政府的政策支持、目标市场多元化、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知识含量、拓宽原材料获取途径等方面改善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环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康晓茹   赵俊晔   张咏华  
中国水果对外贸易额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中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自由贸易区,研究协定自由贸易区水果贸易网络演变特征和影响机制,对于推动中国水果对外贸易合作深化、巩固多边贸易伙伴关系、促进中国水果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缔约方双边贸易数据,在揭示协定自由贸易区水果贸易网络演变特征的基础上,从经贸环境、要素禀赋、地理文化、制度环境四个方面探究网络演变影响机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水果贸易网络演变特征与影响机制理论分析框架,从社会网络角度出发,聚焦于协定自由贸易区,为更好地利用协定规则开展水果贸易提供支撑。研究表明:(1)2005-2021年,自由贸易区水果贸易网络密度由0.17上升到0.40,呈现出高聚类、短路径的“小世界性”特征。(2)缔约方的个体特征异质性强,中国、泰国、越南三个国家加权出度和加权入度分别占自由贸易区的68.10%和67.27%,且相互联系紧密,一定程度上形成“富人俱乐部”。(3)2005-2021年,贸易网络的核心国数量由1个增至10个,边缘国数量由11个降为1个。(4)两国之间国内生产总值、水果产量、双边班轮运输联通性指数和全球治理指数差值等差异显著影响国家之间水果贸易规模的扩大。因此,文章提出政策启示:充分利用协定规则,创造自由贸易区水果贸易发展新机遇;针对中国水果贸易重点国家,采取具体贸易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对接区域统一大市场。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叶波  
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已经成为中国主导亚太地区自贸协定的机遇。总的来说,RCEP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国有企业和竞争等议题上虽然没有TPP贸易自由化水平高,但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参加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RCEP可以在市场准入、地缘政治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而东盟国家可以在RCEP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应当主导RCEP谈判,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费秀艳  韩立余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第一个泛亚洲自由贸易协定,对其评价众说纷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一包容性可以作为评价国际经贸协定的重要尺度。在RCEP中,各缔约方谈判地位较为平等,充分考虑了各国不同发展水平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各缔约方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营商环境。RCEP确立了非歧视性的累积原产地规则,有利于整合RCEP区域供应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达成了亚太地区水平较高的电子商务规则,能够加强缔约方数字经济能力建设、削减数字贸易壁垒。受法治发展水平限制,民间团体的参与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多元价值追求方面,RCEP规则设置相对保守,未能回应环境保护、劳工保护等新议题。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叶波  
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已经成为中国主导亚太地区自贸协定的机遇。总的来说,RCEP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国有企业和竞争等议题上虽然没有TPP贸易自由化水平高,但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参加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RCEP可以在市场准入、地缘政治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而东盟国家可以在RCEP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应当主导RCEP谈判,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立  
随着全球贸易主义的抬头,发达国家借助技术优势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一种新常态。在论述绿色贸易壁垒定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林产品出口现状,进而研究了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武春香  张英杰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林产品贸易中借助其技术优势,以环境规制为名设定市场准入条件,限制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近些年来虽然中国林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但增长率明显下降,产品出口集中度有所下降但仍然面临较大风险,林产品出口贸易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从短期来看,环境规制会导致中国林产品出口数量下降、产品成本上升及其国际竞争力下降;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能给中国林产品出口带来创新效应、形象效应及绿色效应。在环境规制不可逆转情况下,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认证制度体系,转变贸易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打击非法林产品贸易力度,实现林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有效推动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清政  王佳  舒杏  
出口持续时间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了贸易的动态行为。本文基于CEPII-BACI数据库,采用1998—2010年中国对东盟HS6分位农产品的出口数据,对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分布特征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存在负时间依存性,且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同时,我们发现国家风险、经济自由度、汇率变动等国家特征变量,以及贸易竞争力、多元化、市场份额等产品特征变量对出口持续时间均有显著影响。但产品单位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市场多元化的边际效应远远大于产品多元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建立贸易预警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和提升复杂度、实施多元化战略、深化现有贸易关系以及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艺卓  赵一夫  
本文在分析中国自贸区建设情况以及RCEP各成员国竞争力的基础上,运用GTAP模型,就RCEP对中国贸易规模、GDP、福利水平、农产品贸易及国内农业产出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RCEP建成后,成员国(地区)整体上都将受益,中国小麦、食糖、棉花和乳制品出口额显著下降,果蔬和水产品出口略有增加;产出方面,中国的乳品、食糖和植物油受影响较大。最后,本文提出了互利共赢、差异化和留有余地三大谈判原则和三大具体谈判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艺卓  赵一夫  
本文在分析中国自贸区建设情况以及RCEP各成员国竞争力的基础上,运用GTAP模型,就RCEP对中国贸易规模、GDP、福利水平、农产品贸易及国内农业产出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RCEP建成后,成员国(地区)整体上都将受益,中国小麦、食糖、棉花和乳制品出口额显著下降,果蔬和水产品出口略有增加;产出方面,中国的乳品、食糖和植物油受影响较大。最后,本文提出了互利共赢、差异化和留有余地三大谈判原则和三大具体谈判策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鸿阶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全球贸易体系重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影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各方尽快达成谈判意愿明显提升,而印度临阵退出又使得RCEP能否如期签署充满变数。RCEP与《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部分国家重合,涵盖范围、生效时间、国际地位、开放程度、合作难度和融合发展等不同,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应对RCEP策略选择上,中国应未雨绸缪、积极争取主动,包括争取RCEP尽快签署生效,坚定维护东盟主导地位,继续发挥大国稳定器作用,有序推进RCEP优化升级,推动RCEP与CPTPP互动发展,密切关注日本合作动向,重视与CPTPP、"印太战略"联动效应,加快打造区域融合发展合作典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雄   郝涵宇  
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与39个主要文化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构建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利用动态系统广义矩估计以及门槛面板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与文化距离对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文化距离则具有反向抑制作用;(2)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别文化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有所差异,其中对音像和交互媒体类文化产品促进作用最大,对书籍和报刊类文化产品影响不显著;(3)门槛面板分析显示,当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文化距离超过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文化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由显著促进变为不显著促进。基于此,本文提出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贸易发展、突破文化距离限制、优化文化产品出口结构、提高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等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