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8)
- 2023(17462)
- 2022(14750)
- 2021(13804)
- 2020(11897)
- 2019(27538)
- 2018(27180)
- 2017(51396)
- 2016(27653)
- 2015(31744)
- 2014(31550)
- 2013(31000)
- 2012(28977)
- 2011(26175)
- 2010(26618)
- 2009(24724)
- 2008(24301)
- 2007(21576)
- 2006(19094)
- 2005(17195)
- 学科
- 济(130610)
- 经济(130471)
- 管理(76428)
- 业(72641)
- 企(59196)
- 企业(59196)
- 方法(55756)
- 数学(49726)
- 数学方法(48958)
- 中国(33797)
- 农(31364)
- 财(28474)
- 地方(26233)
- 业经(25338)
- 学(25327)
- 贸(23067)
- 贸易(23050)
- 易(22399)
- 制(22350)
- 农业(20775)
- 理论(18843)
- 银(18543)
- 银行(18496)
- 融(18037)
- 金融(18034)
- 和(17959)
- 行(17723)
- 环境(17685)
- 务(16997)
- 财务(16928)
- 机构
- 大学(401291)
- 学院(399277)
- 济(173745)
- 经济(170339)
- 管理(152705)
- 研究(139146)
- 理学(130983)
- 理学院(129508)
- 管理学(127029)
- 管理学院(126282)
- 中国(106728)
- 京(84983)
- 科学(83110)
- 财(77323)
- 所(70163)
- 农(65805)
- 中心(64280)
- 研究所(63659)
- 财经(61668)
- 江(60209)
- 业大(57963)
- 经(56018)
- 经济学(54165)
- 北京(53995)
- 范(51788)
- 农业(51606)
- 师范(51259)
- 院(49715)
- 经济学院(48605)
- 州(47252)
- 基金
- 项目(263851)
- 科学(208118)
- 基金(193126)
- 研究(190854)
- 家(169414)
- 国家(167806)
- 科学基金(143700)
- 社会(122270)
- 社会科(115992)
- 社会科学(115959)
- 省(101472)
- 基金项目(100603)
- 自然(92908)
- 自然科(90815)
- 自然科学(90790)
- 自然科学基金(89202)
- 教育(89176)
- 划(85962)
- 资助(81157)
- 编号(75901)
- 成果(62202)
- 重点(59825)
- 部(59167)
- 发(56836)
- 创(54503)
- 课题(52994)
- 国家社会(51488)
- 创新(51030)
- 教育部(50971)
- 科研(50734)
- 期刊
- 济(193581)
- 经济(193581)
- 研究(118976)
- 中国(79712)
- 学报(62104)
- 财(60432)
- 农(59455)
- 管理(57781)
- 科学(57546)
- 大学(47656)
- 学学(44664)
- 教育(43088)
- 农业(40326)
- 技术(37762)
- 融(36504)
- 金融(36504)
- 经济研究(31764)
- 财经(31139)
- 业经(28479)
- 经(26975)
- 问题(24906)
- 业(22878)
- 统计(22427)
- 贸(21629)
- 技术经济(21469)
- 世界(19911)
- 策(19849)
- 国际(19538)
- 图书(19015)
- 版(18804)
共检索到604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晓斐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前提,国际工程承包又将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投资热点。通过构建国际工程承包引力模型,利用1998~2013年沿"丝绸之路经济带"23个选取国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加入了中国入世、城镇化指标、实际利率及研发人员规模等变量,对中国对沿带工程承包业务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贸易协定和城镇化规模及水平是影响中国对外承包商进入沿带国家市场的重要因素,根据实证结果,最终结合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区位的市场特点,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提供区位战略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新蜀 胡志高 樊晶磊
文章采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别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流量和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奎 王学君
本文在分析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肉类产品出口现状基础上,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各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肉类产品的出口效率不断提升,但仍有较大潜力。为进一步提高出口效率,应推进自贸区建设、降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运输条件、提升市场自由化程度,并注重金融风险防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中 曾勇
本文作者使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相对应的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这些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优惠贸易制度安排会推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为内陆国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潜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机电产品贸易领域仍有较大潜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基于模型结果,作者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中 曾勇
本文作者使用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相对应的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中国对这些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国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直接投资和优惠贸易制度安排会推动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为内陆国是主要的阻碍因素。潜力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机电产品贸易领域仍有较大潜力,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最后,基于模型结果,作者提出了促进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刚 吴天博 张滨
采用2006~2015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同为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人口规模、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有负面影响。名义汇率和共同边界没有显著性影响。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较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良性发展提出启示,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及欧洲木质林产品市场的开拓。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奎 王学君
本文在分析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肉类产品出口现状基础上,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各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肉类产品的出口效率不断提升,但仍有较大潜力。为进一步提高出口效率,应推进自贸区建设、降低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运输条件、提升市场自由化程度,并注重金融风险防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亚斌 马莉莉
文章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拓展引力模型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紧密程度、增长源泉、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各国出口比较优势呈现梯级分布态势,双边贸易强度差异显著,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效应以促进贸易增长;两国GDP、共同边界、WTO贸易安排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向促进作用;两国人均GDP差额与空间距离等对贸易流量有显著阻碍作用;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发展属于潜力巨大型,塔吉克斯坦属于潜力开拓型,土库曼斯坦属于潜力再造型。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文章为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文霞 杨逢珉
本文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2002—2016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效率,结果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GDP、地理位置相邻等变量显著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对其出口规模;人口数量、内陆国等变量显著阻碍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非效率项的存在制约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额,其中贸易双边较高的经济自由度可显著降低贸易非效率项,制度距离、农产品贸易成本对贸易效率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从变动趋势来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效率波动上升。因此为提高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规模及贸易效率,应扩大农产品供给、加强双边交流合作、增强政治互信、提高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薇
本文基于地缘经济的视角,从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新格局的形成、全球价值链产业分工变化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等方面,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基础与条件。通过拓展的引力模型建立分析中国对沿线国家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检验,并通过比较实际值与预测值差异判断产业转移潜力。最后从资源互连互通的区位选择、利益共分共享的投资模式以及制度共建共守的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产业转移 地缘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天博 田刚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研究背景,基于2001—2017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森林资源人均禀赋差异、贸易开放程度、互为邻国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两国的空间距离及同为APEC成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中国与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巨大型,合作空间巨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在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为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启示,我国应在继续推进"五通"建设的前提下,稳定现有市场,并积极开拓南亚、东欧及西欧的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玉雯 薛伟贤
对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实现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识别,探索沿线国家在协同发展进程中经济增长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有助于准确认识和把握沿线国家的协同发展规律。本文立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空间关联及其内在扩散作用机理,从比较优势(RCA)、经济联系(RER)和价值链分割(RVS)三个维度构建理论模型,运用哈肯模型实证分析2008-2012和2013-2017十年间两阶段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2个主要国家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并进行分阶段识别序参量。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比较优势演化存在显著的关联性,沿线国家协同发展的序参量由2008-2012年第一阶段的RCA转变为2013-2017年第二阶段的RCA和RVS,实现了由单一驱动机制转向多重驱动机制的协同演变,沿线国家协同发展进程进入了新阶段,协同程度整体上由低协同状态上升为高协同状态;市场分割程度降低,得益于沿线国家技术差距的缩小以及技术溢出水平的提高;协同发展的国际市场环境逐渐开放并得以优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区与拓展区协同发展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研究结论旨在为沿线各国加快构建协同发展创新机制与合作协同体系,以及解决丝路沿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敏俊 美丽古丽 黄文 李娜
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是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战略选择之一。本文基于GTAP模型和情景模拟方法,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以及对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各国间贸易关系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可以有效应对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和相关国家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有助于提升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和各国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从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并且,随着自由贸易区范围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扩大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雷会妨
利用2006年~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8个国家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数据构建二模网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贸易二模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二模网络密度为0.9167,即28个国家已形成密切的能源贸易关系。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网络中心度较高,隶属于网络核心位置,而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中心度较低,位于国家-能源网络边缘位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能源的进出口水平差异性较大,贸易集团化不明显,不平衡的非互惠性贸易模式在整个贸易中普遍存在。二模网络具有一定脆弱性,并不是完整的网络。中国在贸易网络中扮演着进口发起国和核心国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
二模网络 丝绸之路经济带 能源贸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瑞 温怀德
本文分析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现状,并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随时间变化不断上升,贸易潜力提升明显。影响因素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身因素对贸易潜力影响显著高于贸易伙伴。本文建议中国应坚持国内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并举国策,坚持在国际市场上主动有所为,遵循WTO的多边贸易框架不动摇,加强物流体系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升出口贸易效率偏低的印度、伊朗、土库曼斯坦等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同时关注德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等总体贸易潜力居前列的农产品贸易大国,整体提升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