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58)
- 2023(19950)
- 2022(17003)
- 2021(15948)
- 2020(13273)
- 2019(30961)
- 2018(30077)
- 2017(57434)
- 2016(30909)
- 2015(34752)
- 2014(34334)
- 2013(33697)
- 2012(30783)
- 2011(27632)
- 2010(27557)
- 2009(25519)
- 2008(25049)
- 2007(21604)
- 2006(18921)
- 2005(16900)
- 学科
- 济(124306)
- 经济(124135)
- 管理(92305)
- 业(86492)
- 企(72419)
- 企业(72419)
- 方法(56072)
- 数学(48971)
- 数学方法(48303)
- 中国(35617)
- 财(35253)
- 农(32952)
- 业经(27401)
- 制(26152)
- 学(24921)
- 贸(23518)
- 贸易(23500)
- 地方(23024)
- 易(22887)
- 务(22069)
- 财务(21980)
- 财务管理(21935)
- 农业(21756)
- 企业财务(20886)
- 银(19829)
- 银行(19788)
- 理论(19767)
- 融(19565)
- 金融(19561)
- 环境(19011)
- 机构
- 大学(437151)
- 学院(431450)
- 济(180253)
- 经济(176660)
- 管理(171134)
- 理学(148349)
- 研究(147823)
- 理学院(146732)
- 管理学(144132)
- 管理学院(143345)
- 中国(111703)
- 京(92837)
- 科学(87429)
- 财(84976)
- 所(72459)
- 财经(67651)
- 中心(66379)
- 研究所(65812)
- 农(64968)
- 经(61755)
- 江(61493)
- 业大(61261)
- 北京(59021)
- 范(56647)
- 师范(56135)
- 经济学(55315)
- 院(54290)
- 财经大学(50683)
- 农业(50574)
- 经济学院(49760)
- 基金
- 项目(296208)
- 科学(234909)
- 研究(218187)
- 基金(217988)
- 家(190043)
- 国家(188335)
- 科学基金(162412)
- 社会(140027)
- 社会科(132794)
- 社会科学(132758)
- 基金项目(114455)
- 省(111990)
- 自然(104492)
- 自然科(102079)
- 自然科学(102054)
- 教育(100676)
- 自然科学基金(100221)
- 划(95206)
- 资助(90071)
- 编号(87417)
- 成果(71790)
- 部(66894)
- 重点(66468)
- 发(62428)
- 创(61356)
- 课题(60182)
- 国家社会(58707)
- 教育部(58114)
- 创新(57314)
- 制(56601)
- 期刊
- 济(193218)
- 经济(193218)
- 研究(131348)
- 中国(84044)
- 财(66167)
- 学报(66080)
- 管理(64318)
- 科学(61887)
- 农(59106)
- 大学(51677)
- 教育(48848)
- 学学(48323)
- 农业(40854)
- 融(37713)
- 金融(37713)
- 技术(37676)
- 财经(33469)
- 经济研究(31749)
- 业经(29517)
- 经(28686)
- 问题(24962)
- 业(22138)
- 贸(21601)
- 图书(20885)
- 技术经济(20477)
- 版(19968)
- 理论(19742)
- 科技(19737)
- 世界(19721)
- 统计(19056)
共检索到639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建军 胡宗义 邓羽佳
区位选择是企业OFDI战略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项投资的风险与成败。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质量因素等对一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制度质量、制度质量各分项指标以及母国与东道国制度质量距离等因素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东道国制度质量本身相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影响更大;不同维度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虽然有别,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同时具有低政治制度质量偏好和低法律制度质量偏好,而对高经济制度质量的偏好不显著;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本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偏好的影响力更大。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广阔的产业合作,并进一步推动"南-南"投资的发展,积极构建"南-南"合作组织、推动"南-南"合作机制形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瀚然 胡庆江
基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在对投资效率、投资潜力和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和投资潜力主成分综合评价体系,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投资效率和投资潜力进行了测算与评价,通过两者的组合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效率高潜力高、效率高潜力低、潜力高效率低、潜力低效率低"四种类型,在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应优先投资"效率高潜力高"国家、"效率低潜力高"国家的结论。需要从准确定位投资区位与投资类型、系统加强投资风险控制两方面对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结构、引导我国资本更好地"走出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琳 杨东群 秦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原 李建军
本文提出了基于资源与制度视角的一国OFDI区位选择理论假说。并以"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具有较强的"资源寻求"动机,虽然市场规模并非吸引中国OFDI的主要因素,但总体而言,市场机会更多、市场潜能更大、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更充裕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OFDI有更大的吸引力;(2)单纯从制度质量角度分析,中国OFDI倾向于流入政治风险较高、经济制度质量和法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靖宸
基于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比较优势动机的关系,使用2015年中国制造业内25个细分行业对5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截面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同时受到比较优势动机和市场准入动机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劳动力寻求型动机;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区位选择总体上符合比较优势动机,未出现偏好逆转的情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先明 黄华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已经越过快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命题。本文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检验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的不平衡、循环因果和毗邻效应等特征,筛选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关键区位;并结合"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现状和大数据研究中心公布的投资环境指数,对最具投资效率的区位进行修正。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当前分布与关键区位存在差异,应当调整投资向关键区位集聚,提高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效率并克服"外来者劣势",从而论证了关键区位研究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区位的建设重点,如发展共生机制、调整投资计划和重视投资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良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和规范性制度距离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负向影响;传统影响因素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选择行为仍然重要。基于管制性制度距离的复杂机制,本文对其方向性加以区分并检验,发现中国企业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投资时,制度距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振林 黄凯
以"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为样本,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而法制制度距离则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采用Ward系统聚类分析法将经济制度距离差异分为大、小两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既存在明显的惯性特征即前期投资会显著影响当期投资,又遵循着出口导向型投资,而且还倾向于投资那些汇率估值较低、基础设施更完善、劳动产出更高的国家或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秋 王婷婷
中国引领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优势产能的输出,更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与互利共赢。而在投资效应发挥的过程中,沿线国家物流绩效水平起着关键作用,综合物流绩效的基本服务水准与配套服务能力的考察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着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基本服务水准与配套服务能力方面均有较优表现,最终的综合得分往往也较高。中国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首先考虑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以完善的物流服务促进投资效应的有效发挥,同时也要积极调整对物流绩效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经验的输出,帮助这些国家提升物流水准,为中国与这些国家更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智 杨碧琴
为了探究"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内部的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其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4年的统计面板数据,结合GMM差分理论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发现被投资国内部的腐败管控、政府执行力以及政局是否稳定等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而这类制度质量应需要中长期的改革才能够改善。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亦能够吸引到中国企业的投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智 杨碧琴
为了探究"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内部的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对其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4年的统计面板数据,结合GMM差分理论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发现被投资国内部的腐败管控、政府执行力以及政局是否稳定等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而这类制度质量应需要中长期的改革才能够改善。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亦能够吸引到中国企业的投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直接投资规则 SWOT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春阳 卢德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春阳 卢德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而有助于资源型国家摆脱"资源诅咒"。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效应,评估"一带一路"建设的绩效和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佳佳 林毓鑫 何睿清 锜小芳 钟莉雯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相较于已有文献大多从供给方视角出发,文章创新性地从需求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对ODI的需求出发,结合引力模型和时变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东道国自身投资需求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东盟、欧盟、金砖国家以及拥有自然资源的中东国家应该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优先方向和重点地区。据此,结合沿线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