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2)
- 2023(17036)
- 2022(14812)
- 2021(14046)
- 2020(11762)
- 2019(27577)
- 2018(26815)
- 2017(51734)
- 2016(27444)
- 2015(30982)
- 2014(30414)
- 2013(29982)
- 2012(27347)
- 2011(24502)
- 2010(24258)
- 2009(22295)
- 2008(21690)
- 2007(18455)
- 2006(16113)
- 2005(14133)
- 学科
- 济(113419)
- 经济(113292)
- 管理(81472)
- 业(76980)
- 企(64679)
- 企业(64679)
- 方法(53615)
- 数学(47124)
- 数学方法(46510)
- 中国(30852)
- 财(29626)
- 农(28926)
- 业经(23677)
- 学(22831)
- 贸(21474)
- 贸易(21463)
- 地方(20964)
- 易(20908)
- 环境(19742)
- 制(19302)
- 农业(19150)
- 务(19026)
- 财务(18946)
- 财务管理(18912)
- 企业财务(18026)
- 和(17639)
- 技术(17587)
- 理论(17479)
- 划(17246)
- 融(16049)
- 机构
- 大学(388871)
- 学院(383574)
- 济(161287)
- 经济(158236)
- 管理(156027)
- 理学(136341)
- 理学院(134911)
- 管理学(132563)
- 管理学院(131876)
- 研究(129577)
- 中国(96956)
- 京(82206)
- 科学(77538)
- 财(72381)
- 所(63120)
- 财经(58919)
- 中心(58110)
- 研究所(57833)
- 农(56633)
- 业大(54840)
- 经(53953)
- 江(52529)
- 北京(52043)
- 范(49834)
- 师范(49396)
- 经济学(49049)
- 院(47491)
- 财经大学(44317)
- 经济学院(44255)
- 农业(44148)
- 基金
- 项目(268581)
- 科学(213308)
- 基金(198814)
- 研究(196270)
- 家(173413)
- 国家(171830)
- 科学基金(148666)
- 社会(126376)
- 社会科(119911)
- 社会科学(119875)
- 基金项目(104961)
- 省(101136)
- 自然(96612)
- 自然科(94420)
- 自然科学(94397)
- 自然科学基金(92699)
- 教育(90071)
- 划(85910)
- 资助(82233)
- 编号(78323)
- 成果(62960)
- 部(60557)
- 重点(59791)
- 发(56347)
- 创(55830)
- 课题(53152)
- 国家社会(53010)
- 教育部(52585)
- 创新(52067)
- 科研(51428)
- 期刊
- 济(167544)
- 经济(167544)
- 研究(113130)
- 中国(68936)
- 学报(58532)
- 管理(57275)
- 科学(55547)
- 财(55380)
- 农(50486)
- 大学(45563)
- 学学(42682)
- 教育(39821)
- 农业(35511)
- 技术(33404)
- 融(29853)
- 金融(29853)
- 财经(28522)
- 经济研究(28031)
- 业经(25497)
- 经(24434)
- 问题(21816)
- 图书(19756)
- 业(19456)
- 贸(18935)
- 技术经济(18769)
- 科技(18106)
- 理论(17394)
- 世界(17339)
- 版(17291)
- 资源(17222)
共检索到553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优树 李蕾 罗运兰
油气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抓手。运用熵值法、SE-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通过对2013-2017年中国对沿线重要能源国家油气投资环境和投资绩效的分析研究,提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油气投资的区位选择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油气投资多处于高有效增长区;对西亚国家的油气投资多处于低有效增长区;对中亚和非洲的油气投资多属于低无效增长区。结合投资环境分析提出:处于高有效增长区的国家适宜投资,建议加强制度、技术、管理优势的输出;处于低有效增长区的国家建议重点选择沙特阿拉伯、印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进行油气投资;处于低无效增长区的国家建议先发展油气贸易而非油气投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琼 张珂 杨晓龙 董秀成
本文通过文献的梳理,明确了"一带一路"油气投资合作的重要理论意义,重点对"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国投资环境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油气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并运用熵权法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合作国投资环境的最终评价值及排列顺序。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个油气投资合作国中,一级投资国得分均高于二级投资国,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一级投资合作国家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家构成,二级投资合作国家由文莱、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组成,对此,我国对不同排名的国家应采取不同方式的油气投资合作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秋 王婷婷
中国引领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优势产能的输出,更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与互利共赢。而在投资效应发挥的过程中,沿线国家物流绩效水平起着关键作用,综合物流绩效的基本服务水准与配套服务能力的考察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着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基本服务水准与配套服务能力方面均有较优表现,最终的综合得分往往也较高。中国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首先考虑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以完善的物流服务促进投资效应的有效发挥,同时也要积极调整对物流绩效水平较低国家的投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经验的输出,帮助这些国家提升物流水准,为中国与这些国家更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昕鸣 谢玉欢 吴婉金 朱晟君 贺灿飞
长期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边缘,被动地纳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正逐步改变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建立更为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文章根据2014—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系数据及东道国属性数据,构建包括关系联系与东道国特征的评价体系,重点考察各要素时空分布差异,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通过对各国投资环境的聚类分析,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6大类,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进行打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应继续巩固其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同时挖掘西亚北非、西欧、中亚部分国家的潜在投资机会,加强合作,实现互联互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先明 黄华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已经越过快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命题。本文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检验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的不平衡、循环因果和毗邻效应等特征,筛选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关键区位;并结合"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现状和大数据研究中心公布的投资环境指数,对最具投资效率的区位进行修正。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当前分布与关键区位存在差异,应当调整投资向关键区位集聚,提高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效率并克服"外来者劣势",从而论证了关键区位研究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区位的建设重点,如发展共生机制、调整投资计划和重视投资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建军 胡宗义 邓羽佳
区位选择是企业OFDI战略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项投资的风险与成败。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质量因素等对一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东道国制度质量、制度质量各分项指标以及母国与东道国制度质量距离等因素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东道国制度质量本身相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影响更大;不同维度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虽然有别,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同时具有低政治制度质量偏好和低法律制度质量偏好,而对高经济制度质量的偏好不显著;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本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偏好的影响力更大。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广阔的产业合作,并进一步推动"南-南"投资的发展,积极构建"南-南"合作组织、推动"南-南"合作机制形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瀚然 胡庆江
基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在对投资效率、投资潜力和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和投资潜力主成分综合评价体系,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投资效率和投资潜力进行了测算与评价,通过两者的组合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效率高潜力高、效率高潜力低、潜力高效率低、潜力低效率低"四种类型,在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应优先投资"效率高潜力高"国家、"效率低潜力高"国家的结论。需要从准确定位投资区位与投资类型、系统加强投资风险控制两方面对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结构、引导我国资本更好地"走出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直接投资规则 SWOT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琳 杨东群 秦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佳佳 林毓鑫 何睿清 锜小芳 钟莉雯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相较于已有文献大多从供给方视角出发,文章创新性地从需求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对ODI的需求出发,结合引力模型和时变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东道国自身投资需求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东盟、欧盟、金砖国家以及拥有自然资源的中东国家应该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优先方向和重点地区。据此,结合沿线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峰 窦如婷 郑丹
"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为投资中东欧沿线国家电力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中东欧国家存在较大的投资潜力。为了量化企业在中东欧国家进行电力投资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构建电力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16+1合作"机制下的中东欧国家的电力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和评价。基于模型的评价结果,本文将中东欧国家的电力投资环境分为良好型、潜力型、成长型和薄弱型四个类型。结合模型结果,本文提出中国电力企业应针对各个国家的不同投资环境因地制宜制定投资策略,遵守市场化原则、注重风险防控,并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为"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助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金红 潘莹
文章以沿线36个重要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投资环境评价指标构建的基础上,依托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各城市的投资环境,挖掘投资环境差别所在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伟光 郭晴
对外投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纵深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情况作出预估。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2004—2013年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潜力和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潜力空间巨大;(3)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区位具有较多的选择余地。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杰琦 夏南新
尽管投资便利化与中国企业蓬勃兴起的"走出去"是当前国际投资领域的热门议题,但系统考察两者间关系的文献相对稀缺。在构建体现"一带一路"倡议意涵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二阶段引力模型,检验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广度(投资市场多元化)和深度(嵌入东道国市场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样本期间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的平均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尽管各国投资便利化水平差距较大,但近年来呈收敛趋势。(2)东道国投资便利化不仅能促进中国企业区位布局的市场多元化,也提高了其嵌入当地市场的程度,这种促进效应可通过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与民心相通实现。(3)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全要素生产率跨越门槛值及政治风险低于门槛值,投资便利化的引资效果均趋强。(4)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OFDI广度对其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OFDI深度的创新效应呈"U型"变化,因而投资便利化基于OFDI渠道最终有利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本文有助于从投资便利化视角加强对中国OFDI动因的理解,也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启示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原 汪红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间的资本流动成为区域合作最具活力的因素。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风险案例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特性的基础上,从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主权信用风险四个方面构建国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衡量各国风险并划分出投资风险低、中、高三个区域,为改善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研究——基于制度距离视角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区位选择——基于资源与制度视角的经验研究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区位选择:要素环境竞争力视角
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环境与中国OFDI区位选择——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
基于比较优势动机的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政治风险、投资者保护与中国OFDI选择——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的实证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基于不同类型经济体的实证研究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