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3)
2023(14252)
2022(11898)
2021(11370)
2020(9468)
2019(22036)
2018(21239)
2017(41141)
2016(21234)
2015(23739)
2014(22906)
2013(22728)
2012(20633)
2011(18451)
2010(18240)
2009(16583)
2008(15851)
2007(13464)
2006(11723)
2005(10216)
作者
(55754)
(47254)
(46359)
(44323)
(29624)
(22536)
(21104)
(18347)
(17891)
(16244)
(15995)
(15771)
(14626)
(14473)
(14356)
(14335)
(13782)
(13498)
(13446)
(13291)
(11518)
(11245)
(11108)
(10975)
(10622)
(10605)
(10022)
(9966)
(9276)
(9192)
学科
(94150)
经济(94049)
(62422)
管理(53886)
(48056)
(40485)
企业(40485)
方法(40403)
数学(36666)
数学方法(36205)
农业(31637)
中国(27102)
业经(22145)
(21909)
贸易(21898)
(21516)
(21192)
(17258)
地方(16990)
(14624)
(13792)
(13611)
(13354)
银行(13343)
技术(13309)
(12941)
金融(12940)
环境(12913)
(12898)
(12885)
机构
学院(290586)
大学(289907)
(134832)
经济(132769)
管理(116648)
理学(102071)
理学院(101075)
研究(99506)
管理学(99460)
管理学院(98911)
中国(78271)
(59368)
(58100)
(57064)
科学(55732)
(47057)
中心(46980)
财经(46173)
农业(44304)
业大(44110)
研究所(42823)
(42704)
经济学(42410)
(40558)
经济学院(38352)
北京(36735)
(36639)
师范(36329)
(35355)
财经大学(34496)
基金
项目(203328)
科学(163609)
基金(153361)
研究(151966)
(133329)
国家(131959)
科学基金(114708)
社会(101974)
社会科(96622)
社会科学(96599)
基金项目(80478)
(75960)
自然(71457)
自然科(69888)
自然科学(69869)
自然科学基金(68636)
教育(68336)
(63730)
资助(61601)
编号(59865)
(47456)
成果(47219)
重点(45393)
(44674)
国家社会(44387)
(42930)
教育部(41354)
人文(40406)
创新(40141)
课题(39710)
期刊
(143932)
经济(143932)
研究(85524)
(60456)
中国(56076)
(41774)
农业(41547)
学报(40994)
科学(40750)
管理(40496)
大学(33744)
学学(31843)
(28117)
金融(28117)
业经(27982)
教育(25542)
技术(25080)
经济研究(23012)
财经(22335)
(20889)
问题(20430)
(19282)
世界(18170)
(17642)
国际(15061)
农村(14495)
(14495)
(14390)
技术经济(14332)
农业经济(14128)
共检索到429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林  彭婷婷  吕亚楠  张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贸易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向选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国经济规模越大,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2)贸易距离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降低中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3)"一带一路"倡议和较大的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使得沿线国家生产效率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4)出口固定成本对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综上,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更应从扩展边际的视角出发改善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杰  刘成  冯中朝  
为研究中国农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特征,探究贸易成本对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本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样本,选取199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农产品HS-6位编码数据,运用H-K测度方法和核密度估计的估计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源泉,进一步深入分析各项贸易成本对于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作用。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波动较大,扩展边际对农产品出口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经济规模、地理面积、人口密度对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和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均有显著正影响;关税水平、贸易距离、各国进口所需文件数、贸易国建立仓库所需时间、汇率成本和外部冲击对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具有显著负影响,关税水平、各国进口所需文件数、贸易国建立仓库所需时间、汇率成本和外部冲击对农产品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具有显著负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星晨  刘宏曼  
基于CEPII-BACI数据库2002—2017年的HS6分位数据,以"一带一路"国家为样本,从贸易关系生存的视角,通过将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作为参照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进行了二元边际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相比,在扩展边际方面,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关系数量迅速增长,出口关系利用率增速较高,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已有关系的中断和新关系的进入;在集约边际方面,德国出口关系的生存情况优于中国,而印度的深化情况好于中国。二元边际分解结果显示,集约边际对出口增长贡献更大,而出口关系中断带来的损失不可忽视。在二元边际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事实分析,发现出口关系生存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出口额的增长,还可以提高出口增长的稳定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岳晓  王会举  李向毅  江为民  
以往关于"一带一路"的文献大多研究中国总体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而忽略了中国内部空间差异。本文基于2010—2017年省级层面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中,东部的出口规模和贸易联系显著高于中、西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大部分省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份额有所增加;东盟自贸区成员是各省份的主要出口目的国;各省份最具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不尽相同;各省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较低。加强同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是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伟  孙国娟  
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组成的面板数据,以静态效应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高城市化率组和低城市化率组、高制度质量组和低制度质量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积极的影响,且制度质量的提升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能更好的发挥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在高城市化率组与高制度质量组更加显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梦燕  闵师  张晓恒  
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是产品出口质量升级的一种体现,贸易便利化对于促进出口质量可能有显著影响,然而现有文献对中国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关注不够。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出口加工农产品数据,分析贸易便利化对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了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并且主要通过港口效率提升、监管环境改变等渠道提升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不同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国家(地区)和不同产品来说,贸易便利化对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均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大小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关于贸易便利化与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研究,并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党琳静  赵景峰  
选取2006—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从互联互通视角,构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测算并分析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及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出口潜力及拓展空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国的经济规模、伙伴国的人口规模以及使用共同语言均对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的人口规模、两国的地理距离均对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效能、自贸协定、班轮运输连通性、铁路货物运输量、贸易自由度、进口清关时间、货币与金融自由度均对贸易效率具有促进作用,文化差异和政体水平差异均对贸易效率具有阻碍作用。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潜力较大,未来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涛  
本文采用1995—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下无特指简称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数据,通过建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是农产品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贸易国家间地理位置的毗邻、交通运输便捷程度对农产品贸易流量有显著的正影响。通过测算贸易潜力发现,中国与柬埔寨、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产品贸易属于贸易潜力成熟型,与文莱、土耳其、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属于贸易不足型,贸易潜力巨大。此外,中国与蒙古、约旦、俄罗斯、波兰、缅甸等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则属于潜力成长型,潜力成长型贸易占主体地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有较大农产品贸易潜力,农产品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安  汪晶晶  黄如梦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进行测算,并从开展自贸区谈判、采取多元化战略、完善丝路大通道三个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人口数量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正向影响,地理距离具有负向影响;政治稳定性指数、贸易及相关基础设施质量指数是阻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因素,清关程序的效率、经济自由度指数和自由贸易协定是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因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差异明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龙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实证研究了跨境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效应。研究显示,无论是我国跨境物流的发展,还是"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国的跨境物流发展,都对扩大我国农产品向该国出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且进口国跨境物流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效应更为显著。跨境物流不同维度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效应也有明显差异,除了跨境物流市场规模水平可以双边有效发力以外,基础设施、海关效率和物流服务质量都是以单边发力为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区域跨境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逢珉  丁建江  
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重要伙伴。俄罗斯拥有巨大的农产品市场,是我国农产品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市场,并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集约边际是中国农产品出口俄罗斯市场增长变化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原因。我们认为,在农产品对俄罗斯出口中,俄罗斯市场规模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二元边际产生作用的方向并不相同,但农业资金投入对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均有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中国应当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农业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羽  郑枫  
文章基于网络分析视角,采用199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HS6位产品层面出口贸易数据,使用泊松伪最大似然方法(PPML)分析了双边FTA及出口国的FTA网络中心度地位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双边FTA深度提高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集约边际,而出口国网络中介中心度地位提升则显著促进其出口扩展边际增长。这表明,沿线国家深度嵌入FTA网络有助于促进其出口多元化和降低贸易风险,弥补双边FTA主要促进出口集约边际带来的不足,避免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基于沿线国家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边FTA深度和FTA网络地位的提升对初级产品出口国的二元边际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工业品出口国而言,双边FTA深度提升仅促进其出口集约边际增长,而FTA网络地位提升则促进其出口扩展边际增长;FTA网络中介中心度提升对信息获取能力较弱的沿线国家出口二元边际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金鑫  田志宏  
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出中国对沿线各国的出口效率水平,分析了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效率较高的主要是一些优势农产品,出口产品与沿线国家的需求之间尚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中国还有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和扩大市场的空间;中国对沿线各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其中对中东欧、南亚和部分中东国家的出口仍面临较大阻力,出口效率较低;沿线国家参与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较复杂,大阿拉伯自贸区和中部欧洲自贸区的建立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其出口效率,而南亚自贸区及欧盟活跃的区域内贸易使得中国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效率方面未能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项松林  
以产品多样化和国别多元化为基础,借鉴双重差分模型思路,本文对中国和沿线国家521 915个二元边际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口增长效应,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客观价值性,"一带一路"倡议的确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二是差异性,"一带一路"倡议更有利于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而非扩展边际;三是非对称性,"一带一路"倡议似乎更有利于"海上丝路"国家贸易增长的扩展边际,对"陆上丝路"国家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更有利;四是扩围建设的合理性,增加西欧和美洲等国家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明显促进所有国家出口增长。上述结论在控制经济规模、母国市场效应、实际汇率、结构转型、贸易成本、外部冲击、区域合作、语言沟通、地区和收入等级差异相关变量依然成立,且即便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限制控制组与对照组在总量和成本四个关键指标差异的配对样本中也较为稳健,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把握和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