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4)
- 2023(11331)
- 2022(9571)
- 2021(8931)
- 2020(7603)
- 2019(17930)
- 2018(17232)
- 2017(32800)
- 2016(17353)
- 2015(20028)
- 2014(19675)
- 2013(20007)
- 2012(18842)
- 2011(17202)
- 2010(17206)
- 2009(16017)
- 2008(16151)
- 2007(14428)
- 2006(12516)
- 2005(11486)
- 学科
- 济(82465)
- 经济(82390)
- 管理(48709)
- 业(48076)
- 方法(38236)
- 企(37708)
- 企业(37708)
- 数学(34400)
- 数学方法(34115)
- 中国(24050)
- 农(20985)
- 贸(20894)
- 贸易(20887)
- 易(20450)
- 财(19850)
- 学(15731)
- 技术(15685)
- 业经(14836)
- 地方(14245)
- 制(14185)
- 农业(13902)
- 出(13782)
- 银(12066)
- 银行(12035)
- 融(11881)
- 金融(11879)
- 行(11611)
- 环境(11502)
- 和(11079)
- 务(10500)
- 机构
- 大学(264387)
- 学院(259186)
- 济(120590)
- 经济(118526)
- 管理(98128)
- 研究(95903)
- 理学(84495)
- 理学院(83522)
- 管理学(82192)
- 管理学院(81683)
- 中国(72952)
- 京(56782)
- 科学(55953)
- 财(52467)
- 所(48951)
- 研究所(44570)
- 农(44118)
- 中心(42959)
- 财经(42190)
- 经济学(39604)
- 经(38672)
- 江(37914)
- 业大(37387)
- 北京(36489)
- 经济学院(36026)
- 农业(34875)
- 院(34111)
- 范(33432)
- 师范(33124)
- 财经大学(31516)
- 基金
- 项目(171906)
- 科学(136043)
- 基金(128117)
- 研究(124336)
- 家(112767)
- 国家(111961)
- 科学基金(94829)
- 社会(81917)
- 社会科(77989)
- 社会科学(77965)
- 基金项目(66532)
- 省(63157)
- 自然(59564)
- 自然科(58292)
- 自然科学(58274)
- 自然科学基金(57273)
- 教育(56772)
- 划(54671)
- 资助(53340)
- 编号(47642)
- 部(40382)
- 重点(39308)
- 成果(38961)
- 发(37450)
- 国家社会(35983)
- 创(35920)
- 教育部(34677)
- 创新(33823)
- 中国(33721)
- 科研(33127)
共检索到392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战琪
按东道国研发资本密集程度划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不同作用和机理,并利用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都能够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人力资本消化吸收;虽然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但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吸收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战琪
按东道国研发资本密集程度划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不同作用和机理,并利用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都能够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人力资本消化吸收;虽然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但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吸收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基于2003—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签订双边自贸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正向效用,"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经济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而对不同国家的分析表明,2003—2014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溢出效率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新加坡、巴基斯坦、越南、匈牙利和斯里兰卡。技术无效率函数的估计结果发现,东道国法律与腐败监管的严厉程度、东道国经济自由度在降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无效程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东道国当地的文化环境,同时应加快向东南亚、南亚及中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后,应制定政策鼓励国内研发实力强的企业对科技资源密集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基于2003—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签订双边自贸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正向效用,"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经济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而对不同国家的分析表明,2003—2014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溢出效率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新加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战琪
当前中国对外开放强度逐渐加大,随着2015年3月《推动攻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2016年1月"亚投行"成立并投入运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借助"走出去"的制造业本身具有的逆向溢出效应,通过OFDI可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知识的溢出,将推动制造业大发展。因此,推动中国各地区通过OFDI的技术溢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以提升本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战琪
当前中国对外开放强度逐渐加大,随着2015年3月《推动攻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2016年1月"亚投行"成立并投入运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借助"走出去"的制造业本身具有的逆向溢出效应,通过OFDI可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知识的溢出,将推动制造业大发展。因此,推动中国各地区通过OFDI的技术溢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以提升本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姚战琪
通过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模型得出: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进口贸易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存量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高,但当存在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存量时,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负向影响。中西部地区从"一带一路"沿线OFDI获得的逆向技术输出通过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资本存量消化吸收,并对其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姚战琪
通过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模型得出: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进口贸易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存量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高,但当存在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存量时,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负向影响。中西部地区从"一带一路"沿线OFDI获得的逆向技术输出通过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资本存量消化吸收,并对其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景华 陈姚
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OFDI)获取的国际研发资本作为一项投入要素,测算各省OFDI逆向溢出效率,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刻画OFDI逆向溢出效率的分布动态及演进趋势,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揭示OFDI逆向溢出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来源,利用方差分解探析OFDI逆向溢出效率地区差异的成因。结果发现:OFDI逆向溢出效率呈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省份OFDI逆向溢出效率明显提高;各地区OFDI逆向溢出效率的分布曲线右移,且呈现出绝对差异扩大的演进趋势。区域间总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技术进步的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成因。因此,各地区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OFDI逆向溢出的吸收能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高效协同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莉
文章从L-P模型入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产生了积极的逆向技术外溢,同时,进口、FDI(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研发也都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此,中国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许朝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开放新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实现并扩大中国对外投资的正向技术溢出,对促进沿线各国转型发展、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益均有重要影响。利用38个沿线国家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借助GMM估计法分析我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但与出口贸易相比溢出水平较低;东道国科技研发实力、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可显著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立泰 刘雪梅
文章以OFDI动机异质性为视角,通过基于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得出:总体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有效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具体而言,资源型OFDI和创新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符合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而市场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违背理论预期的促进效应;从促进程度来看,资源型OFDI的促进效应最强,创新型OFDI的促进效应则最弱;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晖 仲鑫
为从空间关联视角厘清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7年52个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中国OFDI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OFDI有利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技术转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最大,资本转移型OFDI次之,劳动转移型OFDI最小;劳动转移型OFDI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技术转移型OFDI次之,资本转移型OFDI最小,并且无论是中国整体还是不同转移类型OFDI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强于其直接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区域沿线国家中,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空间溢出效应,中国OFDI促进东盟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最大,促进其他亚洲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次之,促进欧洲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最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邹宗森 郭昌明 冯等田
本文考察了1996—2018年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变动和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变动显著影响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且存在门限效应,人民币升值能增加进口,贬值则抑制进口;实际汇率变动幅度低于门限值时对进口的影响明显超过高于门限值时产生的影响;中国自沿线国家进口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表现出集聚性,在选择邻接矩阵、地理距离逆阵和经济距离矩阵作为权重矩阵以及在模型中引入因变量时间滞后效应后结论依然稳健。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同时应充分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和区域布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同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冠宇 卢小兰
基于扩展的空间投资引力模型,文章研究2007—2016年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的空间效应、政治制度影响及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并测算OFDI潜力。结果表明:OFDI的空间效应来源于空间集聚、第三国市场规模直接效应和第三国不可测因素效应,OFDI表现为集聚垂直复合型投资。OFDI受东道国政治制度水平影响并不显著,但偏好于"制度接近"的国家。OFDI呈现出较强的贸易导向、基础设施偏好和一定的资源寻求特征。此外,采用更换权重矩阵和估计方法等两种方式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关键区位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对中国OFDI的影响——基于空间关联效应的分析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环境效应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动机的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协调策略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民营企业成长——兼议“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对出口的动态效应分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OFDI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分析
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机理与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