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47)
- 2023(20604)
- 2022(17810)
- 2021(16720)
- 2020(14297)
- 2019(33380)
- 2018(32776)
- 2017(62965)
- 2016(34076)
- 2015(38677)
- 2014(38537)
- 2013(38136)
- 2012(35181)
- 2011(31565)
- 2010(31905)
- 2009(29585)
- 2008(29228)
- 2007(25785)
- 2006(22235)
- 2005(19842)
- 学科
- 济(138929)
- 经济(138772)
- 管理(96522)
- 业(93495)
- 企(77616)
- 企业(77616)
- 方法(66321)
- 数学(58182)
- 数学方法(57291)
- 中国(37685)
- 财(36655)
- 农(36464)
- 学(30495)
- 业经(29055)
- 贸(26561)
- 贸易(26547)
- 地方(26051)
- 易(25788)
- 制(25441)
- 农业(24127)
- 务(23615)
- 财务(23518)
- 财务管理(23469)
- 理论(23311)
- 企业财务(22307)
- 银(21313)
- 银行(21254)
- 和(21173)
- 融(21151)
- 金融(21147)
- 机构
- 大学(488883)
- 学院(485650)
- 济(196786)
- 经济(192648)
- 管理(188659)
- 研究(165684)
- 理学(163601)
- 理学院(161734)
- 管理学(158442)
- 管理学院(157576)
- 中国(124318)
- 京(104414)
- 科学(103144)
- 财(90154)
- 所(84246)
- 农(81099)
- 研究所(76885)
- 中心(75057)
- 业大(73398)
- 财经(72523)
- 江(70102)
- 北京(66396)
- 经(66042)
- 范(63962)
- 农业(63836)
- 师范(63300)
- 院(60058)
- 经济学(59896)
- 州(56672)
- 财经大学(54066)
- 基金
- 项目(330162)
- 科学(259206)
- 基金(240430)
- 研究(237198)
- 家(211245)
- 国家(209400)
- 科学基金(179041)
- 社会(148629)
- 社会科(140864)
- 社会科学(140821)
- 省(127549)
- 基金项目(126076)
- 自然(118358)
- 自然科(115663)
- 自然科学(115627)
- 自然科学基金(113555)
- 教育(110477)
- 划(108271)
- 资助(101369)
- 编号(95808)
- 成果(78201)
- 重点(74314)
- 部(73164)
- 发(69394)
- 创(67914)
- 课题(66471)
- 科研(63721)
- 创新(63408)
- 教育部(62580)
- 大学(62019)
- 期刊
- 济(208869)
- 经济(208869)
- 研究(140803)
- 中国(92613)
- 学报(80516)
- 科学(72891)
- 农(72582)
- 财(69847)
- 管理(68800)
- 大学(60818)
- 学学(57154)
- 教育(54429)
- 农业(50072)
- 技术(43387)
- 融(41195)
- 金融(41195)
- 财经(35287)
- 经济研究(34906)
- 业经(32600)
- 经(30240)
- 业(27770)
- 问题(26919)
- 统计(24759)
- 图书(24327)
- 技术经济(23881)
- 版(23715)
- 贸(23330)
- 科技(22348)
- 策(22280)
- 理论(21956)
共检索到710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平 王昱 王永中
利用2003—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以东道国投资动因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对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诸多社会经济因素,并运用极值边界分析(EBA)模型探究具有稳健性特征的条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寻求与资源寻求动因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稳健性"的主要动因,而效率寻求动因假设未得到验证,并据此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利用各国禀赋优势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平 王昱 王永中
利用2003—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以东道国投资动因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对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诸多社会经济因素,并运用极值边界分析(EBA)模型探究具有稳健性特征的条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寻求与资源寻求动因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稳健性"的主要动因,而效率寻求动因假设未得到验证,并据此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利用各国禀赋优势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友棠 杨柳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异质性对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使用时变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深度、金融效率、金融稳定性、银行系统规模和金融诚信文化对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在不断提升,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在"一带"国家和"一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存在差异;中国在境外设立金融机构对提升"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有促进作用。研究创新: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和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及影响效率提升的金融发展因素。研究价值:为改善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质量、提升投资潜力提供了实证经验,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金融发展,深化"一带一路"金融稳定与合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平平 侯佳敏
现有研究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普遍忽略了中国在第三国投资的变化。本文从空间角度出发,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03-2016年中国在42个"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估计汇率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第三国效应的具体表现,实证发现:(1)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第三国效应普遍表现为"互补效应"。(2)人民币升值或东道国货币贬值会促进中国对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3)传统研究方法未考虑第三国效应探讨汇率变动对OFDI影响,计量结果存在正偏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欢 李香菊 刘硕
基于2006~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面板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分析东道国税收环境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重的税收负担、复杂的税制结构和低效的税收征管水平造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损失,而东道国税收透明度的提高可以显著改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呈现正的时变效应,且对不同区域和国家投资效率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鉴于此,政府应积极推动建设区域税收合作机制,完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协定网络,逐步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环境同行审议机制;企业应有效评估境外投资税收风险,积极寻求税务机关协助,加强企业内部税务管理水平,提高纳税遵从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佳佳 刘永福 何怡
研究目标:研究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2006年至2016年的直接投资效率与投资效率的摩擦干扰问题。研究方法: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投资效率、利用全球治理指标和营商环境指标变量为技术无效率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直接投资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效率高于发达国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投资效率高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效率水平呈现正的时变效应,出现平滑增长和空间收敛,整体水平正逐步提升。研究创新:对直接投资效率进行宏微观两个层面的综合评估,揭示了不同区域和国家投资效率的变化趋势。研究价值: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投资效率、挖掘投资潜力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勇超
从嵌入位置和附加值两个维度,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指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了多样化的投资模式,即:市场渗透模式、纵向整合模式、多元发展模式和共同价值模式。基于2005~2014年中国跨国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79次直接投资活动,通过多元Log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不同投资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勇超
从嵌入位置和附加值两个维度,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指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了多样化的投资模式,即:市场渗透模式、纵向整合模式、多元发展模式和共同价值模式。基于20052014年中国跨国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79次直接投资活动,通过多元Log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不同投资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磊 刘晓宁 张猛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算了2001-2014年中国总体及29个省份的产能利用率,并利用系统GMM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以及其他因素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总体以及东部、中部、西部的产能利用率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东部地区产能利用率要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考察期内产能利用率均值为82.9%,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考察期内产能利用率均值则分别为76.9%和64.2%。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外出口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均可以促进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有效缓解产能过剩。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以及国有企业比重过大则不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加剧了产能过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文章以周边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双向直接投资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直接投资依存度较低;"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占比较小,来源国有限;地理距离、东道国GDP、劳动市场效率和技术准备水平对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距离为反向影响,其余变量为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谷媛媛 邱斌
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44个东道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重点考察了来华留学教育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来华留学教育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但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来华留学教育规模的大小和国家间地理距离的远近而发生变化;中国的直接投资资金更多流向了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水平较低的国家;通过奖学金等相关优惠政策带动来华留学规模的增加则会导致来华留学教育对OFDI的促进效应失灵。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在中国对外投资中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国际人才战略和投资政策,同时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相关移民政策,此外高校也应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谷媛媛 邱斌
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44个东道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重点考察了来华留学教育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来华留学教育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但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来华留学教育规模的大小和国家间地理距离的远近而发生变化;中国的直接投资资金更多流向了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水平较低的国家;通过奖学金等相关优惠政策带动来华留学规模的增加则会导致来华留学教育对OFDI的促进效应失灵。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在中国对外投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直接投资规则 SWOT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走出去"规划逐步稳健发展。已有研究文献表明,制度距离差异将直接影响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基于此,本文首先采用重新标度的距离聚类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差异的三大维度划分分析,然后基于贸易引力全对数模型完成不同维度下的制度距离对直接投资的进口与出口贸易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全样本与制度距离差异小的国家呈现出口创造效应;制度距离差异中等、大的国家呈现短期替代、长期创造效应。(2)制度距离差异中等国家呈现进口创造效应;全样本、制度距离差异小、大的国家呈现短期替代、长期创造效应。最后根据本文实证结果、结合研究国家所处的地理空间归属,从而提出空间差异化投资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贸易 制度距离 贸易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边婧 张曙霄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区分沿线国家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从出口方面看,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出口替代效应,在南亚地区、独联体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出口互补效应,但在西亚地区、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出口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从进口方面看,我国在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进口替代效应,在西亚地区和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进口互补效应,但在东南亚地区和独联体地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进口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基于此,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应注重与不同国家优势互补,实现双方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多维距离对中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与面板门槛的实证分析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引力分析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特征分析
比较视角下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带一路”投资便利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及投资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
母国影响力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经验分析
东道国制度环境、市场规模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半参数变系数空间面板模型
中国投资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分析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OFDI对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对非洲国家投资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