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7)
- 2023(7648)
- 2022(6389)
- 2021(6080)
- 2020(5062)
- 2019(12123)
- 2018(11487)
- 2017(21655)
- 2016(11162)
- 2015(12626)
- 2014(11885)
- 2013(12039)
- 2012(11205)
- 2011(10300)
- 2010(10252)
- 2009(9727)
- 2008(9684)
- 2007(8401)
- 2006(7615)
- 2005(7189)
- 学科
- 济(55946)
- 经济(55890)
- 业(29528)
- 管理(29498)
- 方法(25324)
- 企(23631)
- 企业(23631)
- 数学(23103)
- 数学方法(22921)
- 中国(17566)
- 财(13254)
- 农(12353)
- 贸(12333)
- 贸易(12320)
- 易(12060)
- 制(9398)
- 业经(9240)
- 关系(9137)
- 融(8762)
- 金融(8762)
- 学(8676)
- 银(8344)
- 银行(8334)
- 地方(8327)
- 行(8087)
- 农业(7969)
- 环境(7705)
- 务(7566)
- 财务(7550)
- 财务管理(7538)
- 机构
- 大学(166998)
- 学院(160126)
- 济(82311)
- 经济(81256)
- 研究(63986)
- 管理(61397)
- 理学(52947)
- 理学院(52362)
- 管理学(51545)
- 管理学院(51242)
- 中国(49708)
- 财(36447)
- 京(36133)
- 科学(33839)
- 所(31481)
- 财经(29356)
- 研究所(28594)
- 经济学(27671)
- 中心(27183)
- 经(27174)
- 经济学院(24926)
- 北京(23974)
- 院(23171)
- 农(22511)
- 财经大学(22282)
- 江(21440)
- 范(20389)
- 师范(20238)
- 业大(19402)
- 科学院(18911)
- 基金
- 项目(106874)
- 科学(86782)
- 基金(83403)
- 研究(78336)
- 家(74055)
- 国家(73164)
- 科学基金(62172)
- 社会(54650)
- 社会科(52161)
- 社会科学(52148)
- 基金项目(42396)
- 自然(38061)
- 自然科(37263)
- 自然科学(37252)
- 自然科学基金(36663)
- 省(35796)
- 教育(35122)
- 资助(35113)
- 划(32208)
- 编号(27666)
- 部(26396)
- 国家社会(25078)
- 重点(24707)
- 中国(24606)
- 成果(23282)
- 教育部(23174)
- 发(23035)
- 创(21890)
- 人文(21567)
- 大学(20834)
共检索到251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国别潜力,纵向分析直接投资潜力的动态趋势,并横向比较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的差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非效率"因素的影响,投资效率普遍较低,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直接投资潜力较大,呈现"收敛型"特征。投资自由度、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是构成投资"非效率"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世贸组织、经合组织、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协定、双边投资协定、贸易依存度、对腐败的控制程度、政府效率、监管质量等是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主要因素。"一带一路"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直接投资潜力差异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率递减、投资潜力递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及国别潜力,纵向分析直接投资潜力的动态趋势,并横向比较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直接投资潜力的差异。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非效率"因素的影响,投资效率普遍较低,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直接投资潜力较大,呈现"收敛型"特征。投资自由度、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是构成投资"非效率"的主要原因,阻碍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世贸组织、经合组织、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协定、双边投资协定、贸易依存度、对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瀚然 胡庆江
基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在对投资效率、投资潜力和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随机前沿投资引力模型和投资潜力主成分综合评价体系,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投资效率和投资潜力进行了测算与评价,通过两者的组合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效率高潜力高、效率高潜力低、潜力高效率低、潜力低效率低"四种类型,在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应优先投资"效率高潜力高"国家、"效率低潜力高"国家的结论。需要从准确定位投资区位与投资类型、系统加强投资风险控制两方面对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结构、引导我国资本更好地"走出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伟光 郭晴
对外投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纵深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情况作出预估。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2004—2013年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潜力和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潜力空间巨大;(3)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区位具有较多的选择余地。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兰贵良 张友棠
本文以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为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并编制制度质量综合指数,衡量"一带一路"国家制度质量的高低,实证检验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投资效率不高,制度质量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道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存在较大差别,制度质量较高的发达国家更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春艳 赵军 徐俊
以基础设施为内容的"硬联通"是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主要领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从"走出去"向"走上去"转型的关键时期,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效率需要锚定方向。基于"一带一路"3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时变随机前沿模型与马尔科夫链,分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异质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提高及潜力拓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的通信、能源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提升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而交通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提升暂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均值逐年攀升,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攀升趋势更为明显;但效率值较低,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且各国间的差距在扩大,存在马太效应;现阶段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潜力表现为开拓型与巨大型,存在长期增长空间。因此,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设施联通建设方面的合作,引导中国企业向"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进行投资,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运转规模与效率,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惠共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直接投资规则 SWOT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下,采用20052014年"一带一路"5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SFA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率及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非效率",对大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较小,投资潜力巨大。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国家投资潜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阐释了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联系,发现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越高,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潜力越大,说明一定程度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制度背离"现象。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海华 林海英 张丽艳 鑫颖 包家辰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全球化的共同构想,东盟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连续12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如何,是持续推进中国-东盟经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9-2018年中国对东盟及各国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往来数据,借助引力模型,构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进口和出口贸易效应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对贸易具有显著的创造性互补效应,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年末人口数对贸易也具有显著影响。中国对东盟各成员国间的直接投资以及各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间的直接投资均存在不均衡现象,文莱、缅甸、老挝等小成员国贸易潜力值较小,越南是所有成员国中贸易潜力类型跨度最大的国家。为此本文提出了推进中国对东盟贸易发展"提质升级"的政策启示,以期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融合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投资方向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军 李洁玲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状况,选取2005-2015年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出口数据,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采用混合的OLS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机场设施质量每提高1%,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将增长0.975%;平均关税水平每降低1%,出口贸易将增长约0.039%,中国"一带一路"实施可以大幅提升中国对金砖国家的出口潜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砖国家 引力模型 模拟测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军 李洁玲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状况,选取2005-2015年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出口数据,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采用混合的OLS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机场设施质量每提高1%,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将增长0.975%;平均关税水平每降低1%,出口贸易将增长约0.039%,中国"一带一路"实施可以大幅提升中国对金砖国家的出口潜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砖国家 引力模型 模拟测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启良 湛柏明
采用1999—2014年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分为7个地区,在测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1类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国际竞争力及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主要在于"旅游业""建筑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竞争性合作和产业内贸易;而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保险业""通讯业""版税和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和休闲服务业"和"政府服务及其他服务业"的出口潜力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互补性合作和产业间贸易。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启良 湛柏明
采用1999—2014年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分为7个地区,在测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1类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国际竞争力及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主要在于"旅游业""建筑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竞争性合作和产业内贸易;而中国的"金融服务业""保险业""通讯业""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云洁 刘娴 杨淋杰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8个样本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测度中国ICT产品出口效率,并采用Markov链方法揭示中国ICT产品出口潜力的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1)整体估计显示,双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普及率、贸易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的提高能显著提升中国ICT产品出口效率,国际旅游支出(占总进口的比重)阻碍了ICT产品出口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细分类别估计显示,中国ICT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略微差异;(2)中国ICT产品整体出口效率不高但稳步提升,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对高收入国家的ICT产品出口效率均值始终高于对中低收入国家的ICT产品出口效率,且两类经济体间的效率差距不断缩小;从细分类别看,通信设备出口效率最高,电子元件出口效率最低;(3)现阶段中国ICT产品出口潜力表现为再造型、开拓型和巨大型,存在长期增长空间且不易发生状态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玮冰 孟雷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将贸易因子分成固定效率项和非效率项,以2010—2020年为数据观察期,测算和预测2021—2030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效率和潜力。结果显示:(1)受非效率项影响,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效率整体偏离最优水平,且阶梯层次分明,梯队内差距均衡,梯队间差距巨大;(2)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潜力适中,贸易扩展空间充足,但沿线地区贸易效率差距明显;(3)未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效率趋势向好,差距收缩,但贸易扩展空间和贸易潜力可能出现分化趋势。为提升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规模、效率与潜力,应有差别性地实施数字基建共建、共享,破解贸易“港口决定论”,强化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战略互补,深化贸易结构改革,为建设“一带一路”高质量双边贸易提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