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5)
2023(17494)
2022(14879)
2021(13931)
2020(11959)
2019(28023)
2018(27204)
2017(51956)
2016(27772)
2015(31514)
2014(30971)
2013(30976)
2012(28638)
2011(25732)
2010(25705)
2009(24019)
2008(23698)
2007(20785)
2006(18000)
2005(16326)
作者
(80523)
(67214)
(66886)
(64049)
(42987)
(32705)
(30486)
(26247)
(25860)
(23904)
(23076)
(22844)
(21466)
(21440)
(21253)
(21222)
(19993)
(19962)
(19563)
(19498)
(16648)
(16496)
(16414)
(15551)
(15192)
(15083)
(15053)
(14497)
(13570)
(13314)
学科
(120446)
经济(120319)
管理(76961)
(75011)
(62215)
企业(62215)
方法(57448)
数学(50891)
数学方法(50254)
中国(33455)
(31098)
(30515)
(25895)
贸易(25880)
(25239)
(24892)
业经(24189)
地方(22418)
(22330)
农业(19864)
(18397)
财务(18337)
财务管理(18283)
(18099)
金融(18096)
(17823)
银行(17763)
(17557)
理论(17363)
企业财务(17340)
机构
大学(401543)
学院(395730)
(170049)
经济(166923)
管理(152086)
研究(139396)
理学(131542)
理学院(130084)
管理学(127680)
管理学院(126964)
中国(106297)
(85331)
科学(84518)
(77114)
(70581)
(67545)
研究所(64303)
中心(63533)
财经(61736)
业大(59039)
(58473)
(56470)
北京(53808)
经济学(53795)
农业(53452)
(51081)
(50473)
师范(50434)
经济学院(48574)
财经大学(46283)
基金
项目(268595)
科学(212495)
基金(199302)
研究(190984)
(176209)
国家(174622)
科学基金(149067)
社会(123582)
社会科(117323)
社会科学(117288)
基金项目(103773)
(101657)
自然(97583)
自然科(95413)
自然科学(95379)
自然科学基金(93712)
教育(88613)
(87395)
资助(83516)
编号(74181)
重点(61495)
(60942)
成果(60601)
(57044)
(55403)
国家社会(52616)
科研(52594)
教育部(52429)
创新(51923)
课题(51753)
期刊
(178685)
经济(178685)
研究(116058)
中国(78486)
学报(66178)
科学(60448)
(60065)
(59302)
管理(57054)
大学(50278)
学学(47232)
农业(40227)
教育(39316)
(35653)
金融(35653)
技术(34405)
财经(30956)
经济研究(30845)
业经(26850)
(26643)
问题(23838)
(23705)
(22959)
统计(21128)
国际(19888)
技术经济(19656)
(19377)
世界(19360)
(18917)
图书(18306)
共检索到591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立卓  
本文选取金融危机前后两个时间段的进出口数据,运用修正的CMS模型,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的三维视角,就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波动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需求规模效应对促进我国出口起了主要作用;结构效应在危机前后波动较大,且大多数地区对我国出口产生了抑制作用;竞争效应贡献度有正有负,但危机后,大多数地区的竞争效应对我国出口抑制作用在增强。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对我国出口的抑制效应方面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发展多元化出口结构,优化我国市场结构;推动我国商品以质取胜、加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晓平  隋艳颖  李秉龙  
本文在对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的演变历程和应用现状做出评述的基础上,对其存在指标设定不对称和指标含义不明确的不足进行了修正;然后基于修正的CMS模型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三个维度对1992~2008年中国畜产食品出口贸易的波动效应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需求、结构和竞争力对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是主导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而畜产食品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出口竞争力下降是制约中国畜产食品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文章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1992~2008年中国肉类产品出口贸易的波动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肉类产品出口波动的主导力量是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其中,世界对中国肉类产品需求扩大是中国肉类产品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肉类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出口市场的高度集中和出口结构的不合理是制约中国肉类产品出口增长的基本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继勇  陈龙  卢世杰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现已取得丰富成果。本文以2001—2015年的贸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欧盟地区的贸易互补性进行了指标计算,在二维指标评价框架下,本文通过发展结果的比较分析和不同类别商品的产业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与欧盟地区的贸易关系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自具备特色产业优势;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表现为趋同中存在着差异化;"一带一路"建设可能为欧盟地区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欧盟地区的贸易发展、产能合作和互利共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继勇  陈龙  卢世杰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现已取得丰富成果。本文以2001—2015年的贸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欧盟地区的贸易互补性进行了指标计算,在二维指标评价框架下,本文通过发展结果的比较分析和不同类别商品的产业分析,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与欧盟地区的贸易关系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自具备特色产业优势;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表现为趋同中存在着差异化;"一带一路"建设可能为欧盟地区提供更加广阔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大海  祝志川  
在借鉴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贸易引力扩展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优化,随后构建嵌入文化输出的出口贸易模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中国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4个国家(即韩国、越南、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为例,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中国的净出口因素影响较小,对越南而言影响甚至为零。建立孔子学院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影响系数较小,其中对越南的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韩国和俄罗斯,而对哈萨克斯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宗森  王秀玲  冯等田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SITC-5位码层面的出口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方法和离散时间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关系生存时间的分布特征以及第三方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关系平均生存时间仅为5.28年;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双边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越小,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双边出口贸易关系则越难维系;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有效降低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实际汇率波动显著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因此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货币政策协调,平抑汇率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推动贸易、金融和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价值链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骥宇  李宏兵  
利用2003—2015年188个国家的国别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会削弱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对中等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则相反。进一步地,由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APEC国家的直接投资的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无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是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均能促进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国家层面的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   陈瑞华  
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准自然实验,匹配多个数据库收集了192个国家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该结果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在影响机制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效应主要通过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机制促进,且其对总效应贡献率分别达到55.435%、24.793%、8.664%和7.452%,民心相通机制暂未发挥应有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就区域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效应更明显地表现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政治稳定安全的国家;就产品而言,相较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提升效果更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东麒  桑百川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2007年至2014年的统计数据,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分为7个区域,通过比较优势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对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10个部门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是推动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动力,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产能合作的切入点;东亚、东南亚、南亚、中欧和东欧地区在一些初级产品部门具有各自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是我国与其合作的主要方向;西亚和独联体地区在资源密集型产品部门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确保我国能源供应稳定、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关键所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丁锋  姚新超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纺织品服装出口国有中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土耳其、巴基斯坦,2016年这六个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51.2%,连续四年超过50%,在国际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深入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竞争力,对于中国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大势,更好地制定纺织品服装产业政策,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瑞祯  桑百川  
为检验中国是否因“素”制宜进行对外投资,文章从要素环境竞争力视角切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等相关数据以及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更倾向于选择劳动力成本更低以及与中国的制度距离更小的区位,同时,也会选择资源禀赋、资本存量及技术水平表现更好的国家或地区。进一步讨论发现,中国OFDI区位选择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国别差异性,而且加入其他要素发现,资本成本与创新距离均会显著影响中国的OFDI。此外,劳动资本等有形要素的成本优势与制度距离之间存在“增强”效应,与创新距离之间存在“削弱”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BOP)统计数据和《银行家》(The Banker)数据库,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关于跨境交付的金融服务贸易,"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缺乏竞争力,与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排名中游;东亚东南亚地区和南亚地区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要强于其他地区,其中独联体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最弱。(2)关于商业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务贸易,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都表明,中国的银行业不论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国家相比,都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华  傅泽强  邬娜  谢园园  周楷  
在世界环境产品贸易形势火热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使得环保设备制造、污染防治工程的需求不断扩大,环境产品贸易成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切入点。在APEC环境产品清单的基础上,采用RCA、TC、IMR三种指标,并选取中国与新加坡、印度等7个环境产品贸易相对活跃的国家进行竞争力分析。结果发现,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差异较大,但多数国家均表现为贸易逆差,且沿线国家的环境产品贸易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竞争力整体偏弱;我国环境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在沿线国家中遥遥领先,但仅在可再生能源设备领域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其他类型环境产品处于劣势,我国环境产品竞争力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论文提出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产品需求、调整环境产品贸易结构、畅通环境产品的贸易渠道等建议,有助于支撑"一带一路"国家对环境产品的贸易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晨  孙铁山  
本文根据2001-2012年中国对外出口的国别面板数据,基于OLS模型研究了法律完善程度、政治稳定程度和廉洁程度这三类制度质量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其进口国的法律完善程度呈倒U型关系;进口国的政治稳定程度对中国与其贸易出口没有直接影响;进口国廉洁程度的提升有助于促进中国向其出口,但这种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制度质量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的作用受到进口国市场规模和发展程度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关系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