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9)
- 2023(14999)
- 2022(12714)
- 2021(12142)
- 2020(10292)
- 2019(23728)
- 2018(23349)
- 2017(44690)
- 2016(24186)
- 2015(27606)
- 2014(27521)
- 2013(27252)
- 2012(25347)
- 2011(22934)
- 2010(22727)
- 2009(21355)
- 2008(21333)
- 2007(19013)
- 2006(16446)
- 2005(14765)
- 学科
- 济(103272)
- 经济(103049)
- 管理(68357)
- 业(66159)
- 企(54256)
- 企业(54256)
- 方法(49475)
- 数学(42565)
- 数学方法(42047)
- 中国(29846)
- 农(28986)
- 财(27565)
- 业经(22130)
- 贸(21505)
- 贸易(21498)
- 易(20979)
- 学(20501)
- 制(19580)
- 农业(18670)
- 地方(17974)
- 理论(17186)
- 和(16997)
- 务(16414)
- 财务(16359)
- 财务管理(16323)
- 银(16248)
- 银行(16221)
- 行(15547)
- 企业财务(15495)
- 策(15490)
- 机构
- 大学(350340)
- 学院(348485)
- 济(152017)
- 经济(149104)
- 管理(135950)
- 研究(119474)
- 理学(117148)
- 理学院(115857)
- 管理学(113946)
- 管理学院(113273)
- 中国(92015)
- 京(73500)
- 财(70501)
- 科学(70079)
- 所(59571)
- 财经(55907)
- 中心(55446)
- 农(55101)
- 研究所(54004)
- 江(51107)
- 经(50898)
- 业大(48402)
- 经济学(47767)
- 北京(46589)
- 范(45641)
- 师范(45245)
- 农业(43271)
- 经济学院(43012)
- 院(42642)
- 财经大学(41456)
- 基金
- 项目(230052)
- 科学(182693)
- 研究(169839)
- 基金(169569)
- 家(146875)
- 国家(145659)
- 科学基金(125458)
- 社会(110503)
- 社会科(104070)
- 社会科学(104042)
- 基金项目(88443)
- 省(87032)
- 自然(79894)
- 教育(78789)
- 自然科(78076)
- 自然科学(78052)
- 自然科学基金(76712)
- 划(74393)
- 资助(70628)
- 编号(68581)
- 成果(56720)
- 部(53128)
- 重点(51782)
- 发(49404)
- 创(47435)
- 课题(47038)
- 国家社会(46030)
- 教育部(45979)
- 科研(44483)
- 创新(44347)
- 期刊
- 济(163800)
- 经济(163800)
- 研究(104032)
- 中国(65847)
- 财(55331)
- 学报(51385)
- 农(49705)
- 管理(49166)
- 科学(48582)
- 大学(39597)
- 学学(37168)
- 教育(36361)
- 农业(33922)
- 融(32441)
- 金融(32441)
- 技术(30373)
- 财经(28191)
- 经济研究(27193)
- 业经(24915)
- 经(24290)
- 问题(21671)
- 贸(19784)
- 业(18556)
- 统计(17651)
- 技术经济(17507)
- 世界(17094)
- 国际(16895)
- 图书(16263)
- 版(16204)
- 理论(16013)
共检索到517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旭清 曲纵翔
由于受传统文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的影响,中国的富人慈善事业存在着捐赠量较小、捐赠领域不均衡、慈善载体公信力不足等问题,未充分发挥其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文章利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从事社会慈善事业给富人自身及其拥有的企业、基金会等带来的内在和外在的收益,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富人 慈善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金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全社会慈善意识的增强和慈善氛围的改善,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慈善事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同时,由于我国城乡间、地区间以及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人群生活较为困难,自然灾害等突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蔚建国
公民社会的形成是现代慈善事业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有限政府和公民社会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形态,市场经济、有限政府和公民社会的根本制度基础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维护契约自由的产权制度。目前中国慈善事业所面临的问题直接与中国转型时期产权制度缺陷相关联,本文从产权制度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慈善组织形态和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
慈善事业 公民社会 产权制度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许均华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将慈善信托单列一章进行专门阐述,信托业参与慈善信托的激情得到空前释放。本文分析了信托公司实施慈善信托事业的制度优势,同时指出目前国内慈善信托行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并为之提出宝贵的建议。200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用专门一章内容来阐述公益信托,201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也是用专门一章7条的内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成华 罗卫东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高等教育慈善法律框架逐步完善,初步建成财税配套政策体系;民众慈善意识开始觉醒,高等教育慈善初具规模;校友关系得到重视,校友捐赠热情高涨;大学筹款机构广泛建立,教育基金会管理运作初见成效。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慈善事业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困境,现有相关法律缺乏针对性和整体性设计,实践性不强;捐赠税收抵扣政策不完善,申请程序繁琐;高等教育捐赠配比政策滞后,缺乏系统性;高等教育慈善监管体系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大学筹款理念落后,专业化能力不强;捐赠缺乏文化氛围和宽容环境,社会参与度不足。文章从重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慈善文化价值观、加强高等教育捐赠财税激励和制度供给、深化正面舆论引导和高等教育慈善文化培育、推进大学教育基金会行业监管和专业能力建设、引导高校捐赠管理模式变革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慈善事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五洲 陈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在浙江宁波,我有一位姓张的企业家朋友,他经营着一家拥有近5000名员工的中型企业,业务涉及汽车零部件、空气净化器以及装备制造等数个领域,全都有上乘的表现。自从以战略顾问的身份进入张董的企业之后,我对张董以及他的企业有了更多的了解。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我被这家企业美好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更被张董个人的企业家情怀所打动,以至于我们之间从工作上的合作逐渐成了很好的朋友。作为企业家,张董已经为社会做了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韩小亚 王荣 鲁莉莉
安德鲁·卡耐基与比尔·盖茨等慈善家对图书馆的大力捐赠,不仅对美国,而且对世界图书馆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图书馆能够得到慈善事业的关注,不仅是因为美国坚实的经济基础、社会的公益传统及独有的社会价值观,更取决于美国的制度建设及其社会教育的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季 吕慧
加拿大的慈善部门被视作是与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并立的社会三大部门之一,其有效弥补了市场和政府之不足,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加拿大发达的慈善事业,一方面得益于完备的监管制度,加拿大形成了以《所得税法》为牵引,国税局承担主要责任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也受其税收激励政策之影响,加拿大的税收激励政策多元且完备,享受条件严苛,支持力度大,仅2020年慈善捐赠的所得税减免额占所得税收入的比重就在1.5%~2%之间。加拿大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监管制度和税收激励政策于我国而言,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慈善捐赠 政府监管 税收激励 税收抵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婷婷 常馨丹
立足于上市公司公益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双重维度,从基金会党组织建立、党组织类型、党组织书记、党组织规模、党员大会、党的群团工作以及党组织活动经费视角,实证探讨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效应及其情境依赖性。研究发现,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改善基金会的运作质量,促使基金会获得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更高评级,还能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让更多善款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共产党员担任基金会监事的比重越大,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基金会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基金会党组织越能够迎难而上,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会党建通过约束基金会治理,对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当出资上市公司党组织是基金会的上级党组织时,并未因上市公司对经济利益的看重而损害社会公益,对下级基金会党组织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使得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与运作效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本文从党组织多维特征、党组织活动视角,分析了基金会党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差异性影响,对基金会党建的社会功能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基金会党建工作须与基金会内部治理有机结合,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与行政经费相互独立,并充分考虑基金会权责配置背后的潜在利益冲突,更好地发挥基金会党建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引导功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婷婷 常馨丹
立足于上市公司公益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双重维度,从基金会党组织建立、党组织类型、党组织书记、党组织规模、党员大会、党的群团工作以及党组织活动经费视角,实证探讨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效应及其情境依赖性。研究发现,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改善基金会的运作质量,促使基金会获得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更高评级,还能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让更多善款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共产党员担任基金会监事的比重越大,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基金会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基金会党组织越能够迎难而上,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会党建通过约束基金会治理,对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当出资上市公司党组织是基金会的上级党组织时,并未因上市公司对经济利益的看重而损害社会公益,对下级基金会党组织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使得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与运作效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本文从党组织多维特征、党组织活动视角,分析了基金会党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差异性影响,对基金会党建的社会功能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基金会党建工作须与基金会内部治理有机结合,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与行政经费相互独立,并充分考虑基金会权责配置背后的潜在利益冲突,更好地发挥基金会党建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引导功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婷婷 常馨丹
立足于上市公司公益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双重维度,从基金会党组织建立、党组织类型、党组织书记、党组织规模、党员大会、党的群团工作以及党组织活动经费视角,实证探讨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效应及其情境依赖性。研究发现,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改善基金会的运作质量,促使基金会获得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更高评级,还能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让更多善款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共产党员担任基金会监事的比重越大,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基金会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基金会党组织越能够迎难而上,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会党建通过约束基金会治理,对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当出资上市公司党组织是基金会的上级党组织时,并未因上市公司对经济利益的看重而损害社会公益,对下级基金会党组织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使得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与运作效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本文从党组织多维特征、党组织活动视角,分析了基金会党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差异性影响,对基金会党建的社会功能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基金会党建工作须与基金会内部治理有机结合,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与行政经费相互独立,并充分考虑基金会权责配置背后的潜在利益冲突,更好地发挥基金会党建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引导功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婷婷 常馨丹
立足于上市公司公益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双重维度,从基金会党组织建立、党组织类型、党组织书记、党组织规模、党员大会、党的群团工作以及党组织活动经费视角,实证探讨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效应及其情境依赖性。研究发现,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改善基金会的运作质量,促使基金会获得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更高评级,还能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让更多善款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共产党员担任基金会监事的比重越大,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的改善效果越明显。基金会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基金会党组织越能够迎难而上,推动基金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会党建通过约束基金会治理,对基金会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当出资上市公司党组织是基金会的上级党组织时,并未因上市公司对经济利益的看重而损害社会公益,对下级基金会党组织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使得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对基金会运作质量与运作效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本文从党组织多维特征、党组织活动视角,分析了基金会党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差异性影响,对基金会党建的社会功能实践具有参考价值。基金会党建工作须与基金会内部治理有机结合,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与行政经费相互独立,并充分考虑基金会权责配置背后的潜在利益冲突,更好地发挥基金会党建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引导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峰
慈善事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完备、文化观念上的错位、制度体系上的疏漏,造成了我国慈善组织虽数目众多,却作用不大且缺乏独立性;慈善观念淡漠;捐赠行为混乱且缺乏监管等现象。因此,应从完善慈善事业立法,健全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培养慈善意识入手,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发挥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应有价值。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构建 慈善事业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