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3)
- 2023(18638)
- 2022(15823)
- 2021(15127)
- 2020(12602)
- 2019(29272)
- 2018(28445)
- 2017(53522)
- 2016(28633)
- 2015(32521)
- 2014(32122)
- 2013(31609)
- 2012(29163)
- 2011(25791)
- 2010(25703)
- 2009(23778)
- 2008(22540)
- 2007(18927)
- 2006(16375)
- 2005(14519)
- 学科
- 济(112397)
- 经济(112269)
- 管理(82945)
- 业(78618)
- 企(65678)
- 企业(65678)
- 方法(52308)
- 数学(46222)
- 数学方法(45635)
- 财(40243)
- 中国(37968)
- 农(29829)
- 融(28985)
- 金融(28983)
- 银(27653)
- 银行(27614)
- 行(26518)
- 业经(24648)
- 制(24162)
- 学(23504)
- 地方(23256)
- 务(22427)
- 财务(22353)
- 财务管理(22294)
- 贸(21812)
- 贸易(21795)
- 易(21292)
- 企业财务(21275)
- 农业(19777)
- 理论(18381)
- 机构
- 大学(393076)
- 学院(388929)
- 济(163067)
- 经济(159878)
- 管理(153966)
- 理学(133694)
- 研究(133691)
- 理学院(132268)
- 管理学(129862)
- 管理学院(129182)
- 中国(107502)
- 京(83359)
- 财(80462)
- 科学(80173)
- 所(65717)
- 中心(62976)
- 财经(61701)
- 研究所(59833)
- 农(59149)
- 经(56450)
- 业大(55237)
- 江(53875)
- 北京(53132)
- 经济学(50529)
- 范(50318)
- 师范(49842)
- 院(48818)
- 财经大学(46272)
- 农业(46029)
- 经济学院(45684)
- 基金
- 项目(270071)
- 科学(213273)
- 基金(198924)
- 研究(197911)
- 家(173667)
- 国家(172055)
- 科学基金(148050)
- 社会(126578)
- 社会科(120103)
- 社会科学(120068)
- 基金项目(104790)
- 省(101816)
- 自然(95472)
- 自然科(93291)
- 自然科学(93265)
- 自然科学基金(91578)
- 教育(90287)
- 划(86696)
- 资助(82418)
- 编号(79739)
- 成果(64542)
- 部(60388)
- 重点(60383)
- 发(56999)
- 创(56161)
- 课题(53982)
- 国家社会(53370)
- 创新(52490)
- 教育部(52359)
- 科研(51966)
- 期刊
- 济(169347)
- 经济(169347)
- 研究(118907)
- 中国(75775)
- 财(64657)
- 学报(60762)
- 科学(56246)
- 管理(55703)
- 农(52687)
- 大学(47098)
- 融(44443)
- 金融(44443)
- 学学(44157)
- 教育(40464)
- 农业(36604)
- 技术(32812)
- 财经(30298)
- 经济研究(29032)
- 经(25949)
- 业经(25229)
- 问题(21491)
- 图书(20569)
- 业(19809)
- 理论(19520)
- 贸(18750)
- 版(18132)
- 技术经济(17946)
- 世界(17759)
- 科技(17681)
- 实践(17610)
共检索到581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利用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89-2011年间,中国家庭非金融财产水平高速增长,但非金融财产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其中,城市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呈现整体缩小趋势,农村却处于持续扩大状态之中。其次,从影响因素来看,人均年龄和家庭规模是产生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的最重要决定因素,但随着家庭人口数的下降,家庭规模对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的百分比贡献率在逐渐下降。教育和收入对家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利用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89-2011年间,中国家庭非金融财产水平高速增长,但非金融财产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其中,城市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呈现整体缩小趋势,农村却处于持续扩大状态之中。其次,从影响因素来看,人均年龄和家庭规模是产生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的最重要决定因素,但随着家庭人口数的下降,家庭规模对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的百分比贡献率在逐渐下降。教育和收入对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的百分比贡献率则不断提高,并在2006-2011年间取代年龄和家庭规模成为最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金财 王文春
本文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多维度关系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关系在家庭财产决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关系在显著提高家庭财产拥有量的同时,也会引起家庭财产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夏普里值分解发现,关系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约为22%,且该贡献度在城市地区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另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关系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显著高于其对中西部地区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
关键词:
关系 家庭财产 财产差距 夏普里值分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强 吴庆跃 张柏杨
动态优化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说明:(1)商业财产保险对家庭投资水平短期和长期影响都为正,但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对家庭消费水平的短期影响为负,长期影响为正。(2)以低消费水平为基准,家庭缴纳越多的商业财产保险保费,中低消费水平、中高消费水平和高消费水平家庭消费意愿就越强烈,且商业财产保险对中高消费水平家庭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以不愿意承担任何投资风险为基准,家庭缴纳的商业财产保险保费水平越高,家庭进行各种投资的意愿越强烈。因此,扩大商业财产保险覆盖面、提高其保险保障力度,将有助于家庭形成良好的消费和投资预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强 吴庆跃 张柏杨
动态优化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说明:(1)商业财产保险对家庭投资水平短期和长期影响都为正,但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对家庭消费水平的短期影响为负,长期影响为正。(2)以低消费水平为基准,家庭缴纳越多的商业财产保险保费,中低消费水平、中高消费水平和高消费水平家庭消费意愿就越强烈,且商业财产保险对中高消费水平家庭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以不愿意承担任何投资风险为基准,家庭缴纳的商业财产保险保费水平越高,家庭进行各种投资的意愿越强烈。因此,扩大商业财产保险覆盖面、提高其保险保障力度,将有助于家庭形成良好的消费和投资预期,进而增加相应支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李孟刚 吴伟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调查数据,利用自适应核密度函数估计刻画了城乡家庭人均收入的分布,测算和分解了城乡家庭人均收入不平等状况,还运用计量模型讨论了影响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并测算了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还比较严重,受教育程度、党员身份和城乡、地区因素等都是影响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其中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等因素在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差距中贡献最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兵 生晗
采用2015年及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两期数据,结合工具变量Tobit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知识水平对于城镇家庭财产性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于城镇家庭财产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位数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知识对于财产性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作用弹性更强。因此,政府及金融机构在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稳健运行的基础上,要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居民的投资意识,加深居民对于金融产品的了解,提高低财产性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缓解财产性收入给居民财富带来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
金融知识 财产性收入 收入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灿 王辉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6年面板数据分别进行OB分解和FFL分解,从禀赋效应和回报效应两个方面探讨社会网络对中国家庭净财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6年家庭净财产差异主要是由回报差异造成,且回报差异在总体上是显著的;2016年社会网络对各分位点上的家庭财产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与家庭财产水平呈U型变化。另外,采用夏普利值分解考察社会网络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率发现,社会网络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不断扩大,由2010年的0.66%上升到2016年的1.18%。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铄 杜浩然
本文利用2011年CHNS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家庭人均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分位数分解和反事实分析深入探讨影响区域收入差异的"回报影响"和"变量影响",发现"回报影响"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家庭人均收入差异有抑制作用,而"变量影响"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进而,本文尝试给出了减小区域间收入差异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许先普
在人地关系调整大背景下,"谁来种地"的现实命题备受关注,土地的权利设置及制度约束固然重要,然而经营主体认识才是土地经营方式决定的第一重要变量。本文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既有承包制度设计框架下解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家庭一般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收入结构和劳动力内部分工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地区土地流转体现为"富农"行动特征,低收入家庭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成为约束条件,决定着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目标。由此得到的政策含义为:土地流转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业劳动参与的结果,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土地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关键词:
土地流转决策 农村收入差距 家庭收入结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扬 杨冉璐
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能工资差距扩大引起了广泛关注。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探讨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首先在双层嵌套的CES生产函数下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得出当资本和劳动呈替代关系时,技术进步越偏向资本,技能工资差距越小,技术进步越偏向劳动,技能工资差距越大的主要结论。然后,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法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越高,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工资差距越小。最后,为进一步探究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差异化影响,对不同产业类别、不同企业特征和不同区域的分样本进行回归,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的影响主要通过第三产业和非国有企业实现,并且在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在这三类样本中技术进步偏向均缩小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工资差距。因此,政府应注重国有企业招聘市场化和透明化、注重对服务业中小型企业的扶持以及对低技能劳动者尤其是东部地区低技能劳动者的在职培训。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
本文运用中国城市居民消费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金融素养对家庭财富积累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主观金融素养显著增加家庭房产、金融资产、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其对家庭总资产和净资产的影响较房产和金融资产大;主观金融素养会通过与教育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家庭的财富积累水平;金融素养对家庭财富规模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对财富规模大的家庭影响更大;金融素养对家庭财富规模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金融素养 教育水平 财富积累 分位数回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关元 雷敏 刘勇
本文分析了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CHFS)的微观调查数据,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存在巨大差异。通过Probit模型作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东部区域还是中西部区域,是否参加社保和医保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因素。中西部家庭收入对风险资产投资概率的贡献率远大于东部。东部教育对风险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远大于中西部。
关键词:
家庭金融资产 Probit模型 比较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学品 马永俊 刘响俊
追求幸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家庭资产的配置对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的基础上,分析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对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均可以显著提升家庭成员幸福感,且家庭非金融资产更有助于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非户主的家庭成员会因家庭资产的增加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可以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基于此,推动家庭优化资产配置、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优化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张号栋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首先采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方法提取金融知识指标,然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可显著缩小家庭财富差距。进一步,文章利用分位数回归法(QR)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知识对低财富组家庭财富的促进作用更大,即财富越多的家庭,金融知识的创富效应越小。同样,金融知识对社区财富的创富效应也呈递减趋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强金融知识基础教育,开展金融知识技能培训,普及金融知识,可缩小家庭财富差距。
关键词:
金融知识 家庭财富 家庭财富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知识和中国家庭财富差距——来自CHFS数据的证据
住房财富与家庭创业——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证据
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能力差异还是制度阻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家庭财务弹性、金融资产信念与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低分散化”之谜——基于CHFS的微观实证
金融素养与居民财产性收入——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检验
产权保护与财产性收入——来自微观家庭的证据
遗产继承是否显著促进了家庭财富的积累?——来自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
中国农户收入不平等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微观农户数据的回归分解
消费需求与产业结构转型:基于中国家庭消费数据的微观经验研究
数字鸿沟阻碍农村家庭金融投资了吗?——基于2018年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