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7)
- 2023(7194)
- 2022(6147)
- 2021(6131)
- 2020(5044)
- 2019(11684)
- 2018(11341)
- 2017(21180)
- 2016(11407)
- 2015(13138)
- 2014(12791)
- 2013(12549)
- 2012(11906)
- 2011(10710)
- 2010(10786)
- 2009(10041)
- 2008(9964)
- 2007(8722)
- 2006(7950)
- 2005(7617)
- 学科
- 济(47349)
- 经济(47284)
- 管理(28225)
- 业(27588)
- 企(20093)
- 企业(20093)
- 方法(19840)
- 中国(18179)
- 数学(17723)
- 数学方法(17478)
- 农(14790)
- 贸(11890)
- 贸易(11882)
- 财(11719)
- 易(11692)
- 制(10576)
- 农业(9452)
- 业经(9397)
- 银(9046)
- 银行(9042)
- 行(8730)
- 融(8351)
- 金融(8350)
- 学(8173)
- 体(6919)
- 地方(6791)
- 环境(6791)
- 关系(6770)
- 出(6752)
- 发(6704)
- 机构
- 大学(163071)
- 学院(158148)
- 济(74860)
- 经济(73584)
- 研究(61716)
- 管理(57558)
- 中国(50772)
- 理学(48232)
- 理学院(47653)
- 管理学(46842)
- 管理学院(46538)
- 京(36434)
- 财(34590)
- 科学(33084)
- 所(30733)
- 中心(28877)
- 研究所(27497)
- 财经(27173)
- 经(24988)
- 经济学(24741)
- 北京(24468)
- 农(23604)
- 江(23237)
- 经济学院(22228)
- 范(22156)
- 师范(21998)
- 院(21620)
- 财经大学(20210)
- 业大(19382)
- 州(18344)
- 基金
- 项目(100991)
- 科学(80023)
- 研究(77828)
- 基金(75487)
- 家(66535)
- 国家(65590)
- 科学基金(54887)
- 社会(51365)
- 社会科(48706)
- 社会科学(48697)
- 基金项目(38320)
- 教育(35727)
- 省(34415)
- 自然(32192)
- 资助(31900)
- 自然科(31456)
- 自然科学(31446)
- 自然科学基金(30895)
- 划(30636)
- 编号(30618)
- 成果(27292)
- 部(24676)
- 中国(23123)
- 国家社会(23120)
- 重点(23054)
- 发(21864)
- 教育部(21721)
- 课题(21238)
- 大学(20600)
- 创(20514)
共检索到259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妍 吴琼 张春泥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作为我国首创的全国性、大规模、多学科的长期固定样本追踪调查为研究中国变迁提供了宝贵资料。该项目2010年启动全国首轮基线调查,调查样本覆盖全国25个省(区、市)的14960户家庭。基线调查后,项目保持隔年回访、双年采集数据的追踪模式,截至2022年,CFPS已完成七轮全国调查,前六轮(2010—2020)的数据已面向公众开放。作为学术和政策研究的重要资料,CFPS注册用户已超过12万,每天都有基于CFPS的科研成果产出。但CFPS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门槛,不了解项目理念可能导致数据误用,进而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为了让研究者能够科学、规范地使用CFPS数据,本文将结合CFPS在调查设计和管理上的四个特点——综合性、嵌套性、追踪性和规范性,分别解读CFPS的设计和管理理念,并对用户在数据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误区进行回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荣 吴涵 史宇鹏
提升消费结构是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内容,但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是否会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目前尚未得到研究。本文首次将消费者需求理论扩展到时间配置选择,通过构建家庭效用模型,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初步填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白。理论与实证分析一致表明,如果女性具有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则其所在家庭的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更低,且此结论在工具变量回归、安慰剂检验、稳健性分析等一系列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女性性别角色观念主要是通过“收入效应”和“时间效应”对家庭消费结构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意味着,破除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偏见不仅有助于塑造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而且在促进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等经济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消费结构 性别角色观念 享受型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宁滔 李林 齐炜
本文引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2年)19000多户家庭中有旅游消费支出的3617户家庭的相关数据,采用定量的频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方法,试分析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通过SPSS软件的数据分析,针对目前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提出以下研究建议:根据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层次进行旅游产品细分;根据不同生活区域消费者的旅游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或根据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对"亲子"旅游产品进行细分;应增加更多的优质周边家庭旅游产品与亲子旅游配套设施等。本文所讨论关于中国家庭旅游市场
关键词:
家庭旅游 市场 消费特征 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宁滔 李林 齐炜
本文引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2年)19000多户家庭中有旅游消费支出的3617户家庭的相关数据,采用定量的频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方法,试分析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通过SPSS软件的数据分析,针对目前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提出以下研究建议:根据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层次进行旅游产品细分;根据不同生活区域消费者的旅游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或根据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对"亲子"旅游产品进行细分;应增加更多的优质周边家庭旅游产品与亲子旅游配套设施等。本文所讨论关于中国家庭旅游市场细分的相关建议,可以供旅游行业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旅游营销策略时作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家庭旅游 市场 消费特征 需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文杰 侯在坤 任钰田
人情往来与商业保险是两种不同的风险分摊方式,在风险管理方面各有优缺点。基于2014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probit模型探究了我国居民的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究竟有何影响。研究发现: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具有负向影响;纵向来看,相较于2014年而言,2018年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的负向影响更大;横向来看,欠发达地区家庭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风险厌恶家庭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的负向影响更加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合理引导人情支出与发展商业保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情支出 商业保险 风险分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柳钦 亢延锟
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一直以来被视为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动力,高速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经济和民生发展等方面影响深远。本文基于2010—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高速公路建设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居民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速公路的开通能够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对土地和收入禀赋较差家庭的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显著。这主要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当地村庄工资水平的上升,进而显著提升家庭的工资性收入。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速公路对居民消费支出并无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服务性消费比重显著上升,说明居民消费结构有所优化。此外,我们还发现,高速公路会使得家庭储蓄上升,这可能是家庭房贷支出上升的结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昭 吴丹萍
基于多维贫困测度的分析框架和多重剥夺的福利损失,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和2014年的数据,考察农村地区贫困的识别、追踪和分解。研究表明:从健康、教育、生活状况、卫生条件、食物支出与收入水平六个维度综合来看,考察期内农村地区的多维贫困有所改善;相比一维视角的收入贫困,多维视角下可以借助更多信息对贫困户进行有效地识别和追踪;对多维贫困指数的分解发现,一些特定维度(如教育、生活状况和卫生状况等)的变化对于多维贫困指数变化的影响较大。得出政策启示:对贫困的识别应当借助多维视角的福利剥夺,以便尽可能"识真贫"和"扶真贫";对于贫困的改善应当致力于贫困户福利水平和脱贫能力的改善;扶贫过程中,应注重一些特定维度对贫困户脱贫能力的影响,将这些维度作为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齐云 席华
贫困脆弱性是对贫困的事前测度,能将未来家庭收入风险纳入其中,基于贫困脆弱性的新农保政策效果评价,是对其长期减贫作用的事前评估。该文利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新农保显著地降低了参保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也显著降低了成为脆弱性家庭的可能性,这表明新农保对参保家庭来说发挥着重要的抵御收入风险的作用。但因与当前缴费水平和养老金收入水平较低有关,新农保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仍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
新农保 贫困 贫困脆弱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康书隆 余海跃 刘越飞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为缴存家庭提供优惠贷款和免税储蓄的同时,也使缴存家庭消费受到利息损失、流动性约束、贷款额度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住房公积金对不同类型缴存家庭消费的处理效应,评估制度对缴存家庭福利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IV-2SLS回归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对无房无贷和有房有贷缴存家庭的消费并无显著影响,仅能提高有房无贷缴存家庭的消费水平。有必要提高制度对缴存家庭住房融资的支持效率,降低制度对缴存家庭的流动性约束,以增进缴存家庭的消费与福利。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芳 黄莉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数调查,根据人口年龄构成将调查家庭划分为青少家庭、成人家庭、老年家庭、老成家庭、老少家庭、成少家庭、老成少家庭以及人数为6人以上的复杂家庭,从居民家庭年龄类型结构、家庭成人最高学历、家庭规模、家庭人均纯收入等级、城乡户籍等特征出发,分析居民家庭特征与消费间的关系及影响。首先利用多元统计对应分析法,发现家庭特征与家庭消费选择显著相关,居民自身所具有的家庭特征在消费时存在明显的偏好;其次,构建家庭特征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回归方程,发现影响消费支出程度最大的是人均家庭纯收入等级,而非收入。要提高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关键还是要提高收入等级,家庭规模小型化,提升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最后,利用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家庭特征影响因素在家庭消费意愿中起的作用,发现收入等级高、青少家庭、成少家庭、家庭规模小、城镇户籍特征的家庭在决策消费层次时更愿意高消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灿 王辉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6年面板数据分别进行OB分解和FFL分解,从禀赋效应和回报效应两个方面探讨社会网络对中国家庭净财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6年家庭净财产差异主要是由回报差异造成,且回报差异在总体上是显著的;2016年社会网络对各分位点上的家庭财产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与家庭财产水平呈U型变化。另外,采用夏普利值分解考察社会网络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率发现,社会网络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不断扩大,由2010年的0.66%上升到2016年的1.18%。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创业决策 创业收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齐云 胡飞
基于一个一般均衡的结构变化模型,区分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城市样本数据来看,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为正,没有表现出抑制效应。然而,区分家庭收入的异质性问题后,房价对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消费支出的影响与对中等收入阶层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受到的房价扭曲效应最大。考虑房价预期后,预期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全为负,即挤占家庭消费支出,表明扭曲家庭消费支出的是房价预期,而并非房价本身。
关键词:
房价 消费支出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芬 方迎风 彭浩宸
在中国近些年房价不断上涨而生育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着重考察房价对家庭生育决策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构建模型,从理论角度阐述房价与家庭生育决策的关系。然后,在实证角度上,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借助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家庭所在区县的城镇房价会对其当期的生育决策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该影响在不同人群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政府实施两孩政策后,该负面影响也较生育政策调整前更为强烈。在影响机制方面,高房价对生育决策的影响存在消费挤出效应。高房价对生育的影响还存在着降低妇女自我认同、变相增加养育子女成本等其他机制。此外,高房价还对婚姻有抑制作用,会进一步加剧房价对生育水平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住房价格 生育决策 挤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振 柳燕 李迎峰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对人口年龄的划分标准将人口划分成未成年人、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应用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调查数据,研究西部城市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对生活用水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大,家庭人口对生活用水的边际影响呈现"显著降低—缓慢增加—略有下降"的趋势;(2)不同家庭结构对生活用水的影响不同,未成年人对生活用水的边际影响呈现倒"U"型变化,青年人对生活用水的边际影响呈现"U"型变化,而中年人和老年人对生活用水的影响存在着不确定性,增加和减少的情况并存,且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大,老年人口对生活用水的边际影响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3)从整体上看,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对家庭生活用水的边际影响程度为:中年人>未成年人>老年人>青年人。文章的研究结论揭示了西部城市家庭人口结构与生活用水的相关性,可以为制定科学的城市家庭用水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认知能力与家庭创业——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信息吸纳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要素市场扭曲与家庭创业——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家庭收入结构、收入差距与土地流转——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微观分析
住房公积金、购房信贷与家庭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影响家庭消费的机理和路径——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我国居民的社会地位认知、收入差距和消费支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调查数据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再估计——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非认知能力与创业——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分析
信任、信心与居民消费支出——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