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7)
- 2023(18864)
- 2022(16135)
- 2021(15154)
- 2020(12688)
- 2019(29079)
- 2018(28488)
- 2017(54764)
- 2016(29080)
- 2015(32683)
- 2014(32546)
- 2013(32047)
- 2012(29441)
- 2011(26634)
- 2010(26460)
- 2009(24456)
- 2008(23661)
- 2007(20377)
- 2006(17751)
- 2005(15717)
- 学科
- 济(131607)
- 经济(131462)
- 管理(82408)
- 业(79539)
- 企(64327)
- 企业(64327)
- 方法(56832)
- 数学(50002)
- 数学方法(49407)
- 中国(35287)
- 农(31095)
- 财(30031)
- 学(26741)
- 业经(26579)
- 地方(26249)
- 贸(22910)
- 贸易(22897)
- 制(22688)
- 易(22262)
- 农业(20766)
- 银(20060)
- 银行(20021)
- 融(19535)
- 金融(19533)
- 理论(19226)
- 行(19113)
- 和(18820)
- 务(18712)
- 环境(18669)
- 财务(18638)
- 机构
- 大学(418265)
- 学院(414081)
- 济(177917)
- 经济(174492)
- 管理(163850)
- 研究(142887)
- 理学(142028)
- 理学院(140473)
- 管理学(138005)
- 管理学院(137255)
- 中国(109643)
- 京(88067)
- 科学(85669)
- 财(80265)
- 所(70591)
- 财经(65008)
- 研究所(64614)
- 中心(64287)
- 农(63610)
- 业大(59430)
- 经(59415)
- 江(57834)
- 北京(55822)
- 经济学(55457)
- 范(53348)
- 师范(52856)
- 院(51787)
- 经济学院(49832)
- 农业(49770)
- 财经大学(48768)
- 基金
- 项目(284984)
- 科学(225497)
- 基金(210330)
- 研究(207126)
- 家(183749)
- 国家(182090)
- 科学基金(156755)
- 社会(134053)
- 社会科(127123)
- 社会科学(127090)
- 基金项目(110738)
- 省(107829)
- 自然(101245)
- 自然科(98909)
- 自然科学(98882)
- 自然科学基金(97120)
- 教育(94526)
- 划(91414)
- 资助(87126)
- 编号(82174)
- 成果(66318)
- 部(63993)
- 重点(63480)
- 发(60403)
- 创(58754)
- 国家社会(56415)
- 课题(56073)
- 教育部(55428)
- 创新(54971)
- 科研(54618)
- 期刊
- 济(191519)
- 经济(191519)
- 研究(126410)
- 中国(75347)
- 学报(64435)
- 科学(60506)
- 管理(60206)
- 财(60126)
- 农(57409)
- 大学(49668)
- 学学(47012)
- 教育(40198)
- 农业(39968)
- 融(38450)
- 金融(38450)
- 技术(35528)
- 经济研究(32358)
- 财经(32323)
- 业经(28505)
- 经(27846)
- 问题(24463)
- 业(21193)
- 技术经济(20947)
- 贸(20124)
- 统计(19715)
- 世界(19362)
- 理论(19179)
- 图书(18917)
- 科技(18835)
- 版(18736)
共检索到606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项泽兵
我国家庭部门面临来自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经济风险,亟需一个测度指标来对其进行预警。不同于从风险成因出发的测度方法,文章从经济风险产生的结果出发,构建了一个反映异质性家庭生活水平变动的经济脆弱性测度模型,结合CHFS2015―2019年三期调查数据得到我国家庭经济脆弱性状况,最终从地区和家庭层面大致得到防范与化解经济风险的方向。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2015年后,我国家庭具有经济脆弱性的情况较为普遍,其中,贫困脆弱家庭占比逐期下降,高生活水平脆弱家庭占比迅速上升;从地区层面看,2015年地区间在经济脆弱家庭占比方面的横向差距较为明显,随后差距逐期缩小,同时,大部分地区家庭经济脆弱性状况的纵向变动与全国的情况类似。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各地区防范与化解经济风险的方向有所不同;从家庭特征层面看,户主性别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逐渐减小,经济脆弱性会随着户主的受教育水平、金融知识以及健康水平的提高而有所缓解。因此,缩小城乡差异,提高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金融知识,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引导家庭适度投资、适当地维系社会关系等均是家庭层面防范与化解家庭经济风险的方向。
关键词:
家庭经济风险 风险预警 家庭经济脆弱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冀 祝伟 王亚柯
本文基于期望效用理论构建新的家庭经济脆弱性分析框架,研究死亡风险对我国城市家庭消费的总体影响和异质性影响,为如何规避死亡风险的决策提供证据。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普遍存在由死亡风险导致的经济脆弱性且比较严重,家庭经济脆弱性程度在20%以上的家庭占全部样本家庭的65%以上;死亡风险导致的家庭消费波动性显著高于消费水平的下降,这意味着采用保险来规避死亡风险比储蓄更有效。尽管家庭持有的寿险保障与面临的经济脆弱性匹配性较好,但寿险持有量不充分且寿险的有效性因家庭异质性存在差异,对3人家庭和35—44岁家庭作用最有效。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脆弱性分析框架不仅能有效度量死亡风险对居民家庭消费和福利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睿 刘永文 田维双
家庭经济脆弱性反映风险冲击对家庭消费和福利的影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当下,中国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VEP法构建家庭经济脆弱性指标,实证研究了在面临风险冲击时居民风险偏好和创业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风险偏好显著降低了家庭经济脆弱性,金融素养对家庭经济脆弱性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从净效应来看,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居民风险偏好,进而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偏好和金融素养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脆弱性较高家庭陷入经济困境的可能性。此外,合理配置家庭资产是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的有效途径,城乡二元差异以及家庭是否参与保险对居民风险偏好和金融素养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产生了显著影响。鉴于此,本文研究结论为家庭遭受风险冲击时的风险选择以及降低家庭经济脆弱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风险偏好 金融素养 家庭经济脆弱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冀 祝伟 王亚柯
家庭经济脆弱性不仅能有效度量风险冲击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也能衡量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因此成为西方理论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内涵和测度、家庭经济脆弱性与居民消费、家庭应对经济脆弱性的能力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以厘清家庭经济脆弱性研究的发展脉络。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家庭经济脆弱性的界定和测度还没有形成共识,且缺乏完整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框架,但从家庭经济脆弱性的视角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清晰认识风险冲击对家庭消费和福利的影响及家庭应对能力,这不仅拓展了我国居民消费的研究视角,更能为我国政府制定、评估和改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磊 黄思刚 杨承佳
防范化解家庭经济风险对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微观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保险参与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收入波动显著提高了家庭经济脆弱性,且这种影响在经济脆弱程度更高的家庭中更加明显。而保险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能够减轻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乡村地区或低资产水平的家庭中,收入波动使其陷入经济风险的概率更高,这会导致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更易返贫。研究结论为促进居民家庭的保险参与、提高居民家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收入波动 家庭经济脆弱性 保险参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学梁 程歌
家庭经济脆弱性反映了居民家庭可能陷入财政危机的状态,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当下,中国居民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负债对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负债规模扩张显著提升了家庭经济的脆弱性,资产负债率每增加1个标准差,家庭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约增加0.91个百分点。居民健康状况、应急储蓄在负债与家庭经济的脆弱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即家庭负债的增加,会导致户主健康状况恶化,降低家庭应急储蓄水平,从而加剧其经济脆弱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城镇家庭,农村家庭更容易受到金融排斥,其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更差,家庭经济脆弱性更高;同时,领取政府补助和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强,家庭经济脆弱性更低。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引导居民家庭合理负债,构建更加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必要时提供适当的应急储蓄,以提升居民家庭的总体福利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齐云 席华
贫困脆弱性是对贫困的事前测度,能将未来家庭收入风险纳入其中,基于贫困脆弱性的新农保政策效果评价,是对其长期减贫作用的事前评估。该文利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新农保显著地降低了参保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也显著降低了成为脆弱性家庭的可能性,这表明新农保对参保家庭来说发挥着重要的抵御收入风险的作用。但因与当前缴费水平和养老金收入水平较低有关,新农保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仍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
新农保 贫困 贫困脆弱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志超 李青蔚 张诚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家庭财务脆弱问题不断凸显,居民如何利用金融知识应对财务脆弱性,改善家庭财务状况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为了克服内生性带来的偏误,本文采用“金融知识社区均值”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结果依然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知识可以通过数字经济参与、商业保险参与和家庭创业三个渠道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城镇家庭和缴纳社会保险的家庭中,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探寻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全面理解金融知识的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瑞晶 王丽媛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数字金融对家庭返贫风险的影响以及家庭财务脆弱性的非线性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对家庭返贫风险的影响呈U型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返贫风险先下降后上升。第二,数字金融防返贫非线性效应的中介机制是通过家庭财务脆弱性实现的,数字金融的适度运用有利于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防止家庭陷入贫困,但滥用会加剧家庭财务脆弱性,增加返贫风险。第三,金融素养较低、收入较低以及处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家庭更容易遭受数字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推广应用数字金融的同时,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坚守数字金融的普惠本质,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促进共同富裕的正向效应;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提升居民的金融素养和抗风险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汤萱 廖高可 谢梦园
在考虑实体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提出实体经济脆弱性的概念,从经济预期环节、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三个方面构建实体经济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测算实体经济脆弱性指数,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脆弱性具有较大波动性,目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其次从居民、企业和政府三部门角度考察实体经济脆弱性影响因素,通过使用ARDL模型和LSTAR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得出金融企业部门对实体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其它影响因素对实体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汤萱 廖高可 谢梦园
在考虑实体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提出实体经济脆弱性的概念,从经济预期环节、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三个方面构建实体经济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测算实体经济脆弱性指数,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脆弱性具有较大波动性,目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其次从居民、企业和政府三部门角度考察实体经济脆弱性影响因素,通过使用ARDL模型和LSTAR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得出金融企业部门对实体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其它影响因素对实体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结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万里洋 吴和成 卢维学
基于中国居民两轮微观调查数据,本文通过构建期望贫困概率模型测量城市家庭贫困脆弱性,并从全国、地区、家庭维度进行动态演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国际减贫的边际效应有所下降,城市慢性贫困持续好转,而暂时性贫困却有加剧迹象;相对贫困日益突出,且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尤为严峻,黑龙江贫困形势出现恶化,河南、湖南隐形贫困覆盖面最广,河南、湖北、湖南及重庆则是贫困高发区域。随着时间推移,贫困脆弱性年轻家庭化趋势明显,户主性别已退化为贫困脆弱性的非影响因素,而婚姻、孩子抚养问题成为扰动家庭稳定主要风险;个体教育的投入已无法形成抑制效应,只有均衡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才是减少贫困脆弱性的有效手段。从有效性识别来看,全国相对贫困线适用于慢性贫困脆弱性,地区相对贫困线适合暂时性贫困脆弱性,而高脆弱性识别则能助力精准脱贫。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隋建利 吕文强
本文通过对风险来源进行时变贡献分解,实现在险增长的脆弱性溯源,并构建分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从韧性结构、抵抗能力以及恢复能力等多重视阈,系统性解构在险增长的经济韧性。研究发现:(1)在险增长具有显著的“事件驱动”特征,在极端事件冲击下,在险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下行态势。经济增长尾部风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当经济下行风险升高时,经济上行风险同样明显增加。(2)在险增长的脆弱性溯源结果表明,信贷投资与地方政府债务的正向驱动贡献日渐下降,股价波动仅在金融危机和股市异动时期发挥显著的负向驱动作用。步入新发展阶段,房价增速的驱动力量从早期的正向逆转为较大负值,而供应链与消费状况则在近期发挥较多的积极作用。现阶段,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因素能够给未来增长风险提供更加灵敏的预警信号。(3)分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概率路径表明,伴随国内经济结构转型,L型收缩概率呈现明显的上行趋势,而当经济系统面临外生的风险冲击时,U型抵抗概率将迅速攀升,此时经济具备顽强的抵抗韧性。此外,2022年后实际增长趋势与最优增长趋势再度重合,这不仅说明中国经济的恢复韧性相对较强,也意味着现阶段的“三重压力”并未构成严峻的风险冲击。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美 张昌柱 李春根
在阐释生计脆弱性与脱贫户返贫风险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农村脱贫家庭返贫风险的测度指标体系并测算其返贫风险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农村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较低,西部地区农村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较高,且同时面临外源风险和内源能力较弱双重困境;风险适应能力强弱是引致返贫风险的主要指标,五项资本贡献率不尽相同,其中金融资本、人力资本是增强风险适应能力的主要贡献因子。在此基础上,可从信息收集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判断预警级别、预警等级情况核查、预警措施介入、预警措施评估五个方面构建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可聚焦易返贫地区,预防外源返贫风险,提升农村脱贫家庭抗风险能力,完善落实防止返贫预警帮扶机制。
关键词:
脱贫家庭 返贫风险 风险测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谊锋 罗荷花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家庭经济脆弱性,经济机会和数字素养是其缓解效应发挥的中介渠道。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升,攀比效应的干预使得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缓解效应逐渐递减,呈倒“U”型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西部、农村地区及低资本家庭经济脆弱性的缓解效应更强,这与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和包容性相契合。本文为制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以更好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真正普惠于民,实现家庭增收致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