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5)
2023(17289)
2022(14923)
2021(14208)
2020(11934)
2019(27753)
2018(27097)
2017(52060)
2016(27905)
2015(31651)
2014(31138)
2013(30660)
2012(28220)
2011(25428)
2010(25013)
2009(23008)
2008(22429)
2007(19230)
2006(16770)
2005(14713)
作者
(80292)
(66781)
(66085)
(62952)
(42594)
(31904)
(30200)
(26305)
(25573)
(23564)
(22779)
(22685)
(21043)
(20988)
(20764)
(20754)
(20026)
(19685)
(19129)
(19025)
(16421)
(16236)
(16181)
(15238)
(14981)
(14900)
(14696)
(14440)
(13336)
(13066)
学科
(110108)
经济(109975)
管理(78397)
(77080)
(62663)
企业(62663)
方法(53139)
数学(46832)
数学方法(46247)
中国(32955)
(29127)
(29006)
(23816)
业经(23381)
(21512)
贸易(21501)
(21325)
(20980)
地方(19390)
农业(19196)
(19017)
银行(18958)
(18670)
财务(18593)
财务管理(18549)
(18004)
(17794)
金融(17792)
理论(17698)
企业财务(17641)
机构
大学(395490)
学院(390125)
(160508)
经济(157303)
管理(154820)
研究(134927)
理学(134003)
理学院(132555)
管理学(130073)
管理学院(129399)
中国(104528)
(84552)
科学(83377)
(73658)
(67385)
(65125)
研究所(61862)
中心(61069)
财经(59437)
业大(59418)
(54664)
(54442)
北京(53731)
农业(51421)
(49745)
经济学(49305)
(49206)
师范(49173)
财经大学(44803)
经济学院(44468)
基金
项目(272713)
科学(214576)
基金(200755)
研究(195574)
(177337)
国家(175733)
科学基金(150143)
社会(124280)
社会科(117773)
社会科学(117738)
基金项目(105568)
(103266)
自然(99081)
自然科(96764)
自然科学(96734)
自然科学基金(95012)
教育(89386)
(88488)
资助(83918)
编号(77644)
成果(62672)
重点(61387)
(60946)
(57279)
(56370)
课题(53294)
科研(52814)
创新(52733)
教育部(52188)
国家社会(52151)
期刊
(167308)
经济(167308)
研究(117060)
中国(73250)
学报(65404)
科学(60119)
(58316)
管理(56298)
(55953)
大学(49803)
学学(46972)
农业(40592)
教育(39484)
(36517)
金融(36517)
技术(32972)
财经(29016)
经济研究(27784)
业经(25270)
(24838)
(21935)
问题(21686)
图书(19262)
(18822)
技术经济(18455)
理论(18431)
科技(18364)
(18129)
世界(17312)
统计(17036)
共检索到569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向楠  孙祁祥  王晓全  
本文从生命周期风险和资产同时配置的视角研究中国城镇家庭的寿险和储蓄、股票、房产四类资产的选择问题。作者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结合SUR和Probit、Tobit回归联合估计家庭几类资产的选择方程。主要发现,家庭寿险(股票)资产的持有率、寿险(股票)占家庭金融资产的份额都是随家庭生命周期变动呈"倒U"型。家庭财务脆弱程度显著影响了家庭的寿险持有,但对于其他资产的持有决策没有显著影响。家庭资产配置中,房产挤出了三类金融资产,寿险和股票呈互补关系。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家庭将更多地选择金融资产,尤其是寿险和股票资产。负债的家庭更多地持有寿险,更少地持有储蓄。中国南、北方家庭的资产持有形式存在较为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林  梁宗霞  
近年来,DC型养老金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DC型养老金的积累期长达数十年,如何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实现参保人更高的养老效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关注的问题。本文在默顿(Merton)连续时间最优投资—消费问题框架下,建立了DC型养老金最优资产配置问题的随机优化模型。以此为基础,本文研究了生命周期、风险偏好和积累水平对养老金积累期最优资产配置策略的影响。进而,通过Monte Carlo模拟,本文研究了最优资产配置策略与恒定资产配置比例策略下养老金积累效果的优劣。本文的结论证明,在放开DC型养老金投资限制的条件下,引入"生命周期基金"和"生命特征基金",引导最优资产配置很有必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吉鹏  葛鑫  毛盛志  
识别和区分家庭住房需求和资产配置受生命周期、代际和时间的不同影响,对于准确把握房地产和金融资产需求的长期趋势,推进相关市场的长效机制建设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房产在家庭资产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房产拥有率高、占比大,而其它金融资产比例较低;首套房购买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住房拥有率在40岁前后达到高点;房价对不同代际和户籍身份的家庭有不同影响,年轻人和新移民的购房支出高、房贷压力大。基于上述事实,本文构建了包含人力资本和禀赋异质性的分析住房需求决策的生命周期模型,研究发现:更好的人力资本和初始禀赋对住房拥有和房产配置均有正向影响,但是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教育年限增加了收入,但是推迟了就业和婚育,导致首次购房年龄延迟;在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禀赋提升会增加房产持有,挤出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利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首先测度了家庭层面的资产配置效率,弥补了过去测度家庭效率时未考虑房产的不足;然后借助T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抑制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提升,且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家庭持有商业寿险是这一负向效应的重要传导渠道。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对于低收入、西部地区家庭,以及中青年家庭和持有中高债务规模的家庭而言,老年人占比对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负向效应更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放大了老龄化的负向效应,而普及金融知识教育、增强社会互动是提升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也雯  龚雅娴  陈斌开  李辉文  
现实中不少事件会同时威胁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而关于这种财产风险和生命风险叠加的冲击对人们行为影响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本文借助地震灾害这一外生冲击,构建内生化家庭资产选择模型,分析财产风险和生命风险对风险金融资产持有比例的影响,并基于微观家庭调查数据检验模型结论。研究发现:地震的“财产风险效应”导致家庭的风险厌恶程度随地震震级的增加而提升,进而减少风险金融资产持有;地震的“生命风险效应”导致死亡概率增加,进而增加风险金融资产持有。当地震引发的死亡概率较小时,“财产风险效应”起主导作用;当地震引发的死亡概率较大时,“生命风险效应”起主导作用;这两种效应共同导致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持有比例与地震震级之间呈正“U”型关系。经验证据支持了这一正“U”型关系。进一步细分金融资产发现,货币持有与地震震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股票等风险投资行为与地震震级之间具有正“U”型关系。地震导致的地区文化特征变化以及个人经历是其影响家庭资产选择的重要渠道。在考虑了选择偏误、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实证结果基本稳健。本文的研究对理解人们在多重风险约束下的行为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琪  刘卫  
负向的健康冲击会使居民的收入增多还是减少?本文在个人偏好与信贷约束的假设条件下,基于消费与健康道格拉斯偏好函数,进一步建立存在健康风险(内生变量)的生命周期资产选择模型。研究发现,中老年群体的健康对消费的交叉边际为负。当其面对健康冲击时,将会减少风险资产的持有比例。而且,边际消费、不确定的医疗支出、医疗保险、背景风险以及个人的风险偏好都是影响居民资产选择与配置的重要渠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景峰  朱浩然  
本文研究寿险公司的最优资产配置问题。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基于寿险公司收益率分布的实证考察,结合法律法规对寿险资产投资的限制,建立寿险公司资产配置模型。首先建立保险公司的收益模型,以及投资比例和在险价值模型。为了完成对目标函数的刻画,利用水晶球软件对风险资产收益率序列进行分布匹配测试,分析收益率序列分布假设;最后,利用MATLAB优化软件包计算中国人寿的最优资产比例,并与其实际配置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旭晖  
寿险公司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司的利润,扩大积累和增强公司的偿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积累资金向投资的转化,通过资本市场等渠道,向外输出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寿险投资的一般条件限制为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特殊条件约束有对称性、替代性、分散性、转移性、平衡性。现代经济中寿险资金可以投资的渠道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限制,虽有所放宽,但仍然受到一定限制,寿险公司的投资资产类别一般可以分为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固定资产以及贷款、产业投资、融资租赁、产权交易等方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彦文  樊雲  
本文通过建立家庭生命周期消费和投资组合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家庭生命周期消费、投资行为的基本特征,以及家庭生育决策、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变化对家庭消费、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生育数和子女抚养成本的增加,提高了家庭教育储蓄水平和风险资产占比;不同的风险厌恶系数影响家庭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家庭的消费水平;主观贴现因子的降低提高了家庭的消费水平,但使家庭生命周期风险资产投资比例降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郑苏晋  郑敏  李炜  
本文在经典马克维茨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对寿险公司在"偿二代"下需要满足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的资产配置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简化寿险公司所持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的基础上求解一个二次优化问题,得到带预算约束、卖空约束和投资比例限制的有效投资组合,然后分别计算出监管标准法下和内部模型法下的最低资本要求,最后在给定股东权益比率这一外生变量的条件下,分析有效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与偿付能力状况。结论表明,"偿二代"监管标准法下,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对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要求产生明确的正向影响。因此,降低久期缺口和加强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匹配就成为释放冗余资本的有效途径。相比于监管标准法,内部模型法更能描述投资组合的分散化效应以及在风险收益间的权衡,因此会激发寿险公司进行更主动的资产管理,提高利差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安琪,叶文振  
本文运用上海、哈尔滨、广东和甘肃地区已婚男女调查资料,通过对其他影响因素的控制来揭示家庭生命周期对夫妻冲突的实际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婚姻生活不同时期夫妻冲突的发生率呈倒U字型曲线变化,但城市夫妇的争吵频率高于农村,夫妇纷争最少时期城市在老年阶段而农村则在新婚期,矛盾冲突高发期城市在婚后3~7年,农村则在8~13年。双方的同质性在回归模型中显示最大的解释力。家庭角色的合格、经济支配自由度及其相互信任对减少夫妻冲突具有积极影响,而生活压力大、发生争执时双方各不相让则更易使冲突升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洋   戴天宇   吴增明  
人口流动是城镇化背景下影响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人口流动对城镇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和作用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人口流动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次,居民拥有房产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居民拥有房产显著地缓解了人口流动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负向影响;再次,从异质性结果检验来看,居民拥有房产在缓解人口流动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负向影响方面,在无子女、低收入以及对未来生活预期较低的居民样本中更加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人口流动机制以促进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月书  刘茂彬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居民家庭持有储蓄存款的比例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对于风险资产的持有比例则呈现倒"U"型,即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家庭财富的增长,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中储蓄占比将下降而风险资产的持有比例则将提高;住房对于居民风险资产的持有表现出明显的"挤出"效应;家庭投资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影响家庭风险资产的持有比例,但对储蓄资产的持有影响不显著;家庭负担人口数与家庭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占比正相关,与风险资产持有比例负相关;社会保障健全的家庭持有的储蓄占比较低;城市居民相对农村居民持有的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高楠  梁平汉  何青  
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本文研究了心理偏误对家庭风险市场投资的影响。通过测算个体对房屋估值时的系统性偏误构造了过度自信指标,研究发现过度自信增加了家庭的风险市场参与概率,并提高了风险市场参与规模,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过度自信个体持有风险资产种类更多、负债更高、投资策略更加非理性、交易次数频繁却未带来更高的收益。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居民心理特征对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宇  王文轩  
以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样本,将子女数量定义为子女抚养负担,采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研究子女抚养负担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子女抚养负担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和占比。异质性分析显示,子女抚养负担的增加对城镇地区、东部省份以及中高收入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和占比的负向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由于人口流动效应的存在,在人口净流入的情况下,子女抚养负担的增加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和占比的抑制作用有所促进。此外,子女抚养负担的加重会促使家庭增加预防性储蓄,从而减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概率和占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