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6)
2023(14552)
2022(12608)
2021(11831)
2020(9835)
2019(22896)
2018(22334)
2017(43204)
2016(22766)
2015(25896)
2014(25338)
2013(25560)
2012(23487)
2011(21317)
2010(21019)
2009(19264)
2008(18609)
2007(15873)
2006(13845)
2005(12238)
作者
(64826)
(54065)
(53485)
(51000)
(34528)
(25799)
(24358)
(21184)
(20461)
(19063)
(18435)
(18331)
(16978)
(16900)
(16588)
(16561)
(16057)
(15740)
(15388)
(15279)
(13177)
(13122)
(12812)
(12163)
(12052)
(11890)
(11771)
(11572)
(10699)
(10553)
学科
(97812)
经济(97692)
管理(64288)
(62192)
(49845)
企业(49845)
方法(48041)
数学(42821)
数学方法(42484)
中国(27854)
(25584)
(24234)
(23251)
贸易(23242)
(22671)
业经(19819)
(18636)
(17748)
地方(17286)
农业(17094)
环境(14895)
(14447)
(14384)
金融(14383)
技术(14290)
(14152)
银行(14119)
(14022)
(13736)
财务(13674)
机构
大学(332398)
学院(326828)
(143062)
经济(140384)
管理(132921)
理学(116145)
理学院(114929)
管理学(113257)
管理学院(112676)
研究(111977)
中国(83864)
(70306)
科学(65785)
(63283)
(54635)
财经(52025)
研究所(50044)
中心(49908)
(48402)
(47744)
业大(46257)
经济学(45198)
北京(44888)
(44181)
(41987)
师范(41659)
经济学院(41028)
(40507)
财经大学(39152)
农业(37861)
基金
项目(228490)
科学(181551)
基金(170200)
研究(167790)
(148296)
国家(146886)
科学基金(126636)
社会(109742)
社会科(104218)
社会科学(104193)
基金项目(89842)
(84677)
自然(80821)
自然科(78975)
自然科学(78957)
自然科学基金(77591)
教育(75916)
(71947)
资助(70561)
编号(66362)
成果(53189)
(52431)
重点(50394)
(47909)
(47131)
国家社会(46637)
教育部(45667)
课题(44844)
人文(44217)
创新(43993)
期刊
(149707)
经济(149707)
研究(99703)
中国(59118)
学报(49491)
管理(47104)
科学(46639)
(44849)
(43087)
大学(38150)
学学(35758)
教育(31852)
农业(30602)
(26954)
金融(26954)
经济研究(25908)
技术(25760)
财经(25318)
业经(22521)
(21626)
问题(19332)
(18444)
图书(16719)
(16696)
技术经济(15919)
理论(15915)
世界(15834)
国际(15319)
科技(15014)
商业(14672)
共检索到471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唐琦  秦雪征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数据分析医疗消费对非医疗消费的"挤出效应",按统计年鉴标准将家庭的非医疗消费划分为七个门类,以医疗消费为解释变量,对非医疗消费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进行回归,并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显示,对于中老年家庭而言,医疗消费的增加并不会"挤出"非医疗消费,但是会显著减少家庭储蓄性资产,增加家庭债务,对大多数类型的消费虽然没有影响,但是会减少食品和衣着消费。进一步地,本文将"挤出效应"的作用渠道分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发现医疗消费对食品和衣着消费的"挤出效应"主要由"收入效应"构成,而"替代效应"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检验了"生命周期理论"的合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方齐云  许文静  
目的:探究家庭中子女的抚养负担对老年人医疗需求满足水平的影响,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以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别采用OLS和分位数回归,定量研究家庭抚养少儿比对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少儿抚养比的系数估计值显著为负,且其绝对值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抚养子女对老年人医疗支出存在挤出效应,且医疗支出越高,挤出效应越强。结论:抚养子女影响老年人医疗需求的满足水平,尤其是经常患病或患有大病的老年人,其医疗需求更得不到有效满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先波   陈志濠   陶颖  
“十四五”规划强调“全面促进消费,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高端品消费是居民消费升级的一种体现,对其特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9年微观调查数据,研究高端品消费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工具变量估计表明,高端品消费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对农村、西部省份、低消费地区、教育程度低等劣势群体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更强。虽然高端品消费对总消费有同期“挤出效应”,但往期高端品消费对本期的总消费具有“促进效应”。联立模型估计显示,高端品消费和家庭消费之间具有双向“挤出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强化高端消费引领作用等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先波   陈志濠   陶颖  
“十四五”规划强调“全面促进消费,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高端品消费是居民消费升级的一种体现,对其特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9年微观调查数据,研究高端品消费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工具变量估计表明,高端品消费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对农村、西部省份、低消费地区、教育程度低等劣势群体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更强。虽然高端品消费对总消费有同期“挤出效应”,但往期高端品消费对本期的总消费具有“促进效应”。联立模型估计显示,高端品消费和家庭消费之间具有双向“挤出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强化高端消费引领作用等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先波  孙煜程  童思蕴  
本文使用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家用汽车拥有及其价值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与县区消费水平的交互效应。实证发现,家用汽车对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跨期衰减;县区消费水平对此“挤出效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农村地区更为显著,显示“追赶琼斯”攀比效应缓和了农村家用汽车对总消费的“挤出效应”。对八大分类消费进行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汽车价值只对食品、家庭设备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化教育等五类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县区消费水平不能缓和家用汽车对分类消费的“挤出效应”。本研究对引导家庭高档耐用品理性消费,特别是对当前以实现惠农强农为目标、拉动农村消费、带动农业生产的“新一轮汽车下乡”活动具有政策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先波  孙煜程  童思蕴  
本文使用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家用汽车拥有及其价值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与县区消费水平的交互效应。实证发现,家用汽车对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跨期衰减;县区消费水平对此“挤出效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农村地区更为显著,显示“追赶琼斯”攀比效应缓和了农村家用汽车对总消费的“挤出效应”。对八大分类消费进行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汽车价值只对食品、家庭设备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化教育等五类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县区消费水平不能缓和家用汽车对分类消费的“挤出效应”。本研究对引导家庭高档耐用品理性消费,特别是对当前以实现惠农强农为目标、拉动农村消费、带动农业生产的“新一轮汽车下乡”活动具有政策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昊  张昭  杨晓维  
本文研究了我国三代户家庭内最高一代老年人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挤出效应。在构建三期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老年父母的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施加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存在以医疗支出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地,根据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异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的异质性进行子样本估计,结果显示,老年父母健康冲击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挤出效应在农村家庭和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更为显著,并且都存在以医疗支出为中介变量的显著中介效应。本文研究表明,为了缓解老年人健康冲击对家中子代的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不良影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长江  高波  
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研究认为收入差距扩大通过心理效应降低了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水平。首先,本文通过数理模型证明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可能会导致低收入者在某些特定保障品市场(例如医疗市场)中的消费被挤出,从而使低收入群体在真实收入不变甚至上升的情况下福利水平下降。其次,通过我国医疗市场的经验数据,我们验证了消费挤出效应的存在以及相应的福利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佩茹  
畅通国内大循环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就是促进居民消费。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4-2-1结构的家庭比例持续升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赡养老人的负担也落在了成年子女身上,这可能将对居民消费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冲击。本研究基于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了影响家庭养老保障支出的客观因素。此外,为克服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检验了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支出对不同类型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养老保障支出对家庭消费存在挤出效应,尤其是养老保障支出对核心消费的挤出效应最大。不同老年人口的子样本结果表明,老年人口数量越多,养老保障支出对核心消费的挤出效应越强,而对边际消费的挤出效应越不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应持续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和提供适合老年人工作岗位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齐云  胡飞  
基于一个一般均衡的结构变化模型,区分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城市样本数据来看,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为正,没有表现出抑制效应。然而,区分家庭收入的异质性问题后,房价对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消费支出的影响与对中等收入阶层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受到的房价扭曲效应最大。考虑房价预期后,预期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全为负,即挤占家庭消费支出,表明扭曲家庭消费支出的是房价预期,而并非房价本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钦  袁燕  
目的:研究医疗保险对我国城市和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方法:借助"准社会实验"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参保家庭的年总消费量明显高于非参保家庭,且随着家庭医疗保险覆盖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促进家庭消费的作用加大;与此同时,医疗保险对农村家庭消费的边际效应大于城市家庭。结论:医疗保险通过增强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而降低了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促使其更倾向于增加当期消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宏伟  栾文敬  杨睿  祝明银  
社会保障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实地调研数据,控制其他变量基础上,重点分析社会保障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总体上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水平具有挤入效应,老年人获得社会保障总体上将提高子女对其经济供养水平。而解释机制分析则发现,原因在于医疗保障释放了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而增加了相应支出,并最终导致子女增加了经济供养支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了该效应的群体差异性,而该效应实质是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分配的阶层性差异,根源在于现行医疗卫生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病。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平的健康保障与福利改进体系等思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刘立红  
中国教育经费从投资主体上可分为政府、社会团体和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2.教育集资;3.教育附加费。本文的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它分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和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纸张文具(各种笔、纸、本、墨水等以及由学校代购的本费);2.书报杂志(从书店购买和由邮局订购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以及由学校代购的书本费和讲义费);3.学杂费(大、中、小学,函授学校,职工学校,各类补习班的学费和杂志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龙耀  葛雷  刘正源  
本文基于房价持续增长的现实背景,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家庭住房数量为核心检验住房投资对城镇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无房家庭,自有住房家庭的创业概率并未显著提高;当家庭有多套住房时,才能显著提高创业概率。同时,对仅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住房价值对家庭创业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有多套住房家庭而言,住房价值能显著提高创业概率。本文发现住房投资尽管能够通过缓解信贷约束、增加风险偏好等机制促进创业,但也会对创业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只有在政府坚持住房去金融化和"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下,住房投资对家庭创业的促进作用才能逐步占据主导。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何敏  
随着人口老龄化,失能老人照护问题日益凸显,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保障失能老人基本生活权益、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11~2018年CHARLS数据,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对老年人口家庭照护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挤出家庭照护。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期护理保险的挤出效应因失能等级与照护者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对处于重度失能、接受来自子女及孙辈提供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口而言,长期护理保险对其家庭照护的挤出效应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向下”代际经济分担是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家庭照护的重要传导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