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0)
- 2023(11852)
- 2022(10292)
- 2021(9522)
- 2020(8360)
- 2019(19571)
- 2018(18929)
- 2017(36582)
- 2016(19847)
- 2015(22901)
- 2014(22676)
- 2013(22900)
- 2012(21672)
- 2011(19613)
- 2010(19683)
- 2009(18743)
- 2008(19277)
- 2007(16951)
- 2006(14611)
- 2005(13273)
- 学科
- 济(88959)
- 经济(88851)
- 管理(59103)
- 业(58383)
- 企(48025)
- 企业(48025)
- 方法(44851)
- 数学(40466)
- 数学方法(40183)
- 财(28698)
- 中国(25014)
- 农(22099)
- 务(19334)
- 财务(19316)
- 财务管理(19259)
- 贸(18824)
- 贸易(18817)
- 企业财务(18439)
- 易(18326)
- 学(18241)
- 制(16788)
- 业经(16062)
- 农业(14478)
- 银(14296)
- 地方(14265)
- 银行(14250)
- 融(14131)
- 金融(14129)
- 行(13407)
- 和(12570)
- 机构
- 大学(298409)
- 学院(292222)
- 济(129694)
- 经济(127366)
- 管理(109753)
- 研究(106811)
- 理学(94254)
- 理学院(93159)
- 管理学(91680)
- 管理学院(91148)
- 中国(83224)
- 科学(63946)
- 京(63940)
- 财(62299)
- 所(55755)
- 农(53161)
- 研究所(50567)
- 财经(49019)
- 中心(48068)
- 经(44755)
- 业大(43692)
- 江(43076)
- 农业(42316)
- 经济学(41855)
- 北京(41117)
- 经济学院(37977)
- 院(37826)
- 财经大学(36627)
- 范(36622)
- 师范(36179)
- 基金
- 项目(191397)
- 科学(150449)
- 基金(142739)
- 研究(135291)
- 家(127098)
- 国家(125797)
- 科学基金(105701)
- 社会(87924)
- 社会科(83461)
- 社会科学(83435)
- 基金项目(74271)
- 省(70553)
- 自然(68731)
- 自然科(67106)
- 自然科学(67078)
- 自然科学基金(65975)
- 教育(62093)
- 划(61479)
- 资助(60622)
- 编号(51746)
- 部(44787)
- 重点(44029)
- 成果(43275)
- 发(40514)
- 创(39058)
- 教育部(38298)
- 国家社会(37753)
- 科研(37655)
- 创新(36701)
- 大学(36388)
- 期刊
- 济(137745)
- 经济(137745)
- 研究(89168)
- 中国(57684)
- 财(51826)
- 学报(50689)
- 农(46481)
- 科学(45555)
- 管理(39125)
- 大学(37707)
- 学学(35622)
- 农业(31325)
- 融(29288)
- 金融(29288)
- 财经(25543)
- 教育(25373)
- 经济研究(23894)
- 技术(22160)
- 经(21891)
- 业经(19048)
- 问题(18548)
- 业(18463)
- 贸(18121)
- 世界(16158)
- 国际(16151)
- 版(15086)
- 技术经济(15052)
- 统计(14785)
- 会计(13562)
- 财会(13345)
共检索到443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新华 何雅菲
笔者运用1997年~2008年中国家庭债务和家庭资产积累的时间序列数据,定量分析了家庭负债和家庭资产积累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债务和家庭资产积累存在同向的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的变动会影响家庭资产的积累。笔者提出促进家庭资产合理配置和防范中国家庭债务快速增长带来的消极后果的相关建议,旨在为决策部门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新华 何雅菲
采用1997~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文章考察了家庭债务、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债务与消费以及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是影响消费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消费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时,经济增长是引起家庭债务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政府应加快推进消费金融市场建设,合理控制全社会的家庭债务规模,使家庭债务规模的扩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居民应该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结构,加强家庭债务风险管理意识,最终实现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
家庭债务 消费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楠 孙元欣
本文尝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美国家庭的负债现状和变化轨迹、各类负债群体的财富特征、负债深度和债务用途等进行细致探索,以期发现家庭负债对家庭财富积累和投资意识等的影响方式与深度。本项研究对于揭示美国家庭负债的结构特征,深入研究家庭负债与家庭经济之间的数量化关系以及未来在我国建立科学和可行的家庭资产统计制度、准确识别我国居民家庭债务和变化趋势等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家庭负债 净资产 资产贫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庞晓鹏 庞小冬 霍鹏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与笔者收集的数据,本文采用跨地区和出生队列的变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Cohort-DID)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2008年之后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引致的大规模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适龄青年完成高中教育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使用工具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此外,本文还尝试性地探究了上述效应的作用机制: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引致的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大幅攀升,一方面增加了建筑业及相关低技能工作的机会,提升了投资教育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带来了低技能劳动力工资的提升,导致了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工资趋同、技能溢价下跌,降低了预期教育回报。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构建与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的产业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 农村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南
本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97~2011年劳动收入、净金融财富、家庭债务、住房价格与居民消费等变量的季度数据,考察了中国家庭债务等变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劳动收入与净金融财富对居民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住房价格与家庭债务的上升不利于居民消费的增长,但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应该多途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金融工具创新的步伐,鼓励农村居民合理借贷;保持对房地产的平稳调控,合理控制房价,满足中低收入家庭购房需求。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家庭债务 VECM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雨 彭嫦燕 尹志超
本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知识通过优化家庭资产组合显著促进了家庭财富积累,这表现为具有较高金融知识水平的家庭会将资产更多地配置到金融资产上,尤其是风险金融资产上;同时会降低其在非金融资产上的配置,但会提高生产经营性资产的配置。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低资产家庭财富积累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农村地区、高年龄组和低教育水平家庭财富积累的边际影响更大。此外,基于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4和2015年最新季度数据的分析发现,金融知识会显著促进家庭财富增长,这进一步证实了金融知识对财富积累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金融知识 财富积累 资产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包蓓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新民 夏诗园
本文通过使用2000—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运用VECM模型来实证检验中国家庭债务、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经济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家庭债务、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家庭债务规模的膨胀在长期内不利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但在短期,家庭债务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起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建立健全相应法规,而家庭应合理配置资产结构、增强家庭债务危机意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晟 董春晓 张金婷
促进家庭财富积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是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文章运用多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深度探讨家庭金融素养对财富积累的经济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金融素养通过改善家庭资产配置、促进谨慎融资创业、提高发展与享受型消费支出以及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显著促进财富积累,对农村家庭、低收入家庭财富积累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家庭财富 金融决策 共同富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辉 郭新华 刘子兰
构建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内生财政规则的DSGE模型,考察家庭债务对财政支出效应的影响和不同财税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是影响财政支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引入家庭债务后,长期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由-0. 183上升为-0. 121,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则由0. 343上升到0. 721;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正向冲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会挤出居民消费、私人投资和产出,后者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其长期政策效果欠佳;短期内,增加投资性支出的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减税政策所带来的产出和消费增长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出扩张效应;异质性家庭的经济行为对财政支出和减税冲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有财产性收入的借出家庭在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中获益更多,降低一次性税收则有利于增加借入家庭的消费。基于此,政府应审慎对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注重财税工具的长短期结合运用。
关键词:
家庭债务 财政支出效应 减税 异质性家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冉珍梅 刘孝斌 钟坚
本文从消费视角出发,利用1997-2017年美国、英国和中国等22个样本国家的统计数据,构建面板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政府债务和家庭债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债务能够制约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调控作用,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反,家庭债务能够强化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调控作用,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在政府债务较高的国家,当货币政策趋于紧缩时,持有家庭债务量越高,居民消费缩减量越少。进一步分析表明,传统的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调控作用在中国并不成立,在中国货币政策越紧缩居民消费反而越多,且同样受到政府债务和家庭债务的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家庭和央行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债务管理工作,灵活调整既定政策,促使债务管理活动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从而确保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新华 黄贞贞
该文采用1997-2009年家庭债务与劳动参与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单位根、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家庭债务与劳动参与率变动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家庭债务与劳动参与率变动存在非一致性关系,家庭债务每增加1个单位,会促使劳动参与率减少0.246个单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政府应该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银行应该完善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家庭应该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与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关键词:
家庭债务 劳动参与率 消费支出 非一致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高林
在我国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驱使下,在信用卡泛滥发行、住房投机愈演愈烈和一步到位消费观念不断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居民家庭收不抵支、存不抵贷现象进一步加剧,居民家庭负债率已经超过合理界限,并由点到面,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要遏制这种趋势蔓延,必须根据贷款者的收入水平和贷款用途,实行有区别的放贷政策,严厉打击炒房行为,促使住房价格合理回归,引导人们树立梯度消费观念,进行科学消费和理性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
收不抵支 家庭负债率 梯度消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文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利用经典明瑟收入方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准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测量了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我们认为,充分释放女性教育回报的异质型收益特征,有针对性地通过低收入女性的教育扩展与人力资本积累能够较好消弥组内收入差距,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远胜 王童
农地具有生产资料和家庭资产的双重特性,可从农业生产和家庭资产配置两个方面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积累。本文在理论分析农地确权通过农地增值、风险资产配置两个渠道产生的财富效应,以及通过信贷获得的中介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7年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家庭调查(CRHPS)的大样本数据,采用农地租金还原法估算农地的财产价值,运用2S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了农地确权的财富效应、财富积累机制以及信贷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地确权可以通过农地增值而直接提高农户家庭财富积累;第二,信贷获得在土地确权的财富效应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且这一效应占总效应的22.38%;第三,借助农地租金还原法重新计算家庭财富后,中介效应提高到30.04%,间接证实了农地确权的增值效应。研究印证了农地承包长期不变的政策对促进农户财富积累的基础性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家庭财富 财富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