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7)
- 2023(8973)
- 2022(7721)
- 2021(7334)
- 2020(6404)
- 2019(14992)
- 2018(14557)
- 2017(27760)
- 2016(14987)
- 2015(17518)
- 2014(17434)
- 2013(17571)
- 2012(16732)
- 2011(15298)
- 2010(15257)
- 2009(14322)
- 2008(14399)
- 2007(12859)
- 2006(11025)
- 2005(10051)
- 学科
- 济(68793)
- 经济(68718)
- 业(38598)
- 管理(38166)
- 方法(33425)
- 数学(30361)
- 数学方法(30175)
- 企(28924)
- 企业(28924)
- 中国(20883)
- 农(18902)
- 贸(16175)
- 贸易(16169)
- 财(15804)
- 易(15793)
- 学(13428)
- 农业(12394)
- 业经(12113)
- 制(12104)
- 地方(11109)
- 银(10716)
- 银行(10689)
- 融(10433)
- 金融(10431)
- 行(10303)
- 和(9867)
- 环境(9569)
- 出(8606)
- 务(8480)
- 财务(8464)
- 机构
- 大学(228048)
- 学院(223662)
- 济(103385)
- 经济(101682)
- 研究(83365)
- 管理(83360)
- 理学(71922)
- 理学院(71086)
- 管理学(70011)
- 管理学院(69597)
- 中国(63522)
- 科学(49378)
- 京(48480)
- 财(44952)
- 所(42972)
- 农(39865)
- 研究所(39399)
- 中心(37326)
- 财经(36512)
- 经济学(33892)
- 经(33395)
- 业大(32708)
- 农业(31679)
- 江(31586)
- 北京(31264)
- 经济学院(30731)
- 范(29532)
- 院(29275)
- 师范(29230)
- 财经大学(27177)
- 基金
- 项目(147777)
- 科学(116215)
- 基金(110076)
- 研究(106378)
- 家(97523)
- 国家(96397)
- 科学基金(80701)
- 社会(69939)
- 社会科(66334)
- 社会科学(66312)
- 基金项目(57469)
- 省(54140)
- 自然(50803)
- 自然科(49621)
- 自然科学(49603)
- 自然科学基金(48772)
- 教育(48444)
- 划(46926)
- 资助(45974)
- 编号(41223)
- 部(35005)
- 成果(33967)
- 重点(33835)
- 发(32186)
- 国家社会(30331)
- 创(30103)
- 教育部(29970)
- 中国(29676)
- 科研(28954)
- 课题(28439)
- 期刊
- 济(110988)
- 经济(110988)
- 研究(68515)
- 中国(41836)
- 学报(36995)
- 农(35510)
- 科学(34212)
- 财(33745)
- 管理(28788)
- 大学(27400)
- 学学(25820)
- 农业(24136)
- 经济研究(19931)
- 融(19680)
- 金融(19680)
- 教育(19494)
- 财经(18495)
- 技术(17027)
- 业经(16443)
- 经(16026)
- 问题(14981)
- 贸(14585)
- 业(14559)
- 世界(13370)
- 国际(12704)
- 技术经济(11672)
- 统计(11203)
- 版(10896)
- 商业(10849)
- 理论(10054)
共检索到332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云飞 臧旭恒
目前中国少儿消费和老年消费存在较大不均衡,少儿人口对居民消费率的作用显著大于老年人口。本文从家庭层面分析"尊老"与"爱幼"消费的差异性,并从"需求异质性"和"选择偏差"两个角度解释该差异的来源。使用中国CFPS数据,检验得出子女对家庭消费的作用显著大于老人;通过进一步对比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区域和城乡家庭的情况,发现家庭和社会的"选择偏差"是目前"尊老"与"爱幼"消费差异的重要来源,并且该差异随着家庭收入、消费环境的改善会得到缓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云飞 臧旭恒
目前中国少儿消费和老年消费存在较大不均衡,少儿人口对居民消费率的作用显著大于老年人口。本文从家庭层面分析"尊老"与"爱幼"消费的差异性,并从"需求异质性"和"选择偏差"两个角度解释该差异的来源。使用中国CFPS数据,检验得出子女对家庭消费的作用显著大于老人;通过进一步对比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区域和城乡家庭的情况,发现家庭和社会的"选择偏差"是目前"尊老"与"爱幼"消费差异的重要来源,并且该差异随着家庭收入、消费环境的改善会得到缓解。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建臣 孟大伟 刘亚娴
通货膨胀侵蚀国民财富,居民家庭理财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重点。中日两国居民家庭理财差异性巨大,我国居民家庭理财观念滞后、盲目追逐投资热点、理财产品种类总量短缺、结构畸形且收益较低、尚存理财市场监管真空、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发等因素是制约我国居民家庭理财良性循环与发展的要因,强化我国居民家庭理财监管迫在眉睫。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业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能源消费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我国31个省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收入水平和气温差异是造成东中西部地区和南北方地区家庭能源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是家庭能源消费产生时间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在制定能源发展和碳减排政策时,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措施,帮助各地区实现能源消费向高效、清洁化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志兰 韩冀东 江林
家庭规模是家庭消费支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学者们在对两者间关系的认识上并未取得一致。从家庭消费心理角度分析我国家庭人口数变动对消费意愿的影响可以发现,家庭规模与食品、旅游、高档品、奢侈品、借贷消费等方面的消费意愿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与交通通信、医疗、杂项等方面的消费意愿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对服装、居住、美容保健、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中低档产品的消费意愿并不存在显著影响。这些结论可为政府和企业提升家庭消费意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
家庭规模 消费意愿 消费支出类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一帆
文章利用2019年珠海市健康城市调查数据对居民身心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家庭收入差异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人群具有更为优秀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其获得高幸福感评价结果的前提,而心理健康对幸福感提升的影响暂不显著;高收入家庭人群则会权衡身体与心理两者带来的双重影响,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兼备才能获得高收入家庭人群在幸福感提升方面的认同。此外,经济因素对低收入家庭人群的幸福感维护更为显著,家庭成员数量、身体健康不佳等容易带来生活成本提升的因素都极有可能降低主观幸福感;而经济因素对高收入家庭人群不具显著影响。
关键词:
身心健康 主观幸福感 家庭收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云亮 冯珺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中等收入群体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旅游消费增长的趋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引发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居民家庭旅游消费的时间约束条件出发建立数理框架,并借助2011年、2013年、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3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家庭旅游消费的收入结构因素。研究发现:首先,对全样本而言,不同类别的收入增长均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产生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其次,在利用工具变量克服潜在的内生性影响后,估计结果显示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旅游消费的拉动效应大于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最后,对非农户籍人口而言,金融类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大于非金融类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对农业户籍人口而言,税后补贴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兼职收入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影响显著,基本工资收入、金融类和非金融类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所引致的政策含义在于:一方面,就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侧而言,应创造条件让更多家庭拥有财产性收入或进一步提升其财产性收入比重,并着力增加农业户籍人口的工资性收入,以激发家庭潜在旅游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就旅游业发展的供给侧而言,着力建设更为友好的旅游休闲制度环境,有针对性地优化旅游产品及服务,以市场发育本身突破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瓶颈。
[期刊] 求索
[作者]
原美林
分析家族司法职务犯罪、古代国家司法职务犯罪、现行国家司法职务犯罪不同时空区域的司法职务犯罪主体、司法职务犯罪侵害客体、司法职务犯罪行为特点等,用比较法理解家族司法和国家司法职务犯罪的内涵差异,进而探索形成差异性的原因,目的在于完善现行国家司法职务犯罪立法,为这方面的司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这将为完善司法制度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应然性理论探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侠
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数字公布以后,使用其有关数据,探索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所导致的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新旧社会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差异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把握其特点和发展的趋势,不仅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也是有实际意义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丹 胡晶
科技创新规模扩张和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两条关键途径。基于现有研究鲜有结合科技创新规模和科技创新效率开展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法,系统筛选国家科技创新规模影响因素,并结合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不同时期国家科技创新效率变化指数,以及中国与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时空差异性。研究表明,R&D投入强度、R&D研究人员、专利申请量、科技期刊文章数、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科技创新效率是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1991-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呈指数增长态势,有力提升了国家科技实力;全球10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除日本出现一定波动外,其余九国整体呈小幅递增态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邵秦,胡明霞
一概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谓之社会的细胞。它是以婚姻、血缘与收养关系为纽带,受一定的心理因素、道德观念与社会意识、经济联系等社会关系支配而形成的人口组合。家庭结构即为家庭人口组合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称之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模式。其总体模式为家庭结构类型;与数量相联的是家庭规模大小;而中心问题是家庭中人际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武超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家庭户中。现代研究发现,在分析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时,有很大一部分与其说是由个人的特征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个人所在的家庭的特征决定的。比如,个人的社会观点、消费或储蓄倾向等等无不受到自己家庭情况的影响。因此,我国家庭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应该作为基本国情内容的一部分来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并非只有抚养—赡养一种关系形式。抚养行为发生在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之间,赡养行为存在于壮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在成年子女和壮年父母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交换关系。但抚养-赡养关系不能用交换关系去解释,因为它不是严格意义上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完整的代际关系既有抚养—赡养关系,又有交换关系,两者具有并存特征。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代际关系的层次和类型也有不同。
关键词:
农村 代际关系 抚养—赡养关系 交换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郑明贵 黄珍 文唯
基于江西省城镇居民资产状况调查的微观家庭数据,本文首先定性分析了江西省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状况,其后采用改进后的Benjamin模型,定量比较了风险性金融资产、低风险性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家庭资产与江西省城镇居民消费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低风险性金融资产对消费的影响最大,风险性金融资产弱之,房产对江西省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甚微。最后针对研究结果,从注重产品创新,完善资本市场、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家庭资产 金融资产 住房资产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芳 黄莉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数调查,根据人口年龄构成将调查家庭划分为青少家庭、成人家庭、老年家庭、老成家庭、老少家庭、成少家庭、老成少家庭以及人数为6人以上的复杂家庭,从居民家庭年龄类型结构、家庭成人最高学历、家庭规模、家庭人均纯收入等级、城乡户籍等特征出发,分析居民家庭特征与消费间的关系及影响。首先利用多元统计对应分析法,发现家庭特征与家庭消费选择显著相关,居民自身所具有的家庭特征在消费时存在明显的偏好;其次,构建家庭特征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回归方程,发现影响消费支出程度最大的是人均家庭纯收入等级,而非收入。要提高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关键还是要提高收入等级,家庭规模小型化,提升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最后,利用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家庭特征影响因素在家庭消费意愿中起的作用,发现收入等级高、青少家庭、成少家庭、家庭规模小、城镇户籍特征的家庭在决策消费层次时更愿意高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