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6)
2023(17511)
2022(15058)
2021(13945)
2020(11683)
2019(26975)
2018(26443)
2017(50997)
2016(27467)
2015(30951)
2014(30997)
2013(30945)
2012(28610)
2011(25993)
2010(26423)
2009(24917)
2008(24147)
2007(21320)
2006(19018)
2005(17502)
作者
(79744)
(66258)
(65775)
(62729)
(42512)
(31603)
(29863)
(25743)
(25149)
(23744)
(22682)
(22454)
(21138)
(21137)
(20726)
(20410)
(19639)
(19069)
(19069)
(19019)
(16577)
(16245)
(15884)
(15023)
(14877)
(14701)
(14568)
(14316)
(13491)
(12865)
学科
(129319)
经济(129158)
管理(83885)
(77121)
(64699)
企业(64699)
方法(54472)
数学(47340)
数学方法(46967)
中国(33539)
(33045)
(29403)
(26553)
业经(26102)
地方(25695)
(24752)
(22615)
贸易(22594)
(21898)
(20524)
(20523)
金融(20520)
财务(20446)
财务管理(20373)
(19822)
银行(19779)
企业财务(19468)
农业(19186)
(18928)
(18839)
机构
大学(405689)
学院(400156)
(176990)
经济(173558)
管理(157042)
研究(139800)
理学(135044)
理学院(133578)
管理学(131696)
管理学院(130945)
中国(108438)
(87266)
(83982)
科学(80189)
(70159)
财经(66850)
研究所(62792)
中心(62038)
(60828)
(58851)
(58333)
北京(55769)
经济学(55560)
业大(55035)
(50406)
经济学院(49822)
财经大学(49797)
(49792)
师范(49398)
(46437)
基金
项目(263070)
科学(208129)
基金(194665)
研究(193907)
(168719)
国家(167416)
科学基金(144086)
社会(126228)
社会科(119879)
社会科学(119846)
基金项目(102278)
(98159)
自然(91525)
自然科(89340)
自然科学(89320)
自然科学基金(87796)
教育(87748)
(83034)
资助(81052)
编号(76869)
成果(63626)
(60097)
重点(58402)
(55394)
(53903)
国家社会(53161)
课题(52956)
教育部(52480)
(50975)
人文(50749)
期刊
(198715)
经济(198715)
研究(128304)
中国(80619)
(66124)
管理(59765)
学报(59207)
科学(56111)
(53150)
大学(46133)
学学(43541)
(40836)
金融(40836)
教育(37522)
农业(36038)
财经(34691)
经济研究(33038)
技术(32747)
(29688)
业经(28218)
问题(25563)
(21943)
技术经济(20666)
理论(20079)
世界(19728)
国际(19426)
(18852)
现代(17882)
统计(17637)
实践(17631)
共检索到611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军雄  
文章以B股市场双重审计制度的废除为切入点,研究了管制的放松对审计市场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投资者并未给予积极的反应,不过原先采用同一集团审计模式的公司其市场反应显著好于原先采用不同集团审计模式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政策生效之后大部分B股公司放弃双重审计,审计费用随之大幅下降,同时先前实施不同集团审计模式的公司其审计质量和信息环境出现恶化,而原先实施同一集团审计模式的公司却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越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该政策颁布时期,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此期间民营上市公司的整体价值显著增加,同时没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上市公司比有政治关联的公司表现更好。说明投资者认为该政策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且政治关联有助于民营企业进入垄断管制行业,但其价值在市场管制放松后降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跃堂  涂建明  
我国于2003年年度修订审计报告准则,它对年报中审计报告意见段的表述从“三要求”变成“二要求”,“一贯性”要求已不需单独表述。审计报告准则的要求变化与2003年度“非标”审计意见显著下降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审计报告中“一贯性”要求“柔性化”后是否产生了经济后果,文章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2002年度,2003年度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的状况没有显著变化,但审计意见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敏感性显著下降,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政策变更的重要性判断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会计政策变更不再是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由此说明审计报告标准的改变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有显著影响,产生了经济后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亚星  叶玲  杨立  
本文基于A股和H股市场信息环境的差异,以同时在A股和H股市场上市交易的公司作为交叉上市公司的样本,研究交叉上市的经济后果,考察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变化,并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信息环境变化对交叉上市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交叉上市改善了信息环境,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在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中起到积极作用。交叉上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价值,但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在交叉上市估值效应中并未产生直接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威  
本文采用截面的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管理层盈利预测精确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明确了公司基本面和预告期限因素导致的盈余不确定性因素后,本文发现分析师跟踪(私有信息替代变量)越多和公司规模(公共信息替代变量)越小的公司,管理层越会公布精确度高的盈利预测信息。管理层盈利预测是否向市场传递了新的信息?投资者对不同精确度盈利预测的市场反应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年报管理层盈利预测确实具有信息含量,并且精确度不同的盈利预测信息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斌  王杏芬  何莉  李嘉明  
除了进行强制性的中报审计外,近年来我国部分上市公司还自愿进行了中报审计。通过对深沪两市2002-2006年A股上市公司自愿中报审计的需求动机、会计信息质量及经济后果的实证检验后发现:债务代理成本越高、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越愿意自愿进行中报审计;由于审计合谋的存在,自愿审计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于未审计公司;由于无法识别自愿审计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投资者只能根据公司管理层传递的信号做出积极的市场反应。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自愿中报审计行为的规范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从而真正保障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应有权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晓东  
与发达市场经济中的公司相比,由于政府对经济运行干预较多,处于经济转轨期的中国公司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政治成本。但是,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我国尚未展开深入的探讨。政治成本是否会引发盈余管理?如果是,盈余管理是否影响到政府干预经济的决策,并产生经济后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但对于盈余管理研究至关重要,还有助于分析政府对经济干预行为的合理性。本文选择高油价时期石化行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相应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出于规避政治成本的需要,在油价飙升阶段,石化行业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减利润,但是盈余管理行为并未影响到政府经济干预措施。这也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具有一定理性。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陈冬华  梁上坤  
实证检验了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职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对高级管理人员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越为明显;上市公司股权越为制衡,高级管理人员的在职消费越高。同时发现股权制衡度高的上市公司,其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率较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国坚  吴立扬  
本文在国内较早对审计师变更后上市公司对审计师的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实证研究,并首次比较了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不同审计师变更的差异,运用1997-2001年的数据,我们发现,强制性变更公司和自愿性变更公司在变更前后的财务状况、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且,这些审计师选择行为与审计意见的回归结果也存在重大差异,相比之下,自愿性变更公司表现出更明显的“意见购买”迹象,它们通过选择一贯对客户出具非标比例较低的“温和”审计师这种较为隐蔽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目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仲兵  王攀娜  
利用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启动卖空机制的准自然实验,本文构造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得到,放松卖空管制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具体来看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缓解投资不足;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和面临市场卖空压力更大样本,放松卖空管制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得到,放松卖空管制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正向价值效应。研究发现卖空机制通过股价压力传导增加了大股东监管管理层的动机,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本文对于理解放松卖空管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具有意义,所得结论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了解和评价中国放松卖空管制的经济后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志军   王贞洁  
以2016年起分批试点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外生冲击,探究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力雇佣规模,其平均就业增长效应约为5%。机制检验发现,投资效应和产出效应是其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且不同机制对劳动力类型的影响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低、企业融资约束越低、垄断势力越强以及劳动密集度越高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就业促进作用越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够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研究揭示了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作用,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学理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庆生  
文章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延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披露延迟对内部人交易市场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内部人交易存在披露延迟;交易披露延迟时间的长短与交易方向、交易是否处于信息敏感期、公司流通股比例、交易规模有关;在信息披露延迟严重的买入样本组,内部人职务对披露延迟产生了影响。市场给予内部人卖出股票负面评价而对买入股票的反应不显著;内部人交易的市场反应不受信息披露延迟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方军雄  
随着中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肇始于2001年的针对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上市公司的强制境内境外审计(即所谓的"双重审计")自然失去了其存在的根由,由此,2007年9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废除了"双重审计"的强制规定,而这将大大节约相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成本和审计成本,消除两套标准披露可能引起的误解和歧义,进一步提高和保障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透明度,从而有助于其股东价值的提升。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初步考察该政策的可能效果。研究发现,整体上,投资者并未给予积极的反应,不过先前采用同一集团审计模式的公司其市场反应显著好于先前采用不同集团审计模式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军雄  
声誉机制是维系市场经济有序运作最为基础的机制之一。文章以审计市场作为切入点系统检验了声誉机制在中国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声誉受损之后注册会计师显著提高了其审计质量,市场也作出了恰当的反应,即审计质量改善的注册会计师其客户流失率明显较低、而审计收费明显较高。职业声誉的约束作用在中国再次得到验证,这进一步说明了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机制在新兴市场依然具有治理价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萌  刘峰  
2007年9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审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今后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的上市公司不再需要境内境外两个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出具境内境外两份审计报告。B股市场实行多年的双重审计制度正式终结。取消B股双重审计,会对B股市场的审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就将用2001-2007年B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