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6)
- 2023(11842)
- 2022(9939)
- 2021(9381)
- 2020(7816)
- 2019(18302)
- 2018(17762)
- 2017(33613)
- 2016(18379)
- 2015(21188)
- 2014(20895)
- 2013(21062)
- 2012(19980)
- 2011(18333)
- 2010(18321)
- 2009(17121)
- 2008(17184)
- 2007(15768)
- 2006(13769)
- 2005(12561)
- 学科
- 济(79904)
- 经济(79830)
- 管理(49233)
- 业(48157)
- 企(38199)
- 企业(38199)
- 方法(35658)
- 数学(31566)
- 数学方法(31278)
- 中国(24730)
- 农(22814)
- 财(18464)
- 贸(18101)
- 贸易(18092)
- 易(17694)
- 业经(16541)
- 学(16487)
- 制(15760)
- 农业(15018)
- 地方(14899)
- 银(12851)
- 银行(12807)
- 行(12305)
- 和(11946)
- 融(11877)
- 金融(11874)
- 环境(11402)
- 策(11048)
- 划(10753)
- 理论(10675)
- 机构
- 大学(273270)
- 学院(271065)
- 济(117423)
- 经济(115099)
- 研究(101997)
- 管理(98696)
- 理学(84100)
- 理学院(83073)
- 管理学(81711)
- 管理学院(81200)
- 中国(77537)
- 科学(62128)
- 京(59647)
- 所(53349)
- 财(51663)
- 农(51379)
- 研究所(48694)
- 中心(45280)
- 业大(41531)
- 财经(41010)
- 农业(40980)
- 江(40951)
- 北京(38482)
- 经(37385)
- 经济学(37098)
- 院(36464)
- 范(35602)
- 师范(35177)
- 经济学院(33427)
- 州(32217)
- 基金
- 项目(176997)
- 科学(137768)
- 基金(128287)
- 研究(127333)
- 家(114193)
- 国家(113303)
- 科学基金(93989)
- 社会(80365)
- 社会科(76134)
- 社会科学(76109)
- 省(66891)
- 基金项目(66336)
- 自然(60195)
- 自然科(58782)
- 自然科学(58753)
- 教育(58690)
- 划(58440)
- 自然科学基金(57731)
- 资助(53869)
- 编号(50899)
- 成果(42370)
- 重点(41199)
- 部(40328)
- 发(39778)
- 课题(36516)
- 创(36490)
- 科研(34280)
- 创新(34240)
- 教育部(33955)
- 国家社会(33869)
- 期刊
- 济(130806)
- 经济(130806)
- 研究(82134)
- 中国(56454)
- 农(47477)
- 学报(47143)
- 科学(42562)
- 财(39548)
- 管理(36809)
- 大学(34834)
- 学学(32752)
- 农业(32370)
- 教育(29399)
- 融(24958)
- 金融(24958)
- 技术(23169)
- 经济研究(21994)
- 财经(20901)
- 业经(20031)
- 业(18438)
- 经(18159)
- 问题(17639)
- 贸(17096)
- 国际(15207)
- 世界(14661)
- 技术经济(13928)
- 版(13741)
- 图书(12410)
- 统计(12337)
- 理论(11951)
共检索到414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福全 刘宗巍 郝瀚 赵世佳 张晓艳 李骏
本文基于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项目汽车领域的相关研究,系统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中"汽车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研究情况,结合汽车强国模型的十大核心指标,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汽车产业未来30年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重点理清了汽车强国的总体思想、战略目标以及实施路径与相应的技术路线,以期为中国建设汽车强国提供明确的战略指引。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发展战略 实施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晓红 杜俊容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及危害,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视角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和实现路径作了一定的探讨,以期为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创新模式的选择有所启示。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技术创新动力 技术创新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宇飞
通过对北京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国际化历程的总结发现,我国汽车企业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等,形成本土企业的自主产品和技术,然后再开始国际化经营。"引进来"战略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品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总体而言,我国汽车行业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强,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汽车企业的海外经营提供便利和支持。我国汽车企业应创新制度和管理,建立能支持业务全球化发展的组织、文化和经营理念;立足全球,建设协同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
关键词:
“引进来”战略 企业国际化 汽车行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宇飞
通过对北京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国际化历程的总结发现,我国汽车企业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等,形成本土企业的自主产品和技术,然后再开始国际化经营。"引进来"战略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产品、技术、品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总体而言,我国汽车行业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强,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汽车企业的海外经营提供便利和支持。我国汽车企业应创新制度和管理,建立能支持业务全球化发展的组织、文化和经营理念;立足全球,建设协同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创新商业模式,支撑全球化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
“引进来”战略 企业国际化 汽车行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宗巍 陈铭 赵福全
汽车共享提倡"轻拥有,重使用"的理念,即通过提高汽车利用率,以相对较少的汽车保有量满足个人的自由移动需求。一些带有"汽车共享"性质的现有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汽车利用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局限。本文结合车辆网联化日益显著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全天候汽车共享模式,预计该模式将为个人和社会资源节省带来巨大效益,并对该模式的实施进行了分阶段探讨。本文认为,全天候汽车共享模式的推广取决于网联化等技术的支撑和市场的培育,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将推动技术和市场加快走向成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伟 姜志远
随着我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亚国家成为我国汽车企业扩大出口贸易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中亚国家的份额较小,车型也较少,尚未形成品牌优势。而中亚各国经济逐渐加速,市场需求空间不断上升,为我国汽车出口创造了契机,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促进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可以从基础产品设计和研发制造、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出口联盟和规范竞争秩序、扩大融资来源等方面推动汽车产业"西进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汽车产业 出口 中亚国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琪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日本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举措,分析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现路径。借鉴日本汽车企业的经验,采取相关的措施,如加强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形成汽车产业联盟、加强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引导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文章也进一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分析来实现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政府要给予自主创新的企业财税优惠、鼓励和引导汽车消费和加强官产学研的合作创新;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技术联盟和攻克关键技术,完善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和建立汽车产业集群、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产业集群 技术联盟 合作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童泽望 赵光辉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的一项新国策。我国存在宏观管理调控不到位、用人主体机制不灵活、市场配置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明确战略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树立正确观念,确定基本原则,建立新的战略体系:政府要把解决结构性、机制性矛盾作为主攻方向,强化人才强国战略的宏观调控能力;用人主体要充分落实自主权,发挥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市场要完善、开放、灵活,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市场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娟
创新汽车零部件成本分析法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提高汽车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为例,分析汽车零部件技术成本分析法的内涵及构建策划,在此基础上探讨创新汽车零部件技术成本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方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鋆 晓芬
本研究的核心即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1991~2010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弹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从供求理论看收入水平与汽车产业供给是推动私人汽车增多的根本原因;(2)人口的规模效应一直是所有因素中对保有量推动作用最强的;(3)住房消费的挤出效应、收入分配不均以及就业改善在不同收入阶层中的不对等是限制私人汽车消费的主要原因;(4)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经济危机的爆发、政策制度环境的改变促使各相关因素弹性值的变化路径发生根本转折,2002年起所有因素的弹性值都步入稳定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志龙 李春荣 蒋倩 王浩 刘林 朱力 朱守拓
本文通过理论的梳理构建了一个后入者进入方式—资源弱势克服方式—后发优势实现途径三要素理论框架来探讨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的经营战略,并通过对5家华系汽车企业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弱势后入者竞争行为的研究推论。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弱势后入者的华系汽车:(1)更可能选择行业先入者放弃或不愿开发的细分市场进入汽车行业,并选择基于低成本的高性价比竞争定位;(2)更可能采用整合内外部资源的方式克服资源弱势;(3)不仅通过跟随与模仿策略从先入者那里吸取经验教训,还通过创新策略实现其后发优势,包括在最初生存阶段的非产品创新和整合运营模式创新,以及在发展阶段的产品创新、顾客价值创新和品牌创新。
关键词:
华系汽车 弱势后入者 经营战略 后发优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福全 刘宗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作为汽车及相关领域先进技术集成应用的重要载体,以网联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代表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产业升级方向的战略制高点。本文对智能汽车的内涵进行了解析,对中国发展智能汽车的战略价值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阐释,并对中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客观分析。本文重点强调了发展智能汽车是不亚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战略机遇,同时又是一项涉及广泛、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跨行业、跨领域进行多方协作。国家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发展智能汽车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和有效引导。
关键词:
智能汽车 战略价值 优劣势分析 中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薇薇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困局,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开展自主研发的汽车企业期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实现"弯道超车",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根本之道,并在核心专利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努力将其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为同行业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现状,提出成功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竞争战略,掌握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争取商业利润的最大化。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专利 专利标准化 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福全 刘宗巍 郝瀚 赵世佳
汽车四基是工业四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突破领域,也是当前中国建设汽车强国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工程院"工业强基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展开相关研究,系统阐述了汽车四基的内涵及其对整个制造业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中国与主要汽车强国在四基发展方面的差距和原因,最终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强基战略的总体思路和发展路线,特别是针对汽车强基工程的有效推行,系统地给出了若干具体实施建议,以期助力汽车四基水平的加速提升,为汽车强国乃至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 牟仁艳 汪秀婷 汤俊
汽车产业是反映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性产业之一。我国属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后起国家,起步晚,基础弱,但发展速度迅猛,2004年汽车销量突破500万辆,居世界第四位。然而繁荣的市场背后却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作为国家支柱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