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3.254.10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2)
2023(15094)
2022(12695)
2021(11720)
2020(9912)
2019(22419)
2018(22077)
2017(41199)
2016(21848)
2015(24595)
2014(24033)
2013(23699)
2012(21733)
2011(20065)
2010(20529)
2009(19272)
2008(18646)
2007(16613)
2006(14902)
2005(13603)
作者
(64336)
(53828)
(53697)
(51048)
(34207)
(25585)
(23982)
(20896)
(20352)
(19200)
(18695)
(17940)
(17336)
(17328)
(16810)
(16582)
(16113)
(15605)
(15335)
(15112)
(13636)
(13178)
(13154)
(12267)
(12253)
(12069)
(11649)
(11647)
(11045)
(10610)
学科
(109189)
经济(109108)
管理(64167)
(54835)
(44759)
企业(44759)
方法(42947)
数学(38211)
数学方法(37561)
中国(28261)
(23978)
地方(22282)
(21451)
业经(20203)
环境(19488)
(19488)
贸易(19473)
(19300)
(18970)
技术(17332)
(16250)
农业(16102)
理论(15256)
(14818)
(14486)
地方经济(14467)
(13979)
金融(13977)
(13657)
银行(13624)
机构
大学(316408)
学院(316397)
(141275)
经济(138588)
管理(118155)
研究(116513)
理学(100710)
理学院(99601)
管理学(97506)
管理学院(96931)
中国(88310)
科学(70221)
(68672)
(60282)
(59923)
研究所(54431)
中心(51406)
(51129)
财经(47885)
(47013)
业大(45330)
经济学(44798)
北京(44356)
(43610)
(42263)
(40561)
师范(40177)
农业(39965)
经济学院(39939)
(37406)
基金
项目(210178)
科学(164777)
基金(152683)
研究(151485)
(135248)
国家(134301)
科学基金(113577)
社会(97507)
社会科(92671)
社会科学(92644)
(80534)
基金项目(78306)
自然(72696)
自然科(70965)
自然科学(70943)
自然科学基金(69627)
教育(69462)
(68275)
资助(64781)
编号(58961)
重点(48282)
成果(47348)
(46739)
(46611)
(43536)
课题(42397)
国家社会(41860)
创新(40992)
科研(40069)
教育部(39714)
期刊
(160513)
经济(160513)
研究(95756)
中国(68141)
学报(50266)
科学(47795)
管理(47162)
(46559)
(45631)
大学(37885)
学学(35530)
教育(34043)
农业(32426)
技术(31569)
经济研究(27690)
(26169)
金融(26169)
财经(24312)
业经(22635)
(21239)
问题(19853)
(19155)
统计(18695)
技术经济(18692)
(18447)
国际(16876)
(16815)
世界(16675)
资源(15595)
科技(15345)
共检索到48914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可挺,徐嵩龄,贺菊煌  
中国人均GHG排放量在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前,增排将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时,通过CDM项目合作,使增排量减少,这将既有利于发达国家降低成本减排,又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本文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能源结构改善”以及“环境标准和法规的强化”作为要素,构造中国的CDM方案,并利用CGE模型测算这些要素改进时可能产生的CO2减排资源。本文还比较了不同方案的减排效率,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减排量影响的性态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家鹏  
利用能源CO2排放系数和1985~2012年农业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状况,然后使用HOlt-Winter无季节性模型对我国"十三五"农业能源消耗、CO2排放趋势进行预测,并探讨农业减排路径,得到以下结论:1985~2012年,我国农业能源消费量波动中持续增长,CO2排放系数高的能源在农业耗能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CO2排放量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单位农业产值CO2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但未能实现碳绝对减排。"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升,单位农业产值CO2排放强度继续下降。但能源消费量、CO2排放量仍会持续上升,农业仍不能实现但趋向于碳绝对减排。为实现我国农业节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霞  宁满秀  
采用双向分量回归法探讨1985—2009年中国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在模型中引入共同边界技术效率比,以解决一般固定效应模型无法捕捉不随时间变动的因素对两者间内在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人均GDP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弹性系数越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逐渐平缓,低、中收入地区的EKC不呈倒U型,高收入地区的EKC呈不明显的倒U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采用非参数APLM研究我国贸易开放度与人均CO2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贸易开放度的加大,人均CO2排放也随之增加,即贸易开放对人均CO2排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研究结果支持"污染天堂假说"(PHH)在我国的适用性。此外,还发现能源强度是我国人均C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之间并不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而是正相关关系,FDI对人均CO2排放的实际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预测  [作者] 何建坤  韦志洪  张阿玲  吴宗鑫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迅速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之一。能源消费的CO_2排放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而能源又是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因此,研究未来能源消费的CO_2排放趋势以及减缓CO_2排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未来减缓CO_2排放的成本及效果进行评价,对于我国制定能源、环境、经济相协调的发展战略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于渤  叶元煦  
温室效应是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组织制订CO_2减排目标。目前,中国的CO_2排放量居世界第2位,1995年占世界13.2%,而且,增长速度快,减少中国CO_2排放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应用模型对中国2010年CO_2的排放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中国CO_2排放和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在2010年实现CO_2的减排是不可能的,所能采取的唯一措施就是降低CO_2排放的增长速度。并提出了相应的能源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军杰  陈震  尤建新  
本文结合STIRPAT扩展模型,依据一次能源消耗数据测算了1990—200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碳排放量,并对潜在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能源强度、人口增长率、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而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碳排放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特征。同时,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存的现象。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这种现象是系统过程的作用结果。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在空间上存在耦合现象。这意味着,在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叶震  
本文从最终消费的角度来计量CO2排放,其中包括最终消费导致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本文把单位最终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称为完全CO2排放系数。计算完全CO2排放系数的传统方法是使用单位产品的直接CO2排放系数乘以里昂惕夫逆矩阵。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包括:一要确保矩阵可逆且逆矩阵系数非负;二缺乏统计属性,无法进行参数检验和区间估计。所以,本文利用随机投入产出模型,采用产出表和使用表的数据代替对称的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得到了我国2007年产品部门的完全CO2排放系数的无偏估计,并得到排放系数的置信区间。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的系数进行了比较,传统方法计算的系数存在较小的高估。接着,文章又利用随机投入产出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芊  魏文轩  
文章基于松弛变量的非径向DEA模型(SBM—DEA模型)测算了经济增长约束下的中国省际环境效率和各省的CO2减排潜力。经过测算,我们发现江苏省的环境效率最高,而大多数省份的环境效率过低,与江苏省相比,其效率值普遍在0.4以下,这说明中国各省的CO2减排潜力巨大,大多数省份可以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将CO2排放降低280万吨以上,而上海市更是可以降低接近3600万吨,这也为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提供了较大空间,说明即使在目前的增长模式下,地方政府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在不影响增长速度的前提下,降低非合意产出的数量,从而顺利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钢  董敏杰  沈可挺  
本文构建了一个纳入环境管制成本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估了提升环境管制强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提升环境管制强度,使工业废弃物排放完全达到现行法律标准,将会使经济增长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使制造业部门就业量下降约1.8%,并使出口量减少约1.7%。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虽然提升环境管制强度对各地区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甚至方向均存在较为显著差异。从短期来看,无论以绝对量还是相对量衡量,提升环境管制强度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更大;从长期来看,虽然以绝对量衡量,东部地区所受的影响较大,但以相对量衡量,中西部地区所受的影响则更大。本文认为,在当前实施强化环境管制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陶长琪  宋兴达  
本文利用我国1971-2008年的样本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对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费、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平方和外贸依存度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系。ARDL估计结果表明,人均能源消费量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解释力度最大,其次是人均国民总收入和对外贸易,并且推导出了一个持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模型,同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洁  牛文军  
文章基于中国196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CO2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O2减排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和CO2排放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以及电力消费与CO2排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只存在从经济增长到CO2排放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红强  王礼茂  
科学地评估中国发展非粮燃料乙醇减排CO2的潜力对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和燃料乙醇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提出了基于占地属性的燃料乙醇原料划分方法,并指出低质宜耕边际性土地与农作物副产品资源可作为占地型原料的种植空间和非占地型原料的来源。随后,构建了燃料乙醇替代的CO2减排潜力的评估模型,并对2015年和2030年中国发展非粮乙醇的减排潜力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2015和2030年我国非粮燃料乙醇可产生1 094.7×104t和4 902.7×104t的CO2减排潜力,且形成以非占地型原料乙醇为主的减排结构。从减排潜力空间分布上看,我国在2015年和2030年将分别呈现出以微度、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亚东  张永红  丁涛  蔡靖雍  
近年来,中国CO2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有效地抑制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研究中国CO2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计算了中国1980-2010年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的CO2排放量,基于Kaya恒等式基本原理,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法分析研究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的CO2排放特征,探讨影响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CO2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经济的规模效应是影响中国产业部门CO2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和能源消费强度,CO2的减排效果远远高于降低第一、三产业,结构因素的减排效果要高于效率因素;民生部门的CO2排放量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因素(富裕度)是民生部门CO...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新  罗东坤  
针对CO2驱油技术与常规采油技术的区别,在分析项目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CO2驱油项目投资、成本和产出等参数及其预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经济评价模型。实例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性强、结果准确、可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保障项目投资有效性等优点。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