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2)
2023(11165)
2022(9344)
2021(8779)
2020(7181)
2019(16380)
2018(16167)
2017(30639)
2016(16839)
2015(19237)
2014(19469)
2013(19144)
2012(18307)
2011(17024)
2010(17283)
2009(16427)
2008(16087)
2007(14598)
2006(13573)
2005(12676)
作者
(49209)
(41000)
(40815)
(39257)
(26479)
(19366)
(18410)
(16009)
(15757)
(14824)
(14271)
(13535)
(13437)
(13382)
(13291)
(12695)
(12302)
(11858)
(11727)
(11454)
(10728)
(10072)
(9999)
(9571)
(9283)
(9175)
(8996)
(8804)
(8345)
(8249)
学科
(88621)
经济(88526)
管理(47455)
(40734)
(31542)
企业(31542)
方法(28905)
中国(25825)
数学(25735)
数学方法(25426)
(21324)
地方(20717)
(19052)
(17436)
(16569)
(16524)
贸易(16514)
业经(16147)
(16072)
(14520)
银行(14500)
(14083)
地方经济(13762)
(13759)
金融(13752)
农业(13489)
(13037)
(13016)
环境(12313)
(10956)
机构
大学(248934)
学院(248790)
(120170)
经济(117840)
研究(96586)
管理(89381)
中国(76776)
理学(74435)
理学院(73595)
管理学(72484)
管理学院(72013)
(56178)
(53745)
科学(53088)
(49544)
研究所(44125)
财经(42872)
中心(42743)
(38969)
(38906)
经济学(38776)
(38712)
北京(35354)
经济学院(34527)
(34118)
(32864)
师范(32597)
财经大学(31293)
业大(30804)
(30422)
基金
项目(150775)
科学(119148)
研究(114449)
基金(110221)
(95355)
国家(94599)
科学基金(79746)
社会(75125)
社会科(71231)
社会科学(71220)
(55964)
基金项目(55345)
教育(52095)
(47730)
自然(47460)
资助(47394)
自然科(46361)
自然科学(46346)
自然科学基金(45530)
编号(45293)
成果(39425)
(35159)
(34394)
重点(34340)
课题(33339)
国家社会(32144)
中国(30670)
教育部(30456)
(30139)
(30094)
期刊
(145824)
经济(145824)
研究(87788)
中国(54747)
(42581)
(36846)
管理(36302)
学报(34219)
科学(33238)
(30362)
金融(30362)
教育(27310)
大学(26519)
学学(24845)
经济研究(24837)
农业(24632)
财经(23035)
技术(21895)
业经(20456)
(20161)
问题(19286)
(17960)
国际(16536)
世界(15972)
技术经济(13667)
统计(13128)
(12894)
经济问题(11943)
(11106)
(11050)
共检索到410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欣  宋立义  梁志杰  
近年来"账期"问题成为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不同组数据实证分析了实体经济的账期规模、账期延长的状况以及账期对实体经济利润侵蚀程度等问题,并得出在"账期"问题上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严重、制造业行业比其他行业严重的结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账期"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危害,提出加大民营企业、制造业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等措施解决"账期"问题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欣  宋立义  梁志杰  
近年来"账期"问题成为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不同组数据实证分析了实体经济的账期规模、账期延长的状况以及账期对实体经济利润侵蚀程度等问题,并得出在"账期"问题上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严重、制造业行业比其他行业严重的结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账期"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危害,提出加大民营企业、制造业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等措施解决"账期"问题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航燕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当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实体经济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成本高企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为缓解实体经济困难,各级政府出台了诸多降低成本的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尽管通过政府治理,企业税费负担过高有所缓解,但是实际上企业仍存在税费难以实质性下降、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降幅不如预期、缺乏配套措施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加大清费减税力度、加快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及推动现有涉企优惠政策的督查落地等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强  
中国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空转""监管套利"和"关联套利"等脱实向虚现象。本文在调研了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相关底层数据、汇总数据以及金融机构客户数据的基础上,分析金融市场中资金空转、监管套利、关联套利等金融疏远实体经济的典型模式,揭示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最后,从加强金融工作者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督促金融机构履行职责、推进金融的改革创新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金融应该如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进  
振兴实体经济是中国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依靠创新驱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高新区拥有的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和创新成果等优势使其成为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应发挥好高新区的创新资源优势,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建立健全实体经济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探索"互联网+产业"的实体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赖文燕  
虚拟经济产生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为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目前存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协调现象,虚拟经济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会产生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要采取建立合理的实体经济结构、适度发展虚拟经济、防范泡沫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力度、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开放等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杨茜  陈颖  余军  何孝星  
针对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问题凸现,本文就其表现、后果、原因及治理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析。本文认为,我国金融与经济的问题已影响到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政府应尽快采取措施促成金融与实体经济形成良好的伴生关系。为此,本文建议当前我国应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并提升经济的直接融资份额,等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小和  邹江  汪办兴  
实体经济是我国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原动力,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金融机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对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直接支持作用;同时还通过完善货币政策传导和深化金融市场功能,对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间接支持作用。票据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及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货币政策调整中票据业务发展波动性明显削弱了票据业务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票据承兑业务和贴现业务发展的非均衡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不利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中小企业票据业务发展相对不足;商业承兑汇票发展严重滞后妨碍了票据融资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发挥。本文认为,应从完善票据业务加快发展的法规政策框架、加快推进全国性票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岑丽君  黄新克  
本文利用1979-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和HP滤波的GDP与信贷数据,运用相关系数、共同周期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了中国金融周期和实体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周期和实体经济周期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和协同关系,短期内GDP周期波动是信贷周期的格兰杰原因,而在长期信贷周期波动是实体经济周期的格兰杰原因,信贷规模变化有助于预测未来实际产出波动。因此,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设计需要重视金融要素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匡国建  
本文分析了近年我国经济周期、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开放和经济秩序的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指出实体经济的变化是导致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改善环境和增强货币政策的适应性两个方面来提高货币政策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存  杨大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证明影子银行体系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有较大冲击。我国影子银行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鉴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是在我国特殊的金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复杂的,既有拓宽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优化实体经济的投资结构、将闲置资金转为储蓄和增强资金流动性的积极影响,也有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引起实体经济空心化和加剧实体经济风险积聚的消极影响。应从控制影子银行规模、规范影子银行内部业务、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健全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等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陆岷峰  王婷婷  
当前,金融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脱实向虚"倾象,而利率市场化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着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准确把握利率市场化情况下金融企业运行的新特征,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变实体经济由利率市场化的被动影响为应对利率市场化负面影响对策的主动作为,从而有效地缓冲利率市场化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保持实体经济在新的金融环境下更好、更快的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存  杨大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证明影子银行体系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有较大冲击。我国影子银行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鉴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是在我国特殊的金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复杂的,既有拓宽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优化实体经济的投资结构、将闲置资金转为储蓄和增强资金流动性的积极影响,也有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引起实体经济空心化和加剧实体经济风险积聚的消极影响。应从控制影子银行规模、规范影子银行内部业务、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健全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以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路径并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刚   常浩然   周一  
<正>民营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对内开放的试验田,是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试点九年来,民营银行规模利润稳步增长,经营相对稳健。特别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业务,不断发掘市场中尚未被满足的金融需求,积极利用金融科技解决小微金融服务中的痛点和难点,初步探索出一些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业务模式,部分银行已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鸿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次贷危机,而深层次原因是超前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金融监管缺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美国金融危机通过影响中国的出口、投资和消费,传导到我国的实体经济,但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总体影响程度有限。短期内我国应采取措施促进出口,长期内则应扩大内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