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0)
- 2023(14251)
- 2022(12382)
- 2021(11887)
- 2020(9805)
- 2019(22797)
- 2018(22498)
- 2017(43819)
- 2016(23704)
- 2015(26696)
- 2014(26544)
- 2013(26286)
- 2012(24438)
- 2011(22169)
- 2010(21927)
- 2009(20081)
- 2008(19761)
- 2007(16979)
- 2006(14913)
- 2005(13249)
- 学科
- 济(95853)
- 经济(95750)
- 管理(69827)
- 业(65591)
- 企(54280)
- 企业(54280)
- 方法(44485)
- 数学(39303)
- 数学方法(38863)
- 中国(27652)
- 财(26471)
- 农(25459)
- 贸(20853)
- 贸易(20842)
- 易(20372)
- 业经(20312)
- 学(18730)
- 制(18259)
- 地方(17309)
- 务(16794)
- 财务(16727)
- 财务管理(16698)
- 农业(16621)
- 企业财务(15840)
- 银(15776)
- 银行(15742)
- 策(15083)
- 行(15017)
- 环境(14924)
- 和(14611)
- 机构
- 大学(335783)
- 学院(333079)
- 济(142562)
- 经济(139729)
- 管理(134123)
- 理学(116109)
- 研究(115491)
- 理学院(114885)
- 管理学(113143)
- 管理学院(112553)
- 中国(89044)
- 京(71588)
- 科学(68086)
- 财(65435)
- 所(57297)
- 财经(52429)
- 研究所(52157)
- 中心(51751)
- 农(49558)
- 经(47956)
- 江(46475)
- 业大(46427)
- 北京(46036)
- 经济学(43657)
- 范(43096)
- 师范(42772)
- 院(41747)
- 经济学院(39465)
- 财经大学(39224)
- 农业(38734)
- 基金
- 项目(226354)
- 科学(179375)
- 研究(167851)
- 基金(166854)
- 家(144566)
- 国家(143399)
- 科学基金(123604)
- 社会(107142)
- 社会科(101700)
- 社会科学(101678)
- 基金项目(87793)
- 省(84683)
- 自然(79596)
- 自然科(77771)
- 自然科学(77756)
- 教育(76558)
- 自然科学基金(76375)
- 划(72231)
- 资助(69848)
- 编号(67677)
- 成果(55580)
- 部(51775)
- 重点(50244)
- 发(47816)
- 创(46660)
- 课题(46311)
- 教育部(44839)
- 国家社会(44441)
- 创新(43529)
- 人文(43366)
- 期刊
- 济(151887)
- 经济(151887)
- 研究(104021)
- 中国(60738)
- 管理(49083)
- 财(48823)
- 学报(48785)
- 科学(46496)
- 农(44710)
- 大学(37467)
- 学学(35154)
- 教育(34764)
- 融(33395)
- 金融(33395)
- 农业(31610)
- 技术(27438)
- 经济研究(25726)
- 财经(25591)
- 业经(23229)
- 经(21872)
- 问题(19722)
- 贸(17967)
- 业(16750)
- 图书(16684)
- 理论(16635)
- 技术经济(16075)
- 国际(15835)
- 世界(15631)
- 现代(15006)
- 科技(14990)
共检索到491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方方 谷建伟
定向调控货币政策旨在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下滑和结构失衡问题。基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特点系统分析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对不同定向目标的影响效应,可以为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定向调控 货币政策 结构失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炜 景维民 姜旭男
2018年以来为了加快经济逆周期调节,央行6次定向降准并实施一系列MLF、TMLF、SLF、CBS等定向货币工具,大量资金涌入银行间。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真的将资金传导进入实体经济内部了吗?定向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如何?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构建含有金融摩擦的BGG-DSGE模型,引入借贷成本与借贷收益两种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单一数量型货币规则调控很难达到有效经济目标。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构建货币政策混合规则模型,通过校准与贝叶斯方法估计利率规则、数量规则与混合规则三个模型参数,通过模拟发现,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不可一蹴而就,混合规则更加适合中国当前经济环境。因此,在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较低的情况下,不妨加大价格型货币政策调节力度,在未来货币政策选择上通过结构性混合规则,加快经济逆周期调节步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理 刘艺 何梦泽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以量化宽松为代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积极影响,但资本的逐利性也造成虚拟经济泡沫严重、实体经济供血不足的结构性失衡难题。在此背景下,市场与投资者期盼有关部门推出针对性更强、定向调控效果更为明显的货币政策。本文比较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定向调控类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理 潘莹 张方舟
本文研究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定向降准对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产出、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定向降准对不同产业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该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产出、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与此同时也对其他产业产生了溢出效应。为了加强定向降准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定向调控功能,需要建立农业贷款动态考核机制,放宽对农业贷款的抵押担保要求,加大对支农贷款的优惠力度,降低对农业贷款的资本约束要求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理 潘莹 张方舟
本文研究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定向降准对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产出、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定向降准对不同产业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该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产出、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与此同时也对其他产业产生了溢出效应。为了加强定向降准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定向调控功能,需要建立农业贷款动态考核机制,放宽对农业贷款的抵押担保要求,加大对支农贷款的优惠力度,降低对农业贷款的资本约束要求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国海
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力有限,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远大于股票价格,且数量型工具比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好。短期内,利率和汇率调节会引起资产价格的不稳定波动,只有经过一定的时滞,才能在中长期对资产价格产生比较稳定的影响。因此,当前货币当局可以运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进行短期调控,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看,应当进一步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并综合运用基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强化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调控效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冼海钧
货币政策定向调控实践与成效货币政策定向调控,是指在维持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细化调控区间,针对具体地域、具体行业制定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4年以来,央行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对小微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倾斜,一定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总的来看,央行的定向调控措施有四大特征:一是注重结构引导,二是注重政策组合,三是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仁洁
现阶段我国经济放缓,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尤为突出。若采取传统全面调控货币政策的"一刀切"模式,只会加剧当前各种矛盾。2014年两次"定向降准"揭开了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序幕。当前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在有效性、精准性上还存在实施困难,但这掩盖不了定向调控政策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定向精准微调优势。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应注重与其他政策、手段配合使用,立足金融创新,瞄准"靶点"精准发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调控手段 宏观调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冼海钧
货币政策定向调控实践与成效货币政策定向调控,是指在维持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细化调控区间,针对具体地域、具体行业制定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4年以来,央行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对小微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倾斜,一定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总的来看,央行的定向调控措施有四大特征:一是注重结构引导,二是注重政策组合,三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明轩 刘洋洋 林朝颖
小微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帮助其缓解融资难问题,具有“精准滴灌”功效的定向调控货币政策逐渐成为货币当局调控经济结构的重要工具。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和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精准滴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定向降准相比于支小再贷款更能精准调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倾向,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水平;定向降准的信贷促进作用对于抵押能力强、盈利性高的小微企业效果更加明显;定向降准政策的实施对小微企业业绩产生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支小再贷款的政策效应不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适度的基础上,继续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同时优化支小再贷款政策的作用机制,创新推出更具市场化、直达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胜杰 宋吟秋 张鸿雁
本文构建了包含四个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中国混合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和对股市财富效应的影响。本文创新点是考虑了更加贴近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混合型货币政策,并在DSGE模型中纳入股票市场,从家庭需求端出发研究了混合型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价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并采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估计。研究发现,在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下,技术进步能够提高总产出和改善货币流动性,还能够提升股价和消费水平,实现帕累托改进;混合型货币政策短期内能够提高总产出、通货膨胀、股价和消费;股市财富效应与持有股票的家庭的消费水平高度相关,股价上升时家庭会增加当期消费以提升家庭存续期间的总效用,反之亦然。最后,本文提出了将股市纳入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转型,发挥股市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和支撑实体经济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创 夏冰
文章采用反冲模型估计出中国1978年第1季度到2013年第4季度之间三次产业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以此考察中国三次产业的经济波动特征,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对三次产业经济波动调控效应的有效性与非对称性。分析表明:中国三次产业波动之间存在非同步的现象,第二产业波动是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主导。1996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效应明显增强,对第二、三产业波动起到了很好的反周期调控效果,并且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要明显优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成 李一帆 刘子扣 韩笑
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目标的角度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内涵和功能,基于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的视角阐释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逻辑,分析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的改进机制,并运用月度数据构建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类检验具体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信贷、投资和经济产出的调控效应,研究发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传统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拓展货币政策调控的边际效应与有效性边界,具备"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功能,兼具"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调控特征;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引导市场利率下降,其中中期工具相较短期工具引导利率下降的效果更优;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短期有效刺激信贷、投资和经济产出,但是欠缺长期影响能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梁环忠
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放松管理与金融创新,提高了股票、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比重,导致了大量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不断涌现;资本市场不断扩张,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全球化进度加快,又使我国经济的国际依存度增强,所有这些变化,都使货币流向和流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飞鸣
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而言,原有货币政策操作范式存在较为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而在对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征收法定准备金的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下,通过对不同地区发放的贷款中央银行分别征收不同的贷款准备金率,就具有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功效,纾解甚至消除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并且,在存款准备金政策软化的国际背景下,这种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可以重塑准备金政策,强化货币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贷款准备金 新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