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1)
- 2023(8906)
- 2022(7280)
- 2021(7121)
- 2020(5729)
- 2019(13294)
- 2018(12720)
- 2017(24642)
- 2016(13292)
- 2015(14827)
- 2014(14572)
- 2013(14375)
- 2012(13859)
- 2011(12743)
- 2010(13004)
- 2009(12090)
- 2008(12013)
- 2007(10626)
- 2006(9592)
- 2005(8989)
- 学科
- 济(59965)
- 经济(59913)
- 管理(35510)
- 业(33738)
- 企(26071)
- 企业(26071)
- 方法(24276)
- 数学(21858)
- 数学方法(21637)
- 中国(20577)
- 农(16839)
- 贸(14878)
- 贸易(14871)
- 易(14617)
- 财(14606)
- 制(13014)
- 业经(11344)
- 学(11098)
- 策(11013)
- 银(10946)
- 银行(10922)
- 行(10650)
- 农业(10524)
- 地方(10272)
- 融(10163)
- 金融(10163)
- 体(8911)
- 及其(8769)
- 环境(8401)
- 出(8318)
- 机构
- 大学(194067)
- 学院(192088)
- 济(93965)
- 经济(92399)
- 研究(75724)
- 管理(70938)
- 理学(60296)
- 理学院(59594)
- 中国(59529)
- 管理学(58797)
- 管理学院(58412)
- 财(42512)
- 京(41969)
- 科学(41281)
- 所(37902)
- 研究所(34215)
- 财经(33311)
- 中心(33029)
- 经济学(30815)
- 经(30628)
- 农(29010)
- 江(27730)
- 经济学院(27681)
- 北京(27547)
- 院(27351)
- 范(25769)
- 师范(25566)
- 财经大学(24842)
- 业大(23776)
- 农业(22594)
- 基金
- 项目(123008)
- 科学(98946)
- 基金(92997)
- 研究(92333)
- 家(80939)
- 国家(80328)
- 科学基金(68413)
- 社会(61986)
- 社会科(58940)
- 社会科学(58931)
- 基金项目(46725)
- 省(43112)
- 教育(42056)
- 自然(41628)
- 自然科(40681)
- 自然科学(40672)
- 自然科学基金(40036)
- 资助(39514)
- 划(38003)
- 编号(35314)
- 成果(30511)
- 部(29656)
- 重点(28160)
- 发(27357)
- 国家社会(27122)
- 中国(26698)
- 教育部(25832)
- 课题(25443)
- 创(24865)
- 性(24240)
共检索到302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倪红福 冀承 杨耀武
利用GDP支出法需求结构和世界典型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宏观需求结构的演变历程和逻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改善宏观需求结构的相关政策含义。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需求结构大致经历了从消费主导型向投资和进出口快速增长型,再到消费和投资协同驱动型的演变阶段,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需求动力差异明显。从宏观需求的三次产业和细分行业结构来看,中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结构在不断改善,高附加值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行业占比显著提升,服务消费、服务投资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短期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宏观需求结构仍将是消费和投资协同驱动型,投资率的提升幅度可能会超过消费率,净出口率会有所下降;从长期来看,消费率将会继续上升,投资率会有所下降,净出口率可能变化不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光
本文对UC模型、B-N分解和HP滤波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中国GDP的数据特征设定UC模型结构,使用1992~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实际GDP的趋势成分和循环成分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2000年到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随机冲击对中国经济长期趋势的正向推动不断加大,自然灾害对长期趋势的影响有限,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严重;经济波动的正负交替频繁且周期性特征不明显,波动幅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7年后有所加剧;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关键词:
UC模型 趋势成分 产出缺口 B-N分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经恢复、调整、适应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可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治理中职办学体制为重点的动力机制、以构建民族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为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制度规范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基准的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应实现动力机制由"管理"向"治理"转变、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过程保障由"弱化"向"强化"转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高文书
“民工荒”现象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出口高速增长和新一轮经济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格局的新变化是劳动力市场对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重心转移所做出的反应。这种现象不仅标志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过渡,而且也说明需要利用全国劳动力市场来解决当前的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为此,我们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提高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及其效率。
关键词:
全球化 民工荒 劳动力流动 经济格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在凯恩斯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土地要素的作用,阐述了土地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互动机理,构建了相应的数理模型,分析了土地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也证明了土地在调控中的核心作用,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宏观调控 全凯恩斯模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建军
现代主流经济学已就货币经济条件下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相互关系达成基本共识:从短期看,名义总需求决定实际总供给;从长期看,实际总供给决定名义总需求。根据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互动关系,可将宏观调控分为短期调控和长期调控。由于短期内物价总水平和经济的最大潜在产出均保持不变,因此短期调控的重点是经济需求侧的名义总需求(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是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实际产出尽可能地达到最大潜在产出。从长期看,市场将实现完全出清。政府可将宏观调控的重点由经济的需求侧转向经济的供给侧,即通过制定和实施特定的结构调控政策来改善经济的最大潜在产出。短期调控又称总量调控,长期调控又称结构调控。从总量调控和结...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总量政策 结构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义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德勇 罗传健
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关系总是引起经济学家的兴趣。在过去十年中对政治和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领域,被称为新政治宏观经济学,这一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社会选择理论和博弈论交叉的边缘学科的发展,宏观经济学家特别感兴趣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东 刘诚
本文利用2002—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测度了中国企业的微观波动现状,讨论了企业微观波动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研究发现:(1)金融危机后企业微观波动(不能通过宏观、行业或企业特征所解释的企业层面的波动)显著增加;(2)企业收入、利润和就业波动的程度和趋势有所不同,就业波动相对平稳;(3)从企业波动对宏观政策的含义看,微观波动可能加剧企业"等待—观望",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更大的短期效应,更小的真实效果。
关键词:
经济波动 企业波动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的经济转型之路,总结了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征、内涵和成功经验,并指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一个融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为一体的长期、渐进的社会变迁过程。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转型 社会变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昌 南纪稳
随着质的研究被教育学界认可和使用,近年来教育个案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出来,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下问题:具体分析和一般性提炼之间不相一致或很不一致,甚至是荒谬的;随意夸大来自特殊境遇的有限概括对其他境遇的适用范围,过度宣扬其对促进教育实践改善的价值。这影响了个案研究理论建构功能和实践启示功能的实现。只有提高个案研究的品质以及促进其与理论家、实践者之间的多重互动,才能实现"从案例到系统"的理论概括功能和"从知识到行动"的实践指导功能。超越个案的概括、多个案的累积、特征的分析性研究、立足于宏观的微观研究、个别之间的迁移、评价性认同等,是"走出个案"的可能策略和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凡
通过对大量文献分析归纳的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致沿着"集群外部层面→集群层面→集群异质性主体层面"的逻辑演进,其中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从产业集群外部层面探寻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和模式,而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观点、结构观点和演化观点从产业集群整体层面探究集群资源、能力与网络的演化升级过程。从未来研究趋势来看,从集群内主体的"同质性假定"过渡到"异质性假定",从"外因决定论"过渡到"内因决定论"或"内外因综合决定论",从"结构主义导向"过渡到"行为主义导向",将是未来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升级 演进逻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伟 杨宇
知识、技术和资本的全球化使得创新模式进行了升级,科技创新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极大增强,科技创新的组织模式正发生变革。在计划体制下,科技政策的微观性由客观条件决定,企业不具备创新的动力和条件,需要政府去推动。随着我国市场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不管是立足国际创新动态,还是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科技政策都将从微观走向宏观。未来科技政策需要"跳进去",更需要"走出来"。"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广华 张藕香 伏润民
本文描述了1985~2002年中国农村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本文把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将总的收入不平等分解成地带内的不平等和地带间的不平等,并采用以回归为基础的分解框架,考察了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在不断扩大,且地带间不平等的扩大速度要大于地带内不平等的扩大速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地带间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尽管地理及其相关因素对总不平等的贡献在下降,但直至2002年其影响仍为最大;资本存量对不平等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到本世纪初已高达20%以上;人力资本和农村工业化对不平等的贡献相当,且呈下降趋势;住户人...
关键词:
农村地区差距 收入不平等 夏普里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