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73)
- 2023(19308)
- 2022(16509)
- 2021(15546)
- 2020(13232)
- 2019(30715)
- 2018(30178)
- 2017(58566)
- 2016(31994)
- 2015(36282)
- 2014(36131)
- 2013(35886)
- 2012(33657)
- 2011(30469)
- 2010(30789)
- 2009(28940)
- 2008(28451)
- 2007(25252)
- 2006(22148)
- 2005(19977)
- 学科
- 济(129557)
- 经济(129411)
- 管理(91786)
- 业(89049)
- 企(73324)
- 企业(73324)
- 方法(59656)
- 数学(52206)
- 数学方法(51605)
- 中国(39801)
- 财(37119)
- 农(35687)
- 融(30845)
- 金融(30841)
- 银(30172)
- 银行(30112)
- 行(28889)
- 学(28349)
- 业经(27975)
- 制(27535)
- 贸(26536)
- 贸易(26519)
- 地方(26362)
- 易(25784)
- 务(24160)
- 财务(24077)
- 财务管理(24024)
- 农业(23790)
- 企业财务(22857)
- 理论(20929)
- 机构
- 大学(460112)
- 学院(456990)
- 济(188855)
- 经济(184787)
- 管理(176458)
- 研究(158689)
- 理学(151903)
- 理学院(150187)
- 管理学(147607)
- 管理学院(146793)
- 中国(125073)
- 京(98443)
- 科学(96693)
- 财(88976)
- 所(81121)
- 农(76334)
- 研究所(73766)
- 中心(73295)
- 财经(70846)
- 江(67335)
- 业大(67108)
- 经(64357)
- 北京(62960)
- 范(60451)
- 农业(60138)
- 师范(59899)
- 经济学(58019)
- 院(56894)
- 州(54650)
- 财经大学(52619)
- 基金
- 项目(303863)
- 科学(238496)
- 研究(222002)
- 基金(221133)
- 家(192607)
- 国家(191002)
- 科学基金(162916)
- 社会(139621)
- 社会科(132339)
- 社会科学(132304)
- 省(116703)
- 基金项目(116358)
- 自然(105703)
- 自然科(103232)
- 自然科学(103200)
- 教育(102042)
- 自然科学基金(101381)
- 划(99152)
- 资助(92736)
- 编号(90478)
- 成果(75048)
- 重点(68441)
- 部(68247)
- 发(64759)
- 课题(62614)
- 创(62212)
- 教育部(58345)
- 科研(58260)
- 创新(58169)
- 国家社会(57263)
- 期刊
- 济(204714)
- 经济(204714)
- 研究(138509)
- 中国(86995)
- 学报(72920)
- 农(69029)
- 财(68492)
- 科学(66537)
- 管理(62626)
- 大学(54727)
- 融(53734)
- 金融(53734)
- 学学(51458)
- 教育(48542)
- 农业(46939)
- 技术(37449)
- 财经(34879)
- 经济研究(33570)
- 业经(31814)
- 经(29806)
- 问题(26732)
- 业(24873)
- 贸(23162)
- 图书(22649)
- 理论(22432)
- 技术经济(22121)
- 版(21571)
- 统计(20543)
- 国际(20389)
- 实践(20235)
共检索到683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甘培根 许健
本文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个宏观金融调控模型,其基本思路是“分层调节、两级控制、市场效应”。具体言之,第一是分层调节。分层调节是决定整个宏观金融调控模式的资金流向和调控机构结构,理论基础是控制论和系统论。它是介于集中和分散两种调节的最佳选择,否则会陷入集中调节的资金纵向运行和分散调节和资金切块运行以及形成相应的调控机构结构,必然造成宏观金融调控的“误区”和“盲点”。要实现分层调节必须解决现存的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机构设置矛盾,建立三个层次的宏观金融调控组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唐文进 谢海林
2011年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有:经济增长存在下行风险,经济结构调整进展有限;通胀压力并未解除,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货币供应量指标偏离"三性"原则;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金融风险加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未健全,国际收支失衡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不足;房地产调控高度依赖行政手段;金融宏观调控工具效力受限制。为此,必须调整金融宏观调控的战略导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合理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丰富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加快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稳健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庆健
今年以来.浙江省的金融运行相对平稳,存款大量上升,贷款增加较多,货币继续回笼。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等等问题,金融运行中隐含着不稳定因素。文章提出,在严格控制信用总量的前提下,努力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持金融的稳定运行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重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忠世
1985年以来,搞好金融宏观调控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四年多时间关于强化、改善、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若干政策、措施屡屡出台,然而从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结果看,各项宏观调控的目标并未真正到位。当前,我国正处在治理、整顿的关键时期,按照整治要求,反思近几年金融宏观调控的各种问题,进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促进治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忠世
1985年以来,操纵和把握金融宏观调控,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四年多来,关于强化、改善、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若干政策、措施屡屡出台,然而从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结果看,各项宏观调控的目标并未真正实现。当前,我国正处在治理整顿的关键时期,按照整治要求,反思近几年金融宏观调控的各种问题,据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促进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实行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平 韩冰 朱宇
文章在理论上通过一个动态的蛛网模型解析了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原因,并用博弈模型解释了宏观金融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供给的困难,进而证明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政府当前的宏观金融政策对房价调控的效果是微弱的。实证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呈发散型蛛网模式,原因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融资的制度安排决定的,只有改变我国房地产融资的制度安排、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各主体之间的制约关系,才能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呈蛛网型发散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房价 宏观金融调控 蛛网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蓉 李霞
过去十几年中,房地产行业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其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引起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在需要的时候,中国政府往往会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干预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来稳定房价。因此,对这些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基于1998—2008年期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政府实施的税收、信贷、土地供给政策与中国房价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上三种调控政策与房价变动之间均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层面上,税收政策是引致房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光
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为缓解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重点取向应是解决扩大就业、缩小贫富差距、发展资本市场、促进居民储蓄向消费和证券投资方面转化等问题。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国华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需要,我国先后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改革了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引入了间接调控手段,培育了金融市场,初步形成了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并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八大主要矛盾,影响和制约了金融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今后应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完善金融调控体系,塑造金融调控的环境,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国华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需要,我国先后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改革了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引入了间接调控手段,培育了金融市场,初步形成了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并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八个方面的矛盾,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曹沁
金融顺周期性是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一种正向反馈机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中,金融顺周期性显示出其巨大影响,从而成为学界和政府政策制定的焦点。论文研究表明,金融顺周期性在金融系统的信贷行为、筹资能力、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并受到金融加速器效应、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行为等内在因素,以及资本监管、贷款损失拨备和公允价值计算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逆周期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曹沁
金融顺周期性是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一种正向反馈机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中,金融顺周期性显示出其巨大影响,从而成为学界和政府政策制定的焦点。论文研究表明,金融顺周期性在金融系统的信贷行为、筹资能力、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并受到金融加速器效应、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行为等内在因素,以及资本监管、贷款损失拨备和公允价值计算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逆周期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俊鸿 黄百龙
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软着落”,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采取有效对策。本文针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宏观调控,直接调控,间接调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银仓 秦晓伟 罗香菊
区域金融宏观调控的对策及建议张银仓秦晓伟罗香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确立,各地以经济为中心出现了许多规模不等的经济区域。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国企改革,促进企业间的兼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