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0)
- 2023(9840)
- 2022(8064)
- 2021(7786)
- 2020(6265)
- 2019(14513)
- 2018(13757)
- 2017(26008)
- 2016(13696)
- 2015(15522)
- 2014(15124)
- 2013(14886)
- 2012(14288)
- 2011(13031)
- 2010(13238)
- 2009(12810)
- 2008(11966)
- 2007(10281)
- 2006(9471)
- 2005(8989)
- 学科
- 济(58036)
- 经济(57982)
- 管理(36940)
- 业(36531)
- 企(28603)
- 企业(28603)
- 中国(27643)
- 融(26907)
- 金融(26907)
- 银(24856)
- 银行(24855)
- 行(24227)
- 方法(22404)
- 数学(20501)
- 数学方法(20324)
- 财(17107)
- 农(16740)
- 制(15419)
- 贸(15252)
- 贸易(15238)
- 易(15033)
- 业经(12141)
- 地方(12054)
- 中国金融(11498)
- 农业(11042)
- 策(10825)
- 务(9948)
- 财务(9924)
- 财务管理(9905)
- 企业财务(9507)
- 机构
- 大学(188540)
- 学院(187827)
- 济(94778)
- 经济(93158)
- 研究(72717)
- 管理(69869)
- 中国(65514)
- 理学(58781)
- 理学院(58143)
- 管理学(57512)
- 管理学院(57147)
- 财(45104)
- 京(40425)
- 科学(36937)
- 所(35353)
- 中心(35115)
- 财经(34762)
- 经(31973)
- 研究所(31661)
- 经济学(31571)
- 经济学院(28420)
- 北京(26862)
- 江(26729)
- 财经大学(26065)
- 院(25892)
- 农(25531)
- 融(24741)
- 金融(24337)
- 范(23967)
- 师范(23840)
- 基金
- 项目(117820)
- 科学(95095)
- 研究(91509)
- 基金(89177)
- 家(76176)
- 国家(75568)
- 科学基金(65037)
- 社会(61771)
- 社会科(58825)
- 社会科学(58817)
- 基金项目(45018)
- 省(41224)
- 教育(41119)
- 自然(38311)
- 资助(37682)
- 自然科(37468)
- 自然科学(37461)
- 自然科学基金(36869)
- 划(36067)
- 编号(35775)
- 成果(30513)
- 部(28569)
- 国家社会(26970)
- 重点(26887)
- 发(26787)
- 中国(26328)
- 教育部(25371)
- 课题(25261)
- 创(24880)
- 性(24771)
共检索到311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在中国全面开放的直接推动下,2006年金融业发生了全面的重组,无论是银行、证券、保险,还是货币政策操作,都出现了重大的进展。在国有银行等金融市场主体部分已经基本完成市场化重组的情况下,展望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前景,2007年面临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对原来金融体系中的空白地带、欠缺和不完善部分进行调整、补充和提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2006年,我国的财政政策由积极型转向稳健型,政府在宏观调控中主要动用了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为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连续收紧的货币政策调控下,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有较大回落,取得了明显的调控效果,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如何?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向加强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稳步发展。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取向和“微撞”的需求管理模式,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铎铎
本轮经济增速放缓需要从两个视角分析,一个是短期视角,另一个是长期视角。短期看,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是金融去杠杆,主渠道是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投资下降,民营经济也遭受较大冲击。逆周期宏观调控是应对经济波动的正常操作,也是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正交性的检验和协调配合的探索,不能简单解读为"放水"或政策转向。扶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可以看作在竞争中性原则确立之前的权宜之计,也有稳定预期的作用。长期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就业和通胀的折衷,转变为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折衷。金融去杠杆背后并非表外业务回表和传统体制回归,而是整个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打破金融诅咒,续写增长奇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永刚
本文从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入手,分析中国2005年宏观经济增长趋势,并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走势,以及金融业前景做初步分析预测。本文认为,2005年我国GDP增长放缓,将保持8.3%左右的增长速度;财政政策将注重结构优化,调减政府支出总量,逐步由“积极”走向“稳健”;货币政策总的态势是中性偏紧,货币供应量有望与2004年持平或略升,预计增速在15.5%左右;2005年继续加息的可能性较大,加息的幅度大致为0.5~0.75个百分点;央行择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使人民币适度升值(如5%)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2005年,影响银行业发展的主要有五大因素:步入加息周期;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外资银行进入加快;...
关键词:
宏观经济增长 宏观政策 银行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 殷剑峰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稳中略快的增长格局,实际 GDP 增长率略超过潜在增长水平,同时,在食品价格的推动下,通货膨胀率也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点。从总需求的结构看,内需尤其是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继续下降,贸易顺差将会继续加大,从而使得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在金融形势方面,受股票市场牛市行情的影响,居民的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而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也在下降,可以预计,随着资本市场的崛起,未来银行业将会越发感受到"脱媒"的压力。受居民资产组合和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价值将会下降。同时,在利率体系依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将面...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潜在增长率 失衡 脱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鲁晓东
2006年是我国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后国家对粮食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力度最大的一年。回顾一年来的粮食形势,正如笔者在本刊2006年第2期《2006年中国粮食形势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一文中所分析判断的:“粮食生产继续呈增长态势,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给压力较大,粮食供求关系正处在由前两年的偏紧状况向阶段性供过于求的状况转变。从市场层面上分析,粮食市场价格与2005年相比将进一步下跌。但考虑到中央千方百计增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与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整巴曙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运行的日趋市场化,中国的金融结构也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储蓄主体由政府变为居民,居民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其中主要是国有银行的存款)。这一特定金融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显示了我国整体金融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巴曙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米建国 金三林
2006年,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趋势性因素,以及中央政府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等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较好增长。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因素依然较好,周期性因素将有所变化,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协依然看好。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新立
过去的2009年,是我国全面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年。2009年我国经济呈现出一个前低后高的回升态势,在应对危机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中走出了一个V型的复苏之路。整个经济企稳向好的局面基本形成,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但同时我们也付出了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的代价。当前我们的经济回升存在着脆弱性,存在不巩固、不稳定、不协调等问题。为了保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新的一年应坚持扩大内需不动摇,继续维持积极财政政策,配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需要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创造出口需求、维持房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乃全
宏观金融政策的理性选择刘乃全著名经济学家泰勒尔(JeanTirole)说:“正如理性预期使宏观经济学发生革命一样,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博弈论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也同样使宏观经济学产生革命,而这对政府行为的分析及政策制定等产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费方域 顾红 张安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