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3)
2023(13034)
2022(11336)
2021(10892)
2020(9031)
2019(20971)
2018(20593)
2017(39387)
2016(21446)
2015(24261)
2014(24118)
2013(24032)
2012(22150)
2011(20046)
2010(19770)
2009(18030)
2008(17724)
2007(14956)
2006(13085)
2005(11531)
作者
(61060)
(50636)
(50067)
(47877)
(32331)
(24135)
(22883)
(20039)
(19299)
(17892)
(17326)
(17148)
(15980)
(15885)
(15589)
(15551)
(15024)
(14821)
(14357)
(14332)
(12483)
(12370)
(11986)
(11359)
(11225)
(11162)
(11135)
(10963)
(10015)
(9911)
学科
(90804)
经济(90714)
管理(61860)
(56027)
(46617)
企业(46617)
方法(40964)
数学(36050)
数学方法(35669)
中国(25485)
(22319)
(21617)
地方(19153)
(18843)
业经(18101)
(17136)
贸易(17126)
(16676)
(15458)
(14595)
财务(14533)
财务管理(14509)
农业(14472)
环境(14321)
(14191)
企业财务(13796)
(13240)
银行(13205)
理论(13172)
(12697)
机构
大学(305146)
学院(300710)
(124879)
经济(122334)
管理(119814)
研究(106093)
理学(104286)
理学院(103062)
管理学(101376)
管理学院(100836)
中国(79860)
(66581)
科学(64895)
(54850)
(52749)
研究所(48398)
中心(46951)
(45048)
财经(44647)
业大(43412)
北京(42789)
(40948)
(40875)
(40425)
师范(40096)
(39091)
经济学(38088)
农业(35391)
经济学院(34384)
(33636)
基金
项目(210335)
科学(166416)
基金(154864)
研究(153998)
(135309)
国家(134253)
科学基金(115193)
社会(98157)
社会科(93032)
社会科学(93009)
基金项目(82374)
(78801)
自然(74863)
自然科(73118)
自然科学(73102)
自然科学基金(71771)
教育(69847)
(67944)
资助(64227)
编号(61595)
成果(50078)
(47499)
重点(47240)
(44832)
(43101)
课题(42251)
国家社会(40861)
教育部(40725)
创新(40284)
科研(40087)
期刊
(131660)
经济(131660)
研究(91721)
中国(55091)
学报(46772)
科学(44594)
管理(43421)
(40694)
(39952)
大学(35395)
学学(33147)
教育(32384)
农业(28773)
技术(24603)
(24174)
金融(24174)
经济研究(22039)
财经(21468)
业经(19297)
(18306)
问题(17323)
图书(15874)
(15661)
理论(14688)
资源(14627)
科技(14365)
技术经济(14267)
(14224)
世界(13620)
现代(13387)
共检索到436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达  刘瑞  
我国不同区域对宏观调控的反应不同。进行有利于宏观调控的区域划分原则是:生产力布局,经济区域基础条件,确保调控政策顺畅实施。宏观调控经济区域的划分依据是:调控区域内部是统一市场,是完整行政区域组合,是有地理联系的自然板块,内部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本文选取了反映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综合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对外经济联系的四类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判断后发现宏观调控经济区域划分每年的情况均不相同,进而提出"动态经济板块"设想。为在宏观调控中体现科学发展的内涵,建议实施宏观调控要考虑经济区域性质差异,掌握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时机,在注重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搞好区域发展规划。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艾克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津市卫生事业迅速发展。1979~1998年20年中,门诊部及以上卫生机构增加了1450个,病床增加20534张,卫生人员增加42527人。在医疗机构建设立,一方面实施“大专科小综合”的思路,全市形成23个技术特色,构成天津市的医疗技术网络;另一方面,社会办医机构很快发展,既成为解决一度出现的“看病难、住院难”的好措施,也打破了“独家办”的格局。这些卫生服务供给,保证了全市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卫生服务供需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张敦富  傅晓东  叶裕民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日趋由产业推动型转向区域和产业联合推动型,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的基础和对像正在发生变化,那么具有独特功能的区域调控手段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现实需要有力的区域调控,在各区域或地方越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条件下,越是需要区域协调、区域调控。只有按照各自有利的条件进行区域分工和交换,才会使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克服不利因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为使我国经济在产业(条条)和区域(块块)两个层面上相互协调配合,健康发展,作为政府,可在发挥产业政策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区域调控的职能作用必不可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泽强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通过加强区域宏观调控,加大了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的继续扩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在"更大程度地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本文概括了宏观调控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突出供给思维,应对潜在增速下滑;(2)明确"上限"、"下限"和"底线",完善区间调控;(3)理解经济异质性与增长非均衡,重视结构性调控;(4)"牵手"战略规划与财政货币政策,拓宽宏观调控视野;(5)确立调控新指挥棒,重启地方竞争;(6)考量利益博弈,把握宏观调控政治经济学;(7)关注大国溢出效应,践行负责任宏观政策;(8)尊重"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不能包打天下;(9)推进"机制化"建设,构筑宏观调控基本遵循。必须指出,宏观调控新常态不是被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而是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抓手;要明确当前宏观调控中,有些是会随着迈向新常态而被修正或淘汰的,有些是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乌家培  
中国宏观调控的历史与现实乌家培一、改革开放前的宏观调控调控是管理的一个要素或环节。在经济发展中,有宏观管理就有宏观调控。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宏观调控显得越来越重要。当然,这不等于说,改革开放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苏剑  
生产成本上升、技术进步方式变化、投资收益率下降、出口导向型增长不可持续,这几个因素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个新常态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长率下降、"滞胀"隐患出现、就业压力减小、消费占比提高、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换,以及对自主研发的需求增加。在"新常态"下,我国应该适度降低经济增长目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实行供给和需求双扩张的政策组合,在需求管理方面,实行货币稳健或小量紧缩、财政扩张的政策组合。就目前而言,我们不建议采取大规模的扩张性政策,而是建议采取以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为辅的定向"微刺激"政策体系,既保证经济增长和就业,又尽可能促进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林生  
区域经济的差距问题日益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是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议题。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包括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手段。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以省级行政区为主,目标是实现区际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和区际经济协调发展,调控的政策手段为财政、货币和区域贸易及对外开放政策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素梅  刘健  
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指出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宏观调控手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宏观调控的视角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玮  
宏观调控与粮食区域平衡郭玮一、实现粮食区域平衡,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保持粮食的供求平衡,一个是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粮食的供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既包括粮食总量的平衡,还包括各个地区的区域平衡,包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宪浩  顾德程  
区域梯次市场及其宏观调控的原则和内容丁宪浩,顾德程一、区域梯次市场的形成与特点区域市场的建立并不能打破地区封锁,因为造成地区封锁的现实基础并未因此立即消失:(1)地区经济封锁的物质基础目前无法改变。自然和历史形成的我国资源、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东、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银仓  秦晓伟  罗香菊  
区域金融宏观调控的对策及建议张银仓秦晓伟罗香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确立,各地以经济为中心出现了许多规模不等的经济区域。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国企改革,促进企业间的兼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