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8)
2023(5002)
2022(4130)
2021(4089)
2020(3482)
2019(8089)
2018(7796)
2017(14211)
2016(7599)
2015(8693)
2014(8466)
2013(8539)
2012(8196)
2011(7412)
2010(7228)
2009(6822)
2008(7000)
2007(5807)
2006(5111)
2005(4794)
作者
(20548)
(17270)
(16961)
(16415)
(11092)
(8126)
(7699)
(6673)
(6609)
(6072)
(5978)
(5770)
(5579)
(5523)
(5459)
(5313)
(5077)
(4903)
(4834)
(4624)
(4344)
(4073)
(4038)
(3947)
(3832)
(3807)
(3723)
(3449)
(3388)
(3356)
学科
(36323)
经济(36292)
管理(23281)
(20982)
(17302)
企业(17302)
方法(16559)
数学(15200)
数学方法(15110)
中国(13139)
(10314)
(9509)
贸易(9502)
(9385)
(7555)
(7471)
(6853)
银行(6852)
(6815)
财务(6808)
财务管理(6795)
(6589)
企业财务(6500)
(6159)
金融(6159)
(5855)
业经(5771)
关系(5633)
(5356)
(5229)
机构
大学(112463)
学院(108066)
(56773)
经济(56073)
研究(44006)
管理(40080)
中国(36892)
理学(34481)
理学院(34083)
管理学(33641)
管理学院(33436)
(25459)
(25098)
科学(22683)
(21744)
财经(20452)
研究所(19699)
经济学(19498)
(19067)
中心(19019)
经济学院(17537)
北京(16942)
财经大学(15618)
(15609)
(14396)
科学院(13491)
(13279)
(13190)
师范(13085)
研究中心(12979)
基金
项目(70576)
科学(57574)
基金(56340)
研究(51439)
(49716)
国家(49391)
科学基金(42216)
社会(36514)
社会科(34757)
社会科学(34752)
基金项目(28633)
自然(26240)
自然科(25707)
自然科学(25702)
自然科学基金(25310)
资助(24138)
教育(23324)
(21786)
(20357)
中国(18417)
(18408)
编号(17740)
国家社会(16918)
教育部(16292)
重点(16255)
成果(15080)
人文(14819)
(14536)
(14302)
大学(14246)
期刊
(59088)
经济(59088)
研究(37450)
中国(22148)
(20059)
管理(16939)
科学(15736)
学报(15183)
(12518)
大学(12221)
(12075)
金融(12075)
经济研究(11467)
学学(11460)
财经(10970)
(9562)
(9476)
世界(9081)
农业(9004)
国际(8908)
教育(8226)
问题(7958)
技术(7555)
(6290)
业经(6065)
统计(5653)
技术经济(5433)
会计(5105)
资源(4633)
经济问题(4599)
共检索到169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梅  王之泉  
宏观调控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的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对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应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之后,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改进,调控手段与方式不断丰富,调控理念、思路不断发展,调控实践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小庭  何剑鸣  
一、对199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回顾1995年实行了适度从紧的总量调控政策,各项措施配合得当,宏观管理收到重大成效。年通货膨胀率被成功地控制在15%以内,国民经济以10.2%的速度平稳增长,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第一,国内有效需求得到有效控制,投资效益明显提高。1995年,国内有效需求增幅减弱,其中,周定资产投资完成19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增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飞虎  杨洋  
新中国7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佳绩,这得益于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根据新中国70年经济周期及五年计划(规划),总结回顾了新中国70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历史脉络、时代特征和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宏观调控政策要基于国情和遵循经济运行客观规律,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要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宏观调控政策应坚持财政政策灵活有度和货币政策稳健中性,重点是合理管控好投资和货币,难点是有效管控政府超前发展雄心和过度干预之手,目标是前瞻性地调控和引导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最后,结合新时代宏观调控政策的优化和完善问题,进一步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导向要前瞻性地推进和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政策核心目标应定位为"可持续均衡发展"、宏观调控政策靶向应以全要素生产率和宏观投资回报率为着力点等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2006年,我国的财政政策由积极型转向稳健型,政府在宏观调控中主要动用了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为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连续收紧的货币政策调控下,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有较大回落,取得了明显的调控效果,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如何?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伟  
本文简要回顾了本轮宏观调控的缘起、调控重点、调控手段及其特点,指出:仅仅依靠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强化行政审批,是不足以恢复经济总量平衡的。2007年以来的投资反弹和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没有完成由扩张性取向向收缩性取向的转型,宏观调控政策不全面、不配套而引起的。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总量失衡,而不是结构性矛盾。文章提出了稳定经济运行的可行政策选择:维持汇率温和上涨的态势,同时配合以强化能源、资源类产品出口限制措施、实施出口配额管理等政策;显著提高利率,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同时考虑对非实物投资类国外投资收益征收附加税;保持较高数额的财政收支结余;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新立  
过去的2009年,是我国全面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年。2009年我国经济呈现出一个前低后高的回升态势,在应对危机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中走出了一个V型的复苏之路。整个经济企稳向好的局面基本形成,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但同时我们也付出了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的代价。当前我们的经济回升存在着脆弱性,存在不巩固、不稳定、不协调等问题。为了保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新的一年应坚持扩大内需不动摇,继续维持积极财政政策,配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需要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创造出口需求、维持房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崔斌  罗建国  
1994年经济运行回顾与1995年宏观调控的建议崔斌,罗建国总体来说,1994年年初推出的几项经济改革措施进展顺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执行情况良好,在前两年经济高速运行的基础上,1994年的经济发展依然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1993年由于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章钟基  
一年来宏观调控的回顾和启示章钟基1993年6月24日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文件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提出了16条措施。本文对采取措施后一年来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的状况进行了回顾,指出了这次宏观调控的特点及从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鸿斌  
维护平衡加速调整——对三年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李鸿斌近三年宏观调控最大的成绩是经济“软着陆”的实现。国民经济运行在经历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衡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转轨时期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从1994~1996年,基本数据表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常春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经济周期波动。伴随经济周期的波动,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都收到了预期的成效且有各自的特点。文章对我国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实践进行了历史回顾,进而对历次调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史瑛  刘治国  孔行  
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与宏观调控政策回顾发现,宏观调控会促使房地产价格在高速上涨和稳速上涨之间的状态改变。但多种因素导致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不能完全得到发挥,包括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惯性和宏观调控的时滞、调控政策多元化目标的冲突及着力点不当、执行力度和贯彻落实不彻底等。为此,要从明确调控目标、增强调控弹性、完善调控手段、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做出努力,使房地产宏观调控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丛明  朱乃肖  
本文认为,2007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2008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四大预期目标,重点阐释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经勇  
1998年以来,为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政府先后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其效果还不尽人意。为此,应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确定"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勇  
1999-2009年的1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5个经济周期。这10年有值得认真总结的成功经验,也有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和教训。同时,1999年和2009年都是在地区或国际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重要时间点,也都是分别对前期经济过热形势进行了较大力度调控之后的重要时间点。对于这1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加以回顾,特别是深刻反思我们曾经采取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有助于今后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彻底改变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宏观税负是中国财税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影响中国财税改革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1978年-2018年中国税收数据及国内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大中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均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但基于不同口径刻画的宏观税负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且宏观税负高低与微观税负轻重存在一定程度偏离,进而认为,大口径宏观税负是度量中国宏观税负的合意指标,合理的宏观税负应当坚持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征税必要性与征税可能性的协调统一。随着中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生根,未来一定时期内宏观税负有望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降低,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宏观税负下降的空间有限,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牛鼻子",从支出端控制宏观税负的上升压力,以优化宏观税负结构为重点,增强微观主体的税负承受力,以推进财税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为突破口,增强微观主体对宏观税负的认同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