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5)
- 2023(10393)
- 2022(8559)
- 2021(7775)
- 2020(6543)
- 2019(14705)
- 2018(14430)
- 2017(27219)
- 2016(14531)
- 2015(16711)
- 2014(16635)
- 2013(16546)
- 2012(15897)
- 2011(14609)
- 2010(14646)
- 2009(14123)
- 2008(13868)
- 2007(12434)
- 2006(11457)
- 2005(10925)
- 学科
- 济(84873)
- 经济(84725)
- 管理(45626)
- 业(37792)
- 企(30887)
- 企业(30887)
- 方法(27416)
- 数学(24423)
- 数学方法(24302)
- 中国(22729)
- 地方(18184)
- 财(17906)
- 制(17866)
- 农(16672)
- 业经(15747)
- 学(14709)
- 贸(14004)
- 贸易(13994)
- 易(13649)
- 融(13227)
- 金融(13225)
- 体(13052)
- 地方经济(12912)
- 银(12751)
- 银行(12741)
- 环境(12504)
- 行(12383)
- 农业(10531)
- 体制(10169)
- 发(9961)
- 机构
- 大学(225113)
- 学院(221391)
- 济(111633)
- 经济(109786)
- 研究(84594)
- 管理(79474)
- 理学(67197)
- 中国(66665)
- 理学院(66418)
- 管理学(65618)
- 管理学院(65187)
- 财(52075)
- 京(47568)
- 科学(44931)
- 所(42118)
- 财经(40601)
- 经济学(37704)
- 研究所(37531)
- 经(36938)
- 中心(36608)
- 经济学院(33595)
- 江(32595)
- 北京(30946)
- 农(30421)
- 院(30095)
- 财经大学(30088)
- 范(27712)
- 师范(27488)
- 业大(26332)
- 州(24944)
- 基金
- 项目(138561)
- 科学(110958)
- 基金(104779)
- 研究(103765)
- 家(90471)
- 国家(89805)
- 科学基金(76762)
- 社会(72327)
- 社会科(68672)
- 社会科学(68659)
- 基金项目(53678)
- 省(49499)
- 教育(46304)
- 自然(45071)
- 自然科(43986)
- 自然科学(43970)
- 资助(43319)
- 自然科学基金(43235)
- 划(42247)
- 编号(38576)
- 成果(33258)
- 部(33192)
- 国家社会(32101)
- 重点(31593)
- 制(31442)
- 发(30830)
- 中国(29491)
- 教育部(29287)
- 创(28043)
- 课题(27938)
- 期刊
- 济(132201)
- 经济(132201)
- 研究(77012)
- 中国(47974)
- 财(40355)
- 管理(33077)
- 学报(30510)
- 科学(30355)
- 农(29066)
- 融(24902)
- 金融(24902)
- 大学(24507)
- 学学(23267)
- 经济研究(22680)
- 财经(22645)
- 经(19692)
- 农业(19382)
- 教育(18804)
- 技术(17902)
- 问题(17444)
- 业经(16667)
- 贸(16057)
- 世界(14858)
- 国际(14613)
- 技术经济(12321)
- 经济问题(10720)
- 统计(10580)
- 业(10366)
- 改革(9983)
- 革(9983)
共检索到356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昌发
宏观经济预调微调是中央政府针对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提出的调控策略,它是政府宏观调控权力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具体体现。其实质是为了使经济不要走入"大起大落"的震荡漩涡之中,将经济发展的异动幅度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为了有效规范政府的调控行为,真正落实预调微调的适时进行,应注重程序规范的价值,建构宏观经济预调微调权力制约机制和复议制度。
关键词:
宏观调控 预调 微调 法律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昌发
1.注重程序规范的价值。宏观经济预微调涉及的市场经济主体多、影响面广,关系到社会生活的稳定与质量,法律须注重在授予调控机关权力的同时应为权力的行使设定程序,所设定的程序规范要围绕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来展开,一方面为调控行为的行使提供基本要求;另一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刘世锦 卢中原 余斌 李建伟 张立群 方晋 贡森 秦中春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2009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的持续回升,很大程度上是在扩张性调控政策刺激下产生的,因此内、外需求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资产价格泡沫正在集聚,输入型通胀因素加重等,都将对下一步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下行压力 宏观政策 适时微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敏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央行应对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种种举措,本文认为,我国经济运行逐渐趋稳,与央行稳健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措施密切相关,解释了稳健货币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宏观效应上的区别。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逆周期 预调微调 宏观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立峰 曹小衡
构建两岸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是实现两岸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在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两岸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不同,但存在连续性的协调目标与内容,应通过相应的运作机理发挥其协调功能。
关键词:
两岸 宏观经济政策 协调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德涌 ,于景元 ,穆恭谦
当前,在邓小平同志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向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整个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改革的步伐,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以使国民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文仅就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机制问题,提出一些设想和思路供进一步研究和决策参考。一、在宏观上把科技教育作为第四产业来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文轩 易先锋
企业信息化乃至国民经济信息化 ,势必导致现代经济运行方式的深刻变化 ,并对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提出严峻挑战。从微观分析 ,企业的组织状态将从强制有序到协同自序 ;从宏观来看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必将从集中化指令性管理转向以信息网络架构为基础的弹性调控 ,从而使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经济运行有机地连接起来。
关键词:
信息化 企业自序 弹性调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周闯 刘姗
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中央银行预调微调对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考察了其对构建利率走廊的作用。研究发现,预调微调在总体上平抑了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同时预调和微调两者对不同期限利率的影响在结构上具有期限互补的特点。预调通过预期引导缓解了中长期利率的波动,且书面和口头两种操作方式的影响较为一致。微调中的常备借贷便利对超短期利率较好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加剧了超短期利率的波动。尽管中期借贷便利总体加大了利率的波动,但其对不同期限品种的作用效果差异明显。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实施的预调微调操作总体上能有效平抑利率波动,降低利率走廊运行成本,有利于实现构建利率走廊的长期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季仙华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艰巨性、曲折性凸显,加之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2012年,虽然我国下半年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回升基础并不牢固,稳增长政策措施依然不容忽视。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全面估量目前的形势,既看到我国所要面对的问题、困难与风险,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2009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企稳回升,但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物价仍处于下滑状态,但资产价格却大幅上扬。从政策角度来看,鉴于复苏基础不稳及外部环境不甚乐观,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实属必要。但考虑到近期凸显的资产价格攀升及通货膨胀预期等问题,须对宏观政策进行适度微调,并通过改革提高经济体的弹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力量在经济复苏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经济复苏 资产价格 通货膨胀预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琳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法律障碍,认为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的缺乏、内部治理结构设置不健全、金融扶持措施缺乏可操作性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要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必须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治体系、界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机构、完善金融立法、落实金融扶持措施、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借鉴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农村 合作经济组织 法律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 闫坤 张鹏
2009年上半年的世界经济终于在危机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美国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率先出现了复苏征兆,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全球资本扩张和金融重商主义的双重影响。在两者的夹击下,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出口萎缩、外资回流等问题,扰乱了正常的经济恢复,甚至濒于危机的边缘。为克服这一困难,我们以尚处在经济复苏临界点的中国为载体,构建了旨在缓解全球性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急剧转换压力的"华尔街—陆家嘴"通道,通过率先复苏的中美两国的合作,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稳定器。我国宏观经济已企稳向好,当前正临界复苏的"拐点"。经济中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经济增长速度上升较快,"保八"前景明朗;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外贸...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梅波 胡建梅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研究范式,以其坚实的微观基础为研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数理模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分析经历了两代模型。笔者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CCD模型,利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潜在收益的衡量指标,构建中国多部门VAR模型,测算了面临劳动生产率冲击时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潜在收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学工 杜飞轮 刘雪燕
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仍呈下滑态势,但政策调整的作用开始显现,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回稳迹象,已接近或达到本轮经济下行的低点。但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回升的力度将有限。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左右,物价涨幅回落到3%左右。在当前外部市场疲软、内需增长动力不足的态势下,宏观调控要加强政策的微调预调。同时,要留有余地,形成更加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环境。一、对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判断由于受内外需增长放缓、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邹静娴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各国亟须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确保各国在议定框架下加深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低经济增长、低贸易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大宗商品价格、高债务"的"四低一高"态势,全球经济态势短期内复苏依旧乏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 F)统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低于上年的3.4%。据世贸组织估计,2016年全球的贸易增速将连续第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