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3)
- 2023(13405)
- 2022(11517)
- 2021(10837)
- 2020(8972)
- 2019(20937)
- 2018(20692)
- 2017(39783)
- 2016(21279)
- 2015(24224)
- 2014(24140)
- 2013(24110)
- 2012(22339)
- 2011(20535)
- 2010(20385)
- 2009(18855)
- 2008(18172)
- 2007(15646)
- 2006(13961)
- 2005(12559)
- 学科
- 济(108673)
- 经济(108572)
- 管理(59648)
- 业(53763)
- 方法(44540)
- 企(43896)
- 企业(43896)
- 数学(39292)
- 数学方法(38934)
- 中国(26996)
- 农(22968)
- 地方(22788)
- 学(21398)
- 业经(20401)
- 财(20335)
- 贸(18171)
- 贸易(18161)
- 易(17630)
- 制(15945)
- 农业(15439)
- 环境(15408)
- 和(15111)
- 地方经济(14428)
- 理论(13985)
- 融(13952)
- 金融(13951)
- 银(13761)
- 银行(13729)
- 行(13232)
- 技术(12517)
- 机构
- 大学(316460)
- 学院(311606)
- 济(139650)
- 经济(137043)
- 管理(123718)
- 研究(111347)
- 理学(107341)
- 理学院(106144)
- 管理学(104494)
- 管理学院(103936)
- 中国(82787)
- 京(67834)
- 科学(65853)
- 财(59287)
- 所(55411)
- 研究所(50654)
- 中心(48397)
- 财经(48393)
- 农(45302)
- 经(44204)
- 北京(43737)
- 经济学(43735)
- 业大(43427)
- 江(42512)
- 范(40784)
- 师范(40491)
- 院(40054)
- 经济学院(39200)
- 财经大学(36125)
- 农业(35321)
- 基金
- 项目(211907)
- 科学(167559)
- 基金(156554)
- 研究(155623)
- 家(135900)
- 国家(134846)
- 科学基金(115839)
- 社会(101005)
- 社会科(95832)
- 社会科学(95806)
- 基金项目(82591)
- 省(78720)
- 自然(73844)
- 自然科(72125)
- 自然科学(72111)
- 自然科学基金(70820)
- 教育(70131)
- 划(66960)
- 资助(65361)
- 编号(61512)
- 成果(50108)
- 部(48056)
- 重点(46966)
- 发(45591)
- 创(43120)
- 国家社会(42427)
- 课题(42238)
- 教育部(41689)
- 人文(40352)
- 创新(40349)
- 期刊
- 济(154117)
- 经济(154117)
- 研究(98182)
- 中国(55142)
- 学报(46582)
- 管理(46212)
- 科学(44877)
- 财(42194)
- 农(41007)
- 大学(35668)
- 学学(33593)
- 教育(30206)
- 农业(29090)
- 技术(26330)
- 经济研究(26006)
- 融(25752)
- 金融(25752)
- 财经(24530)
- 业经(21512)
- 经(21104)
- 问题(20029)
- 技术经济(16979)
- 贸(16470)
- 世界(16101)
- 图书(15264)
- 理论(15201)
- 业(15189)
- 国际(14516)
- 统计(14445)
- 科技(14069)
共检索到459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纪军 康健
理性预期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假设,但是实际预测中信息更新约束或理性偏误可能导致与理性预期不一致的系统性预测偏误。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学家GDP增长率和CPI预测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预测数据中存在显著的系统性预测偏误,而且表现出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在繁荣时期低估、在不景气时期高估;(2)预测偏误存在显著序列自相关性,上一年的预测偏误有很大比例仍然在对下一年的预测中继续出现;(3)预测者在当年对上年预测进行了显著的修正,预测偏误向零收敛;(4)与美国和日本预测者相比,中国预测者具有较强趋同倾向,但没有出现完全趋同的羊群行为。本文的检验结果为信息更新约束假说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预测偏误 信息更新约束 理性偏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谢海玉 刘帅
宏观经济预期对资产价格波动的研究成果较多,对EUA价格走势的影响还未有定论。将2005年3月—2012年4月欧洲宏观经济预期同实际发布之间的误差设为自变量,EUA价格变化率为因变量,运用一般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宏观经济指标的公布对EUA价格走势的影响。通过分析宏观经济信息公布当天、一周和一个月内EUA价格波动,分别检验宏观经济预期在短期、中期内对EUA价格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大部分宏观信息公布对EUA价格影响不明显,宏观经济预测偏误对EUA价格波动的解释能力较弱。
关键词:
宏观经济信息 EUA 预期理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
中国第一次真正的商业周期应始于 1999年, 2001年中国经济在复苏中将面临滞胀的阴影。 因为复苏中改 革与结构调整不足,并存在影响经济波动的若干不确定因素。 因此,中国经济的真正出路就是从供给方入手,坚决推进市场取 向的改革。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预测与分析 滞胀阴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毅 牛慧
选取沪深两市2001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度所有上市A股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不同资产误定价水平的投资组合,揭示了中国宏观经济冲击对资产误定价影响的非对称性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时期下,宏观经济冲击对不同资产误定价水平下投资组合绩效的影响均具有非对称效应,且宏观经济超预期正向冲击的影响效果要大于负向冲击。此外,相较于资产误定价水平为零的股票,宏观经济的超预期正向冲击对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或低估的股票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市场上出现的资产误定价现象并不完全是宏观经济超预期发展引发的结果,而更有可能是由股票市场自身的特征所导致的。基于此,进一步提出继续深化改革金融市场进程、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冲击 资产误定价 非对称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兴海
如何有效地宏观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就国内学者较少涉足的该领域,笔者展开了此次研究。为了保证研究效果,笔者将统计学、分析学、代数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自主构建了一种泛二阶差分一元二次方程模型。随后,采用该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实证分析、实证引入的方式,就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若干个方面展开预测研究,为宏观经济的平稳、深入、有效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二阶 一元二次方程 宏观经济 发展 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方 沈诗涵 黄卓
本文使用组合预测方法,探究以"朗润预测"为代表的专家预测以及计量模型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效果,并研究对不同预测进行组合预测是否有助于改进预测效果。本文发现,对我国CPI和GDP的增长率,专家预测效果总体上优于模型预测。从原因看,一方面,专家在预测时已经考虑了计量模型的预测信息;另一方面,在经济出现"拐点"的时期,专家通过对实际经济环境和政策的把握,得出更准确的经济预测。组合预测有助于提升预测精度,对专家预测进行组合得到的预测效果优于大多数的专家预测,"模型—专家"组合预测的效果也优于所有的模型和大部分专家预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一、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我们对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11%以上的高位增长,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经济增长从年度上讲最高点可能是2007年,从季度上最高点可能是2008年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或2009年很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其有三大理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红霞
对宏观经济的预测研究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的预测研究不多,而采用复杂模型展开的预测研究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从自主构建分析方法入手展开研究。自主构建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宏观经济理论、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常微分方程理论与方法等实现的。在此基础上,利用基础调研所获得数据依次进行相关性分析、ODE分析、计量模型构建,完成了ODE视角下的中国宏观经济预测计量研究。利用实证分析所得的ODE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展开了预测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为中国宏观经济盘整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常微分方程 预测 计量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晨童 党印 苗子清
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联关系和先行关系是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的共同关注点,其中的非线性和时频特征有待拓展研究。基于2006—2022年国债收益率曲线数据,运用动态NS模型拟合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发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特征,随着到期期限的延长,收益率曲线呈逐渐收敛的趋势。运用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经济水平下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指标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国债收益率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呈现负向效应,当宏观经济处于不同水平时,这种负向效应存在非线性特征,尤其在高经济增长且高通货膨胀时期影响强度更大。采用小波相位谱方法探究时频维度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指标预测能力的动态变化发现,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对产出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在2019年后有所弱化。因此,未来应进一步促进国债市场建设,加强国债收益率期限结构监测,优化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雷 聂常虹
债券市场是中国第二大投融资市场,国内外研究都表明债券利差包含了宏观经济的预测信息,但对中国债券利差预测能力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停留在传统债券利差的研究阶段,亟待构建具有显著预测效力的新指标。本研究结合我国国情,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构建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新债券利差,即民营企业信用利差指数。通过检验新指标与已有债券利差对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能力,发现民营企业信用利差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具有最好的预测能力,是中国债券市场的关键利差。通过构建VAR模型,发现债券市场冲击将提高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降低物价水平,继而引起经济增速放缓。本研究构建的民营企业债券利差指数可以为宏观调控发挥预警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
债券 信用利差 宏观经济 预测 关键利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武
当今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研究主要有两大领域,一是在理论研究上如何将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成熟的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特性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二是在应用研究上如何科学、定量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元春
中国的宏观经济依然处于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均衡的健康轨迹,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增长的性质和方式决定了目前的强劲增长势头可以延续,结构性价格上涨压力演变成全面通胀的可能性不大。在非均衡增长战略之下,经济高速增长和金融深化进程的加速不仅带动了财富的快速积累,也使得财富结构迅速调整。财富的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使资本市场和不动产市场的价格自我强化机制开始显现,中国宏观经济在金融层面与实体层面的分离加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哈继铭
2007年4月,实体经济数据再次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全面景气,货币信贷等金融数据显示出流动性宽裕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前瞻地看,我国本已庞大的贸易顺差规模还将以较快的速度进一步增大,消费依然将强劲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以明显放缓。CPI同比增速还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而经济中流动性充裕的局面恐难发生较大变化。我们认为,在目前经济全面景气和流动性宽裕的局面下,特别是在2007年5月下旬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期间,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将加快。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景气分析 预测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杨瑞龙 毛振华 朱科敏 刘元春 阎衍 段亚林
2011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受阻"、"国际资本流动变异"、"国内各种刺激政策全面回收"、"货币政策回调"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全面加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复苏的步伐放缓,呈现出"经济增速逐季回落"、"通胀压力高位回缓"、"经济泡沫逆转"、"资源错配加剧"、"金融风险上扬"与"结构刚性持续"的局面。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一方面将延续2011年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将面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度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面逆转以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等因素冲击,呈现出"前低后稳"的发展态势。进而跟进9条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