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8)
2023(10202)
2022(8421)
2021(7894)
2020(6393)
2019(14737)
2018(14322)
2017(27456)
2016(14735)
2015(16744)
2014(16571)
2013(16497)
2012(16135)
2011(15184)
2010(15567)
2009(14665)
2008(14555)
2007(13117)
2006(12146)
2005(11357)
作者
(43544)
(36524)
(36403)
(34869)
(23823)
(17160)
(16309)
(14068)
(14036)
(13211)
(12947)
(12054)
(12019)
(11940)
(11868)
(11303)
(10741)
(10568)
(10522)
(10035)
(9495)
(8950)
(8821)
(8442)
(8385)
(8307)
(7965)
(7589)
(7292)
(7288)
学科
(85976)
经济(85901)
管理(39500)
(35299)
方法(28892)
(26799)
企业(26799)
数学(25685)
数学方法(25442)
中国(23481)
地方(19628)
(19131)
(16261)
贸易(16252)
(16008)
(15815)
业经(15252)
(14966)
(14127)
地方经济(13482)
(12647)
金融(12646)
(12624)
银行(12609)
农业(12457)
(12337)
(12146)
环境(11929)
(10422)
(10399)
机构
大学(228806)
学院(226362)
(114257)
经济(112325)
研究(90331)
管理(81824)
中国(69856)
理学(69092)
理学院(68241)
管理学(67262)
管理学院(66823)
(50504)
科学(49548)
(49254)
(46031)
研究所(41510)
财经(39614)
中心(38625)
经济学(37918)
(36117)
(34101)
(33960)
经济学院(33862)
北京(32306)
(31822)
(30720)
师范(30528)
财经大学(29252)
业大(27476)
科学院(27402)
基金
项目(139903)
科学(112160)
基金(105122)
研究(104755)
(91206)
国家(90530)
科学基金(76700)
社会(70941)
社会科(67372)
社会科学(67357)
基金项目(53194)
(49889)
教育(47050)
自然(46136)
自然科(45074)
自然科学(45058)
资助(44562)
自然科学基金(44316)
(43383)
编号(39745)
成果(34418)
(33312)
(32285)
重点(32134)
国家社会(30844)
中国(29819)
教育部(28985)
课题(28966)
(28062)
人文(27450)
期刊
(135486)
经济(135486)
研究(79663)
中国(45565)
(35738)
管理(32978)
科学(31754)
(31682)
学报(30778)
(26054)
金融(26054)
大学(24145)
经济研究(23565)
学学(22713)
农业(21743)
教育(21603)
财经(21346)
(18691)
技术(18389)
问题(17825)
业经(17739)
(17367)
国际(16363)
世界(15924)
技术经济(13085)
统计(11942)
(11754)
经济问题(10875)
现代(10474)
经济管理(10236)
共检索到364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修泽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动荡加剧之势尚未缓和,全球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还在增加;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显重要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受国际经济影响,中国经济也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明显萎缩、增长势头减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救急的措施是:减轻税收,投资拉动,降低贷款利率和实行金融创新,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长远的考虑是:宏观经济应由"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仪祥  陈惠新  
一、我国宏观经济走势 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正确判断和把握,是寻找其原因和正确实施宏观对策的基础。 (一)经济总量过剩在延续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逐渐由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中国经济复苏强劲,但宏观运行也积累了不少风险,这包括:通货膨胀风险;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风险;潜在财政风险以及政策退出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面对潜在风险,适当的政策选择是:以政策退出应对短期宏观波动风险,以结构调整化解中长期发展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一稳一积极"的总基调,建议把"破障碍、扩消费、促升级"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展望2013年,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不久将会进入新的上升通道。我们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所谓的回升不过是2012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稳增长刺激政策的人为"上拉效应",缺乏中长期回升的基础,因为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仍然不足,同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连城  
2009年,本轮经济周期已完成筑底,2010年,中国将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特点,未来的扩张期将长达7—8年之久。但是,未来的经济扩张很可能是缓慢的、在波动过程中完成的。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错误货币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在未来3—5年内,中国爆发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经济较快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为保持中国经济在未来扩张期内稳定健康地发展,应当确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并根据适度增长区间随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义达  
1996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预测及其政策取向汪义达(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经济分析与长期计划处副处长)预测1996年经济走势应从两方面看。1.内在条件。首先,看市场供给情况。一是1995年农业获得丰收有利于保证1996年农产品供应,并且各级政府已高度重视农...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贾康  
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决策管理当局要特别重视对局势的通盘把握与政策组合的审慎权衡,稳中求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从国内外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周期性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各个侧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本文认为在百年一遏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性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内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动力下行的风险在加大,预计本轮经济将被迫做出强制调整,维持三到四年的低位增长。我国应该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型,并把握这次危机带来的机会,做好能源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昕东  王金明  吴桂珍  韩冬梅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开旭  
一、研究方法提示 关於宏观经济运行包括二部份,实际运作和货币运作。这二部分的关系为:实际运作是经济运行的本质,居於决定性的地位。货币运作只是实际运作的货币表现,是为实际运作服务的。货币运作有时也可以反作用於实际运作,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实际运作。 因此对宏观经济运行走势的分析,不能停留在货币动作的表象上,而是应首先深入研究实际运作,即实际运作的走势和趋向,最终将决定货币运作的走势和趋向。 因此,本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深入研究实际运作中,决定经济增长的供求关系并得出实际运作的客观走势。然后,研究为了媒介实际运作,适应并服务於实际运作的货币运作的表现形式和客观走势,以及为了适应实际运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中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与此同时,相对于2007年以来的官方权威判断,出现了两个微妙的变化:一是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成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二是承认全球性总需求下降已经不可避免,立足国内,"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第一,从短期看,总需求增长将基本稳定,但回升动力不足,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超过以往。在出口方面,发达经济体结构改革不到位,需求增长乏力。美欧日实施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短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综合考虑,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长将高于2012年。在消费方面,当前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超过GDP增长,医疗、社保、收入分配等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预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