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8)
- 2023(10202)
- 2022(8421)
- 2021(7894)
- 2020(6393)
- 2019(14737)
- 2018(14322)
- 2017(27457)
- 2016(14735)
- 2015(16745)
- 2014(16573)
- 2013(16498)
- 2012(16135)
- 2011(15186)
- 2010(15567)
- 2009(14665)
- 2008(14555)
- 2007(13117)
- 2006(12146)
- 2005(11357)
- 学科
- 济(85980)
- 经济(85905)
- 管理(39501)
- 业(35299)
- 方法(28896)
- 企(26799)
- 企业(26799)
- 数学(25689)
- 数学方法(25446)
- 中国(23481)
- 地方(19628)
- 农(19131)
- 贸(16261)
- 贸易(16252)
- 学(16008)
- 易(15815)
- 业经(15252)
- 财(14966)
- 制(14127)
- 地方经济(13482)
- 融(12647)
- 金融(12646)
- 银(12624)
- 银行(12609)
- 农业(12457)
- 行(12337)
- 策(12146)
- 环境(11929)
- 和(10422)
- 发(10399)
- 机构
- 大学(228811)
- 学院(226366)
- 济(114262)
- 经济(112330)
- 研究(90334)
- 管理(81826)
- 中国(69858)
- 理学(69093)
- 理学院(68242)
- 管理学(67263)
- 管理学院(66824)
- 财(50504)
- 科学(49548)
- 京(49255)
- 所(46033)
- 研究所(41511)
- 财经(39614)
- 中心(38627)
- 经济学(37919)
- 经(36117)
- 江(34101)
- 农(33960)
- 经济学院(33863)
- 北京(32307)
- 院(31822)
- 范(30720)
- 师范(30528)
- 财经大学(29252)
- 业大(27476)
- 科学院(27402)
- 基金
- 项目(139908)
- 科学(112165)
- 基金(105127)
- 研究(104760)
- 家(91211)
- 国家(90535)
- 科学基金(76705)
- 社会(70944)
- 社会科(67375)
- 社会科学(67360)
- 基金项目(53195)
- 省(49889)
- 教育(47051)
- 自然(46141)
- 自然科(45079)
- 自然科学(45063)
- 资助(44566)
- 自然科学基金(44321)
- 划(43385)
- 编号(39746)
- 成果(34421)
- 部(33313)
- 发(32285)
- 重点(32134)
- 国家社会(30847)
- 中国(29824)
- 教育部(28986)
- 课题(28967)
- 创(28062)
- 人文(27450)
- 期刊
- 济(135487)
- 经济(135487)
- 研究(79666)
- 中国(45567)
- 财(35739)
- 管理(32978)
- 科学(31754)
- 农(31682)
- 学报(30778)
- 融(26056)
- 金融(26056)
- 大学(24145)
- 经济研究(23565)
- 学学(22713)
- 农业(21743)
- 教育(21604)
- 财经(21347)
- 经(18692)
- 技术(18389)
- 问题(17825)
- 业经(17739)
- 贸(17367)
- 国际(16364)
- 世界(15925)
- 技术经济(13085)
- 统计(11943)
- 业(11754)
- 经济问题(10875)
- 现代(10474)
- 经济管理(10236)
共检索到364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修泽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动荡加剧之势尚未缓和,全球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还在增加;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显重要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受国际经济影响,中国经济也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明显萎缩、增长势头减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救急的措施是:减轻税收,投资拉动,降低贷款利率和实行金融创新,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长远的考虑是:宏观经济应由"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仪祥 陈惠新
一、我国宏观经济走势 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正确判断和把握,是寻找其原因和正确实施宏观对策的基础。 (一)经济总量过剩在延续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逐渐由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中国经济复苏强劲,但宏观运行也积累了不少风险,这包括:通货膨胀风险;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风险;潜在财政风险以及政策退出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面对潜在风险,适当的政策选择是:以政策退出应对短期宏观波动风险,以结构调整化解中长期发展风险。
关键词:
强劲复苏 潜在风险 政策退出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一稳一积极"的总基调,建议把"破障碍、扩消费、促升级"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展望2013年,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不久将会进入新的上升通道。我们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所谓的回升不过是2012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稳增长刺激政策的人为"上拉效应",缺乏中长期回升的基础,因为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仍然不足,同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连城
2009年,本轮经济周期已完成筑底,2010年,中国将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特点,未来的扩张期将长达7—8年之久。但是,未来的经济扩张很可能是缓慢的、在波动过程中完成的。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错误货币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在未来3—5年内,中国爆发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经济较快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为保持中国经济在未来扩张期内稳定健康地发展,应当确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并根据适度增长区间随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预期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关键词:
越南 经济走势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义达
1996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预测及其政策取向汪义达(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经济分析与长期计划处副处长)预测1996年经济走势应从两方面看。1.内在条件。首先,看市场供给情况。一是1995年农业获得丰收有利于保证1996年农产品供应,并且各级政府已高度重视农...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贾康
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决策管理当局要特别重视对局势的通盘把握与政策组合的审慎权衡,稳中求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第一,从短期看,总需求增长将基本稳定,但回升动力不足,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超过以往。在出口方面,发达经济体结构改革不到位,需求增长乏力。美欧日实施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短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综合考虑,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长将高于2012年。在消费方面,当前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超过GDP增长,医疗、社保、收入分配等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预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夏炜 王婕
论文从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和通胀水平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QE2、扭转操作推出时和当前的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当前美国整体经济形势提升显著,虽然面临诸多下行风险,但温和复苏态势明朗。由于主要经济指标并没有出现实质性恶化,且QE2对促进私人投资效果有限,下半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基调将是"稳定"。为了支持美国经济继续沿着复苏通道前进,并降低下行风险的影响,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但不大可能再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除非市场发生极端负面的事件。将扭转操作延长至"2012年年底",也较为明确地透露了美联储将观察期延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向祎
201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不俗,多项宏观经济指标远超预期,宏观先导指标预示经济逐步回暖,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即将见顶,货币供给量增速回落明显,PPP模式带来的债务风险不能小觑,特朗普百日新政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健康平稳增长,就必须要处理好一些关键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陈瑛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国内需求也出现"拐点性变化",再加上重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导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显著调整。全年经济增长呈逐季放慢的态势,中期增长趋势由上升转为下降,特别是下半年后,宏观经济调整幅度显著加大,逼近8%的政府调控底线。针对这一十分严峻的形势,中央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即启动了新一轮扩大内需政策,以防止经济出现过度下滑。展望2009年,我们认为,外部环境恶化将继续,国内需求在总体上将进一步收缩,新的扩大内需政策特别是"国十条"、"国金九条"的加快落实将会提振信心,在较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增长继续下滑的影响,但不会改变经济增长调整的内在趋势。由于此轮经济调...
关键词:
宏观经济走势 扩大内需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一、当前宏观经济走势 “九五”期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我国经济能够保持较为健康的持续发展,这与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分不开的。由于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著放慢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2001年初以来,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著放慢的不利影响,中国经济回升的势头再次受到了抑制,全年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