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6)
2023(9943)
2022(8139)
2021(7690)
2020(6240)
2019(14309)
2018(13944)
2017(26838)
2016(14358)
2015(16021)
2014(15908)
2013(16057)
2012(15540)
2011(14332)
2010(14359)
2009(13343)
2008(13129)
2007(11557)
2006(10408)
2005(9789)
作者
(42117)
(35231)
(35006)
(33737)
(22723)
(16783)
(15876)
(13600)
(13397)
(12547)
(12500)
(11660)
(11538)
(11389)
(11266)
(10868)
(10408)
(10189)
(9975)
(9633)
(9065)
(8575)
(8515)
(8056)
(7968)
(7928)
(7693)
(7122)
(7090)
(6951)
学科
(85800)
经济(85723)
管理(36268)
(32889)
方法(31072)
数学(28098)
数学方法(27931)
(25414)
企业(25414)
中国(22315)
地方(18372)
(16073)
(15926)
(15246)
(14332)
贸易(14324)
业经(14197)
(13963)
(13822)
地方经济(13232)
(12946)
金融(12946)
(12137)
银行(12121)
(11827)
环境(10743)
(10709)
农业(10460)
产业(9958)
(9646)
机构
大学(220795)
学院(216124)
(110283)
经济(108596)
研究(85555)
管理(76500)
中国(65978)
理学(65633)
理学院(64784)
管理学(63844)
管理学院(63415)
(47786)
科学(47646)
(46793)
(43589)
研究所(39616)
财经(38608)
经济学(38012)
中心(36251)
(35442)
经济学院(34064)
(33061)
北京(30374)
(30366)
(30270)
财经大学(28999)
(28160)
师范(27895)
业大(27678)
科学院(26092)
基金
项目(139213)
科学(111461)
基金(106023)
研究(100390)
(93258)
国家(92605)
科学基金(78399)
社会(69615)
社会科(66273)
社会科学(66257)
基金项目(54383)
(48974)
自然(47962)
自然科(46922)
自然科学(46909)
自然科学基金(46158)
教育(45257)
资助(44741)
(42836)
编号(36179)
(33453)
重点(31876)
国家社会(31187)
(31175)
成果(30517)
中国(29384)
教育部(29162)
(27962)
(27469)
人文(27346)
期刊
(123123)
经济(123123)
研究(72873)
中国(43168)
(34967)
学报(33299)
科学(31994)
管理(30508)
(29856)
大学(25783)
学学(24563)
(23286)
金融(23286)
经济研究(22599)
财经(21296)
农业(20441)
(18647)
教育(17502)
问题(16622)
技术(16425)
(15525)
业经(14975)
世界(14953)
国际(14201)
技术经济(12215)
(11832)
统计(11613)
经济问题(10172)
(9850)
现代(9430)
共检索到336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成思  
本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季度时序波动性特征。笔者将时变参数随机波动模型应用于离散型时序分析,并运用存在干扰系数情况下的内生断点检验方法来正确识别不同经济指标波动性特征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准确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以及有效汇率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均发生显著结构性转变,宏观政策的系统性改进是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彦辉  孙祥栋  徐朝  
文章在新凯恩斯DSGE模型中引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系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进一步引入财政支出政策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财政支出的政策效应。动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以短期冲击为主,长期效应不显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整体需求萎缩,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收紧,并伴随着通货膨胀和失业水平的上涨压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政府增加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同时缓解就业压力并提升产出,但两类工具均存在一定的"负效应",若两种政策搭配使用则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和对社会投资的挤出,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预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凯  贾相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许多国家陷入长达数年的衰退,复苏十分缓慢。这意味着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对长期的经济增长造成影响,体现了主流宏观经济学将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分开进行研究的“二分法”研究范式的不足。本文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短期经济波动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五种机制,即影响企业研发、产生“清洁效应”、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产生“迟滞效应”和抑制长期总需求。在这五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还创新性地系统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针对跨周期调节、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等议题,本文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军  温娇秀  吴静茹  
采用结构变动值K和Moore指数作为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测量指标,并以总产出增长率和HP滤波后的波动成分作为衡量经济波动的指标,文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波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产业结构变动不是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冲击来源,而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却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唐诗磊  
本文主要研究了信心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信心能否影响中国经济波动,发现企业家信心能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而消费者信心无法影响宏观经济波动。参照Harrison and Weder(2006)等的做法,将企业家信心分解为基本面信心与动物精神,研究了基本面信心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与股指对基本面信心影响较大;通过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动物精神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发现动物精神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利率都有显著的短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机制符合总需求冲击的特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国忠  
宏观经济波动的模型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的热点问题。萨缪尔森和希克斯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作为阐述经济波动周期的理论,已经成为经典而被到处引用;克莱因建立的1921—1941年间美国的宏观经济模型,则以其短小精悍、性能优越的特点,开创了波动理论模型实践化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明录  
一、我国经济波动的初步描述建国近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国家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长。但由于多种原因,在我们整个经济的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波动现象。实证分析表明,这种波动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其剧烈程度甚至不亚于西方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波动。经济波动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绝对波动或古典循环,是指经济情况本身也即经济绝对量的上下波动;其二为增长波动或增长循环,是指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围绕着长期增长趋势的上下波动。现以国民收入(按1980年不变价计)、固定资产投资(按全民所有制单位计,简称投资)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即现实的社会购买力,简称购买力)为分析对象,来考察我国经济的波动情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留彦  
本文使用结构VAR方法考察中国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成因,并比较国外冲击以及国内供给和需求冲击对产出短期波动的相对解释能力。结构冲击的识别基于Blanchard和Quah(1989)的长期约束条件。经验结果表明,国内供给冲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而国外冲击对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此外,国内吸收政策的变化尽管决定着国际收支,但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宗明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仅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成长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宏观层面上也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中国政府正在提倡的"转方式"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便与此密切相关。本文将要素使用效率以内生的方式引入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利用贝叶斯极大似然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后验让步比率显示,实际经济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要素使用效率动态的模型,说明它更好地解释了中国数据。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要素使用效率机制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宏观经济动态是不可或缺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宁国玉  叶祥松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宏观经济正不断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如何合理处理贸易伙伴相关经济活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两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中日贸易与GDP增长率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EGARCH)模型,分析发现中日贸易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同步性具有正相关性。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均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翱  李长洪  
本文在城乡二元经济特征背景下,按照财政支出的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将我国财政支出分为政府城镇和农村的生产性财政支出、消费性财政支出,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了多种外生冲击对总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内,政府城镇(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总产出的正向作用比政府城镇(农村)消费性支出的增加更为明显,但长期内效果相反。当进一步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冲击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城乡厂商所得税税率波动对城乡居民就业的影响时发现:(1)政府城镇(农村)消费性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短期内表现为挤出效应,在长期表现为挤入效应;政府城镇(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农村)居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新宇  
本文将生产部门分为东部厂商和中西部厂商这两类异质性厂商,并引入"区域经济政策变迁"冲击对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经济波动特征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问题。主要结论如下:两阶段、分区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平稳化的新特征;中西部地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标准差一直偏低并且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出现显著变小,降低了中国整体经济波动的幅度;新世纪以来区域经济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性转变,使得中国宏观经济从严重依赖东部地区的"单轮驱动"转向增长极日趋多元化的"多轮驱动"并由此导致投资行为及其效率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钢明  
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地区经济差异扩大,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问题。进入90年代,地区经济差异扩大速度加快,对宏观经济波动及宏观政策效应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考察和分析改革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栗亮  刘元春  
本文通过构建附加"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模拟和测算了2008年前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来源及其变化,并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应当如何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波动的变化,结果发现:(1)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具备了一定应对并平滑冲击的能力;(2)2008年之后,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冲击的影响,传统的贸易渠道的传导出现弱化,金融渠道的传导不断增强;(3)在2008年之后,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主的刺激政策成为了推动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驱动作用明显下降;(4)在2008年之后,货币政策实施较之前更为有效,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降低。最后,本文针对这些变化提出了未来政策框架调整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在长期增长的路径、周期的波长和波幅、扩张期和收缩期的长度以及失业和通胀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以及我国当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可以认为,2007年的中国经济已经过热,并运行到了本轮周期的波峰;2008年将掉头向下,进入收缩阶段,但物价水平还会持续上升。本轮收缩阶段的时间不会很长,有可能在2009年进入本轮周期的谷底。同时,经济收缩的幅度也将有限,有可能保持在8%或8.5%以上。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适时、适度的经济政策调控。只有科学地把握经济政策的走向和力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政策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