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9)
2023(14290)
2022(12098)
2021(11348)
2020(9566)
2019(22409)
2018(22028)
2017(42620)
2016(22986)
2015(26419)
2014(26336)
2013(26171)
2012(24642)
2011(22623)
2010(23151)
2009(21801)
2008(21594)
2007(19412)
2006(17226)
2005(15836)
作者
(67221)
(56259)
(56182)
(53772)
(36119)
(26852)
(25526)
(21859)
(21245)
(20312)
(19253)
(18699)
(18107)
(17979)
(17774)
(17571)
(16603)
(16465)
(16240)
(16192)
(14204)
(13885)
(13689)
(12900)
(12826)
(12681)
(12339)
(12147)
(11320)
(11127)
学科
(118019)
经济(117921)
管理(64244)
(60305)
方法(49327)
(47849)
企业(47849)
数学(44517)
数学方法(43872)
中国(30330)
(28119)
(24504)
地方(24021)
(22019)
贸易(22009)
业经(21668)
(21425)
(21409)
(19604)
农业(18328)
(16878)
银行(16855)
(16386)
金融(16384)
(16231)
环境(15839)
(15313)
(15212)
理论(15135)
地方经济(14910)
机构
学院(342892)
大学(342457)
(158137)
经济(155159)
管理(130606)
研究(121430)
理学(111950)
理学院(110710)
管理学(108720)
管理学院(108087)
中国(93723)
(72207)
科学(70613)
(70163)
(61751)
研究所(55809)
财经(55641)
中心(54631)
(53612)
(51105)
(50508)
经济学(50495)
业大(46480)
北京(46386)
经济学院(45327)
(44110)
师范(43749)
(42965)
农业(41944)
财经大学(40972)
基金
项目(219099)
科学(173756)
基金(161204)
研究(160843)
(139577)
国家(138492)
科学基金(118890)
社会(104581)
社会科(99325)
社会科学(99300)
(83311)
基金项目(83163)
自然(75135)
教育(74488)
自然科(73464)
自然科学(73443)
自然科学基金(72172)
(70532)
资助(68637)
编号(64135)
成果(52782)
(50156)
重点(49456)
(48092)
课题(44984)
(44780)
国家社会(43943)
教育部(43417)
创新(42053)
人文(41799)
期刊
(177700)
经济(177700)
研究(107040)
中国(65652)
(53000)
管理(49015)
(48679)
学报(48337)
科学(47022)
大学(37095)
学学(34996)
(34170)
金融(34170)
教育(33553)
农业(32893)
技术(31273)
经济研究(30605)
财经(28550)
业经(26292)
(24718)
问题(23071)
(20938)
统计(20588)
技术经济(19480)
国际(18510)
世界(18289)
(18274)
(18139)
决策(16648)
商业(15847)
共检索到52143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甜甜  
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197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利用情景分析模拟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汇率政策的变动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能抑制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对GDP、消费、投资和出口总额均有积极影响;提高人民币汇率,可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投资和出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梁云芳  何光剑  
本文建立了由7个模块、32个方程构成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模型,描述了1996年第1季度~2007年第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长期和短期特征,对2006年第1季度~2007年第1季度的利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收入政策问题等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应适当提高存贷款利率,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和通货膨胀,同时应坚持人民币汇率渐进式调整的方式,努力提高城乡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红  高铁梅  陶艺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作为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稳定经济发展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根据中国在转轨时期所具有的经济特点,构建了一个小型的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并根据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模拟了2003~2004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由于传导机制的不畅,导致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效果、旨在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减税政策的效果不明显,而扩大城镇居民消费的、提高职工工资的政策效果则比较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若华  何华  许海民  
一、投资、信贷规模方案的设置投资、信贷规模直接影响社会需求的大小和产出水平的高低。控制投资、信贷规模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政策模拟中,我们采用了低、中、高三种投资方案,即5600亿,6000亿,6300亿。并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配置信贷资金。从我国经济运行的机制来看,我国的生产增长主要是资金推动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需求变化的制约,但仍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效率地增长。在政策模拟中我们采用了三种生产增长模式:①需求导向型;②资金推动型;③存货投资调整型。需求导向型的生产增长模式是假定产品库存积压现象不再继续加重,生产的增长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国家财政模型》课题组,高铁梅,赵振全,姜诗章,韩冬梅,陈守东,吴桂珍,赵昕东,张桂莲,王金明,李宏纲,张艾莉,王鲁非,吴小玲,李夺  
本文介绍了我们所建立的以需求导向为主、将需求和供给相结合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模型中利用价格调整方程 (菲利普斯曲线 )作为需求和供给的结合点 ,将反映总供给能力的潜在生产能力和菲利普斯曲线引入宏观经济模型。模型侧重对财政、货币两大政策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引入了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云清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能源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运用贝叶斯推断法估计了模型参数,考察了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尝试回答在冲击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冲击的传导机制由模型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资本品市场供求关系和名义粘性等决定,而通过数值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上涨将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能源技术进步与较强的名义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能源价格上涨引发的经济波动风险;货币(利率)政策规则的强弱决定了经济变量对能源价格冲击响应的幅度,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可以采用小幅温和地盯住能源价格波动的方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新顺  吕峰  史本山  
近年来 ,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其中 ,有的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有的还不太明显。本文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政策进行了一般性和实证性的分析与评价 ,指出某些政策实施绩效不理想的原因 ,并提出以下建议 :( 1)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 ;( 2 )降低税负 ,促进投资 ,增加劳动者收入 ;( 3)减轻农村居民的负担 ,解除对农村居民的各种不平等的约束 ;( 4 )消除股市泡沫 ,释放资金以促进消费。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黄万阳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日美宏观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全球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剧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本文利用30个国家1980—2012年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中日美宏观经济政策汇率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日美宏观经济政策存在显著的汇率溢出效应;日美财政政策扩张存在汇率贬值溢出效应,日美货币政策扩张存在汇率升值溢出效应;中国财政政策扩张存在汇率升值溢出效应,中国货币政策扩张存在汇率贬值溢出效应。因此,中国、日本、美国政府不应推出过于激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中国政府应长期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日本安倍政府推出的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应适可而止,美国退出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应采取渐进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建  吴利萍  
本文通过在中国小型宏观计量协整模型中嵌入区域创新生产函数从而将区域技术创新活动与中国宏观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区域-宏观经济分析模型,研究了中国八大区域研发投入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模拟分析表明,中国八大区域研发投入增加有利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中国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国家经济增长;在所考虑的八大宏观经济变量中,中国区域研发投入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2005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明显。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将在2006年延续下去。同时随着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市场色彩将更浓、经济手段更多,政策与体制法规的结合更加完善,以体制改革提升调控效果的特点更为突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杨堃  叶蜀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敬东  
结构失衡与宏观经济政策成效的理论分析尹敬东为论证方便,我们假定:(1)结构失衡模型仅限于投资和消费两个部门。(2)经济未到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状态。一、结构失衡: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作为研究结构失衡的起点,我们采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分析框架,这个由希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诚  毛伟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