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5)
- 2023(7473)
- 2022(6079)
- 2021(5637)
- 2020(4575)
- 2019(10503)
- 2018(10181)
- 2017(18995)
- 2016(9788)
- 2015(11304)
- 2014(11088)
- 2013(11301)
- 2012(11152)
- 2011(10563)
- 2010(10517)
- 2009(10040)
- 2008(9769)
- 2007(8566)
- 2006(7940)
- 2005(7557)
- 学科
- 济(71891)
- 经济(71841)
- 管理(25982)
- 方法(23770)
- 业(21857)
- 数学(21370)
- 数学方法(21296)
- 中国(18739)
- 企(16453)
- 企业(16453)
- 地方(16285)
- 贸(12639)
- 贸易(12631)
- 地方经济(12378)
- 易(12276)
- 农(11970)
- 业经(11478)
- 学(11345)
- 制(9844)
- 融(9698)
- 金融(9698)
- 环境(9173)
- 财(9138)
- 银(9100)
- 银行(9098)
- 行(8952)
- 发(8340)
- 关系(8305)
- 农业(8015)
- 和(8011)
- 机构
- 大学(159310)
- 学院(155518)
- 济(87959)
- 经济(86774)
- 研究(64816)
- 管理(56178)
- 中国(51028)
- 理学(47733)
- 理学院(47155)
- 管理学(46611)
- 管理学院(46302)
- 财(35997)
- 京(34366)
- 科学(33037)
- 所(32428)
- 经济学(30397)
- 研究所(29188)
- 财经(28991)
- 经济学院(27154)
- 中心(27139)
- 经(26603)
- 北京(23099)
- 院(22679)
- 财经大学(21608)
- 江(21109)
- 科学院(20207)
- 农(19891)
- 范(19884)
- 师范(19783)
- 社会(18744)
- 基金
- 项目(96261)
- 科学(78061)
- 基金(74821)
- 研究(71671)
- 家(64954)
- 国家(64523)
- 科学基金(54998)
- 社会(51682)
- 社会科(49201)
- 社会科学(49192)
- 基金项目(37929)
- 自然(32006)
- 省(31896)
- 资助(31488)
- 教育(31427)
- 自然科(31285)
- 自然科学(31278)
- 自然科学基金(30800)
- 划(28040)
- 编号(25215)
- 部(23812)
- 国家社会(23610)
- 中国(23257)
- 发(22323)
- 重点(21974)
- 教育部(21155)
- 成果(21016)
- 人文(19941)
- 济(19750)
- 经济(19584)
共检索到25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晓华
在经历了1992—1993年经济高增长之后,伴随着1993年下半年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中国经济开始有所降温,在1994年经济速度有所放慢的基础上,1995年继续有所减速,全年增长率在10.2%。若近期宏观政策没有大的调整,估计1996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减缓发展速度,可能在9%左右,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最低点。通货膨胀也随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1998年,在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国内经济面临许多新问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8%,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人民币汇率稳定,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展望1999年,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将更为复杂。但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的促进下,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基础上,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稳中有变"不仅意味着风险挑战在加大,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外部压力将会倒逼国内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一、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稳中向好1.经济稳增长我国经济增长连续三年在6.5%~7.0%的区间内运行,季度之间也较为稳定。2018年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分别增长6.8%、6.7%和6.5%,上下波动仅0.3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继续呈现三产增长较快、二产调整的态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晓华
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虽可能略低于2004年的水平,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价格水平的涨幅也将接近或略低于2004年。
关键词:
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运行 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汪红驹 汤铎铎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虽超预期,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在全球复苏步履维艰之时,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总结2010年的宏观调控,在强调保增长的同时,对调结构的重视稍嫌不足。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时机稍晚,力度也不太够。展望2011年,我国经济将步入政策紧缩期,适当的政策排序应该是抑通胀、调结构、稳增长。我们预测,2011年我国GDP实际增长9.6%,CPI上涨4.3%。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回顾 展望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张宇贤 王远鸿 牛犁 闫敏 邹蕴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尽管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但是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宗明 邱晓华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总体经济进一步趋向宏观调控目标,综合评分值由上年底的“红灯”、“黄灯”交界处转为现阶段的“黄灯”、“绿灯”交界处(见图1);财税、汇率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运转基本正常。但面临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物价涨幅较大,国有企业相互拖欠、停产半停产现象突出,农业隐忧犹在,有待在下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总体良好,但增速出现放缓趋势。各国增长态势分化。下半年以来,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明显下滑,贸易紧张局势持续,金融环境进一步收紧。发达经济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进入平顶期,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脆弱性凸显,倚重大宗商品出口的经济体的复苏前景不确定性上升。展望2019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国际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立群
本文分析了200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同时对2002年中国经济可能的发展态势做出了展望。总体来看,在正确方针和政策的引导下,2002年仍然可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政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2015年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国内经济增长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下是微调,还是大幅调整?会不会再现通货紧缩问题?改革突破口有哪些?预计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61.7万亿元,折合美元将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这是重要的规模变化。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内,GDP增长7.3%,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调查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连续前几年的走势,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但仍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经济稳中趋降的同时,经济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在转换衔接,大众的创业创新热情明显提高,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201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表现为行业间、区域间明显的分化走势,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明显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发展展望 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本文运用ARIMA模型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1%~8.3%。2009年我国面临保经济增长和调经济结构的双重任务。当前国内出现的经济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流动性不足",而是严重的市场信心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症结,应以财政政策为主,配套货币政策,加强政策的组合与协调,加快结构性战略调整措施,特别是应将提高国内消费和经济质量作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消费需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降低、消费和物价涨幅保持平稳、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等特点,并且存在着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仍然较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增加、国内外经济失衡有所加重、中小企业融资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等问题。2007年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减缓。根据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趋势和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应该规范和抑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和投资冲动,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继续运用财税和货币政策控制顺差扩大的趋势,大力实施结构性调控政策,改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博弈模式。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国民经济 经济形势 经济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彭文生
当前经济复苏表现出好转的迹象,但在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这种复苏能持续多久、复苏幅度能有多大?本文通过考虑信贷扩张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来分析考量其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信用货币时代,银行偏好决定了信贷投放结构,由于市场自发的信贷分配和政府干预的信贷分配并存,我国信贷的结构性效应非常明显。过去十多年国内信贷大幅扩张,严重恶化了经济结构。总量与结构可能会有短暂的背离,但是长期来看一个扭曲的结构难以支撑总量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宽信贷刺激下,中国经济在"顺周期陷阱"中越陷越深。当前的政策应放弃宽信用,重新回归紧信用以"打破"信贷与房地产相互促进的顺周期组合,同时,坚定拥抱"松货币、宽财政",最终通过改善企业盈...
关键词:
信贷分配 经济结构 金融周期 财政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