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0)
- 2023(10200)
- 2022(8588)
- 2021(7890)
- 2020(6754)
- 2019(15852)
- 2018(15422)
- 2017(29588)
- 2016(15893)
- 2015(18550)
- 2014(18574)
- 2013(18881)
- 2012(18258)
- 2011(16926)
- 2010(17039)
- 2009(16163)
- 2008(16092)
- 2007(14514)
- 2006(12872)
- 2005(11987)
- 学科
- 济(94188)
- 经济(94117)
- 管理(41419)
- 业(38288)
- 方法(36610)
- 数学(32773)
- 数学方法(32587)
- 企(29152)
- 企业(29152)
- 中国(23973)
- 地方(20208)
- 农(20101)
- 学(17241)
- 贸(17184)
- 贸易(17176)
- 财(16916)
- 易(16676)
- 业经(16058)
- 制(14629)
- 地方经济(13676)
- 农业(13287)
- 融(12942)
- 金融(12940)
- 银(12777)
- 银行(12755)
- 行(12337)
- 环境(12248)
- 和(12140)
- 体(10636)
- 发(10430)
- 机构
- 大学(250019)
- 学院(246461)
- 济(121855)
- 经济(119740)
- 研究(94400)
- 管理(89940)
- 理学(76510)
- 理学院(75580)
- 管理学(74526)
- 管理学院(74048)
- 中国(72418)
- 科学(53537)
- 京(53520)
- 财(51922)
- 所(48750)
- 研究所(44126)
- 财经(41625)
- 中心(41493)
- 农(40438)
- 经济学(40411)
- 经(37807)
- 经济学院(36329)
- 江(36089)
- 北京(34846)
- 业大(33407)
- 院(32879)
- 范(31976)
- 农业(31809)
- 师范(31735)
- 财经大学(30688)
- 基金
- 项目(154757)
- 科学(122112)
- 基金(114792)
- 研究(113474)
- 家(99885)
- 国家(99139)
- 科学基金(83571)
- 社会(75582)
- 社会科(71726)
- 社会科学(71706)
- 基金项目(59727)
- 省(56804)
- 教育(50972)
- 自然(50929)
- 自然科(49735)
- 自然科学(49717)
- 自然科学基金(48879)
- 划(48658)
- 资助(48119)
- 编号(43758)
- 成果(36563)
- 部(36414)
- 重点(35383)
- 发(35156)
- 国家社会(32751)
- 中国(31600)
- 教育部(31396)
- 创(31193)
- 课题(30649)
- 人文(29821)
- 期刊
- 济(138811)
- 经济(138811)
- 研究(80391)
- 中国(47382)
- 财(39278)
- 学报(36822)
- 农(36707)
- 科学(34948)
- 管理(32975)
- 大学(27827)
- 学学(26237)
- 农业(24777)
- 融(24476)
- 金融(24476)
- 经济研究(24088)
- 财经(22280)
- 教育(20468)
- 技术(20414)
- 经(19421)
- 问题(18825)
- 业经(18544)
- 贸(17512)
- 世界(15885)
- 国际(15811)
- 技术经济(14701)
- 业(14239)
- 统计(13573)
- 经济问题(11745)
- 策(11449)
- 理论(11238)
共检索到382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7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而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已经结束了2002-2016年间的完整波谷—波谷经济周期。2018年,中国经济应该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反周期需求管理的扩张操作,进一步促进经济复苏而实现总体经济景气的正常化,努力回复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重新启动中国经济的快速赶超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 李稻葵
当前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中国应当继续夯实成果,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激发中国经济的内在活力,释放中长期增长潜力。针对高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我们应当看到他们在医疗、教育、汽车、住房等诸多领域有着大量需求尚未被满足,而这些需求不同于一般产品,是复杂需求,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释放出这些人在小康社会中向往美好生活的各类需求,需要更加积极地培育市场,加快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程度。针对低收入人群,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应该用三个五年规划,再帮助4亿人口从较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人群,打赢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攻坚战。我们预测这一计划将能每年至少拉动0.7~0.75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动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超愚
中国政府将在2002年~2003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并且适当调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组合和结构导向,以期启发国有投资需求与非国有投资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全面拉动。随着积极财政政策扩张效应的累积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2002年GDP预计增长7.5%以上而略高于2001年。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管理 稳健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景源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目前我们已经基本战胜了困难,经济开始企稳回升,但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的压力和困难不断加大,结构调整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认为,在结构调整上必须把握好以下三条:第一,从生产角度看,要把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支撑,调整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面支撑,其中特别要发挥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作用,而流通行业是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第二,从需求角度看,要从目前主要依靠投资、过去主要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到投资、消费、出口共同发展的方向上来,其中特别要发挥消费的作用,把经济增长转到消费上来;第三,要从依赖经济增长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自2010年10月我国政府公布从全面反危机的扩张政策退出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形成了一系列新特点,被称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发生了新变化,具体表现为新起点、新机遇、新条件、新挑战四个方面。但同时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出现"滞涨"的可能性增大,较长时间内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双重风险并存的局面。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宏观经济政策,并进一步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反向组合中的政策力度。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须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方位部署改革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曾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三次较大起伏,随之经历了三次规模和力度较大的宏观调控。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应提高宏观调控的权威性,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增强预见性,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中国经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长革
2011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出现小幅波动,但全年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经济增长率预计可保持在9.5%左右,仍处于稳定增长水平。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适时做出调整:第一,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基础;第二,宏观调控要从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供给管理为主,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第三,财政政策要继续保持必要的刺激力度,货币政策操作重点要放在支持企业恢复和提高生产能力、增强经济活力以及引导通胀预期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本次经济衰退是我国经济自身调整的需要,但因强劲的外部需求和畸形的投资扩张延缓了约两年时间,由此加深了潜伏已久的衰退力量,而持续的紧缩政策更是火上浇油。从整个企业成本收益的关系看,近两年内,成本的下降要慢于收入的减少,因而经济会在利润下降中继续衰退,但力度会逐渐减轻;两年后,成本的下降会快于收入的减少,甚至出现成本下降与收入增加的情况,故经济又会在利润回升中增长。此外,研究发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可能要滞后于欧美国家。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微观机制 利润 成本 收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宗明 邱晓华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总体经济进一步趋向宏观调控目标,综合评分值由上年底的“红灯”、“黄灯”交界处转为现阶段的“黄灯”、“绿灯”交界处(见图1);财税、汇率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运转基本正常。但面临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物价涨幅较大,国有企业相互拖欠、停产半停产现象突出,农业隐忧犹在,有待在下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为理论框架 ,分析了 2 0 0 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趋势与特点 ,认为投资过度扩张和工业增长过快导致GDP增长速度偏高 ,消费价格涨势逐渐明显 ,经济增长质量出现下降。因此 ,2 0 0 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应当由对付通货紧缩转向防止通货膨胀 ,通过控制投资和工业过度扩张 ,适度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 ,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策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态势,经济减速趋势有所放缓。但由于国内外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国民经济在高增长区间里发生下滑转折,这与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的加强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是相一致的;但以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为主要标志的通货膨胀不断攀高,却表明“软着陆”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资金周转速度放缓,一方面反映出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资源闲置的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