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5)
- 2023(9840)
- 2022(8116)
- 2021(7627)
- 2020(6114)
- 2019(14286)
- 2018(13855)
- 2017(26001)
- 2016(13822)
- 2015(15838)
- 2014(15685)
- 2013(15629)
- 2012(15335)
- 2011(14340)
- 2010(14555)
- 2009(13782)
- 2008(13558)
- 2007(11977)
- 2006(11164)
- 2005(10528)
- 学科
- 济(82789)
- 经济(82727)
- 管理(36971)
- 业(32815)
- 方法(27229)
- 企(24687)
- 企业(24687)
- 数学(24511)
- 数学方法(24326)
- 中国(23806)
- 地方(19387)
- 农(18030)
- 贸(15998)
- 贸易(15989)
- 易(15583)
- 财(14584)
- 业经(14350)
- 学(13719)
- 制(13580)
- 地方经济(13397)
- 融(12192)
- 金融(12192)
- 银(12105)
- 银行(12102)
- 行(11863)
- 策(11685)
- 农业(11657)
- 环境(11268)
- 发(10089)
- 和(9942)
- 机构
- 大学(209013)
- 学院(207257)
- 济(109537)
- 经济(107743)
- 研究(83547)
- 管理(76089)
- 中国(66186)
- 理学(63863)
- 理学院(63111)
- 管理学(62400)
- 管理学院(61984)
- 财(48331)
- 京(45016)
- 科学(43269)
- 所(41703)
- 财经(37449)
- 研究所(37283)
- 中心(36474)
- 经济学(36363)
- 经(34213)
- 经济学院(32451)
- 江(30617)
- 北京(29932)
- 院(29430)
- 农(28007)
- 范(27617)
- 财经大学(27611)
- 师范(27494)
- 科学院(25053)
- 州(23801)
- 基金
- 项目(126143)
- 科学(101601)
- 研究(96704)
- 基金(95031)
- 家(81464)
- 国家(80854)
- 科学基金(69025)
- 社会(66372)
- 社会科(63093)
- 社会科学(63082)
- 基金项目(47881)
- 省(44348)
- 教育(43226)
- 资助(40278)
- 自然(40251)
- 自然科(39295)
- 自然科学(39286)
- 自然科学基金(38641)
- 划(38393)
- 编号(36848)
- 成果(31657)
- 部(30474)
- 发(29503)
- 国家社会(29031)
- 重点(28788)
- 中国(27991)
- 教育部(26876)
- 课题(26629)
- 人文(25618)
- 发展(25392)
- 期刊
- 济(130158)
- 经济(130158)
- 研究(76263)
- 中国(44236)
- 财(34706)
- 管理(31110)
- 科学(26777)
- 农(26098)
- 融(25504)
- 金融(25504)
- 学报(24844)
- 经济研究(22922)
- 财经(20348)
- 教育(20255)
- 大学(20142)
- 学学(18713)
- 农业(17990)
- 经(17876)
- 技术(17560)
- 贸(17294)
- 问题(17001)
- 业经(16840)
- 国际(16487)
- 世界(15476)
- 技术经济(12311)
- 统计(11044)
- 经济问题(10424)
- 业(10178)
- 经济管理(9844)
- 现代(9643)
共检索到344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1年,中国经济继续复苏,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成功去除通货膨胀长期化趋势。2012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的需求管理,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完全正常化而最终实现从萧条到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在价格稳定条件下快速增长的潜在能力。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乐观经济增长预期与积极需求管理模式相配合的政策原则,并且与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一致,形成以国内投资需求管理为轴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新智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国经济经历了多重考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2012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将不容乐观。根据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预计2012年我国通胀压力将缓解,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以上,全年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温和通胀的特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叶淏尹 房誉
2012年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一方面是外围环境中欧债危机和全球增长放缓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出口造成一定冲击,另一方面是我国本身的增长源泉受到挑战,我国的劳动成本面临上升的局面,对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有一定的冲击;而房地产由于其较高的产业关联性,是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目前从长远利益出发我国对房地产市场回归合理价值的调控正在继续,这也将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压力。此时我国的政策选择就应当重点兼顾保增长、抑通胀和控房价三个部分,采用定向扩张的需求管理政策和降低成本的供给管理政策。
关键词:
房价 宏观调控 供给管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遵循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均衡原则 ,并且其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应该是相互包容和内在一致的 ,短期的反周期需求管理在长期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下实现。中国经济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长期组合应该是平衡财政预算、稳定货币供应与均衡汇率机制。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政策规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但总体经济景气开始转折下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性质的需求管理政策目标,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转型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适度扩张性操作,形成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一致政策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5年中国经济向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方向稳定发展,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2006年乃至“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中性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的需求管理最终政策目标指导下,建立价格、工资与汇率动态调整一致的政策目标体系,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以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我国在2002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适当强化稳健货币政策的扩张倾向。2002年我国GDP预计增长7.86%以上,将明显高于2001年,总体经济景气能够在2003年承续2002年扩张趋势,从而实现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的转换。随着顺应经济全球化而加入WTO,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将从二元经济结构转向三元经济结构。在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支持下和均衡化的经济政策维护下,我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相对快速增长。“十五”计划时期与“十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实际GDP年均增长速度有可能接近8%。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中国经济景气在2003年继续其2002年以来的扩张倾向,全年GDP增长率将接近9%,并且将在2004年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21世纪上半叶,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历史趋势,核心通货膨胀率将处于较低水平。在当前经济扩张的初级阶段,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建立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需求管理政策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增加就业、保持结构平衡和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多重政策目标。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向加强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稳步发展。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取向和“微撞”的需求管理模式,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杨治 黄泰岩 杨瑞龙 徐忠 沈葳 郑超愚
20 0 0年中国 GDP增长速度将超过 1 999年而预计增长 7.95% ,从而 1 999年将构成中国增长型经济周期拐点 ,中国经济循环从 2 0 0 0年起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
关键词:
中国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政策规则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3年,中国经济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同时平稳和缓增长,初步逆转2011年以来增长速度持续下滑趋势,但实际复苏进程迟缓。2014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需求管理的扩张操作,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正常化,从而实现其从萧条到繁荣的周期形态的根本转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旭
2011年我国的物价总水平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对于百姓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上半年,从宏观经济指标看,我国的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在这一背景下央行推出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然而,本文的研究认为,2011年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物价向上和经济向下,紧缩的货币政策既难以稳定物价,也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物价总水平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延南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依然艰难,且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增长不平衡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GDP增速将呈前低后高走势。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预计全年CPI涨幅在4 5%左右,其中受翘尾因素影响,CPI月度涨幅高点可能出现在一季度。宏观政策方面,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稳中偏紧,信贷规模控制仍将是主要手段。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