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9)
- 2023(13873)
- 2022(11638)
- 2021(10806)
- 2020(8650)
- 2019(20019)
- 2018(19551)
- 2017(36835)
- 2016(19646)
- 2015(22348)
- 2014(22274)
- 2013(22278)
- 2012(21648)
- 2011(20220)
- 2010(20610)
- 2009(19248)
- 2008(18950)
- 2007(16902)
- 2006(15764)
- 2005(14822)
- 学科
- 济(109373)
- 经济(109288)
- 管理(51431)
- 业(50015)
- 企(37628)
- 企业(37628)
- 方法(35071)
- 中国(33941)
- 数学(30605)
- 数学方法(30370)
- 地方(29077)
- 农(27817)
- 业经(22675)
- 贸(20583)
- 贸易(20567)
- 易(19935)
- 财(19317)
- 制(18897)
- 学(18626)
- 农业(18531)
- 地方经济(17748)
- 银(17543)
- 银行(17532)
- 融(17524)
- 金融(17524)
- 行(17200)
- 发(15584)
- 环境(15264)
- 产业(14476)
- 策(14395)
- 机构
- 学院(291605)
- 大学(291541)
- 济(143370)
- 经济(140804)
- 研究(114975)
- 管理(106916)
- 中国(90368)
- 理学(89429)
- 理学院(88355)
- 管理学(87280)
- 管理学院(86702)
- 财(63773)
- 京(63630)
- 科学(62480)
- 所(58240)
- 研究所(52020)
- 中心(50518)
- 财经(48972)
- 经济学(46111)
- 江(45319)
- 经(44527)
- 农(43686)
- 北京(42042)
- 经济学院(41178)
- 院(40765)
- 范(40464)
- 师范(40186)
- 财经大学(35977)
- 州(35903)
- 业大(35294)
- 基金
- 项目(179332)
- 科学(143272)
- 研究(137079)
- 基金(131234)
- 家(112775)
- 国家(111849)
- 科学基金(95302)
- 社会(91622)
- 社会科(87109)
- 社会科学(87095)
- 省(67399)
- 基金项目(67005)
- 教育(61438)
- 划(57037)
- 自然(56104)
- 资助(54936)
- 自然科(54742)
- 自然科学(54730)
- 自然科学基金(53801)
- 编号(53768)
- 发(45641)
- 成果(45497)
- 部(41470)
- 重点(41012)
- 课题(39212)
- 国家社会(38953)
- 发展(38450)
- 展(37873)
- 创(36817)
- 教育部(36190)
- 期刊
- 济(174028)
- 经济(174028)
- 研究(104069)
- 中国(66977)
- 财(46013)
- 管理(43992)
- 农(41889)
- 科学(39149)
- 学报(37355)
- 融(36062)
- 金融(36062)
- 教育(33203)
- 大学(29714)
- 经济研究(29491)
- 农业(28653)
- 学学(27548)
- 业经(26038)
- 技术(25984)
- 财经(25936)
- 问题(22807)
- 经(22795)
- 贸(21170)
- 国际(19915)
- 世界(19133)
- 技术经济(16730)
- 业(15887)
- 统计(14552)
- 经济问题(14276)
- 现代(13883)
- 商业(13747)
共检索到485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2006年的中国经济在防范过热的气氛中实现了高速增长。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过热的风险。政府在高速增长和过热风险的矛盾权衡中实施宏观调控并取得成效,最终实现10.7%的经济高速增长。去年的经济增速达到10年新高,增速仍处于合理范围,相信2007年的整体经济将延续2006年的基本走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小峰 覃正
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行的态势基本确立,从经济增长结构上看,基本上属于投资驱动型,消费的驱动作用初步显现,而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为负。总体上看,当前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基础不牢,经济运行尚未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十二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需着力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方面:通过持续公共投资,帮助经济实现平衡增长;利用财政手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减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和居民消费能力;通过税收调节,优化出口结构。货币政策方面: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平衡、稳定;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信贷重点;采取多种手段,渐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岳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丛明 朱乃肖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conomy will maintain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11th five-year-plan period, and fiscal policiesshould play an even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cro control systems. Furthermore, the prudent fiscal policy should be implementedand tax reform be accelerated in order to promo...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晓越
Thepaper,basedupontheannualmacro-economicmodel,forecaststhe growthrateofthemainmacro-economicindicatorsinChina.Theprimaryconclu- sionsare:economicgrowthin1996willbeslowerthanthatofpreviousyearsowing tothereasonablesqueezingpolicies.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王梦奎 谢伏瞻 李剑阁 卢中原
一、未来5~15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经过"十五"规划头四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 2005年人均GDP可能超过1300美元。新的物质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王小广
“高增长低通胀”是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特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9%的高增长态势,同时,通货膨胀率(CPI增长)由上年接近4%降至2%以下,不仅如此,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但一些新问题出现和一些老问题的累积发展,会对2006年和整个“十一五”平稳快速增长目标的实现产生相当的压力,这些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度依然偏高;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凸现,不良后果开始显现;物价增幅进入偏低区间,通货紧缩压力加大;就业增长偏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外需与内需增长的不平衡问题突出。综合来看,2005年宏观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与消费需求后劲不足的共同作用,可能再次出现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5年中国经济向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方向稳定发展,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2006年乃至“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中性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的需求管理最终政策目标指导下,建立价格、工资与汇率动态调整一致的政策目标体系,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以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愚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向加强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稳步发展。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取向和“微撞”的需求管理模式,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石柱鲜 武征 刘俊生 黄红梅
本文首先采用基于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出我国的潜在GDP和失业偏移率,在此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实际GDP仍低于潜在GDP,实际GDP增长率高于潜在GDP增长率,经济正处于扩张期。GDP偏移率的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一致,我们预测GDP偏移率将在2009年达到峰顶。根据预测结果,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8%,通货膨胀率将达到 2.3%,失业率为4.5%。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 物价水平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梁雅楠
只有供给端、需求端和分配端三方协同发力,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方面,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局势和世纪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二波强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米建国 金三林
2006年,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趋势性因素,以及中央政府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等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较好增长。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因素依然较好,周期性因素将有所变化,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协依然看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彬斌 陈沛然
本文研究工作基于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发展要求展开,核心问题针对宏观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较多地利用了实证法和定性分析法,通过对"十三五"规划宏观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要求分析,与生态文明建设中产生的因素进行对比,阐述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总体来说,通过整理宏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矛盾,然后对两者相互作用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周擎擎 梁雅楠
<正>与过去历次周期性经济复苏不同,2023年我国经济复苏呈现新特点:明显的“疤痕效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口重压”等因素交织叠加,使经济复苏在曲折中前进。正确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既要看短期困难挑战,也要看中期重大瓶颈约束,还要看长期发展潜力。展望2024年,受中期“关口重压”的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将保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重点领域将呈现“三调三稳二升”的调整型增长特征。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