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7)
2023(16617)
2022(13891)
2021(12941)
2020(10869)
2019(24673)
2018(24158)
2017(46067)
2016(24484)
2015(27902)
2014(27529)
2013(27089)
2012(24839)
2011(22314)
2010(22021)
2009(20661)
2008(19956)
2007(17372)
2006(15330)
2005(14079)
作者
(67703)
(56831)
(56413)
(53863)
(36035)
(26821)
(25597)
(22108)
(21573)
(20023)
(19558)
(19000)
(18192)
(17925)
(17693)
(17625)
(16863)
(16233)
(16170)
(16146)
(14248)
(13660)
(13575)
(13116)
(12676)
(12667)
(12316)
(12072)
(11331)
(11155)
学科
(114990)
经济(114841)
管理(74220)
(64766)
(53939)
企业(53939)
方法(45098)
数学(39981)
数学方法(39566)
(31192)
中国(30485)
(26231)
地方(22938)
(22858)
业经(22813)
(21871)
(20895)
税收(20412)
(20238)
(19398)
贸易(19387)
(18897)
(17692)
财务(17634)
(17627)
财务管理(17595)
(17109)
银行(17083)
(16965)
金融(16958)
机构
大学(348379)
学院(346814)
(157118)
经济(154265)
管理(132046)
研究(119916)
理学(113545)
理学院(112378)
管理学(110633)
管理学院(109981)
中国(92631)
(77189)
(72462)
科学(67392)
财经(60010)
(58381)
(54563)
中心(54414)
研究所(52358)
(51201)
经济学(50578)
(49810)
业大(46023)
北京(45641)
经济学院(45343)
财经大学(44503)
(43477)
(42906)
师范(42474)
(39511)
基金
项目(230484)
科学(183928)
研究(171462)
基金(171272)
(148451)
国家(147299)
科学基金(127377)
社会(113871)
社会科(108104)
社会科学(108084)
基金项目(89315)
(86672)
自然(79056)
教育(78455)
自然科(77258)
自然科学(77233)
自然科学基金(75867)
(73407)
资助(69761)
编号(67500)
成果(55582)
(52851)
重点(51774)
(49558)
国家社会(49022)
(48030)
(47024)
课题(46674)
教育部(46419)
创新(45171)
期刊
(174251)
经济(174251)
研究(111402)
中国(68649)
(61354)
管理(50707)
学报(49439)
科学(46850)
(45111)
大学(39106)
学学(37115)
教育(33447)
(31906)
金融(31906)
技术(30759)
农业(30632)
财经(30565)
经济研究(29781)
(26383)
业经(24824)
问题(22494)
(19350)
(17950)
国际(17900)
世界(17879)
技术经济(17449)
统计(17260)
(16289)
(16184)
(15378)
共检索到528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颂东  刘菁雯  
税收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但我国现行税种的设置脱离了国民收入形成、分配过程。因而,据此计算宏观税负不能揭示国民收入生产、分配环节税负的高低和税制配置的合理性。本文在对度量我国宏观税负的多种指标评判的同时,把我国现有税种按国民收入生产、分配过程重新归类,并计算国民收入创造、分配阶段的税负。研究表明,我国总体宏观税负水平偏低,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的生产税和进口税等经常税的税负高,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的所得税、财产税的税负低。为此,必须在保持宏观税负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开征房产税等直接税的方式,提高国民收入再分配阶段的直接税比重,相对降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的间接税比重;并开征环境保护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泽军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我国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健康发展需要有科学的完整的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来保证。一般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称核算体系)构成了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宏观决策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颂东  
我国小口径宏观税负不能全面反映纳税人负担的轻重,大口径宏观税负受制于制度外收入数据而与IMF成员国不完全可比,中口径宏观税负则不能进行国家之间的比较。基于财政收入统计层面的三种宏观税负都不能准确度量我国纳税人负担的轻重和政府可支配资源的多少,应采用国民经济核算层面的政府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来度量我国的宏观税负。研究结果表明,国民经济核算层面的我国宏观税负高于发达国家,而基于IMF政府收入口径的我国宏观税负则低于IMF成员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戴慧  
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对我国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小口径宏观税负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接近一些发达国家水平。合意的宏观税负水平取决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职能定位、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税制设计和税收管理水平。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改革对宏观税负的影响,以及当前我国税制优化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我国需要确定税制优化的目标模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詹云乔  
由国家统计局岳巍等部分核算专家集体编写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1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既是新体系研究论证和试点实践的总结,又是新体系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论述;无论作为专业知识的培训教材,还是作为广泛宣传新体系基本知识的学习材料,都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而且是实用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启贵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朱启贵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面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姚众志  马岚  高锁兰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中国即将全面实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相对于过去实行的MPS体系是一场革命,而且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上也作出了重大发展。采用全面生产核算理论是这场变革的基石。本文集中论述了这一理论变革的内容及其理论和现实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指出,采用全面生产核算,不仅是我国生产理论的变革与发展,而且它将带来收入分配核算、消费与投资核算等的巨大变革,从而对我国收入分配、消费与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分析和理论研究以及整个经济学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夏杰长  王新丽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及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以预算内财政收入为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水平低,不能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二、政府收入形式不规范,扭曲了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的资源配置;三、税制结构不仅无法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而且有抑制投资的紧缩效应。根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国情,笔者提出建立以效率为中心的宏观税负水平和税制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立村  
文章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认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实现第三次转变,即由西化的SNA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化的SNA转变,并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季  徐梦维  
宏观税负是衡量一国政府财政收入筹集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一国政府可支配的资源,同时也反映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各级政府财权(税权)的对比关系。本文对比了近年来发达经济体和我国宏观税负的走势,发现我国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宏观税负呈反向走势,也就是在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税负总体呈上升态势的情况下,我国持续走低,相应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因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正宏  卓翔之  庄道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他是宏观管理的重点工具。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核算的经济形势分析价值;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价值;国民经济核算对经济增长分析的贡献价值;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效益分析的贡献价值;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模型构建中的贡献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伴随宏观经济管理框架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宏观经济统计观测的基本思路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本文的基本目标是为实现国民经济核算服务于供给侧宏观经济观察提供框架性认识。所完成的具体工作包括:①从支出法GDP核算出发,阐释当前宏观经济管理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的必要性;②以生产法GDP核算为基础,阐述如何搭建从供给侧系统描述宏观经济状况的平台;③如何以收入法GDP核算为起点,全面展示供给创造需求的路径和影响因素;④结合中国实际,对当前国民经济核算应用于供给侧宏观经济观察的可能性与进一步改进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吕峰  魏媛媛  
本文是"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系列研究的收篇之作。文章从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基本核算方法、基本统计指标等方面对2008年SNA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93年SNA的若干区别许宪春编者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历经近10年的研究,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及经济核算的特殊性,在考虑到应保持我国国民核算资料的连续性和与MPS体系的国际可比性及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习惯的基础上,中国新国民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