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3)
2023(14273)
2022(12023)
2021(10996)
2020(9376)
2019(21334)
2018(20449)
2017(38753)
2016(21472)
2015(24123)
2014(23677)
2013(23817)
2012(22387)
2011(20432)
2010(20290)
2009(18973)
2008(19044)
2007(17002)
2006(14881)
2005(13481)
作者
(65960)
(55312)
(55072)
(52557)
(34833)
(26699)
(25075)
(21705)
(20755)
(19452)
(19135)
(18363)
(17587)
(17576)
(17565)
(17186)
(16968)
(16467)
(15838)
(15836)
(13953)
(13601)
(13445)
(12629)
(12479)
(12355)
(12108)
(12084)
(11148)
(11114)
学科
(92953)
经济(92865)
管理(56473)
(53274)
(41346)
企业(41346)
方法(41209)
数学(36868)
数学方法(36604)
中国(26531)
(25135)
(24149)
(21988)
(20812)
税收(20530)
(20374)
贸易(20368)
(20366)
(19858)
地方(18875)
业经(17924)
(16289)
农业(16157)
环境(14267)
(14168)
银行(14097)
(13913)
金融(13911)
(13784)
(13582)
机构
大学(317329)
学院(313942)
(135441)
经济(132998)
研究(117625)
管理(113305)
理学(98356)
理学院(97069)
管理学(95461)
管理学院(94880)
中国(87991)
科学(74550)
(67730)
(63476)
(62786)
(62409)
研究所(57202)
中心(51722)
业大(51252)
财经(50237)
农业(50235)
(45984)
(45835)
经济学(43475)
北京(42828)
(41574)
(40308)
师范(39789)
经济学院(39568)
财经大学(37318)
基金
项目(213256)
科学(166883)
基金(157266)
研究(147279)
(141754)
国家(140666)
科学基金(117402)
社会(95858)
社会科(90935)
社会科学(90906)
基金项目(83062)
(80496)
自然(77054)
自然科(75309)
自然科学(75280)
自然科学基金(73998)
(70284)
教育(66308)
资助(64181)
编号(56559)
重点(49473)
(47763)
(46733)
成果(46023)
(44047)
科研(41894)
创新(41504)
国家社会(41359)
计划(41182)
教育部(39919)
期刊
(141899)
经济(141899)
研究(95616)
学报(60302)
中国(57868)
(55442)
科学(51749)
(47508)
大学(43185)
学学(41142)
管理(38268)
农业(37658)
教育(26711)
(26427)
金融(26427)
经济研究(25521)
财经(24726)
技术(22422)
(21478)
(21325)
业经(20746)
问题(19386)
(18741)
国际(17533)
(16859)
(16477)
(16011)
世界(15862)
技术经济(15197)
资源(15104)
共检索到464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书明  郭姣  
文章基于2007—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引入塞尔指数分析我国宏观税负区域总体差异及变化趋势,以及各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宏观税负差异及特点。结果显示:我国宏观税负差异主要表现在各区域之间的税负差异,宏观税负总体差异与区域之间税负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区域之间税负差异对税负总差异的贡献率逐年升高;东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内税负差异均呈缩小趋势,中部区域内税负差异呈扩大趋势;各地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以及物价水平等诸多因素导致宏观税负区域差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垩  
利用面板数据方法研究了分税制以来中国区域宏观税负收敛性问题,结果发现在1994—2004年整个时期,我国地区之间宏观税负呈现收敛,但在2000年以后,地区宏观税负趋于发散;西部地区存在所谓的俱乐部收敛。在条件收敛回归中,城乡差距、轻工业比重和第一产业构成对区域宏观税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国有经济比重、城市化、经济绩效和对外贸易等则对宏观税负增长产生正向推动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安体富  岳树民  
影响宏观税负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有些因素对宏观税负水平起决定性作用,其中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和非税收入规模,宏观税负只能适应这些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另外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结构性因素、政策性因素以及税收制度和征管水平等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樊丽明  
影响宏观税负的因素分析□李文樊丽明一、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宏观税负最主要的因素。1GDP水平影响宏观税负水平。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宏观税负亦会因此而受影响。当GDP水平较低时,一方面纳税人的负税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志勇  邓丽  
宏观税负问题是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从宏观税负度量口径和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对现有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顾,然后从基本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影响宏观税负的经济因素、政府因素和制度因素等三个因素。文章指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仅影响宏观税负水平,而且经济与宏观税负的相互作用表明,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应当立足于经济发展现状,考虑纳税人的承受能力,同时又能使税收对经济发展发挥必要的调控作用;政府的职能范围和支出结构将影响宏观税负的高低以及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春晓  付敏杰  
本文在梳理判断中国宏观税负合理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已有的各种口径简单国际比较和通过经济增长最大化来确定宏观税负水平的思路缺乏对于财政基本功能的判断。财政功能对于宏观税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异质性两个方面:基于经济发展的宏观税负本身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并随着收入水平差距的缩小而逐步消失;国家异质性是造成国家间税负差距的持久因素。通过分析各国宏观税负差距的变化趋势,借鉴资本主义多样化和新政治经济学对于国民分配偏好影响因素的文献,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思潮的冲击、计划体制所造就的政府资源动员能力和国内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客观上都要求中国具有相对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更高的宏观税负。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永刚  
中国税制改革必然涉及到税制结构的调整和宏观税负的变动。根据设定的模型,文章对1994年-2008年中国税制结构和宏观税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有的经济变量既影响税制结构又影响宏观税负,而有的变量仅影响税制结构,对宏观税负则没有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华敏  
在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经济调控作用的加强,宏观税负应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但我国的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本文力求从税收征管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内部构成、财政收入构成以及税制结构四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新利  
本文从我国宏观税负、社保负担、其他收入负担和总体经济负担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出发,分析宏观税负的成因,以国际视角比较我国税负水平高低,提出全面比较,多方参照,系统分析税负水平的必要性,并给出今后我国税负变动趋势的基本判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永刚  
近年来,国家税收收入增长较快,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纳税人感到税负重,国内一些学者和国际上的一些组织也认为中国宏观税负重。文章将中国现实宏观税负水平与国外进行对比,发现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并不高。文章接着分析了各税种对商品税和所得税税负影响程度和方向,对未来的税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滨  
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σ趋同的方法分析了若干典型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区域差异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差距并无明显缩小趋势,能源技术区域扩散并不明显。本文从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角度给出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上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行政力量对税收征管的介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行政力量通过介入税收征收目标制定和税收征收管理过程而影响宏观税负,这种特殊影响的直接成因是缺乏必要的税源信息、缺乏有效的税收征管评价机制、部分领域法律调节缺失、预算软约束、税收制度不完善;深层次成因是财政透明度较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规则不够规范。由于部分成因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行政力量对税收征管的介入仍将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继续对宏观税负构成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近年来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不断提高,除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深入等"正常"因素的影响之外,与公共品供求相关的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影响也是其重要的成因。这些"非正常"因素包括公共品供给与公共品需求的脱节、中央与地方财力与公共品供给责任的错位、非税收入使用偏差、财政幻觉对公共品需求规模的放大、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对公共品供给规模的放大等。对这些"非正常"因素的治理将适当挤出我国宏观税负中的不合理部分,但这种治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永刚  
如何理性看待中国宏观税负水平?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宏观税负国际比较、社会福利支出国际比较、单位劳动者税收占劳动力成本比重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仅按宏观税负概念计算出来的中国宏观税负并不高,但若考虑社会福利支出水平和单位劳动者税收占劳动力成本比重,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相对较高。并从结构性减税、增加福利支出、提高收入水平、降低非税负担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落成  吴楚材  
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变化的趋势分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落成,吴楚材1、地区经济差异变化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地区经济差异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过程。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内地一直是我国投资和建设的重点。"一五"时期内地基建投资比例为55.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