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0)
2023(14885)
2022(12756)
2021(12083)
2020(10110)
2019(23433)
2018(22972)
2017(43893)
2016(23890)
2015(26801)
2014(26373)
2013(26335)
2012(24163)
2011(22033)
2010(21504)
2009(19638)
2008(19134)
2007(16357)
2006(14192)
2005(12458)
作者
(70505)
(58755)
(58111)
(55347)
(37237)
(28088)
(26220)
(23219)
(22379)
(20568)
(19934)
(19853)
(18543)
(18382)
(18199)
(17956)
(17622)
(17452)
(16762)
(16612)
(14749)
(14186)
(14141)
(13163)
(13135)
(12933)
(12930)
(12706)
(11784)
(11579)
学科
(100167)
经济(100065)
管理(66729)
(61329)
(49548)
企业(49548)
方法(46849)
数学(41600)
数学方法(41234)
中国(26866)
(25377)
(22514)
(21734)
(20241)
贸易(20233)
(19743)
业经(19728)
地方(16690)
农业(16560)
(16130)
环境(15124)
(14497)
技术(14413)
(14259)
银行(14195)
(13927)
金融(13926)
(13797)
财务(13735)
理论(13728)
机构
大学(343282)
学院(338049)
(141176)
经济(138533)
管理(133639)
研究(119636)
理学(117097)
理学院(115794)
管理学(113807)
管理学院(113238)
中国(88676)
科学(75589)
(73516)
(61536)
(60673)
(60256)
研究所(56218)
业大(55736)
中心(53030)
财经(49830)
农业(49013)
北京(46666)
(45790)
(45659)
经济学(43546)
(43020)
(42783)
师范(42265)
经济学院(39495)
财经大学(37556)
基金
项目(240869)
科学(188509)
基金(177561)
研究(168653)
(158131)
国家(156915)
科学基金(133102)
社会(108087)
社会科(102565)
社会科学(102537)
基金项目(94498)
(90822)
自然(88713)
自然科(86683)
自然科学(86653)
自然科学基金(85119)
(78280)
教育(76259)
资助(73647)
编号(65787)
重点(54096)
(53623)
成果(51930)
(50545)
(49758)
科研(46790)
创新(46594)
教育部(45486)
国家社会(45429)
课题(44989)
期刊
(143326)
经济(143326)
研究(97899)
学报(61604)
中国(58632)
科学(54665)
(54423)
管理(46579)
大学(45552)
学学(43317)
(42692)
农业(38011)
教育(30901)
(26827)
金融(26827)
技术(25605)
经济研究(25141)
财经(23978)
业经(21937)
(20568)
(20398)
问题(19024)
理论(17602)
科技(17413)
(16472)
业大(16312)
(16154)
技术经济(16139)
实践(15986)
(15986)
共检索到479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思涵  陈守东  王妍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杠杆之间的定价关系,发现在违约概率为正的前提下,金融杠杆的上升会导致正向资产价格泡沫增大。为验证上述理论结果,本文采用NARDL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部门宏观杠杆率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长、短期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实体经济部门以及金融部门杠杆率的负向调整均会长期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持续膨胀,但"一刀切"的逆周期杠杆调整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应实行差异化的杠杆调控政策。其次,在长期可采用非金融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的杠杆转移来实现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温和平抑作用。再次,应有效、合理发挥中央政府杠杆的前瞻指引作用。同时,政策当局不应对地方政府施行强效去杠杆政策,应试图"熨平"地方政府债务波动以免引发局部房地产价格泡沫风险。最后,就金融部门而言,应对金融部门杠杆进行有效调控,谨防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向房地产价格泡沫转移所引发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斐燕  杨超  张文涛  
本文将企业债券市场融资利率与企业杠杆率挂钩,引入多个金融子市场及其资金利率,建立DSGE模型探究在企业高杠杆背景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协调应对房地产市场泡沫,保障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研究发现:第一,杠杆率上升可以促进消费、投资和产出的增长,但是也带来通货紧缩和房价的上涨,长期以往并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当实体经济遭遇负面冲击而不得不加杠杆时,可采取宏观杠杆率钉住房价的宏观审慎政策以避免房地产市场泡沫,同时采取适当钉住物价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以避免实体经济发生通货紧缩。第三,在推动经济去杠杆时,宏观杠杆率钉住房价的宏观审慎政策应及时退出,同时配合采取钉住通货膨胀和房价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平稳降低房地产泡沫的同时,达到促进实体经济投资和产出增长的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平  张玉  杨立娜  江强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1994-2012年的房地产泡沫度,运用变参数模型就房地产泡沫对整体宏观经济影响的演变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内,中国房地产泡沫拉动了宏观经济增长;基于重要相关产业的分析表明,房地产泡沫发展至一定程度对建筑业和工业的拉动效应减弱;1998-2008年,我国房地产泡沫处于合理范围[-0.6,0.6]之内,2008年之后已经超出合理范围到达危险区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钊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为了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考察了以下几个问题:房地产投资与长期资源配置、短期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银行信贷规模、消费信用扩张、利率和房价的关系;房价泡沫与消费、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的宏观经济变量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显著区别:我国的房地产发展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国民收入和消费的格兰杰结果而非原因;房地产的财富作用不显著;银行信贷规模、利率和通货膨胀对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介钧  邱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昌忠泽  
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信贷扩张、土地财政以及住房预售制度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三大根源。中国房地产泡沫隐藏着巨大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导致财政风险加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导致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不应该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双重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适时作出调整: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将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纳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信贷扩张、土地财政以及住房预售制度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三大根源。中国房地产泡沫隐藏着巨大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导致财政风险加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导致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不应该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双重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适时做出调整: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将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纳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健  
本文基于国际清算银行实体经济宏观杠杆率数据,采用包含傅里叶级数的非线性面板SPSM单位根检验方法与GSADF泡沫检验模型,研究了中国实体经济及各部门宏观杠杆率的收敛性和泡沫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实体经济宏观杠杆率已经超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均值并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中国实体经济、居民部门、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私人非金融部门宏观杠杆率均存在显著的泡沫特征。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部门和私人非金融部门宏观杠杆率已经走出泡沫区间,且长期来看存在收敛性;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仍处于泡沫之中,且表现为发散。围绕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建立以宏观杠杆率为重点,结合《巴塞尔协议Ⅲ》信贷缺口、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动态测度国民经济各部门宏观杠杆率收敛性与泡沫特征等属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投资还是消费,房地产业都有着极强的引导作用。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房地产泡沫规模究竟有多大这类问题在学术界都是关注的焦点问题。房地产市场过度泡沫化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急剧膨胀的房地产泡沫也会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众多隐患。因此,科学地分析房地产泡沫的情况,准确地判断房地产泡沫的膨胀趋势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与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似。文章对日本1955-2014年的全国平均市街地价格指数以及我国1998年4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琳  黄英  刘洪玉  
本篇论文将借鉴国外从信用角度分析泡沫的方法,通过分析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建立适合我国房地产市场运用的房地产泡沫测度系数,并进行实证分析,为指导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提供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昭翔  陈立文  
国内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多借鉴国外模型,有其自身缺陷。本文从金融支持过度、投机行为方面分析房地产泡沫生成原因,明确房地产发展景气指数与房地产泡沫指数的区别,选择直接影响房地产价格、规模的指标,并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统一计算标准。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构建房地产泡沫指数模型,并结合单指标空置率,加强对空置房屋市场的监测了解,完善房地产泡沫测度的监测体系。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不同线级城市数据的对比分析,确定不同线级城市房地产泡沫2002-2016年间的指数情况,得出2013-2016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泡沫异常区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培辉  
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联系密切,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0年来,中国房地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伴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强劲增长,其价格出现了泡沫化倾向。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原因,指出流动性膨胀、房地产市场虚拟化、虚拟经济部门资金错配、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和房地产市场需求刚性是房地产价格出现泡沫的主要原因。当前的挤出政策治标不治本,改堵为疏才是正确选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健颖  苏良军  金赛男  姜万军  
The dramatic rise of house prices in many cities of China has brought huge attention from both the governmental and academic circles.There is a huge debate on whether the increasing house prices are driven by market fundamentals or just by speculation.Like Levin and Wright(1997a,1997b),we decompose house prices in China into fundamental and nonfundamental components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 nonfundamental prat contributes a relatively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rise of house prices in Chin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五一  李想  
本文使用Pesaran(2007)提出的CIPS面板单位根检验和Pedroni面板协整检验,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租赁价格指数序列的单整阶数不相等,并且二者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在样本期间内我国房地产价格存在泡沫。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风  卫国  刘建江  
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理论发现,居民有限理性提高投资者的住房投资偏好,加剧房地产价格泡沫;住房不同属性的凸显,引致收入差距影响房地产价格泡沫存在门槛效应。并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数据模型,采用Kremer等(2013)提出的动态面板阈值方法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存在动量效应,不存在反转效应,非理性泡沫理论和噪声交易理论解释更加合理,理性泡沫理论解释力度不够;收入差距是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缓冲器,对房地产价格泡沫产生显著门槛效应,低于门槛值时,影响为抑制作用,高于门槛值时,影响转为促进作用。结合实证研究与现实境况,要协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仅要扭转居民非理性的住房投资偏好,还应着力合理控制收入差距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