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6)
2023(6434)
2022(5189)
2021(4813)
2020(3854)
2019(8870)
2018(8627)
2017(16162)
2016(8272)
2015(9544)
2014(9374)
2013(9746)
2012(9492)
2011(9139)
2010(9018)
2009(8558)
2008(8201)
2007(7149)
2006(6712)
2005(6369)
作者
(24579)
(20692)
(20680)
(19929)
(13389)
(9729)
(9333)
(8073)
(7948)
(7571)
(7109)
(6754)
(6751)
(6652)
(6642)
(6370)
(6256)
(5912)
(5810)
(5448)
(5302)
(4921)
(4912)
(4764)
(4735)
(4697)
(4327)
(4136)
(4049)
(4021)
学科
(65894)
经济(65853)
方法(20965)
管理(20698)
数学(19392)
数学方法(19346)
(16459)
中国(16424)
地方(15160)
地方经济(11917)
(11691)
企业(11691)
(11030)
贸易(11023)
(10739)
(10226)
(9956)
业经(9807)
环境(8597)
(8157)
(8090)
金融(8090)
(8069)
关系(7654)
(7630)
(7363)
银行(7363)
(7262)
经济学(7153)
(6886)
机构
大学(137687)
学院(133820)
(79397)
经济(78455)
研究(57208)
管理(47156)
中国(44213)
理学(40030)
理学院(39546)
管理学(39201)
管理学院(38933)
(31910)
(29227)
科学(28816)
(28641)
经济学(28123)
研究所(25930)
财经(25844)
经济学院(25116)
(23761)
中心(23333)
(19876)
北京(19593)
财经大学(19255)
科学院(18144)
(17602)
(17073)
社会(16955)
(16538)
师范(16451)
基金
项目(82612)
科学(66612)
基金(64323)
研究(61408)
(55929)
国家(55586)
科学基金(46926)
社会(44893)
社会科(42874)
社会科学(42867)
基金项目(32385)
资助(27160)
(26944)
自然(26498)
教育(26413)
自然科(25896)
自然科学(25888)
自然科学基金(25470)
(23709)
编号(20991)
中国(20975)
国家社会(20967)
(20648)
(19683)
重点(18923)
(18442)
教育部(18319)
经济(18304)
成果(17525)
发展(17167)
期刊
(92466)
经济(92466)
研究(49495)
中国(25228)
(22345)
管理(19563)
科学(17997)
经济研究(17150)
学报(16753)
(15921)
财经(14730)
(13946)
金融(13946)
大学(13452)
(13020)
学学(12794)
世界(12420)
(12349)
问题(12324)
国际(11637)
农业(11302)
技术(10527)
业经(9994)
技术经济(8924)
统计(8032)
经济问题(7557)
教育(7389)
(6993)
现代(6629)
(6538)
共检索到216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朝才  封北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义中  金雪军  
本文以日元升值过程中的"双盯住政策"(盯住外汇市场和盯住实际汇率)为基础,研究汇率升值压力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操作方式。经验结果表明:短期内,提高利率紧缩经济不仅可以实现被动式升值,而且能有效控制通胀率,而主动性大幅度升值可能会陷入类似日本经历的困境。若利率政策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人民币汇率主动式小幅度升值能有效抑制通胀;长期中,"紧缩性盯住"(降低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和其他措施)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衰退。为避免"流动性陷阱","紧缩性盯住"优于日本式的"扩张性盯住"。文章最后给出了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覆辙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早  王文  
"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摩擦加剧、资产价格飙升",21世纪前10年的中国经济表现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表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较为系统地比较分析了今日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现中日两国相似的经济表象背后存在着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突变,国内宏观政策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泡沫形成、甚至破裂,这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大国经济体是否具备了实现持久稳定发展的结构性要件。与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变化相比,实现政治、社会和经济结构的现代化应是一件更为紧迫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即使不是一个伪命题,至少也是极具误导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丁一凡  
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债务的陷阱。拉美国家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很突然,与石油开发有直接关系,但其并没有利用这一时机进行工业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地区经济体以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实现腾飞,但这些经济体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市场,并且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拉美和东亚某些经济体在迅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又突然发生了经济增长停滞,原因在于资本流突然中断,外债却大幅上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归根结底就是落入了债务陷阱。中国只要管理好企业、银行体系的外债问题,就很难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艾西亚  岩原宏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出现贸易战,之后日本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2000年后,美国经济蓬勃发展,日本则陷入了长期经济停滞期。中美贸易战之后,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相比日本,中国对于美国的依赖程度较低,中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控制力超过了日本,因此中美贸易战与日美贸易问题有所不同。在美国方面要求调整经济政策时,中国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建议中国政府通过支持重点战略行业来争取全球市场份额,避免像日本那样实施强制汇率及强制性货币政策,以免遭遇日本经历过的经济重创。鉴于中国仍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预计中美之间的角力仍将长期持续,中美贸易战可能也会比当年的美日贸易战更为持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詹向阳  
一、中日经济比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经历了连续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距离日本经济30年高增长后盛极而衰的时间已十分接近。在去年,中国庞大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和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巨额信贷,在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蔚  马琼  
“巨人”倒下后, “脑黄金”不见了,史玉柱消失了,但一个叫”脑白金”的产品出现了,并且创造了三年销售20亿元人民币的奇迹。史玉柱靠脑白金复出,不仅还清了巨人欠下的巨额债务,还顺利实现了企业的兼并重组,史玉柱成了一个经营奇才。在弹冠相庆的时候,史玉柱绝不能高枕无忧,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脑白金的市场现状,就会发现脑白金目前存在严重的市场危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John Lipsky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析,最近发生的金融危机并未改变IMF对2009年经济将逐步恢复的基本预期。如果在全球范围内采取一致有效的政策措施,全球经济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全球经济的整体状况反映了同时涌现的三大重要冲击的影响:高企的商品价格、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住宅市场的下行趋势和金融危机。这些冲击的交织使得政策制定尤为困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直接干预是应对危机的三道防线。
[期刊] 改革  [作者] 岸本重陈  马韩增  
就象穿过国境的隧道就来到了雪国一样,"泡沫"一旦破裂,就意味着萧条的来临,这就是当今日本经济正在经历的一切。"泡沫破裂""泡沫崩溃"等词语,就是反映1991年、1992年日本经济的惯用词语。仔细想想,那究竟是指什么?因为泡沫的形成和破裂是和金融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特殊的专门术语作一详细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就基本的术语作一详尽的解释。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苏存  
论日本的泡沫经济苏存所谓“泡沫经济”,现在还没有规范的说法。在一般的意义上,它是描述在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驱动下,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超常规猛涨为特征的虚假繁荣。其基本变化规律是形成快、周期短、易崩溃、损失重。在西方经济历史上,曾出现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苏存  
一、什么是“泡沫经济”? 什么是“泡沫经济”?现在还没有规范的说法。在一般的意义上,它是描述在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驱动下,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超常规猛涨为特征的虚假繁荣,其基本变化规律是形成快、周期短、易崩溃、损失重。人们常把这种吹起来的没有根基的经济,称之为“泡沫经济”。 在西方经济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这种“泡沫”现象。17~18世纪,西方出现过多次影响较大的投机风潮,如荷兰的“郁金香风潮”、法国的“约翰·劳事件”、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这些风潮都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早在1634~1637年间,在荷兰出现过“郁金香投机狂潮”,一个郁金香的球根,竞然高涨到可以交换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维刚  
曾经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大加颂扬的“东洋奇迹”在世纪之末却掉入了萧条的陷阱,而且至今仍未看到其真正走向复苏之路的迹象。与经济兴衰与共的“日本模式”也受到了先扬后贬的礼遇。“日本模式”真的过时了吗?本文试就对导致日本萧条的根源──“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崩溃的过程及其产生的原因做一简略的分析,并对发展中国家在推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做些尝试性的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熊名奇  米运生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某些现象与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如货币升值、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这使得人们担心中国经济能否如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期低迷。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有许多的不同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宏观调控措施不同、经济泡沫化的程度不同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这种种的不同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伯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经历了一次堪称现代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泡沫经济过程。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吉野直行  孔丹凤  
经历了15年的不景气,2006年日本经济终于得以复苏。但其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将带来劳动力不足、储蓄率降低、巨额财政赤字无法减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同样将会是今后中国面临的问题。日本的经验将会给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